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化瘀解毒中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和柳氮磺吡啶组,每组10只.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中药组给予化瘀解毒中药汤剂灌胃,柳氮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灌胃,正常组及空白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21 d后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IL-4和IL-10水平.结果 化瘀解毒中药能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4和IL-10水平,并对损伤的大肠黏膜有明显修复作用.结论 化瘀解毒中药能够促进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产生和表达,并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说明该法对血清IL-4和IL-10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例,按照Truelove-Witts分级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并于同期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血清TNF-α、IL-6以及IL-8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组的TNF-α、IL-6以及IL-8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组TNF-α、IL-6以及IL-8水平高于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TNF-α、IL-6以及IL-8水平高于轻度组。结论通过检测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可以有效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久泻灵颗粒治疗前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及结肠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黄水煎液灌胃+肌注氢化可的松+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复建动物模型。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久泻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柳氮磺吡啶(SASP)组,药物干预后,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2、IL-4、IL-10含量,RT-q PCR法检测基因表达。结果相比空白组,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2、IL-4、IL-10含量及结肠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均降低(P<0.05);相比模型组,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2、IL-4、IL-10含量及结肠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均升高(P<0.05),作用最显著的是久泻灵颗粒高剂量组(P<0.05)。结论久泻灵颗粒调节免疫活性,促进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中IL-2、IL-4及IL-10的分泌,从而抑制炎症发生,保护结肠黏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HMGB1表达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EP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用DSS溶液复制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实验大鼠DAI评分、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评分(HPS)改变,采用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结肠组织HMGB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6)的含量.结果:DAI和HPS在DSS模型组中高于空白对照组(7.20±2.28vs0.45±0.16,13.60±0.72vs6.4±0.85,P<0.01),在空白对照组结肠组织中HMGB1低表达,但在模型组表达显著上调(P<0.01);模型组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190.40±24.55vs43.65±8.79,238.75±26.58vs74.3±7.92,P<0.01);与DSS模型组相比,EP可以缓解大鼠体质量的减轻,减少腹泻及便血的发生,并且能够显著下调结肠组织DAI、HPS、HMGB1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血清TNF-α、IL-6水平(P<0.05).结论:HMGB1参与了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发病过程,应用EP治疗可有效抑制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HMGB1的表达,可以明显下调TNF-α、IL-6等促炎因子的水平,有助于减轻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的动态表达规律。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乙醇组10只,模型组40只(3、7、14、21 d各10只),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于制模后3、7、14、21 d 4个时间点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TNF-α、IL-4水平,光镜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并评分。结果制模后3 d大鼠结肠出现炎症和溃疡,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7~14 d溃疡和炎症最为严重,21 d溃疡和炎症已经有所修复。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促炎因子IL-1β、TNF-α均高于空白组和乙醇组,抗炎因子IL-4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和乙醇组,以7 d和14 d升高或降低更为显著(P0.05、P0.01);7、14 d组与3d组比较,IL-1β、TNF-α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而IL-4水平进一步降低(P0.01);21 d组与7、14 d组比较,IL-1β、TNF-α水平下降,而IL-4水平则升高(P0.05)。结论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抗炎因子IL-4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UC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促炎因子IL-1β、TNF-α、IL-4的动态表达及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苦豆子总碱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苦豆子总碱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外周血和结肠组织中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苦豆子总碱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备结肠炎大鼠模型。第2天开始灌胃,在第3周杀鼠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0在结肠黏膜组织和外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结肠黏膜组织IL-10与DAI(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组织学损伤的相关性。结果(1)结肠部位和外周血清中IL-10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其中以结肠部位降低的幅度最大(P<0.01)。(2)苦豆子总碱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SASP组都能显著性上调结肠部位和外周血清的IL-10的表达(P<0.05),且结肠部位的变化与外周血的相比差异明显。(3)结肠部位的DAI与结肠IL-10之间存在的负相关性(Pearsonr=-0.828,P<0.01),结肠部位的组织学损伤与结肠IL-10之间存在负相关性(Pearsonr=-0.819,P<0.01);所有检测为双侧,样本容量n=60。结论苦豆子总碱通过上调IL-10的表达减轻或改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组织学损伤和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头翁醇提物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调控,进一步阐明白头翁醇提物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醇提物治疗组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茵肠球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组.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TNF-α、IL-10和血清内毒素,采用免疫组织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tight iunction,TJ)相关蛋白occludin的分布.结果: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增高,结肠组织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和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而经白头翁醇提物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处理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有明显下降(6.50±1.27,5.90±1.67 vs 9.20±1.75:5.00±1.05,4.80±1.25 vs 7.10±0.99,均P<0.05),结肠组织TNF-α水平降低(521.24±109.37 ng/L,503.98±126.63 ng/L vs 657.54±149.60 ng/L,均P<0.05)、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0.148±0.093EU/mL,0.153±0.106 EU/mL vs 0.213±0.023EU/mL,均P<0.05)和IL-10水平升高(92.19±30.09 ng/L,95.57±27.71 ng/L vs 42.92±23.74ng/L,均P<0.05);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TJ结构遭到破坏,TJ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而白头翁醇提物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茵(金双歧)处理后可使TNBS引起的TJ结构受损减轻,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多.结论:白头翁醇提物可以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上调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luudin的表达、降低结肠组织TNF-α含量、提高IL-10水平,从而抑制内毒素通过紧密连接进入体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大、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治疗2 w。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组织病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10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能够改善结肠黏膜病理变化,减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降低血清TNF-α及IL-8的含量,升高血清IL-10的含量(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能够降低血清TNF-α及IL-8的含量,升高血清IL-10的含量(P0.05);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中低剂量组能够降低血清TNF-α及IL-8的含量(P0.05),但血清IL-10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及IL-8,升高IL-10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白细胞介素(IL)-1β、-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分为四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造模,光镜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并评分,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β、TNF-α、IL-4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层可见溃疡形成,且有明显的炎症、充血存在,证实造模成功。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含量均高于空白组(P0.05),而IL-4含量低于空白组(P0.01);治疗后,四神丸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而IL-4含量却显著升高(P0.01)。结论四神丸能够通过下调IL-1β、TNF-α的表达,升高IL-4的表达,调节肠道异常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修复溃疡,进而治疗UC。  相似文献   

10.
培菲康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NF-α、IL-10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培菲康对三硝基苯磺酸钠(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TNF-α、IL-10水平的影响,寻求UC治疗的有效新途径。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n=10):正常对照组(G1)、模型对照组(G2)、培菲康治疗组(G3)、奥沙拉嗪治疗组(G4)、培菲康和奥沙拉嗪联合治疗组(G5),经不同处理和治疗后,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TNF-α(两步法)、IL-10(S-P法)表达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肠组织中TNF-α、IL-10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G1组各指标显著低于G2组(P0.001),肠组织结构正常;与G2组相比,G3、G4、G5组TNF-α、IL-10细胞阳性率和TNF-α、IL-10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与G3或G4组相比,G5组TNF-α、IL-10细胞阳性率和TNF-α、IL-10mRN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01);G3或G4组之间,TNF-α、IL-10细胞阳性率及TNF-αmRNA水平无差别(P0.05),而G4组IL-10mRNA水平明显低于G3组(P0.001)。结论TNF-α、IL-10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培菲康能明显降低该过程中肠组织TNF-α、IL-10的表达水平,可能通过调控这两个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调控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大鼠结肠黏膜大体评分和病理组织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0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和PCR检测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白藜芦醇与TLR4/NF-κB信号通路的结合进行验证。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病理评分、TNF-α、IL-6、IL-1β水平、TLR4和NF-κB蛋白及mRNA水平较高,IL-10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各剂量组TNF-α、IL-6、IL-1β、TLR4和NF-κB蛋白及mRNA水平较低,IL-10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对接验证白藜芦醇与TLR4、NF-κB分子的结合能分别为-6.37、-5.31。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4(IL-4)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C57BL/6小鼠,构建UC小鼠模型,病理学鉴定结肠炎症组织及正常组织,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不同炎症组织中TNF-α、IL-6和IL-4的mRNA水平。临床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62例UC患者及26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NF-α、IL-6和IL-4的水平,分析炎症因子与结肠炎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UC动物模型中,结肠炎症组织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IL-4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1)。UC活动期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UC缓解组(P0.05),且与结肠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UC缓解组(P0.05),且与UC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促炎因子TNF-α、IL-6和抑炎因子IL-4的表达失衡与UC的病情进展相关,对UC的诊断和临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肠道微生态对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sulfonic acid,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组。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TNF-α、IL-10和血清内毒素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相关蛋白occludin的分布。结果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增高,结肠组织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和血清内毒水平升高,而经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处理后,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有明显下降,结肠组织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和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TJ结构遭到破坏,TJ相关蛋白的表达亦减少,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金双歧)处理后可使TNBS引起的TJ结构受损减轻,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多(P0.05)。结论肠道微生态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TJ蛋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纠正肠道微生态,上调肠上皮细胞TJ蛋白occludin的表达,降低结肠组织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从而抑制内毒素通过紧密连接进入体循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模型中结肠Foxp3、TGF-β1的表达及外周血清IL-17、IL-23和IL-6的表达,以探讨Th17细胞在IBD的作用.方法 10只SD大鼠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L醇溶液灌肠诱导结肠炎模型.另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0.9%NaCl溶液灌肠).干预2周后行结肠大体损伤指数(CMDI)和组织学损伤指数(TDI)评分,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6(Interteukin 6,IL-6)、IL-17和IL-23水平,以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结肠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CMDI和TDI显著升高(P<0.01),血清IL-6、IL-17和IL-23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肠组织TGF-β1和Foxp3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中,IL-6可能通过介导T细胞向Th17或Treg细胞的分化,促进或抑制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芍药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中10只为空白组,30只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后分为模型组、芍药苷组及SASP组,光镜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IL-6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2[(43.05±8.42)ng/L]、IL-6[(248.05±46.56)ng/L]含量均明显升高,IL-10[(23.47±7.66)ng/L]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芍药苷组血清IL-2[(28.25±1.25)ng/L]、IL-6[(186.56±47.14)ng/L]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而IL-10[(42.29±5.11)n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芍药苷能够通过下调促炎因子IL-2、IL-6的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促进抗炎和抑炎因子的平衡,调节肠道异常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修复溃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茶花粉水提物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肝脏组织中胶原蛋白Ⅰ(COL1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30 g,将大鼠制成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并分为:模型组、低剂量茶花粉水提物组和高剂量茶花粉水提物组,每组各15只,另选15只作为对照组。测量大鼠肝脏质量并计算肝指数;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 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使用蛋白质印记检测肝脏组织中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指数、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MAD水平,COL1A1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肝脏组织中SOD水平显著降低(P 0. 05);相比模型组,低剂量茶花粉水提物组和高剂量茶花粉水提物组大鼠肝指数、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MAD水平,COL1A1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且高剂量茶花粉水提物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低剂量茶花粉水提物组,肝脏组织中SOD水平显著升高,且高剂量茶花粉水提物组显著高于低剂量茶花粉水提物组(P 0. 05)。结论茶花粉水提物可以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中胶原蛋白Ⅰ(COL1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有效缓解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IL-10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分为UC组(6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IL-1β、TNF-α和IL-10表达水平的检测: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三者在UC组、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结果UC组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并与临床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UC组血清中IL-10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发病过程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与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不一致,可能存在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州市安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2014-08/2016-11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 mo.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Rachmitewitz评分、Sutherland评分;检测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水平,随访6 mo,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02%v s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440,P=0.035);观察组腹泻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黏液脓血便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achmitewitz、Sutherlan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COX-2、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6 mo,观察组复发率为11.63%,对照组复发率为16.2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优于单一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但对远期复发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8、-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AP组各15只,SAP组切开大鼠腹部暴露胰腺,按照大鼠体重1 ml/kg剂量胆总管注入50 g/L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假手术组手术相同但不注射药物,对照组正常饲养,光镜观察大鼠胰腺组织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大鼠建模成功后12 h测定IL-2、IL-8及IL-10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SAP组胰腺组织严重水肿,细胞坏死,具有片状血斑或者胰腺出现局部皂化斑,其中SAP组胰腺组织病理为(9.45±1.45)分,SAP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大鼠建模成功后及对照组12 h后三组IL-2、IL-8及IL-10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其中SAP组IL-2、IL-8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血清IL-2、IL-8水平与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567,0.675;P=0.012,0.004),与IL-10呈负相关(r=-0.896,P=0.000)。结论 IL-2、IL-8及IL-10等在SAP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可以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介素-6(IL-6)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抽取20只为模型组,另外10只为对照组。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造模后,用Elisa法检测IL-6在模型组与对照组的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UC模型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UC大鼠结肠黏膜中IL-6的表达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