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综述关节软骨钙化层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关于钙化层研究的文献,对钙化层的结构、成分、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功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钙化层有特殊的结构和材料特性,并且具备半透膜的性质,钙化层软骨细胞保留部分生长板细胞特性,在维持正常软骨功能和OA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重建关节软骨钙化层已成为近年来兴起的界面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热点。结论对软骨钙化层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这在OA治疗和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体制备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关节软骨钙化层的结构形态及其与软骨非钙化层和软骨下骨之间的界面连接方式。方法组织库获取自愿捐献的人体正常股骨髁新鲜标本20个,男10个,女10个;年龄17~45岁。常规制备石蜡横、纵切片,番红O/固绿和冯库萨染色观察钙化层形态结构;扫描电镜观察软骨各层之间的界面连接方式;连续切片结合建模技术建立骨软骨三维模型。结果关节骨软骨复合组织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示软骨红染,软骨下骨蓝染,钙化层位于潮线与黏合线之间;冯库萨染色结果示钙化层黑染,结构及边界清晰,上界面以波浪状潮线结构与非钙化层紧密连接,下界面以凹凸不平的梳齿状结构与软骨下骨相互锚合:关节骨软骨剥离面及断面扫描电镜示钙化层与非钙化层以沟壑镶嵌方式相互嵌合;关节骨软骨复合组织纵切面观察,钙化层与软骨下骨间的黏合线呈凹凸不平的梳齿状结构;骨软骨三维模型观察结果与关节软骨自然剥离横断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钙化层是关节软骨的重要结构,它通过特有界面连接方式将软骨牢牢固定在软骨下骨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保留钙化层结构的猪股骨滑车全厚软骨缺损模型,为观察组织工程软骨在保留钙化层的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中的修复效果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平台。方法选取6月龄清洁级贵州小香猪9只,体重40~50 kg,用标准的软骨缺损制作套件在其右后肢股骨滑车切迹旁制备直径6 mm、深0.2~0.5 mm、不伤及钙化层结构的圆柱形全厚软骨缺损模型。造模4周后行3.0T MRI观察,取材后进行大体、体视显微镜观察及固绿-番红O、阿利新蓝、天狼星红组织学染色观察缺损处软骨修复情况。结果造模后实验动物均存活,术后切口无感染,无髌骨脱位;术后即可下地行走并部分负重,1周后均能自由活动,无跛行。造模后4周,MRI检查可见滑车处有明显连续信号中断,异常信号深及软骨下骨,缺损周边深层未见明显信号异常。标本大体观察示缺损底部有少量填充物、出血点,与周围正常软骨界限清楚。体式显微镜观察示钙化层基本完整,缺损局部软骨下骨板有塌陷。普通显微镜下,固绿-番红O及阿利新蓝染色示缺损处无软骨细胞及染料着色;偏光显微镜下,天狼星红染色示缺损底部被连续、强折光性的纤维组织少量填充。结论通过该造模方法制作的不伤及钙化层结构的猪股骨滑车全厚软骨缺损模型,可用于骨关节炎早期软骨病变修复的研究及猪软骨钙化层结构作用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钙化层病理改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骨性关节炎软骨钙化层病理结构进行形态学分析,为临床诊治及预防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标本均来源于临床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共21例,其中,男1例,女20例.股骨髁负重区取材、修剪、固定后,常规制备石蜡切片,番红O/固绿染色,显微镜观察.[结果]本研究收集的标本平均年龄(65.57±7.43)岁;平均身高(155.38±5.32)cm;体均体重(59.95±8.99)kg;平均病程(13.04±9.66)年.番红O/固绿染色示钙化层病理改变主要为潮线复制、漂移,出现多条潮线结构,钙化层结构明显增厚,最厚处为900多微米;钙化层增厚伴血管长入;非钙化软骨及钙化层纤维样改变;潮线间隙增宽;钙化层及深层软骨缺损.[结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钙化层形态结构具有特异性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骨关节炎中关节软骨钙化层厚度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作者借助髋关节骨关节炎(OA)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到:(1)关节软骨钙化层在负重区分布最厚,非负重区最薄。(2)OA严重度和钙化层厚度呈正相关,和软骨非钙化软骨厚度呈负相关。(3)OA病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非钙化软骨层变薄,钙化软骨层增厚,潮线前移等特征。该结果为分析OA病因及病理机制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6.
软骨细胞移植疗法已成功应用于软骨损伤修复和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但软骨细胞取材有限,因此探索软骨细胞替代物成为研究热点。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骨、软骨等组织的潜能,在软骨损伤、骨关节炎修复及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刘弼  马经野 《骨科》2011,2(3):163-165
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同时也是造成中老年人伤残的重要原因。曾经一度认为关节软骨的改变是骨关节炎主要的病变,但现在普遍认为,所有关节结构包括软骨钙化区、软骨下骨、骨小梁、关节囊等都会受到影响。然而骨与软骨所起到的作用、之间的关系如何还不明确。本文就骨关节炎中关节软骨和周围骨的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1):1971-1973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骨科疾患,通常被认为与关节软骨的退变有关,骨软骨损伤的修复仍是巨大的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开始重视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在骨关节炎的出现及进展过程中,软骨下骨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改变均能够影响其表面紧密连接的关节软骨,并导致关节软骨的损害,软骨的退变以及软骨下骨的结构变化都是影响骨关节炎的重要因素。软骨与软骨下骨紧密结合,应整体化对待"软骨-软骨下骨"。随着对软骨下骨认识的提高,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也就不仅仅局限于治疗软骨损伤,可以选择针对"软骨及软骨下骨"一体来治疗。本文综述了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发病中重要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软骨损伤是由炎症、创伤、肿瘤等造成的,由于关节软骨自身解剖因素,使其损伤后的愈合能力较差,制备组织工程材料促进软骨损伤修复备受研究者关注。镁元素及镁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可获得性受到广泛关注,其在骨关节炎等软骨损伤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就镁元素及镁材料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述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内骨化的病理表现和机制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有关OA软骨内骨化、骨-软骨重塑及关节发育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软骨细胞的肥大、凋亡,血管的侵入,潮线的复制,软骨钙化层不断增厚和软骨表层的相对变薄是OA软骨退变的重要特征。关节软骨与生长板在结构上类似,OA的软骨退变是一种类似于生长板的软骨内骨化过程。结论关节软骨失去稳定表征,从静息代谢平衡状态转为临时软骨的高转换状态,继而发生软骨不断钙化和钙化软骨不断骨化重塑,可能是导致OA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