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忠捷  陈侃  林少萍 《现代保健》2011,(31):148-149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门诊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同时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o.2~o.4ml/(kg·d)+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2次/d,其余方法相同。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退热和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缩短发热和皮疹消退时间,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曹珍  高霞  季亚玲 《工企医刊》2014,27(5):1022-1023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门诊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结论 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108例婴幼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病毒唑10~15mg/kg.d,静脉滴注3~5 d;治疗组55例用喜炎平0.2~0.4 ml/kg.d,联合西米替丁10~15mg/kg.d静脉滴注,疗程3~5 d。结果治疗组体温下降至正常、皮疹消退、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郑丰强  吴翔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7):1024-1025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儿科手足口病患儿152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肌注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6-10d后观察治疗效果;分别比较有效率和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恢复比率、血清心肌蛋白I恢复比率、咽拭子肠道病毒DNA检测转阴率等数据。结果治疗组予以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毒唑治疗患儿。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上具有明显效果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友青 《现代医院》2008,8(6):51-52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手足口病病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5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8mg/(kg.d),均为每天1次给药,疗程7天,对临床有效率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有效率71.4%(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李向阳  何江玲  黄巧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572-5573,5585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处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喜炎平.对照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喜炎平,用药时间3~5 d.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t=4.2721,P=0.0387).②观察组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皮疹消退时间、平均头痛缓解时间、平均呕吐缓解时间及平均精神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肝功能恢复率、肌钙蛋白转阴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病毒转阴率达到了100.0%。结论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手足口病,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张婉琴 《中国卫生产业》2012,(20):74+76-74,76
目的 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予以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对照组53例予以喜炎平治疗.5d后评估其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7月收治手足口病普通病例1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d)静脉滴注,均为1次/d,疗程7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1%(89/96),对照组为68.89%(62/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1±1.12)d、(2.68±0.82)d、(3.78±1.23)d、(4.82±1.48)d,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29±1.61)d、(3.89±1.33)d、(4.91±1.77)d、(7.12±1.89)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80、6.40、5.08、9.27,均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喜炎平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用喜炎平治疗,实验组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比两组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溃疡愈合、皮疹消失、发热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均升高(均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7.5%)(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喜炎平可显著提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改善免疫球蛋白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商丘市睢阳区2009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09年报告的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全区报告手足口病1245例,全年均有发病,春末夏初高发,共发生858例(占68.92%),4月份为发病高峰456例(占36.63%),病例集中在市区和近郊乡镇,发生710例(占57.03%),男女性别比为1.74︰1,5岁以下儿童占94.94%,散居儿童占92.77%,病原体主要为EV71,占阳性标本的90.18%。结论搞好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监测系统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健 《现代保健》2010,(29):106-10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防治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329例手足口病患儿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制定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与预防,患儿并发症好转,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开展循证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受益,而且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感染科护理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深圳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时空聚集性特征,为今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深圳市各街道手足口病发病率,应用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深圳市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基于街道尺度手足口病时空聚集性。结果 深圳市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例数为49 385例,深圳市街道手足口病的最高发病率达到1 873.00/10万,街道最低发病率为13.44/10万,各街道手足口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89.36,P<0.001)。通过回顾性时空扫描分析发现,2014年深圳地区存在21个聚集区域,共包含了29个街道,疫情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份,发生时间与深圳市疫情高峰时段相一致。结论 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能够有效地显示出手足口病聚集性情况,包括聚集时间段及地域,为以后针对性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深圳市隐性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感染高危因素,为隐性手足口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1—2013年深圳市某区未患手足口病儿童肛拭子4 352份样本,采用RT-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对所有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 352份样本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隐性手足口携带率为4.34%(189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159例,阳性率为3.65%;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30例,阳性率为0.69%。多因素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907、性别(OR=1.959)、职业(OR=4.366)、家庭或班级拥挤程度(OR=2.759)、家庭儿童个数(OR=1.710)等为手足口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隐性手足口病以EV71病毒感染为主;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或班级拥挤程度、家庭儿童个数等是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淮安市2012-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及病原学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PSS 13.0对《国家疾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2012-2013年淮安市手足口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20.63/10万,全年均可发病,4~6月份为流行高峰.1~4岁年龄组报告病例10 744例,占病例总数的85.64%.全市8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主城区发病率高于县.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发病为主.2012和2013年共抽样检测病例标本918份,病原阳性率为41.18%,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119例(12.96%)、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oxA16)阳性144例(15.6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15例(12.53%).结论 淮安市手足口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重症病例的EV71检出率高于普通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了解金山区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的流行概况及病毒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金山区2011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疫情资料,运用Excel 2003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金山区幼托机构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85起,聚集性病例298例,发病率为1.40%.发病主要发生10-12月份,共报告聚集性发病58起,占68.2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98,P<0.01).发病规模以2~5人为主,占聚集性发病的89.41%.聚集性发病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4d.私立幼儿园发生聚集性发病率高于公立幼儿园,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1,P<0.01).引起聚集性发病的主要病原体以EV71为主.结论 应一步加强该区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的预警监测、健康教育和卫生行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邯郸市2009-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防制效果,为今后优化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高防控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8年邯郸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和病原检测结果,分析发病特征。结果邯郸市2009-2018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4.86/10万,流行特征呈现两年一个流行周期、总体下降的趋势。发病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尤其集中在1~3岁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67: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监测阳性检出率为65.59%。结论手足口病普遍存在于邯郸各县(市、区),整体流行情况呈下降趋势,时间分布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人群发病的差异明显。随时间推移,高发县(市、区)有从东部向西部逐步推移趋势。EV71病毒是邯郸市手足口病高发年份的主要病原,也是引起大多数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深圳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钴水平与手足口病感染的关系。方法 于2013-2015年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采集手足口病重症病例(202例)、轻症(220例)和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208例)的咽拭/肛拭样本及血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病原体类型。用水浴酸消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清中钴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轻症组与重症组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钴含量分别为0.36 μg/kg、0.40 μg/kg和0.31 μg/kg。重症组钴含量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均有P<0.05),轻症组与对照组间钴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1,P=0.412)。钴与手足口病病情呈中度负相关(r=-0.298,P<0.001)。血清钴水平在性别间、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病毒感染类型(EV71型、CA16型、其他)间血清钴含量均有差异,其中轻症组中EV71型患儿血清钴水平高于CA16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97,P<0.001)。重症组中EV71型与CA16型患儿血清钴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1,P=0.069)。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一定范围内血清钴浓度的升高,患手足口病风险降低。结论 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钴含量可能对儿童感染手足口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健康人群中肠道病毒的隐性感染情况。方法在平顶山市选择手足口病发病率高发地区汝州市,开展健康人群感染状况调查。在2013年采集100例儿童及成人的粪便和咽拭子标本,分4个年龄组,0~3岁、3~7岁、7~16岁、成人组,用实时荧光PCR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合计检测100人次的标本中,阳性21人次,健康人群肠道病毒隐性感染阳性率达21.00%。结论在我市健康人群中肠道病毒隐性感染情况比较普遍。3~7岁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通常引起手足口病的CA16和EV71亚型的隐性感染在健康人群中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