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匹多莫德联合磁热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免疫学变化。方法:将200例RRTI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100例,前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联合磁热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免疫指标改善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常规组(85.0%),差异显著(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及使用抗生素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磁热穴位敷贴治疗RRTI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减少发病次数,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脾氨肽联合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与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儿科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与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和匹多莫德,比较两组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记录症状(咳喘、呼吸困难、哮鸣音)消失时间,采用2-ΔΔCt相对定量法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干扰素调控因子1(IRF1)和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1(STAT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3%,高于对照组的75.28%(P<0.01);观察组咳喘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IRF1、STAT1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IRF1、STAT1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管理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和匹多莫德,可改善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抑制IRF1、STAT1的表达,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玉屏风口服液配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给予对照组急性感染期给予西医常规抗炎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急性感染期同对照组,非急性感染期给予玉屏风口服液配合匹多莫德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46%,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匹多莫德配合玉屏风口服液可有效有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匹多莫德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匹多莫德组加用匹多莫德颗粒每次0.4g,每天2次,连用2周,后改为每天1次,疗程共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儿的IgG、IgA、IgM及CD3+、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匹多莫德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匹多莫德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7%vs78.3%,P〈0.05);(3)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佳,能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丁葆英 《海峡药学》2008,20(8):117-117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试验评价,治疗组用匹多莫德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并且检测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CD 3、CD 4、CD 8.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55%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CD 3、CD 4显著升高,CD 8显著下降.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3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退热时间及复发次数。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疗效显著,有助于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高萍萍 《安徽医药》2008,12(1):53-53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转移因子加一般治疗(退热、止咳、抗炎或抗病毒);观察组50例:采用匹多莫德加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及体征平均消失时间。结果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症状和体征平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转移因子。结论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转移因子。  相似文献   

8.
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Th亚群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RRTI患儿Th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0例RRTI患儿随机分为匹多莫德组和对照组,观察RRTI患儿治疗前后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h1/Th2比值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Th1/Th2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匹多莫德组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则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差别明显(P〈0.01)。治疗组显效率71.4%、总有效率9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65.7%(均P〈0.01)。结论匹多莫德通过调节RRTI患儿的Th1/Th2细胞平衡,改善了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使患儿机体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治疗小儿RRTI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频电针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女性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电针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高频电针治疗,同时口服匹多莫德,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照组采用高频电针治疗。两组均观察6个月内皮损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复发率22%,对照组复发率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D4+、CD4+/CD8+均增高。结论高频电针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疗效好,可能机制是提高了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防治婴幼儿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婴幼儿喘息患儿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喘息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喘息发作治疗时间均明显减少,两组疗效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T细胞亚群CD3(+),CD4(+)值升高,CD8(+)无明显变化,而CD4(+)/CD8(+)值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匹多莫德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防治婴幼儿喘息的发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葡萄糖酸酸锌联合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8+、CD4+、CD3+的水平,随访18个月,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反复发病次数、每次患病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00%)(P<0.05)。观察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CD4+/CD8+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CD8+明显下降(P <0.05),而观察组发病次数为(2.92±1.14)次/年,较对照组的(6.96±2.34)次/年有显著差异(P <0.01),且每次发病天数为(7.13±1.46) d,短于对照组的(7.83±2.12) d(P <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明显减少患儿的发病次数,缩短每次发病的时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防治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脑瘫合并RRI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儿同时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加服匹多莫德每次400 mg,每天1次,持续服用60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肝、肾功能,外周血象变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A、IgG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Ig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gA、IgG、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咳嗽时间均缩短(P<0.05或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BUN、ALT、WBC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用于防治脑瘫患儿RRI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胸腺肽干预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下,加用胸腺肽α11.6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6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间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D3、CD4及CD4/CD8升高,CD8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程度降低(P<0.01)。结论胸腺肽α1预防和治疗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药推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确诊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按不同体质内服中药并外加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玉屏风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治愈17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78.7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每年发生呼吸道感染(9.2±2.8)次,对照组为(12.3±3.5)次,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药推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减轻呼吸道感染发作程度,疗效确切且手法操作简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左旋咪唑、葡萄糖酸锌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一般抗炎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左旋咪唑及葡萄糖酸锌。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g值和CD+值都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胸腺肽、左旋咪唑及葡萄糖酸锌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84例确诊颜面部再发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2组均接受硼酸溶液湿敷及维生素E霜、维生素B6软膏外用,对照组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玉屏风散颗粒口服,检测外周血EOS、IgE水平,并对临床表现及颜面无创定量评价,比较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IgE水平降低(P<0.01),红斑、鳞屑、瘙痒、皮损总面积评分降低(P<0.01),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升高(P<0.01),红斑参数值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IgE水平较低(P<0.01),红斑、鳞屑、瘙痒、皮损总面积评分较低(P<0.01),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高(P<0.01),红斑参数值较低(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随访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重点研究和观察匹多莫德在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28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上增加运用匹多莫德进行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设为实验组,总共129例。将运用采取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方法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共99例。观察两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感染次数、初愈后再次感染病程时间对比、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等情况对比。结果两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治疗情况相比,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有效率达到99.22%,显著好于对照组的87.88%(x2=13.411,P<0.01)。初愈后再次平均感染次数明显降低,再次感染病程时间显著缩短。而且实验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法的满意情况显著提升(x2=35.031,P<0.01)。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我国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胸腺肽干预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下,加用胸腺肽α11.6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6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间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D3、CD4及CD4/CD8升高,CD8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程度降低(P〈0.01)。结论胸腺肽α1预防和治疗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泛福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泛福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儿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种类和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gG、IgA、IgM和CD3+、CD2、CD8+、CD4+/CD8+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泛福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明显改善患儿咳嗽、发热等症状,增强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进而增强患儿抗感染能力,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草分枝杆菌F·U·36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SI)病儿临床疗效。方法:75例RRSI病儿分为2组,其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5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25例。治疗组45例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6±s6)a,1.5~14.1a,给予青霉素及利巴韦林注射液,iv,gtt,bid,7~10d;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草分枝杆菌F·U·361.72μg,im,每周1次,1mo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7)a,1.4~14.5a,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测定IgA,IgG,IgM,CD3+,CD4+,CD8+,CD4+/CD8+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41/45);对照组总有效率37%(11/3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IgA,IgG,IgM,CD3+,CD4+,CD8+,CD4+/CD8+值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草分枝杆菌F·U·36用于防治RRSI有明显疗效,能有效地改善免疫学指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