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蓓 《新中医》2015,47(3):163-164
目的:观察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2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5~7天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米非司酮;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5~7天加用化瘀消癥汤口服,2组均治疗3月。观察临床疗效、随访观察2年内的复发率和妊娠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组为92.31%,对照组为7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2年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较显著,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消癥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治疗组给予活血化瘀消癥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43%,对照组有效率68.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妊娠率74.29%,对照组妊娠率4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消癥中药能加快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正常妊娠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苦参注射液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注射液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EM)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且术后坚持用药或随访的EM患者86例,随机分为3组,西药治疗组于术后月经来潮5 d内给予孕三烯酮胶囊2.5 mg口服,每周2次,连续3个月;中药治疗组于术后1周内开始用药600 mg,1次/d×45 d,肌肉注射;然后400 mg,1次/d×45 d,肌肉注射,总疗程90 d。对照组术后未给予药物治疗。观察西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停药后1 a后的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西药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比较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注射液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复发并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内异消癥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内异消癥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60.42%,显著高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消癥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法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巩固治疗,预防复发、降低西药副反应、提高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术后服用内美通配合中医补肾祛瘀法治疗,并根据月经周期辨证加减.对照组42例,术后口服内美通治疗.结果:2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副反应率、肝功能损害、停药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肾祛瘀法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巩固治疗,对预防复发、减少西药副反应、提高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单纯西药口服与中西药联合口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45例,中西药联合组43例。西药组给予孕三烯酮,中西药联合组同时给予口服消异止痛汤及桂枝茯苓胶囊,疗程3月。结果:两组总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疼痛症状复发率中西药联合组较西药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受孕率较西药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对防止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有一定效果,同时能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化瘀方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及对术后患者中医证候情况改善的评价。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经腹或腹腔镜手术确诊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且行保守手术,中医辨证分型为肾虚血瘀型的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组组和西药组,中药组50例,西药组52例。中药组选用自拟补肾化瘀方口服,西药组选用孕三烯酮口服或者GnRH-α肌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中医证候情况、及对CA-125的影响。结果:经治疗后,术后1年中药组复发率为8.0%,低于西药组复发率11.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中药组患者中医证候情况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中药组CA-125异常率,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化瘀方与孕三烯酮或者GnRH-α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率相似,但在改善患者的小腹疼痛、腰骶胀痛、性交痛等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复发率较高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尤其是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率高达50%,因此,手术后的药物治疗是提高疗效和预防复发的关键。笔者以中药周期调治法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患者,并与西药孕三烯酮相对照,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预防复发,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方预防复发.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妊娠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促卵泡生长激素、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术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术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行腹腔镜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2年内复发率、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46.9%,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痊愈率为32.7%,总有效率为55.1%。临床疗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0.2%,对照组为4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6.1%,妊娠率61.2%;对照组复发率30.6%,妊娠率32.7%。复发率、妊娠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四五二合剂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4:3)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治疗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组经期给予桃红四物汤,经后给予四五二合剂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并进行半年的随访.结果①两组总有效率为91.25%和7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Z=-5.958,P=0.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血清Ca125值、盆腔B超附件包块的体积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四五二合剂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方面疗效满意,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祛瘀解毒方治疗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孟海萍  方亚祥 《河北中医》2005,27(4):251-252
目的观测七厘失笑棱莪汤保留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影响。方法用七厘失笑棱莪汤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9例,应用阴道彩超分别观测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治疗后黄体中期RI变化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厘失笑棱莪汤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动脉血流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内异症模型大鼠,分为5组,小柴胡汤低剂量组(5g·kg~(-1)·d~(-1),n=10)、小柴胡汤中剂量组(10g·kg~(-1)·d~(-1),n=10)、小柴胡汤高剂量组(15g·kg~(-1)·d~(-1),n=10)、丹那唑组(0.1g·kg~(-1)·d~(-1),n=9)及模型对照组(20ml·kg~(-1)·d~(-1)蒸馏水,n=10),连续给药4周后,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小柴胡汤对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的影响;分析异位内膜Fas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小柴胡汤各组异位内膜生长明显受抑制(P<0.05,P<0.01);异位内膜Fas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位内膜。结论小柴胡汤能抑制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Fas蛋白的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散结镇痛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抗子宫内膜抗体效价变化、停药后妊娠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为83.33%(P〉0.05)。治疗后两组抗体阳性率下降(P〈0.05),阴性率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和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镇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经孕育方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子宫和卵巢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服药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对24例服用调经孕育方药的治疗组和7例服用克罗米芬的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子宫和卵巢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Vmin、Tamax与正常值比较明显不足,血流阻力指标PI、RI明显增高,表明组织中供血量减少,血供不足,处于“血瘀”的亚临床状态;服用方药后,5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0.01),表明组织血流畅通,血流灌注充盈。结论:补肾填精养血活血的方药通过增加子宫和卵巢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局部组织微环境和新陈代谢的改善,使组织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60例,并与开腹手术组60例作对照。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术后抗感染,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妊娠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能完成剖腹手术所能进行的手术操作并达到相应疗效,且具有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对于不孕患者可达到与剖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肾虚血瘀型患者行中药方剂辅助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收集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11月,选择上述时段到什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肾虚血瘀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40例)与乙组(40例),甲组患者接受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行补肾活血散瘀汤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异位囊肿大小、血清CA125指标水平,并予以对比评价。结果: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甲组为82.50%(33/40),对比乙组相对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组间对比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异位囊肿大小、血清CA125指标水平(P>0.05),治疗后,乙组上述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肾虚血瘀型患者,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补肾活血散瘀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异位囊肿大小、中医证候评分等,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整体疗效,在临床中应当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治疗后的病人,随机分成中药组及西药对照组各34例,中药组通过经期点滴中药制剂,经期经后口服中药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GnRH-a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药结合腹腔镜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者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达65%,总有效率达97%。  相似文献   

20.
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活血祛瘀、补肾化痰立法的消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血瘀肾虚痰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给予消髒汤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内美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外周血清癌抗原125(CA125)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月经不调、腰骶不适及带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盆腔包块均明显缩小(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及两组间比较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髒汤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其作用可能是通过纠正患者的血瘀状态,改善盆腔微循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