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6):1446-1450
[目的]探讨藏族人群全髋关节置换(TH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其解剖分布特点。[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行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37例藏族患者,其中THA 70例,TKA 167例。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第1、3、7、14 d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术中、术后常规使用氨甲环酸,术后常规抗凝。统计分析术后DVT的发生率、类型及其解剖分布情况。[结果]术后下肢静脉DVT发生率THA组为15/70 (21.43%),包括1例中央型,14例周围型;TKA组为51/167 (30.54%),包括49例周围型、2例混合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术后血栓:13例为孤立性,包括12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例腘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腓静脉血栓。TKA术后血栓:41例为孤立性(39例肌间静脉血栓、1例胫后静脉血栓、1例大隐静脉血栓);4例肌间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腓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腓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腘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皮下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腓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腓静脉、胫后静脉及腘静脉血栓。TKA术后DVT的发生率高于THA, THA组以孤立性静脉血栓为主,TKA组更容易同时累及多支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症状性DVT和PE病例。[结论]藏族人群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偏高,两者发生率及其解剖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由于手术创伤、止血带使用、骨水泥使用、长时间卧床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较高,尤其是TKA术后DVT的发生率更高.国内报道一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47.1% [1](TKA为53.8%,THA为40.0%).DVT是一种环境与遗传共同作用的多因素疾病,其形成原因是血液淤滞,血管壁异常和血液性质的改变 [2].目前关于基因缺陷导致DVT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本文就国内外THA、TKA术后DVT形成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利伐沙班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作用,评价两者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VTE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84例行THA和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LMWH组,利伐沙班组48例,男13例,女35例;平均年龄63.9岁;THA 25例,其中1例行双侧置换术;TKA23例,其中10例行双侧置换术.LMWH组36例,男1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7.2岁;THA 16例,其中5例行双侧置换术;TKA 20例,其中6例行双侧置换术.THA患者术后第1~35天、TKA患者术后第1~14天,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10 mg,1次/d,口服;LMWH组给予LMWH 0.4 mL,1次/d,皮下注射. 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3个月随访.利伐沙班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为20.8%(10/48),LMWH组DVT发生率为25.0%(9/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4,P=0.65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 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THA、TKA后下肢DVT的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疗效与LMWH相当,且不会增加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对全髋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LMWH应用时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全髋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时机.方法 158例全髋与全膝关节置换者中髋关节置换(THA)81例、全膝关节置换(TKA)77例.观察术后不同时机使用LMWH对术后引流量、DVT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THA术后开始使用LMWH组引流量与术后72 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TKA术后组与术后72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在THA和TKA中,术后组与术后72 h组DVT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THA术后LMWH的最佳应用时机是术后72 h,但术后即应用LMWH则是TKA术后预防DVT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蔡桦  李钊  邓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9):1585-1588
[目的]探讨中药血栓通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预防组58例,西药预防组54例.两组在采用相同的基本预防措施和机械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中药血栓通注射液和西药低分子肝素钠针剂对手术后可能发生的深静脉血栓(DVT)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术前及术后7d和14d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指标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等安全性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中药预防组发生DVT16例,DVT发生率27.58%;西药预防组发生DVT13例,DVT发生率24.07%;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术前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7、14d的AP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PT术前、术后7、1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INR术前、术后7、14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LT术前及术后7、14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凝血指标的实际数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等安全性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独应用中药血栓通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可获得与西药低分子肝素钠近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松林  吴宇黎  周维江  张穹 《中国骨伤》2002,15(12):712-7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220例(244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来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5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远端血栓33例,近端血栓14例,全静脉血栓11例,DVT发生率26.4%,未发生1例肺栓塞。结论:围手术期低分子肝素应用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常常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如果不加以预防,其下肢DVT发生率为40%~84%,其中近端DVT占8%~24%,有症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发生率为1.8%~7%,致命PE为0.2%~2.0%[1].而亚洲人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DVT发生率并不低于欧美国家[2~4].在TKA手术中,止血带能够使术野清晰,可减少术中出血因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有关止血带增加TKA术后DVT及PE风险的报道越来越多,引起临床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有关止血带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及PE相关性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出止血带导致DVT风险增加机理的假说,为进一步研究DVT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预防全髋置换术(THA)或全膝置换术(TKA)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方法检索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数据库、研究转化临床实践(Turning Research into practice,TRIP)医学数据库、系统性评价Cochrane数据库、OVID、Web of science、MEDLINE以及EMBASE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7年9月发表的关于阿司匹林预防THA或TKA术后DVT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章,评价临床疗效主要转归结果是任何形式的DVT,次要转归结果是伤口并发症(伤口延迟渗出、感染)。 结果共纳入14篇文章,其中5篇I级研究证据的文章,9篇Ⅲ级研究证据;证据级别高的1篇RCT文章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相比,TKA术后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支持阿司匹林相较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者达比加群酯对THA或TKA术后DVT预防效果要差的证据尚不充分;与阿司匹林相比,利伐沙班可以使得TKA或THA术后的无症状DVT发生率下降,但是否能够预防有症状的DVT,目前证据尚且不足;与阿司匹林相比,THA或TKA术后使用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伤口并发症要更高。 结论目前临床研究证据表明,除了当前的利伐沙班及低分子肝素抗凝药物外,阿司匹林也许能成为THA或TKA术后DVT预防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血液流变学研究,探讨中药血塞通注射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确切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符合研究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试验组(37例)和西药对照组(39例),均采用相同的基本预防措施和物理预防措施。试验组采用中药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采用西药低分子量肝素钙针剂,对手术后可能发生的深静脉血栓(DVT)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及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76例患者共发生DVT 18例,中药组发生DVT 8例,发生率21.62%;西药组发生10例,发生率25.64%。经统计学检验,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术后7d时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中药血塞通注射液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可获得与西药低分子量肝素钙近似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2~7月48名患者51例全髋置换手术病例,术前和术后第7 d进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分析15项临床因素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有无相关性.[结果]经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51例手术有17例发现DVT,全部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DVT发生率33.3%;DVT患者中无症状者占47.1%(8/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输血总量大和血清甘油三脂水平(TG)高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OR(Odd Ratio)值分别为:116.597、1.01和37.249(P<0.05).[结论]女性,年龄大,肥胖,血清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升高,"O"型血、输血总量大,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发生DVT的风险高(relative risk,RR>1);年龄≥65岁、输血总量大和血清甘油三脂水平高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术后应控制输血量,需要大量输血者采取少量多次输血;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应该引起临床医师和B超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