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 益脾中医方剂组合的另一特点是“益脾”。古代医家注重益脾者,发端于张仲景。仲景而后发展这一理论的,以李东垣为代表。东垣在其原著《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又《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夫元气、谷气、荣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数者,皆饮食入胃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据此可见,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维持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这是东垣内伤学说的一个基本论点。  相似文献   

2.
1 胃气的作用 首先,胃气在生理上有其重要作用。如《内经》云:“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可见,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其次,胃气在病理上的作用。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又谓“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由此看出,胃气的盛衰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次,是胃气的治疗作用。调理脾胃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氏,在治疗内伤杂病的过程中,认识到中焦脾胃在其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实践,创立了脾胃内伤学说,为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其所著的《脾胃论》中,说“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不能充,而诸病所由生也”;“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明确认识到“脾胃不足是内伤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脾胃  相似文献   

4.
胃癌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祖国医学认为,胃癌乃属于“胃脘痛”、“噎膈”、“伏梁”、“积聚”等范畴。《素问·腹中论》认为:“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由此可见,古人早在几千年以前已对胃癌有所认识。对其发病机理亦提出正虚邪实,而以正虚……脾胃正气不足为多见。《灵枢·百病治生篇》认为:“……”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脾胃论》:“元气之充足,皆内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脾胃之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脾虚在胃癌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因虚而致痰湿内留,郁结化热,热毒内灼,伤阴耗气,为瘀成结。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胃  相似文献   

5.
张忠良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61-161
金代著名医家李呆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认为“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百病”不外乎外感时病及内伤杂病。以“从胃论治”为出发点,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气理论源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基本理论,把保胃气这一学术思想始终贯穿于辨证论治的每一过程中,迄今仍  相似文献   

7.
胃溃疡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来通过运用辨证施治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用药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内经》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翻逆,逆者死”。  相似文献   

8.
浅谈“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气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后世医家对胃气的内涵论述颇多,有的单指胃的功能与特性,有的指元气、卫气、一身之气等,如李东垣:“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但多数医家倾向于胃气泛指脾胃共同的生理功能,如《医述&#183;卷一&#183;医学溯源&#183;脏腑》:“胃无消磨健运则不化,故言胃气,内已概括及脾气矣”。笔者认为胃气指胃的受纳、腐熟与脾的运化功能的综合。泛指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病证中常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在治疗疾病时,顾护胃气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脾胃病为临床常见之疾病,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累及脾胃。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但遵《内经》及李东垣脾胃学说之理论,结合本人多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对脾胃病的治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为世人皆知,但追溯脾胃学说的源头当首推张仲景之脾胃观。如《古今医统》云:“汉仲景著《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仲景在其《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确立的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李东垣正是继承发展了仲景脾胃学术思想,提出了“人以胃气为本”,“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能滋养元气”,创立了升发脾阳之说,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脾胃学说;而叶天士据此提出滋养胃阴学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脾胃学说。仲景在立法、组方、用药上匠心独具,处处顾护脾胃,其养胃扶正以祛邪及祛邪而不伤脾胃的治法,体现了以脾胃为本的指导思想。现从以下七方面讨论仲景治疗学中的脾胃观。  相似文献   

11.
一、运用理中汤的思想基础:依据祖国医学的观点,人体的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元气”,因为元气是维持人体机能最基本的动力,如果元气不充,机体抗拒外邪的功能薄弱,最易产生疾病。这正如古代医家所说:“元气不足,诸病即生。”可见,人体内部的元气不足,是产生疾病的根源,但是元气的充沛与否,主要是在于脾胃之气有无亏损。清代名医林佩琴说:“元气根于脾土”。脾胃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人体自出生之后,其生命的活动能  相似文献   

12.
“胃不和”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肺胃二脏生理功能方面表现为经络相通,五行相生,气机相合;肺以宣肃为顺,胃以通降为和,此乃肺胃相和之理.胃之气机不和,胃气失于通降或胃之气 阴不足,均可病及于肺,胃不和而致胃之气阴耗伤,胃津不能上输养肺,土不生金,可致肺燥津枯,肺失濡养,肺燥阴竭,日见枯萎.“胃不和”是IPF发病原因的重要部分.阴虚者宜补胃津以润燥,使胃津能上输以养肺;气虚者宜补脾胃之气以温养肺体,使精气上承;胃气上逆者,治宜理气和胃降逆.胃气和顺,则气血充足,肺得濡养.和胃之法有利于改善IPF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恢复.从胃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对其多脏腑辨证论治的有效补充,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治脾之法在临床上应用范围颇广 ,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内经》最早提出“四时百病 ,胃气为本”,认为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汉代张仲景指出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金元时代李东垣著《脾胃论》对脾胃的研究有独特见解。明代李中梓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 ,胃气一败 ,百药难施 ,强调调理脾胃的重要作用。清代叶天士指出温病后期应当注重顾护脾胃之阴液为要。近代医家对脾胃学说的研究不断深入 ,不少疾病通过调理脾胃而获效。因此善于掌握治脾法的运用 ,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临床研究都很必要。根据前贤治脾的经验及笔者长期从事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丁象宸教授基于《内经》的胃气理论及三焦论述,结合《伤寒杂病论》及李东垣等医家脾胃思想,提出其胃—三焦理论,认为从解剖位置上三焦附胃,与胃相通,从功用关系上,相协为用,助行胃气,通行胃中元气,助胃通行营卫,参与行水布津;助胃联系脏腑。对于胃痞之病机认为是脾胃三焦同病,其观点源于《内经》及《伤寒杂病论》,提出理脾和胃、通和三焦法,并认为仲景疗痞诸方多乃脾胃三焦同治之方。  相似文献   

15.
胃气初探     
“胃气”有三种含义:一指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二为人体生气赖以充养的源泉,三乃四时脉象中的常气。李杲曰:“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其于人体生命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本文仅就“胃气”在发病和治疗上的意义论述如下。初探之作,遗漏不少,祈诸指正。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临证20余年,处治多种内科杂症,从脾胃病论治者十居二、三,且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举其要者,论述于次。 1 脾胃气虚,法宗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他认为不少疾病是由脾胃  相似文献   

17.
浅谈胃食管反流病从气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位在食管,但与脾胃肝胆诸脏腑功能失调关系极为密切;主要病邪为湿、痰、气、瘀,与胃失和降、浊物上逆密切相关.饮食失调、七情内伤是其主要病因;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是其基本病机;肝气犯胃、气郁化火是其发病关键;从气论治、调理升降是其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8.
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呕吐。现代医学把呕吐分为中枢性呕吐与周围性呕吐两大类。中医对呕吐的认识,认为与“胃”有极大的关系,胃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降为顺,胃主受纳,气宜下降,任何病变有损于胃,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者,都可发生呕吐,故呕吐为“胃病”的主证。对呕吐的治疗,《景岳全书》指出:“呕吐一症,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对呕吐,首先要分辨虚实而论治,实证多为邪气犯胃,浊气上逆所致,治以祛邪化浊为主,虚证多为胃气虚寒,或胃阴不足而失其和降,治当温中和胃,或滋养胃阴,这是一般治疗呕吐的规  相似文献   

19.
李杲脾胃观重视脾胃元气在人身的主导地位;强调阳气当升,阴火糟粕当降;病因病机重视元气虚损为病;症以倦怠乏力、纳呆食少及阴火上冲诸症为主;治疗要点在于益气升阳,重视脾胃阳气的上升,脾胃多同治。叶桂脾胃观在李杲的基础上,重点阐发了脾宜升而胃宜降,脾以气为主而胃以阴为要;病因病机着重阐发了脾胃阴阳病证之异同;明确胃阴不足之典型表现为饥而不欲食;治疗要点在于甘凉濡润以养胃阴、降胃气,力主脾胃分治。  相似文献   

20.
和胃法,是通过辨证施治,达到胃气和、脾胃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脾胃病,是消化系统疾病的统称。胃为人体营养物质之源,与脾合称后天之本,故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古之为医,皆以胃为要。笔据东垣之论,结合实践体会:“胃和则五脏六腑皆安,胃不和则百病由生。”故采用“和胃十法”治疗脾胃病,获满意疗效,现将其拙见述之,与同仁商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