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手术疗效。方法 2005年2月-2010年6月,收治15例腰椎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6~72岁,平均48.6岁。病变节段:L2、33例,L3、43例,L4、58例,L5、S11例。临床均表现为中度以上发热,病变局部疼痛,腰椎活动受限,10例伴有神经根性症状,8例有下肢截瘫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增高。术前X线片及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MRI表现为局部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7例有局限脓肿形成。均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其中前路手术13例,后路手术1例,联合前后路手术1例。术后细菌培养阳性10例,选择敏感抗生素。结果术后患者切口14例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1例后路手术患者术后2周复发,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余患者腰背部疼痛和/或下肢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明显缓解,体温3~4 d即恢复正常,复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较术前明显降低。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70个月,平均35.4个月。术后均无排斥反应,手术切口无窦道形成,无腰椎后凸畸形,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4~8个月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MRI,可诊断腰椎化脓性脊柱炎,其中C反应蛋白是判断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MRI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的损伤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11例,保守治疗1例(L1压缩性骨折者);手术治疗10例,其中前路手术减压内固定3例,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植骨7例。结果切口无感染,无脑脊液漏。1例T12L1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术(未行椎管探查或减压),麻醉苏醒后发现脊髓神经症状由术前的C级加重为B级;1例L3~5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行前路手术后第2天出现内固定松动、骨折椎再次移位,脊髓神经症状加重,再次行前路内固定取出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植骨术。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个月~5年,平均(32±4.8)个月,手术患者中8例植骨于6个月获得融合,2例不能明确是否融合。后期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脊髓神经损伤者除1例A级无改变、1例C级加重为B级(末次随访时为C级)、1例D级加重为A级外,其余3例有Ⅰ~Ⅱ级的恢复。9例无腰背痛,2例遗留轻度腰背部酸痛。结论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患者宜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7月对13例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患者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男8例,女5例;年龄25 ~ 56岁,平均39岁.病变累及L344例,L456例,L5S13例.记录术前、术后血沉、C反应蛋白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6.3个月,全部患者腰腿痛症状消失,术后6~ 12个月均获得植骨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失稳的患者采用后路椎管、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自体骨植骨治疗,并对术后植骨融合和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融合情况:优29例,良8例;优良率100%。根据JOA标准疗效评定结果: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优良率为92.9%,所有病例无螺钉折断、松动,无植骨块脱出、塌陷、移位,无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后路椎间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提高了融合成功率,降低了手术花费,达到稳定脊柱解除症状的目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7年10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28例晚期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手术前后规范应用多西环素、利福平、三代头孢和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抗感染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随访期间通过X线、CT及MRI检查观察内固定位置、病变节段植骨融合及病情复发情况,记录并发症和再手术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局部窦道形成,无脊髓、马尾神经、神经根或血管损伤发生。术后随访24 ~ 37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自主生活能力逐步提高,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均比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期间无复发、再手术患者,无内固定松动、移位等情况发生。末次随访时2例患者病变节段未融合,但无腰背部疼痛或内固定失效,其余患者术后11 ~ 15个月植骨融合,融合率为92.9%(26/28)。结论在抗感染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晚期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疗效满意,能尽快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8例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一期后路减压、椎体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固定治疗.[结果]38例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平均复位率95%.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优32例,良6例.均获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一期后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是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术中应做到有效复位、减压充分、良好植骨、牢固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7月至2011年5月,笔者对32例胸腰椎结核进行了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术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7例,D级10例,E级9例;术前矢状面后凸Cobb角平均为32.5°(5°~47°);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为20~37 mm/L,平均28.2 mm/L.患者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22.5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Frankel评分,A级0例,B级0例,C级3例,D级8例,E级21例;后凸Cobb角平均12.3°(4°~20°),矫正率62%;CRP平均为6.2 mg/L.术后全身症状消失,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可从事一般工作及日常生活.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创伤小、方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加一期或二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2008年6月手术治疗29例腰椎结核病例;其中L1、2节段4例,L2、3节段7例,L3、4节段10例,L4、5节段8例;有14例伴有程度不等的脊髓神经损伤;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21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二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8例。[结果]全部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无窦道形成及继发性感染;获得完整随访资料26例,平均随访时间41个月;腰痛症状完全缓解17例,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5例残留轻腰痛,4例有部分神经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自理;至最后一次随访X线片显示后凸畸形矫正无明显丢失,术后6个月内植骨全部骨性愈合,结核病无复发,钉棒无松动断裂。[结论]在严格化疗的基础上,前路病灶清除加一期或二期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9):1821-1822
[目的]观察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疗效。[方法]对30例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矫形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复查X线片,以疼痛和跛行改善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24~48个月,30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下肢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无螺钉松动、钉棒断裂现象,无假关节形成。[结论]经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矫形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4):1334-1337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并发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所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PVP治疗后并发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所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外转入3例、本院1例,均为女性,年龄65~75岁,平均70岁。发生在T111例、T122例、L11例,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内硬脊膜外3例、硬脊膜内1例,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腰背部及双下肢疼痛、腹部束带感、双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减退等脊髓损伤表现。4例患者翻修均采取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经椎弓根截骨取出骨水泥、椎间植骨支撑、后方长节段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8个月,通过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缓解程度、椎间骨性融合情况等判定其疗效。[结果]渗漏至硬脊膜外3例患者翻修术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渗漏至硬脊膜内的1例患者仍遗留排尿困难及双下肢疼痛,但肌力已恢复至IV级。4例患者均获得18个月随访,未见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椎间骨性融合良好。[结论]后路手术治疗PVP并发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所致脊髓损伤减压彻底、骨水泥取出方便安全、椎间植骨支撑后方长节段内固定更加符合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