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7,(6)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可提供局部心肌灌注、血管再生、心肌活性以及左心室功能、左心室重塑等信息。T2-STIR压脂像可用于检测心肌梗死后水肿。由于延迟强化核磁共振成像在检测心肌微梗死和弥漫纤维化方面存在限制,作为新策略的T1均衡强化成像可用于量化存活心肌。新技术已成功用于评估心肌炎、淀粉样变、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结节病致心力衰竭相关的弥漫心肌纤维化。未来的趋势是杂交影像的应用,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可提供更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将会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现重点综述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6.
冠脉造影是诊断及治疗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方法。由于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及冠脉病变的多样性,冠脉造影检查对于冠脉病变的评估已不足以满足临床需要,随着冠脉支架植入技术的发展及成熟,随之出现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内血栓形成,使患者再次面临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概率增加。因此,在冠脉造影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检查已成为冠脉介入手术的热点,其能充分评估冠脉管壁、管腔及病变性质,有利于病情的充分评估及支架选择、支架释放的应用。该文就血管内超声在冠脉介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8.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不足是中国高血压管理的主要障碍。人工智能的出现揭示了高血压管理的新策略,例如基于远程医疗和大数据驱动的数字医疗。大量证据表明人工智能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使得慢性病管理朝着数字化管理的未来模式迈出了一大步。现就近期高血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起搏细胞,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而以胃和小肠多见。GIST有一定恶性潜能,早期可发生肝脏转移及腹腔种植转移,其预后与肿瘤的大小及位置有关(病变直径〈2cm者手术切除后的治愈率可达100%),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GIST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心脏淀粉样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体表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所有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出现增大发生率22.5%,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发生率32.5%,合并心包积液发生率45%;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状态发生率35%,伴有胸前导联低电压发生率30%,出现假性梗死Q波发生率35%。结论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在检测过程中,若心内膜下出现心肌颗粒样的反光增强现象时,应考虑心脏淀粉样变,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2.
神经介入是脑血管疾病诊疗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选择合适的动脉建立通路是介入手术的基础和成功的关键。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是神经介入诊疗的常规入路,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解剖相关局限性,难以适用于所有的患者。近期多项研究提示经尺动脉入路、经肱动脉入路以及经颈动脉入路等“非常规入路”可能是安全有效的选择。笔者现主要围绕不同动脉入路在神经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介入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植入技术是集起搏、电生理及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复杂操作过程.随着植入器材的进展(包括导线、导丝和指引导管),有经验的术者成功率已达90%以上,但其中约20%的病例需应用特殊的技术[1-2]. 相似文献
14.
肝多房棘球蚴病因浸润性缓慢生长,感染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就诊时往往已为晚期,预后较差。因此,肝多房棘球蚴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随着超声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肝多房棘球蚴病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而且超声技术在治疗、评估疗效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超声技术在肝多房棘球蚴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由于肝细胞性肝癌(H CC)早期表现不典型,病起隐匿,大多H CC患者就诊时病情进展至中晚期,此时治疗难度大、易复发,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难以通过局部治疗、手术切除等进行治疗,尽早发现并及时予以治疗对于提高H CC患者生存率尤为关键.超声造影(CEUS)可对组织形态、病灶血流等情况进行显示,有利于提高肝脏病变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诊疗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作为新一代血管内成像技术,它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以及接近显微水平的斑块特性,支架内再狭窄,血栓特征等细节,而这又决定它可以更好地预测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生以及更准确的识别其病因。目前,有研究表明OCT对PCI手术的优化及对支架内皮化、新生内膜增生的评价可以改善及预判临床预后,相信随着OC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在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的广度及深度将会显著增加,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文章描述了心肌淀粉样变性常见的两种分型:轻链型淀粉样变性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型(ATTR)淀粉样变性;少见的分型:急性炎症诱发、心房相关型和Apo A-I型淀粉样变性。心肌淀粉样变的传统诊断方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核素心肌显像、右心导管和心肌活检;基因精准诊断的出现将显著改善患者的诊疗体验和诊疗效果。标准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方案对其可能无益;对于心脏和多器官受累的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以提高生存率;针对不同分型制定不同的化疗方案亦可以缓解症状,但提高生存率还需进一步研究;因为供体缺乏,心脏移植没有广泛应用。基因治疗相关研究仍然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机制和临床探索,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新的治疗策略来治疗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