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改良Hodge试验检测KPC型碳青霉烯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Hodge试验检测KPC型碳青霉烯酶最佳底物以及这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收集213株多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选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为改良Hodge试验的不同底物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表型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耐药基因测序分析细菌的耐药基因型.结果 从213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12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株,其中7株为大肠埃希菌,2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臭鼻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聚团泛菌各1株;12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PCR法扩增出5株阳性株,分别为2株大肠埃希菌,臭鼻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聚团泛菌各1株;扩增产物经基因测序Blast比对均为KPC-2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改良Hodge试验的最佳底物为厄他培南,美罗培南效果较差;5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新生儿患者分离的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5年间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82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及EDTA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确认,用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KPC、IMP、NDM、VIM、OXA-48),经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后纯化测序。结果 8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在痰液和尿液标本中。耐药结果显示,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表型检测试验显示,32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8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经PCR确认发现,3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携带有blaKPC-2基因,8株携带blaNDM-1基因。结论本院新生儿分离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比例较高,耐药性较强,主要以blaKPC-2基因介导,但也有blaNDM-1基因介导的"超级细菌"存在,应当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3-5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共15株,先做β-内酰胺酶分型,再做改良Hodge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然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40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15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TEM-1 12株、KPC-2 9株、KPC-2-like 2株、OXA- 30 1株,检出率分别为80.00%、60.00%、13.33%、6.67%,2号株与6号株KPC基因为KPC新的变异型(KPC-2-like,GenBank登录号:HQ258934);其他基因均未检出.结论 该组15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β-内酰胺类药物与细菌产4种β-内酰胺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乌鲁木齐市地区两所综合型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KPC型耐药基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5年5月45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通过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VITEK-2和MS筛选出耐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同时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细菌产KPC型碳青霉烯酶,对KPC酶阳性的菌株做质粒转移接合试验,并将质粒转移接合成功的菌株进行测序,分析其基因型别。结果针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45株菌,用改良的Hodge试验23株阳性,有26株经PCR基因扩增后的产物经DNA基因测序后,比对结果为KPC-2型碳青霉烯酶,质粒转移接合试验有9株转移成功;测序结果均为KPC-2型碳青霉烯酶。结论乌鲁木齐两所综合型医院耐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临床与实验室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高效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基因型,为CRE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患者分离得到的58株CRE菌株。CRE菌株表型检测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亚胺培南/亚胺培南联合EDTA E-test协同试验进行。CRE菌株基因型检测采用多重PCR扩增反应体系(包括11对碳青霉烯酶基因引物:A组为bla_(IMP),bla_(SPM),bla_(VIM),B组为bla_(BIC),bla_(NDM),bla_(KPC),bla_(OXA),C组为bla_(AIM),bla_(GIM),bla_(SIM),bla_(DIM))。对bla_(KPC)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行全酶基因编码区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结果 58株CRE菌株中52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占89.66%; 3株为大肠埃希菌,占5.17%; 2株为阴沟肠杆菌,占3.45%; 1株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占1.72%。改良Hodge试验阳性52株(89.66%),亚胺培南/亚胺培南联合EDTA E-test协同试验阳性2株(3.45%)。CRE中检出bla_(IMP)基因型1株(1.72%),为肺炎克雷伯菌;bla_(KPC)基因52株(89.66%),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50株(86.21%),2株为大肠埃希菌(3.45%);bla_(NDM)基因1株(1.72%),为阴沟肠杆菌; 11种基因检测全阴性为4株(6.90%),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各1株,基因检测阳性者均无重叠。bla_(KPC)基因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全酶基因编码区测序结果为bla_(KPC-2)亚型。结论北京积水潭医院患者检出的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共检测出3种基因型,其中bla_(KPC-2)型是医院CRE的主要基因型,提示医院感控部门要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监控,避免耐药率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携带情况及关联性。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用gyrA与parC测序确认菌种,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共56种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最后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结果 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每株均检出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20株菌共检出6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指标聚类分析提示bla KPC与ISKpn6相强关联,bla OXA-1与tnp513相强关联,17株bla KPC-2阳性菌bla KPC-ISKpn6连锁检测均为阳性。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和耐药表表型相对应,携带bla KPC-2和bla IMP-4是该组菌耐碳青霉烯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改良Hodge试验、Carba NP试验及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试验)对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快速表型筛选的能力。方法以PCR扩增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的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为金标准,比较改良Hodge试验、Carba NP试验及mCIM试验对202株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试验菌的筛选能力。结果 202株试验菌经PCR扩增120株耐药基因阳性,产物测序得知75株只携带bla_(KPC-2)基因,20株同时携带bla_(KPC-2)和bla_(VIM-2)基因,19株同时携带bla_(KPC-2)和bla_(IMP-4)基因,3株只携带blaIMP-4基因,2株只携带bla_(VIM-2)基因,1株只携带bla_(NDM-1)基因;120株产碳青霉烯酶试验组菌株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00%,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82株非产碳青霉烯酶的对照菌株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均敏感,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100.00%。以PCR结果为金标准,试验菌通过改良Hodge试验检测的灵敏度为92.50%,特异性为97.56%;Carba NP试验检测的灵敏度为94.17%,特异性为98.78%;mCIM试验检测的灵敏度为98.33%,特异性为100.00%。与PCR结果相比,改良Hodge试验的一致率为94.55%,Kappa值为0.8885;Carba NP试验的一致率为96.04%,Kappa值为0.9188;mCIM试验的一致率为99.01%,Kappa值为0.9796。结论 Carba NP试验和mCIM试验在快速检测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较改良Hodge试验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操作简便,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医院感染控制室及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各单位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0株耐碳青霉烯类与喹诺酮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20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自2012年1-6月医院住院患者的痰液样本,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活性,再用PCR法检测AD类40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结果 20株肺炎克雷伯菌经改良的Hodge试验检测均有碳青霉烯酶活性,均检出TEM-1和KPC-2型β-内酰胺酶基因,出现gyrA基因第83位密码子TCC→ATC突变(氨基酸序列S→I),第87位密码子GAC→GGC突变(氨基酸序列D→G)。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携带KPC-2型β-内酰胺酶基因和存在gyrA基因QRDR区突变,其是碳青霉烯类与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相同疑似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类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监测院内感染等提供有效的科学指导。方法:对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分离出的29株CRKP,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mCIM)试验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中的碳青霉烯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方法对碳青霉烯酶基因KPC、IMP、ND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ESBLs)、TEM、SHV、CTX-M型以及AmpC酶基因DHA进行检测。结果:29株耐药菌株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表型确认试验中7株改良Hodge实验阳性,18株mCIM试验阳性。20株(占68.97%)菌检测到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KPC为17.24%(5/29),IMP为13.79%(4/29),NDM为37.93%(11/29)。25株(占86.20%)菌检测到ESBLs菌株的基因,其中TEM型为62.07%(18/29),SHV型为79.31%(23/29),CTX-M型为62.07%(18/29)。3株菌检测到AmpC酶基因,其中DHA为10.34%(3/29)。29株CRKP中有14株既表达了碳青霉烯酶基因又表达了ESBLs的基因,共同表达率为48.28%。对耐药基因抽取其中部分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后均为目标基因,其中KPC为KPC-2、NDM为NDM-1。结论:29株CRKP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且对碳青霉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型主要为KPC-2和NDM-1,故加强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止此类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为制定预防控制该类细菌传播提供系统的试验数据和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并鉴定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40株,肠杆菌基因间重复性一致性序列-PCR(ERIC-PCR)分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改良Hodge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EDTA-Na2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PCR及耐药基因克隆测序方法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质粒结合试验确定耐药基因的转移性。结果 40株肺炎克雷伯菌仅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显示了较好的敏感性;改良Hodge试验阳性30株,金属酶检测试验结果均为阴性;ERIC-PCR将40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4型,以Ⅰ型为主;PCR结果显示,KPC-2型32株、CTX-M-9型27株、SHV型22株、TEM型19株,其中有25株同时携带≥3种的耐药基因;质粒接合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株成功传递了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结论医院存在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类耐药性的水平传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主要是产KPC-2碳青霉烯酶,CTX-M-9、SHV和TEM型β-内酰胺酶同时参与其多药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产KPC型碳青霉烯酶情况及其基因型别。方法收集该院2009—2010年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1 801株,经药敏试验筛选出耐药性高的菌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细菌产KPC型碳青霉烯酶情况,并测序分析其基因型别。结果 1 801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有783株(43.48%)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其中4株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改良Hodge试验初筛出2株耐药菌株,经PCR扩增证实为碳青霉烯酶blaKPC-2基因。结论该院已出现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临床与实验室应加强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引起医院内感染暴发临床分离的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KPC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存在状况.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从住院患者中分离19株泛耐药Kpn,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情况,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KPC基因.结果 19株泛耐药Kpn改良Hodge试验结果均阳性、blaKPC基因阳性率为100.0%,序列分析确认均为blaKPC-2亚型,其中HZ001号菌株(原始编号HZ9871)blaKPC-2基因序列已登录GenBank,注册号为GU086225.结论 临床分离的泛耐药Kpn均携带blaKPC-2基因,而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是分离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014年1—11月临床分离的CRKP 13株,采用Walk Away 96 PLUS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及EDTA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确认;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相关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 KPC、bla IMP、bla VIM、bla GIM及bla NDM-1)并测序;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调查菌株的克隆相关性并进行流行病学比较。结果 13株CRKP主要来源于痰(7株,53.85%)及尿(4株,30.77%),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均40%),对其他抗菌药物(除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70%,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13株细菌改良Hodge试验均为阳性,5株细菌EDTA协同试验阳性;经PCR测序确认,碳青霉烯酶基因中,bla KPC基因最常见(13/13),其次为bla NDM-1基因(5/13),未发现其基因bla IMP、bla VIM和bla GIM;PFGE聚类结果显示,13株肺炎克雷伯菌被分为5型,主要为C型(9/13),且均属于ST11,其他分别为ST37、ST626、ST628和ST668型。结论碳青霉烯酶基因bla KPC与bla NDM-1是引起该院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ST11是主要的克隆类型,医院需尽快强化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患者临床分离株与环境分离株的同源性。方法收集该院1例患者分离的CRKP与该患者周围环境中检出的4例肺炎克雷伯菌,测定5株菌对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改良Hodge试验和CIM(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试验检测5株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来自患者,4株来自于患者所在的病房环境,分离自护工手、溶液瓶口、升降扶手、床栏杆)除对头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敏结果不一致外,对其他各类抗菌药物均表现为耐药。改良Hodge试验和CIM试验证实5株菌均产碳青霉烯酶;PFGE结果显示,病房溶液瓶口、床栏杆、病床升降扶手同患者标本分离的CRKP电泳图谱一致,为同一菌株,而护工手同患者标本分离的CRKP电泳图谱有2条条带的差异,其菌株间有相近的关系。结论患者及其周围环境检出同一种CRKP,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隔离感染患者,加强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避免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肺炎克雷伯菌25株。E test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菌株同源性;PCR及克隆测序分析耐药基因型。结果:25株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但对多黏菌素E和替加环素敏感。PFGE分型除一株外均为同一克隆(暗示医院内感染)。25株菌株均产KPC-2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同时携带CTX-M、SHV、DHA等多种耐药基因。结论:携带KPC-2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此类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并对除多黏菌素E和替加环素外抗生素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状况,以及菌株间的同源性,为预防和控制CRKP的克隆传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该院分离自临床各科室的CRKP 22株(K1~K22),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药敏结果进行复核,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Carba NP试验检测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应用PCR技术扩增产酶菌株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PCR(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2株CRKP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00%,对临床其他常见抗菌药物也高度耐药;13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14株Carba NP试验阳性。14株产酶菌株均携带KPC-2基因,K12菌株同时携带NDM-1基因。按MLST法可分为ST11(14株)、ST875(6株)、ST1964和ST571(各1株),按ERIC-PCR法分型可分为A型(15株)、B型(6株)及C型(1株)。分型结果相同的菌株中K1~K6同属ICU,K7~K10同属脑血管外科,K15~K21同属新生儿科,对应患者有共同住院时间,且患者存在转科情况(K2、K8患者均由脑血管外科转入ICU,K13、K14分别从ICU转入血液内科、肾内科)。结论 该院2017年存在ST11型和ST875型CRKP的克隆流行,需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产CTX M型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和碳青霉烯酶(KPC)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某院2011-2012年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ESBLs和KPC基因,确定CTX M和KPC基因型别及MLST分型。结果48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中单产ESBLs 45株(93.75%),携带blaCTX M基因者44株(91.67%),其中blaCTX M 1组基因20株(41.67%)、blaCTX M 9组基因32株(66.67%),同时携带两组基因者8株(16.67%)。经基因测序确定的基因亚型有CTX M 14(65.91%,29/44)、CTX M 55(31.82%,14/44)、CTX M 15(11.36%,5/44)、CTX M 3(2.27%,1/44)、CTX M 24(2.27%,1/44)和CTX M 65(2.27%,1/44),其中CTX M 14+CTX M 55(11.36%,5/44)、CTX M 14+CTX M 15(4.55%,2/44)和CTX M 55+CTX M 65(2.27%,1/44)。产ESBLs+KPC菌株中2株(4.17%)经PCR扩增均携带blaKPC和 blaCTX M基因,经测序分析1株为CTX M 14+KPC 2,1株为CTX M 3+KPC 2。ST131 (53.66%)是主要的MLST型别,检测到ST648、ST405、ST167、ST1193等ST型。 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基因型中CTX M 14、CTX M 55和CTX M 15亚型最常见,存在多种不同亚型;ST131是主要的MLST型别,检测到产KPC 2型碳青霉烯酶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并通过测序确定耐药基因的碱基序列.方法 36株菌株进行MIC测定,筛选耐碳青霉烯类的多药耐药细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碳青霉烯类菌株的基因,以确定基因的种类.结果 8株大肠埃希菌中4株有KPC基因,阳性率为50.0%;2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6株出现阳性菌株,阳性率为92.8%;36株中未发现VIM和IMP基因.结论 宁波地区这几所医院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最主要是KPC基因,但是不能排除VIM和IMP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