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壶揭盖法为通过开宣肺气而通利水道的一种治疗方法。提壶揭盖之"盖"不单是"华盖"之肺,其定位可以冠名为"上焦",即气机的问题,此气机具体到脏腑当然肺脏首当其冲,但不能局限于肺脏,毕竟周身之气为一整体,故乃有启上焦之塞而下焦自开的道理。启上焦不止于宣肺,还可以探吐,可以搐鼻取嚏,开下焦不止于利小便,还可以通大便,临证可治疗癃闭、水肿、淋证、便秘等疾病,这种方法属于异病同治,究其原因,是都有上焦气机郁滞、壅塞不通而致下焦气机不畅的证候表现。  相似文献   

2.
“提壶揭盖法”乃朱丹溪用催吐法治疗癃闭而首创。喻肺及膀胱为“滴水之器,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古今医者论及者多异。笔者认为,轻宣升阳、调畅“上焦”,凡具有开启“上焦”壅塞之气机。而“下焦”自开的的方法,如开宣肺气;益气升阳;斡旋中焦,开启气机均可归属其列,在临床上用此法治疗气机不畅、上下不通的病症。举验案一例,阐释其法。  相似文献   

3.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特色之一,也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精髓。体现在治法上,则常常是病在外治其内,病在上治其下,病在下治其上。如小便不利、走闭等病,其病在下焦肾与膀脱,而治疗则可取上焦肺,用宣通肺气的方法达到通利小便的目的。其理本于肺主气而有“通调水道,下输膀优”之功能,盖肺主一身之气,气行则水行,气闭则水闭,故云“肺为水之上源”。古人创立的宣肺利水、提壶揭盖诸法便是此理论的成功运用。如(名医类案)记载朱丹溪一病案:“一人小便不通,医用利药益甚,脉右寸颇弦滑。此积痪在肺,肺为上焦,膀就为下焦,上焦闭则…  相似文献   

4.
膀胱位于小腹正中,主要功能是储尿排尿.《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气化作用,全赖于肺、脾、肾三焦健全的气化功能.肺居上焦,为水之上源,脾居中焦,为水湿转运之枢机;肾居下焦,为水下源.水液的吸收运引和排泄,有赖于肺的通调水道;脾的运化水湿;肾中真阳的蒸腾气化.《素问、宝明五气篇》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说明了癃闭和遗尿的发生与膀胱机能失调有关.1、癃闭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疾患,临床多因年老体衰,命门火衰,致使膀胱气化无权或久病体弱,致  相似文献   

5.
提壶揭盖法是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而对下窍出现闭经则论述较少。本文从肺与经血的关系入手,认为肺参与营血之生成,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肺气充足,经血才得以化生;肺如雾露之溉,通过宣发肃降使水谷精微下输于胞宫;肺通过宣发肃降推动气血的运行,参与了月经周期的调节。若肺宣降失司,气机壅滞,血行不利可致月经后期及闭经。提壶揭盖法可以通过宣发肺气,达邪出表,畅通一身气机,使下焦通利,是治疗闭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在三焦和肺络,疫疠(湿)由口鼻入,上焦先受,瘀浊内生,困阻肺络,疫邪传变迅速,可及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蕴结三焦.因此结合焦络理论"通三焦、补肾水、开玄络"的核心思想,认为三焦不通、肺络痹阻为新冠肺炎主要病机,治则治法大抵以通利三焦、解毒通络为主,以祛湿为要.若邪犯上焦,则宣肺解毒;次入中焦,则化湿透...  相似文献   

7.
正"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起源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者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多学科方向研究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实质和基础,对其认识不断加深。肺与肠在多方面联系密切,比如肺肠组织来源相同~([1])、肺肠黏膜免疫互相联系~([2])、肺肠菌群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和同步~([3])、肺肠同病趋势~([4])。这些研究表明,肺与肠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也相互影响。故本文就"肺与大肠相表里"机制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运用该理论以指导肺肠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抑郁症是以情绪持久低落、思维迟缓、动作减少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情感精神性疾病,属中医"郁证"范畴。栀子为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Gardenia)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1])。鱼浚镛~([2])、赵艳青等~([3])、李洁等~([4])和司富春等~([5])分别统计了《中华医典》以及经几十年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复方,发现栀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中医复方中的常用药物,因  相似文献   

9.
气机郁滞、宣降失常为肺系疾病的基本病机特点,其治疗原则当“以通为用”,内容包括通利肺气,通泻肺腑,通调枢机,通达肺窍,通透腠理,通畅肺络,通利血脉,通调水道等.治肺以通为用既符合肺脏的生理病理特点,又能切中肺系疾患发病的关键环节,不失为治疗肺系疾病的一种重要治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三焦为六腑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足主持诸气和通调水道[1]。上焦为横膈以上部位(心、肺等),中焦为横膈至脐以上部位(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大肠、小肠、肾、膀胱)[1]。"提壶揭  相似文献   

11.
湿热病证,是温病中常见的一大类别,因其湿热相兼,氤氲粘腻,病程中又最易蒙上流下而阻滞气机,所以清代着名医家叶天士在实践中,早巳确立了从肺论治的法则.如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按语中所述:"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肺金清肃之气下降,膀胱之气化通调,自无湿火、湿热、暑湿诸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神农本草经》中知母"肢体浮肿,下水"进行古代文献学习和查阅,对知母进行本草溯源,认为其通过除邪气,清肺热,通利水道,滋肾阴,其性寒滑质润,滑利关门(膀胱),则小便通,而主"肢体浮肿,下水"。应用始建于《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以其除邪气而治疗湿痹导致脚肿如脱,李东垣创立滋肾丸治疗水肿,小便隆闭。经后世广为运用,叶天士曾在《临证指南医案》中6次提及滋肾丸的运用,陈修园在其论著水肿一章中根据桂枝芍药知母汤,滋肾丸使用知母的经验,创立治水第一方消水圣愈汤。  相似文献   

13.
《温病条辨卷四·治病法论》云:“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一直被后世遵为温病三焦治法之总则,用药之准绳。如何具体解释这一法则?多数医家认为:“治上焦如羽”是说治疗上焦温病用药质地宜轻,如桑叶、菊花、银花、竹叶等品,用量要小,代表方如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治下焦如权”是指治疗下焦肝肾阴  相似文献   

14.
心系疾病种类繁多而复杂,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紧密,正如《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气机升降是五脏六腑的枢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人体之气机升降离不开上焦肺之宣降,中焦脾升胃降,下焦肝泻,以及心肾之气的交融,才能使五脏共同作用,气机运行正常。笔者以气机升降在心系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指导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五苓散所主之证既非脱水,也不仅是下焦膀胱蓄水和单纯的胃脘停饮。五苓散的适应证涉及胃肠之"游溢精气"功能、脾的升清布散水津功能、肺的输布肃降功能以及三焦水道的通调功能。五苓散可健运中焦、助脾散精、促进肺的布散,使津液得以濡润;并通利三焦水道,排出停滞废水,使其能够下输于膀胱。故五苓散对整个水液代谢过程具有促进与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麻黄味辛,轻清上扬,宣通畅达营卫、发越阳气,仲景常用于治疗风寒束表、卫阳郁闭、阳郁于内之证,因此后世医家多将其归为辛温解表峻剂,或认为麻黄为虎狼之药,致使其临床应用受限。通过引入中医通法理论,系统阐释麻黄功用,以麻黄药性为基础,分析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应用麻黄的规律,结合后世医家的阐发,发现麻黄具有通清窍、通营卫、通三焦、通阳气、通瘀痹、消癥瘕、通气机之功用。具体言之,通清窍包括通利九窍、开窍醒神;通营卫包括发汗解表、宣通腠理;通三焦包括宣通上焦、升降中焦、开阖下焦;通阳气包括宣通心阳、宣振肾阳、通阳复脉、疏通郁阳;通瘀痹包括通瘀和治痹;通气机包括振奋气机和疏肝解郁。麻黄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诸多病证,通法理论为拓宽麻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据2018年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GLOBOCAN)统计,肺癌在全球癌症新发及死亡病例排名中高居首位~([1])。目前肺癌根治性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但肺癌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2]),且手术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古籍并无"肺癌"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古籍记载,此当属中医"息积""肺积"范畴。《素问·奇病论》提出:"病胁下满,气逆……病名曰息积。"《难经》中首次描述:"肺之积……在右胁下,覆大如杯。"文中所描述症状与肺癌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8.
正0引言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趋势加快,位于恶性肿瘤之首。该病与中医的"肺积"、"息贲"、"略血""痰饮"等疾病相关。其病机是本虚标实,气虚、阴虚~([1-2])是病理基础,以痰浊、瘀血、毒聚~([3])等邪实为标。正如《医宗必读·积聚篇》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因痰可随气流至全身,致病广泛且缠绵难愈,故治痰~([4])要贯穿于整个病程。以下将从气滞血瘀、痰浊蕴肺、阴虚毒热、气阴两虚分型论治肺癌。  相似文献   

19.
正女性尿失禁患病率接近50%,严重尿失禁约为7%,其中约一半为压力性尿失禁~([1])。长期尿失禁会导致盆腔炎、膀胱炎、阴道炎、性生活障碍等疾病,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治疗。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传统上有阴道前壁修补术、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等~([2]),目前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应用最为广泛,而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为《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1])高度推荐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三焦说与气水代谢障碍疾病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论《内经》三焦说,指出三焦为中空之府,出入贯布周身;其结构有“薄厚”“缓急”“直结”的不同,其在下合于肾与膀胱,在上关连于肺,在中聚于胃(脾)。三焦为气水运行之道,参与气水代谢过程。其以“中焦如沤(露)”的气水相得为始端,以“上焦如雾”的水化气为布散,以“下焦如渎”的气化水为排泄,结合上述理论,探讨了临床气水代谢障碍疾病的证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