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山豆根醇提取物对兔耳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探讨山豆根醇提取物改善增生性瘢痕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通过损伤新西兰大耳白兔耳内侧皮肤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49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山豆根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2.0,1.0,0.4 g·kg-1),积雪苷软膏组(5 mg·kg-1)以及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组(20 mg·kg-1),7只/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在模型建立后分别采用相应的药物涂抹于兔耳增生性瘢痕处,1次/日,连续给药42 d。实验结束后取耳部瘢痕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兔耳瘢痕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瘢痕增生指数;分别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瘢痕组织中TGF-β1和Smad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耳瘢痕组织病理显示增生明显,增生指数显著增加(P0.01);同时瘢痕组织中TGF-β1和Smad3表达也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豆根醇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耳部瘢痕组织病理结构明显改善,瘢痕组织TGF-β1和Smad3表达及增生指数明显下降(P0.05,P0.01),山豆根醇提取物各剂量组TGF-β1和Smad3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山豆根醇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瘢痕组织中TGF-β1和Smad3表达,抑制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抑制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这为山豆根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连消痤面膜对兔耳痤疮的改善作用,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依据。方法:取36只雄性兔按体质量编号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丹连消痤面膜高、中、低3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兔参考Kligman法建立兔耳痤疮模型,造模后的各组兔耳分别涂抹相应药物,每d1次,连续2 W。肉眼及光镜观察各组兔耳变化。结果:模型组兔耳表面粗糙,可见粉刺、丘疹,且光镜下组织学改变与人类痤疮相似。给药2 W后,阳性组及丹连消痤面膜各剂量组可见粉刺、丘疹消退;光镜可见各组兔耳不同程度的上皮变薄,皮脂腺、毛囊开口及腔内上皮增生减轻等改变。结论:丹连消痤面膜对兔耳痤疮模型皮损及病理形态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24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 d后,将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黑布药膏治疗组和瘢痕模型组,在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局部涂抹黑布药膏,每3 d 1次,连续用药56 d。在用药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对比研究在瘢痕形成过程中黑布药膏对兔耳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结果:按不同时间段取材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高倍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黑布药膏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PCNA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黑布药膏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诱导细胞凋亡。黑布药膏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4.
中药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月后将瘢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外用中药制剂或生理盐水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中药制剂对瘢痕形态及瘢痕增生指数的影响。结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瘢痕增生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光镜下见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结论:中药制剂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种防治瘢痕的外用复方中药瘢痕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挛缩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实验组于创面上皮化时即开始用瘢痕膏,并设立空白对照。用药后第30天及第100天观察两组瘢痕组织的外观形态,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利用计算机辅助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测定并纪录每张切片阳性反应区域的平均面积百分比和光密度值。结果实验组瘢痕反应较轻,免疫组化染色瘢痕膏组兔耳瘢痕组织α-SMA平均面积百分比和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复方中药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挛缩有抑制作用,对增生性瘢痕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月后将瘢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外用中药制剂或生理盐水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中药制剂对瘢痕形态及瘢痕增生指数的影响。结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瘢痕增生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光镜下见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结论:中药制剂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兔耳增生性瘢痕(HS)局部注射人参皂苷Rb_1,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取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每耳6处创面,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上皮化后局部注射人参皂苷Rb_1,每3天1次,共3次。设空白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人参皂苷Rb_1组。注射后第1、2、4、8周切除标本行HE染色观察瘢痕增生指数(SEI),q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Ⅰ型胶原表达。结果:注射后第4、8周,地塞米松及人参皂苷Rb_1组较生理盐水组HS瘢痕增生改善明显,瘢痕增生指数降低(P0.05),TGF-β1及Ⅰ型胶原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Rb_1能有效改善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川青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疗效及治疗过程中MMP-1、PDGFR-α、PDGFR-β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变化,探讨在治疗增生性瘢痕中PDGF对MMP-1的作用机制。方法:兔耳创伤造模成功后随机数字表达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川青软膏高、中、低剂量组,阳性组外涂康瑞保凝胶[0.5 g/(个·次),2次/d],川青软膏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外涂(青藤碱与阿魏酸钠的含量分别为10%、5%、2.5%)川青软膏[0.5g/(个·次),2次/d],模型组外涂等量的生理盐水(2次/d),治疗14 d、28 d后分别测量瘢痕厚度计算瘢痕增生指数,制作HE染色计算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Masson染色统计瘢痕组织中胶原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MMP-1、PDGFR-α、PDGFR-β在瘢痕组织中阳性表达指数,比较其变化。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各川青软膏组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14 d、28 d后,瘢痕增生指数、成纤维细胞数、胶原密度均降低,MMP-1、PDGFR-α、PDGFR-β在瘢痕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均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5);(2)与阳性组相比,高剂量川青软膏组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14 d、28 d后瘢痕增生指数、成纤维细胞数、胶原密度均降低,MMP-1、PDGFR-α、PDGFR-β在瘢痕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均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川青软膏可治疗增生性瘢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DGFR-α、PDGFR-β,进而影响MMP-1来降低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胶原的过度沉积,从而达到防治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左振魁  韩佳瑞 《中医研究》2012,25(10):13-14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促进混合痔术后刨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术后创面采用康复新液纱条外敷,对照组术后创面采用肛泰膏外敷.两组均每日换药1~2次,治疗18 d后判定疗效,同时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在减轻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新液可明显减轻创面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Ⅰ,Ⅲ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瘢痕模型组和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模型组和黑布药膏治疗组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 d后,造模成功。在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局部和正常对照组对应皮肤涂抹黑布药膏,每3 d 1次,每次1 g,连续用药56d。在用药后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Ⅰ,Ⅲ胶原mRA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的表达。结果:瘢痕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胶原mRAN表达显著增强,Ⅲ胶原mRA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显著减弱(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Ⅰ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3.62±1.70),(1.34±0.52);模型对照组第2,8周Ⅰ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3.15±1.24),(4.53±1.71),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弱(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Ⅲ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1.46±0.34),(2.59±0.35),模型对照组Ⅲ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0.88±0.14),(0.37±0.08),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分别为(1.77±0.40),(4.76±0.77),模型对照组第2,8周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分别为(0.53±0.14),(0.34±0.04),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结论:黑布药膏可以通过抑制I型胶原mRNA的表达,促进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的表达,增加胶原酶含量,降低瘢痕组织胶原含量,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这可能是黑布药膏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增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Kligman法,建立兔耳痤疮模型,观察复方白蔹面膜对兔耳实验性痤疮的治疗作用。方法:48只家兔按体重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40只采用涂抹煤焦油的方式建立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造模3周后,按皮损程度轻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维胺酯维E乳膏组)和白蔹面膜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造模同时连续给药2周,观察各组兔耳痤疮模型改变(肉眼和病理观察)以及皮肤雄激素受体(免疫组化)表达情况。结果:复方白蔹面膜高、中剂量组兔耳角质层厚度明显减小;高剂量组兔耳毛囊扩张明显减轻;各剂量组兔耳皮脂腺、雄激素受体表达强度及面积均明显减少。结论:本品对实验性兔耳痤疮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雄激素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络温窦颗粒对普萘洛尔诱发缓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兔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消旋山莨菪碱片组,通络温窦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不同药物灌胃,每天1次,连续7天.耳缘静脉注射普萘洛尔,分别记录各时段心电变化情况.结果:通络温窦颗粒中、大剂量可加快模型兔的心率,缩短P-R间期,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通络各剂量组均能缩短QRS间期.结果:通络温窦颗粒对普萘洛尔所致兔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傣药咪多领(云南琵琶甲)提取物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术后28天将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阳性药物(康瑞保)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外用琵琶甲制剂、康瑞保或生理盐水,4周后取材观察各组瘢痕组织形态,采用RT—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TGF-β1 mRNA表达量无差异(P0.05)。结论傣药咪多领(云南琵琶甲)可以减少增生性瘢痕TGF-β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外敷生肌玉红膏治疗Ⅲ期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Ⅲ期褥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外敷生肌玉红膏覆盖创面,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敷于创面,每天换药1次。记录创面正常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7、14、21天创面愈合面积,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经外敷生肌玉红膏治疗后,其总有效率(包括治愈、好转)为93.3%,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敷生肌玉红膏能有效促进褥疮创面的愈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姜黄素组(C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瘢痕上皮化后C、D两组分别涂抹姜黄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B组不予特殊处置。连续用药28 d后对各组瘢痕进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考察各组瘢痕的瘢痕增生指数(HI)、成纤维细胞密度(NA);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Ki-67)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 C、D两组与B组比较,瘢痕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软,颜色变浅,有向A组转化的倾向;HE结果显示,C、D组中胶原纤维排列较B组规则,成纤维细胞(Fb)数目明显减少;HI及NA方面,C、D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Ki67及α-SMA在B组中大量表达,而在C、D两组中表达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有效改善瘢痕组织内纤维过度沉积的现象,其可通过抑制Fb的增殖及向肌成纤维细胞(MFb)的转化来抑制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兔耳油酸痤疮模型,观察玉容消痤颗粒(XC)的治疗作用.方法:新西兰兔耳廓内侧涂抹油酸,连续2 w造模.造模成功后,XC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0.43、0.86、1.72 g$kg-1XC溶液及0.16 g$kg-1丹参酮胶囊溶液灌饲,空白组、模型组灌饲等量蒸馏水.于给药4 w后兔耳造模处皮肤组织活检,镜下观察病理改变,根据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对各组之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用药1 w后各剂量组肉眼可见皮损减轻,4 w后,XC低剂量组皮损明显改善,XC中、高剂量组和丹参酮胶囊组兔耳毛囊性丘疹基本消失,镜下观察已接近正常组织.结论:XC对油酸引起的家兔耳廓痤疮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起效快,并随剂量的增加和疗程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促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选取24只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正常组。所有大鼠均建立缺损性皮肤溃疡大鼠模型,治疗组用象皮生肌膏外敷溃疡创面,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药物干预第14天时分别取3组创面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大体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创面血管化程度,酶联免疫反应技术测定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比较3组于干预后3、7、14、21 d创面愈合率,评价创面愈合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治疗组大鼠较模型组细胞活力增强,皮肤各层结构层次清晰。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治疗组大鼠较模型组有更多的血管生成,但略少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干预后14、21 d时组织VEGF平均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大鼠于干预后第3天创面闭合率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大鼠于干预后7、14、21 d创面闭合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外敷可恢复高糖受损细胞活力,促使细胞增殖,促进溃疡组织VEGF表达,加速血管形成,改善局部血运,促进创面上皮化,从而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配体l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对兔耳增生性瘢痕CD34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探讨15d-PGJ2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机制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9只,在兔耳腹侧面制作2cm×2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耳2个,共计36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15d-PGJ2及生理盐水行瘢痕内注射,1次/d,连续注射7d。停止注射后第3、6、17天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4和TGF-β1的表达。结果兔耳创面愈合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类似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注射15d-PGJ2后瘢痕逐渐变平变软,颜色变浅。在各时间点CD34及TGF-β1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的配体15d-PGJ2可减少瘢痕内CD34、TGF-β1的含量,引起瘢痕萎缩,有一定的防治瘢痕增生的作用,为其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峥屹  黄秀华  谢壹科  陈萨  王三琼 《中医杂志》2011,52(15):1316-1317,1338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大鼠烧伤和家兔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和24只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康复新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采用乙醇燃烧法建立大鼠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点状温热烫伤法建立家兔皮肤深Ⅱ度烫伤模型,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予磺胺嘧啶银乳膏、高剂量组予康复新原液、低剂量组予1/2康复新原液,均匀涂抹烧烫伤创面皮肤,每日3次,连续14天,观察各组不同时间创面愈合情况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高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烧伤创面面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给药第7天,低剂量组烧伤创面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家兔烫伤试验,康复新给药第10,14天,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烫伤创面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对促进大鼠皮肤烧伤、家兔皮肤烫伤创面愈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黑布药膏对兔耳瘢痕疙瘩模型的瘢痕增生指数及成纤维细胞数密度和胶原纤维面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光镜观测瘢痕疙瘩模型兔耳瘢痕组织的增生指数、成纤维细胞数密度及胶原纤维面积密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黑布药膏组及积雪苷组瘢痕增生指数、成纤维细胞数密度及胶原纤维面积密度均变小。结论:黑布药膏可以明显减小兔耳瘢痕增生指数、成纤维细胞数密度及胶原纤维面积密度,故证实黑布药膏可以有效抑制皮肤瘢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