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跗骨窦切口治疗3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记录并发症情况,测量跟骨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及高度,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Gissane角、B?hler角、跟骨宽度及高度术后3、6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骨折均愈合,未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位置改变和骨折复位丢失。末次随访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2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26/30。结论采用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跗骨窦切口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7-12诊治的7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40例(43足)采用关节镜辅助跗骨窦切口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镜组),36例(38足)采用C型臂X线机辅助外侧L形切口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常规组)。结果 7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2(12~24)个月。常规组出现2例切口不愈合,1例皮缘坏死,1例骨髓炎,而关节镜组未出现上述并发症;关节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关节镜组术后跟骨宽度、Bohler角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关节镜组与常规组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距下关节镜辅助跗骨窦切口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骨折复位质量更好,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延期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1例11足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均先采用手法复位、石膏绷带等行骨折临时固定,待伤后20—27d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再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3年。按AOVAS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3例,良4例,可3例,差1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2例,其中皮缘小范围坏死1例、部分坏死伴浅表感染1例,经过应用植皮及清创换药等局部处理后治愈。结论采用延期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能有效减少局部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延期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11例11足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均先采用手法复位、石膏绷带等行骨折临时固定,待伤后20~27 d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再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3年.按AOVAS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3例,良4例,可3例,差1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2例,其中皮缘小范围坏死1例、部分坏死伴浅表感染1例.经过应用植皮及清创换药等局部处理后治愈.结论 采用延期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能有效减少局部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6.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常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引起后足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切开复位有对位不良、足跗关节粘连、皮缘坏死及感染等合并症。本院从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应用小切口复位跟骨钛钢板及植骨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以上)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3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 3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跟骨B9hler角由术前5. 28°±10. 38°改善至28. 45°±6. 82°,Gissane角由术前98. 73°±25. 36°改善至120. 61°±15. 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4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9. 5%。结论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术后允许早期活动,有效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折,其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外科技术的提高,逐渐认识到恢复关节局部的解剖以及坚强的内固定对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提倡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们应用有限切开+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2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5例(28足),男20例(23足),女5例(5足),年龄18~65岁。左12足,右16足,均为跟骨闭合性损伤。按Sanders分型[1]:Ⅱ型1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微创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采用跗骨窦小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13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共13足),其中男12例,女1例;年龄26~65岁,平均45岁。均为高处坠落伤。比较手术前后B觟hler角(B角)、Gissane角(G角)以及跟骨长、宽、高的复位情况,术后参照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提出AOFAS后踝和足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5个月,无一例发生切口并发症。B觟hler角由术前的(18.82±5.11)°提高至术后的(26.63±4.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00);Gissane角由术前的(111.07±15.36)°提高至术后的(124.56±8.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P=0.011);跟骨的长、宽、高度术前分别为(69.82±5.95),(42.07±3.68),(41.20±3.90)mm,术后(72.61±5.46),(39.10±4.02),(44.03±3.3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OFAS总分为88.2±5.9,其中优8例,良4例,可1例。结论:跗骨窦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创伤小,有效重建距下关节面,但应避免选择外侧壁严重粉碎,长、宽、高度及内外翻明显改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侧微切口辅助骨折复位,结合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IV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共用内侧微切口辅助加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直视下复位跟骨距下关节面,解剖钢板内固定维持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5月(12~23个月),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平均得分(84±6)分。28足正常愈合,1足延迟愈合,创口皮缘坏死1足.无感染病例。结论内侧微切口辅助切复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关节面及跟距关节的复位,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减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侧微切口辅助骨折复位,结合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共用内侧微切口辅助加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直视下复位跟骨距下关节面,解剖钢板内固定维持固定.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7.5月(12~23个月),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平均得分(84±6)分.28足正常愈合,1足延迟愈合,创口皮缘坏死1足,无感染病例. 结论 内侧微切口辅助切复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关节面及跟距关节的复位,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减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3足)采用开放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 21例获得8~25个月随防。B lher角由术前12.5°±0.6°矫正为术后的36°±0.4°,Gissane角由术前98.7°±0.5°矫正为术后的135.3°±0.7°。术后疗效评价:优14足,良7足,差2足。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小切口显露复位距下关节面,4孔弧形重建钛板固定;加经皮撬拨复位跟骨体部骨折,并空心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7例31足。根据SanderCT分型:Ⅱ型17足、Ⅲ型10足、Ⅳ型4足。结果按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1足、良15足、差3足,优良率89.6%。结论对SanderⅡ型、Ⅲ型和部分Ⅳ型骨折采用小切口有限固定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并可避免切口感染坏死、创口不愈合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8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分为2组:A组42例(48足)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B组36例(38足)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跟骨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78例均获得平均16.8(8~34)个月随访。两组术后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A组优良率89.6%,B组优良率86.8%,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4.2%)低于B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微创优点。  相似文献   

16.
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74例(78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均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测量术前及术后B hler角及Gissane角,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 74例均获随访,时间6-24(15.1±5.6)个月。术后B hler角由术前的-23°-30°(12.2°±9.7°)恢复至12°-45°(32.6°±7.0°),术后Gissane角由术前的83°-139°(113.1°±11.6°)恢复至102°-145°(120.8°±9.6°)。优36足,良34足,可8足,优良率89.7%;Ⅱ型优良率92.3%,Ⅲ型优良率87.2%。3足术后出现伤口浅部皮肤坏死,1足出现伤口深部感染,4足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症状。结论掌握恰当的手术时机,精细的术中操作,经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8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Sanders 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前将患足CT扫描DICOM数据导入Mimics建模软件重建跟骨STL格式模型并输入3D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延长的跗骨窦切口置入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在原跗骨窦入路基础上采用切口延长的办法,置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9例(37足),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30.3岁。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26足,Ⅲ型11足。根据Essex?Lopresti分型,均为伴有明显移位的跟骨关节外骨折。将手术前后的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hler角和Gissanes角进行比较,术后半年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本组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8.2个月。术后无切口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3个月。本组37足术前的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hler角以及Gissanes角分别为(34.7±3.4)mm、(38.7±4.6)mm、(65.1±3.7)mm、20.9°±7.5°、99.5°±10.6°;术后1周时的各项数值分别为(38.1±2.2)mm、(33.4±2.7)mm、(67.8±4.5)mm、29.8°±4.7°、119.4°±8.4°;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半年随访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足功能进行评价:优25足,良9足,可3足,优良率为91.9%。结论对于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特别是合并跟骨关节外明显移位的骨折,经延长的跗骨窦切口置入跟骨钢板的内固定手术不仅可以获得充分的显露,准确的复位与固定,而且可早期手术并避免切口并发症,弥补了传统手术入路的不足,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胫骨平台骨折58例,术前X线摄片、MRI扫描及三维CT重建,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首先治疗合并损伤,然后进行复位空心螺钉和克氏针等固定,最后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术后坚持"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结果随访8~17个月,术后3~4个月骨折骨性愈合。按Rasmussen评分,54例为优良,4例为可,本组评分为(26±3)分,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在治疗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时,关节镜辅助下的有限切口结合有限固定手术,能够最大限度恢复关节面的解剖连续性,可同时修复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等复合损伤。  相似文献   

20.
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8位患者,86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30个月),通过比较术前术后X线片和踝足功能的AOFAS评分对治疗效果作分析评价.[结果]86例关节内跟骨骨折术后X线示复位满意.与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OFAS评分优良率91.86%.[结论]对于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钢板内固定更加接近解剖复位,足部功能恢复满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