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6年1月—2019年1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早搏(VPB)/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为(45.28±7.61)岁,男性占比61%,均为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于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导管行激动标测,采用导管消融治疗。根据导管贴靠方式不同,分为“大弯法”导管贴靠组(36例)和“小弯法”导管贴靠组(64例)。分析导管消融治疗效果及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结果体表心电图QRS波群特征:均呈左束支传导阻滞,V1及V2导联呈rS型,Ⅰ、V5及V6导联呈R型,aVL导联呈R型或rsr型,aVR导联呈QS型或rS型。三尖瓣环游离壁VPB/VT分布于前侧壁26例(26.0%)、后侧壁41例(41.0%)、侧壁33例(33.0%)。“大弯法”与“小弯法”导管贴靠消融治疗均可实现即刻消融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建模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时间及放电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传导阻滞等并发症,临床较为安全。结论 应用“大弯法”及“小弯法”导管贴靠方式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VPB/VT安全有效,且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VAs)心电图表现为V_2导联R波缺失(V_2导联R波小于V_1和V_3导联R波)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因流出道VAs行射频消融治疗的8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纳入其中7例VAs心电图表现为V_2导联R波缺失的患者,均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采用压力监测导管进行激动标测,并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事先进行了右室流出道(RVOT)的激动标测,射频消融成功4例,均在RVOT前间隔消融成功,另外3例先后进行了RVOT、LVOT和冠状静脉激动标测,于左冠窦(LCC)消融成功1例,其余2例失败,1例无法深入心大静脉,另一例前室间静脉放电后患者疼痛,所有手术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5例即刻消融成功的患者无复发。结论心电图表现为V_2导联R波缺失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消融成功率偏低,标测的最早激动点位于RVOT、LCC和前室间静脉,消融成功的靶点位于RVOT前间隔和LCC。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一组起源于三尖瓣环(TA)游离壁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7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的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的房性心律失常,对其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进行分析。结果三尖瓣环房速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程序刺激诱发(4例)或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自发(3例)。三尖瓣环房速有独特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所有患者I,aVL导联P波直立,TA11点起源房速II,III,aVF导联P波直立;TA9点起源房速II,III,aVF导联P波低幅直立;TA7点起源房速II,III,aVF导联P波倒置。TA11点起源房速胸导V1导为负向,V2~V6导P波逐渐移行为正向。其余部位TA房速V1~V6P波均为负向。7例患者均消融成功,随访12月均无房速复发。结论三尖瓣环房速有独特的心电图特征和房内激动顺序,长期随访这类房速射频消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右心室节制索(MB)上右束支(RBB)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s)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证实起源于右心室MB上RBB的10例特发性VAs患者。通过在MB处行激动及起搏标测,分析其体表心电图特征、电生理特点、成功消融靶点处电位特征并观察分析射频消融的疗效。结果 起源于MB上RBB的特发性VAs体表心电图呈典型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图形,电轴左偏,发作VAs时呈现较窄的QRS波,V1、V2导联为rS波,且S波无顿挫,VAs时R波均移行于V4~V6导联,晚于窦性心律,V6导联均有正向R波。在VAs时最早激动位点处均有领先的RBB电位,术中消融领先RBB电位均有效地消除了VAs,消融后6例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过程中2例恢复。结论 MB上RBB的特发性VAs体表心电图表现为较窄的QRS波,典型LBBB,电轴左偏,胸前导联R波移行晚于窦性心律。消融最早激动位点前领先的RBB电位成功消除了VAs。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在三维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导管标测和消融左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施行经CartoSound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左心室乳头肌起源VAs的患者10例,均采用压力监测导管进行激动标测,并行射频消融治疗,同时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结果 10例患者VAs的QRS波时限为(149.0±17.8)ms,其中6例VAs起源于左后乳头肌,4例VAs起源于左前乳头肌。左后乳头肌起源VAs表现为右束支阻滞,电轴左偏,Ⅲ导联主波向下,aVL导联主波向上;左前乳头肌起源VAs表现为右束支阻滞,电轴右偏,Ⅲ导联主波向上,aVL导联主波向下。除1例起源于左后乳头肌VAs患者消融失败外,其余9例患者均即刻消融成功,对10例患者随访6个月,1例起源于左后乳头肌的VAs复发。消融靶点至体表QRS波起始时限为(25.8±3.8)ms。所有患者双极电图靶点处窦性心律下无领先于QRS波的P电位,其中9例患者VAs时可记录到提前QRS波的高频电位。即刻消融成功患者的平均放电(2.4±1.3)次。结论左室前乳头肌和后乳头肌起源的VAs在心电图上有明显差别,CartoSound指导下应用压力导管进行左室乳头肌标测和消融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11例起源于主动脉窦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患者的心电生理特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患者术前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PVC的特点,测量V1或V2导联r波时限和振幅,计算r波与QRS波时限的比值及r波于S波振幅的比值。术中行主动脉窦内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PVC起源部位,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辅助定位后行RFCA。结果11例均有频发PVC,5例有反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下壁导联QRS波呈R形且高大直立,V1导联呈rS型,胸前导联多移行于V3以前,V6导联多呈Rs型或无S波。V1导联r波时限(84.6±9.8)ms,占QRS波时限的50%以上;r/S振幅比值0.72±0.31。有效消融靶点局部电图V波较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明显提前(35.6±8.9)ms,有效靶点放电2~8 s见PVC减少至消失。结论起源于主动脉窦的PVC其下壁导联QRS波呈R形且高大直立,V1或V2导联r波时限宽(〉50%同导联QRS波),r波振幅高(〉30%同导联S波);主动脉窦内PVC的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起源于主动脉窦与二尖瓣交界区(AMC)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以及射频消融治疗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起源于AMC位置室性期前收缩的心律失常患者,收集心电图以及三维标测图,总结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结果 3例患者X射线下左前斜体位,经三维标测系统标测后确定AMC为激动最早处,3例成功消融,冷盐水灌注大头消融有效,安全,术后即刻室早消失,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心电图特点:V1~V6导联呈R或Rs形,胸导联无移行;电轴右偏;Ⅱ,Ⅲ,a VF导联呈高R波。三维标测AMC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位置均位于主动脉瓣下,X线与三维标测图左前斜位能明确显示靶点与二尖瓣毗邻关系,且10 ms激动区域为长轴横向。结论起源于AMC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Ⅱ,Ⅲ,a VF导联呈高R波,胸导也呈R或Rs波。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动脉窦(PSC)标测与消融在射频消融治疗形似右室流出道(RVOT)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s)中的价值。方法入选70例体表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向下的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右股静脉进RVOT行电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证实为PSC或RVOT起源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体表心电图特点、电生理检查特征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结果 PSC起源VAs在体表心电图形态表现上与RVOT起源者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为QRS形态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下壁导联R波直立。各PSC起源VAs体表心电图表现略有差异。60例(86%)患者激动标测最早激动点在PSC内,且成功在PSC内消融。约93%的患者于PSC内获得较好的起搏标测结果。其余10例患者最终消融成功靶点位于肺动脉瓣下RVOT后间隔部6例,前间隔4例。PSC内靶点电位领先体表QRS波(26.2±2.5)ms,远大于RVOT处标测结果(20.2±2.4)ms。结论 PSC起源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较常见。确定PSC内起源VAs约90%可在窦内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方法.方法:对33例经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诊断为三尖瓣环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和总结其消融方法和心电图特征.结果:在33例患者中,21例起源于三尖瓣环间隔部,消融成功率80.9%(17/21);12例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消融成功率91.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起源于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方法13例房速均被证实起源于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并射频消融成功。影像学消融靶点位于三尖瓣环,局部电图可见A波和V波,且A∶V<2,V波的振幅>0.5 mV。结果9例消融成功部位位于三尖瓣环下侧壁,4例位于三尖瓣环上侧壁,靶点局部A波激动时间领先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41±15 ms,AV比值0.5±0.4。三尖瓣环下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Ⅰ、aVL、aVR导联P波正向,Ⅱ、Ⅲ、aVF导联P波负向,V1~V6导联P波负向。三尖瓣环上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Ⅰ、aVL导联P波正向,aVR导联P波负向或呈等电位线,Ⅱ、Ⅲ、aVF导联P波低幅正向波或呈等电位线,V1导联负向,胸前导联由右向左P波逐渐移行为正向。结论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是右房房速的一个重要起源点,其体表心电图有明确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早搏(室早)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共12例特发性室速/室早患者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对所有病例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室速/室早均消融成功,并证实均起源于三尖瓣环附近,7例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侧,5例起源于三尖瓣环间隔侧.三尖瓣环游离壁侧室速/室早QRS波平均时限长于三尖瓣环间隔侧室速/室早;游离壁侧室速/室早比间隔侧室速/室早QRS终末部更多见切迹.间隔侧室速/室早比游离壁侧室速/室早V1导联更多见QS型.结论 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速/室早是特发性室速/室早的一个亚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有助于消融术前判定室速/室早具体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射频消融治疗的靶点电位特征和消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行射频消融治疗室早547例患者,其中21例证实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分析其消融靶点电位的特征及消融疗效。结果 21例即刻消融成功率100%,长期手术成功率95.2%。18例患者室早时最早激动点单双极电图起始均为负向,消融靶点领先QRS波起始(30±4.1)ms,首次射频能量(30W)释放,早搏即刻消失。3例室早时最早激动点双极电图起始非负向,首次射频能量释放,1例早搏即刻消失,2例重新标测多次消融,1例术后复发。结论 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的室早,采用单双极电图起始同为负向能够精确的识别早搏起源点,有助于精准的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3.
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报道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RFCA)体会。方法43例RVOT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男18例、女25例,年龄39.2±15.1(13~67)岁。经血液生化、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8例,室性早搏(PVC)35例。38例采用传统的起搏与激动标测。5例VT是在非接触标测系统EnSite3000指导下进行消融治疗的。结果①间隔部起源40例,游离壁起源3例。42例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7.7%,9例复发,再次标测消融后成功。②RVOT起源的VT和PVC具有典型的心电图特征,表现为典型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伴电轴右偏。RVOT的起源点不同,其12导联心电图特征不同,Ⅰ、Ⅱ、Ⅲ和aVF导联呈RR′型,V1~V3具有深S波是游离壁起源的特征。③1例术中出现急性心包压塞,其心电图虽具有RVOT起源的特征,但Ⅱ、Ⅲ和aVF导联R波振幅异常增高。结论RVOT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典型的心电图和电生理特征,RF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EnSite3000非接触标测系统定位快速准确,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标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希氏束(HIS)旁室性心律失常ECG特征,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HIS旁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患者8例,通过同步12导联ECG,分析ECG特征及进行初步定位,通过激动标测、起搏标测结合ENSITE3000标测系统(Array或Nav电极)进行定位消融。结果:本组HIS旁室性心律失常ECG示类似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Ⅰ、Ⅱ导联R型,Ⅲ导联qrs/QS型,avR导联QS型。avL导联大部分R/r型,avF导联rs/r/R型,V1导联QS型,下壁导联(R或r成分)ⅡavFⅢ,高侧壁导联(R或r)Ⅰ≥avL,QRS时限较窄(133±7.4)(120~140)ms。左侧HIS旁室性心律失常ECG电轴正常,胸导联移行早,V2导联已移行;右侧HIS旁室性心律失常ECG电轴正常或轻-中度左偏,胸导联移行稍晚,在V3或V4。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25%。结论:HIS旁室性心律失常体表ECG具有一定的特征,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是有效安全的;使用三维标测系统对提高成功率,减低风险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右冠窦(RCC)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s)患者的心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疗效。方法入选2008年1月~2016年8月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证实起源于RCC的27例患者,分别在右室流出道(RVOT)、主动脉根部和左室流出道行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分析其体表心电图特征,右室流出道标测电生理特点,成功消融靶点处电位特征及射频消融的疗效。结果Ⅰ导联R波振幅较高(0.52±0.35 m V)提示VAs起源于RCC可能。RCC起源VAs在右室流出道标测最早激动点(EAS)位于中后间隔,74.1%(20/27)的患者RVOT EAS处及周围表现为双电位或复合电位,RVOT激动自中间隔向上、下传导,Carto系统测量右室流出道EAS距离希氏束(26.3±4.4)mm。75.0%(6/9)的患者在RVOT最早点处放电消融一过性有效,最终24例(88.9%)成功消融靶点位于RCC前上缘,3例(11.1%)成功靶点位于右窦瓣下。结论 RCC起源VAs在RVOT和RCC标测时具有特征性电位,RVOT EAS处放电可一过性有效,大部分在RCC前上缘消融成功,少数需在瓣下消融始能成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室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的体表心电图定位特征,进而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207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术中经电生理检查和(或)心室造影,证实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LVOT)或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VAs)患者体表心电图特点,测量胸前导联R波、S波的振幅,分析胸前导联QRS波群R/S转换与起源部位的关系,R/S转换在V3导联时计算V2导联R/S振幅比值。结果:VAs时胸前导联R/S转换在V2或以前的VAs患者18(男8,女10)例,年龄23~87(44±17)岁,起源于LVOT 17例,特异性99%,敏感性68%。胸前导联R/S转换在V4或以后的共113(男43,女70)例,年龄4~73(42±14)岁,均起源于RVOT,特异性100%,敏感性62%。胸前导联R/S转换在V3的VAs患者76(男25,女51)例,年龄17~82(46±13)岁;起源于RVOT 68例,起源于LVOT 8例,V2导联R/S值比分别为0.32±0.17vs.0.64±0.21(P<0.05)。结论:流出道室早胸前导联R/S转换早于V2和晚于V4分别提示起源于LVOT和RVO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转换在V3时,起源于LVOT的VAs胸前V2导联的R/S比值明显高于起源于RV-OT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和三尖瓣环交界区(RTJ)的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右室消融成功的室早的心电图和腔内电生理特点。根据室早起源部位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组,三尖瓣环(TV)组,RVOT与TV之间的区域(RTJ)组。另选5例无室早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RVOT组有78例,TV组有11例,RTJ组有12例。RTJ组的室早心电图在Ⅰ、Ⅱ、Ⅲ和aVF导联均为单相R波,aVL导联均为低平波形,rsr′、qs、qr、rs或r型,平均振幅为(0.3±0.1)mV,而RVOT组的室早aVL导联为深倒的S波,平均振幅为(-0.7±0.4)mV;TV组的室早aVL导联为直立的R波,平均振幅为(0.8±0.3mV)(P<0.05)。应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能成功定位RTJ室早并成功消融。5例对照组患者RTJ起搏在aVL导联产生低平QRS波形。结论 RTJ起源的室早并不少见,心电图aVL导联低平是区别于RVOT或TV起源室早的显著特点。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源与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心电图的主要区别.方法 回顾分析因频发室性早搏,心电图室性早搏胸前导联呈左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上,行射频消融成功的患者126例,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起源组66例,主动脉窦(ASC)起源组60例.结果 V1、V2导联R波时限指数和R/S波幅指数ASC组高于RVOT组.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RVOT组高于ASC组.ROC曲线分析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鉴别室性早搏起源有较高价值.结论 心电图呈左束支传导阻滞且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上的室性早搏,分析V1、V2导联R波时限指数、R/S波幅指数和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可判断RVOT起源与ASC起源,指导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起源于主动脉窦与二尖瓣环交界处(AMC)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观察6例起源于AMC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结果 4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成功完成射频消融并且证实其起源部位,其中6例起源于AMC。仅有起源于AMC的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电轴右偏,V1~V6导联中见到R或Rs波形,下壁导联振幅较高,Ⅰ导联呈Rs或rs形,RⅡ/RⅢ<1。三维激动扩布图可见始于AMC的波阵扩布,随后沿AMC传导至主动脉根部及左室,成功靶点消融时间短于左、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室性心律失常时V1~V6出现R或Rs波形提示其起源于AMC,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患者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ECG)形态特征,旨在提出简便的ECG指标来预测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起源。方法回顾我院5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消融)手术治愈的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CG资料,总结不同部位起源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ECG形态特征。结果不同起源灶有特征性的ECG形态①左心室流出道心内膜起源的ECG100%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87.5%胸前V6导联出现S波;②左冠状窦起源的100%符合V1或V2导联R/S波幅指数≥30%和R波时限指数≥50%这两个条件;③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起源下壁导联的R波多有切迹,且V2导联的S波振幅较深,胸前导联移行晚。结论12导联体表ECG特征,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灶定位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