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中口渴证的病因病机大约有两端,一为津液不足;一为饮邪阻遏,津液不布。兹将《伤寒论》治疗渴证的方法归纳为十三种探讨于后: 忍之待愈法:太阳表证误下,膀胱蓄水,气不输化,心下受水气的影响而成为痞证。膀胱水气不能输化,津液不能上达,故口燥渴;水液不能通调子下,故小便不利(156条)。对此之口燥渴,原文治疗方后有“忍之一日乃愈”,即指出了本法。因本证之痞与燥渴,都是水蓄的缘故,假使能忍耐不饮,外水不入,内水得以渐化,上述诸证即可自愈。少少与饮法:太阳病发汗后,表邪虽解而津液受伤,若少少与水饮之,胃气得润则愈(71条)。如太阳表证失治,邪热入里,热灼津伤,渴欲饮水,应徐徐饮服,俾脾气缓缓散津,津液四布,则病自已。若饮之太过,反致饮遏脾阳,停而不化,故口渴益甚(244条)。又若厥阴阳气初复,胃中津液一时不及上承,所以有微渴欲饮之象,亦只宜少少与之。若饮之过多,恐初复之阳气不能化气行水,致停饮之证(329条)。成无己:“渴欲得水者,少少  相似文献   

2.
太阴篇虚寒证太阴病的下利,大多不渴,不欲饮。仅以口不渴,不欲饮,做为脾胃虚寒的下利,也不足为凭。如葛根汤证的下利,病机在表,里热不甚的不渴。和太阴病下利日久,津液耗伤,也会出现口渴。必须兼有太阴之腹满不痛,呕吐不食,脉弱等互参。误下变证桂枝加芍药汤: 太阳病误下,不见结胸,气痞等变证。由于患者平素脾阳不振,又损中阳。出现中焦虚寒之腹满时痛,故用桂枝以鼓太阳陷入太阴之邪。倍芍药滋脾阴而除满痛。桂枝加大黄汤: 肤满大实痛,兼有大便秘结,有实可攻的症状。用桂枝领出陷入的阳邪,加大黄微导其滞。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便血,多指大便下血,但亦可为小便溺血,病机有"热结膀胱""瘀热在里""热在下焦""热入血室""日久瘀血",其病多因热而起,也有虚寒之便脓血,故便血不可以热概之。太阳阳明便血为下焦瘀热互结之蓄血证,其血热瘀结,结而不甚者,治以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下瘀热。若血热瘀结甚者,治当以抵当汤,并中病即止。少阴虚寒便脓血证系下焦虚寒,阳虚统摄无权,大肠滑脱而致下利便脓血,故用桃花汤温阳散寒,涩肠固脱治之。厥阴病热盛阴虚便脓血证,为阳热盛而阴血虚,势必热灼营血,血络灼伤,化腐成脓所致,以柏叶阿胶汤治之。  相似文献   

4.
口渴是一种因体内津液不足或津液输布障碍所致口中干燥而欲饮水的症状 ,为临床最常见病症之一。口渴的病因有多种 ,临证当辨证求因而施以相应的治法 ,不可凡见口渴便概用生津止渴法。《金匮要略》关于口渴的治法内容比较全面 ,兹归纳为 6个方面分述如下。1 清热生津止渴该法适宜于热盛伤津而渴者 ,其特征为大渴引饮 ,渴喜冷饮 ,伴发热 ,汗出 ,心烦 ,尿赤 ,舌红苔黄 ,脉数等症。治方如白虎人参汤、越婢汤。如《痉湿病》第二十六条 :“太阳中热者 ,是也。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 ,白虎人参汤主之。”夏暑季节伤于暑热之邪 ,暑热最易伤津 ,故…  相似文献   

5.
风湿性疾病患者大多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内外邪合而伤人,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气血津液正常运行,气滞津停血阻,久致痰瘀互结之证;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痰"和"瘀"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尤其是中晚期阶段往往是痰瘀相互胶结、顽固难化,治疗十分棘手。故从痰瘀互结证形成的病因病机,表现疼痛、麻木、肿块结节等临床共性,杂合寒、热、湿等邪而成的临床个性,辨证论治要点以及相对应的治疗策略等方面探讨痰瘀互结证在风湿性疾病中的运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伤寒论》第74条曰:"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故水入即吐,称为水逆证。其形成多由于患太阳病汗不如法,致邪气入里,水热互结于下焦膀胱,致膀胱气化不利,津不上承则口渴,饮邪内停,水气犯胃,胃失和降,饮水拒而不受,则饮入即吐;膀胱气化失司,开阖不利,则小便不利[1]。1五苓散方义五苓散为治疗水逆证之名方,由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桂枝5味药物组成,以"令"水行,故以之为名[2]。  相似文献   

7.
一个无病的入,口不燥不喝,食而知味.表示胃气正常.津液充足。在病变过程中口不渴,标志着津波卡住.罕见于寒证,或是没有明显的热邪;如出现D渴,则表示阴阳2间有所偏调,或由津波耗伤,或因津液内停不能气化上承而致。在临床上,D渴一般不作为主症,但在诊断上有一定的价值。归纳起来如下三点:首先,群疾病的性质,《伤寒论》记载:”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里的口渴.对外感病的初起区别伤寒与温病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如果揭喜热饮,饮而不多,多属痰湿或中寒。如日千但欲漱水不欲咽,则为瘀血。其次,辨疾病的阶…  相似文献   

8.
郭霖霖 《河南中医》2019,39(6):814-817
《伤寒论》中的"微烦"往往不是初起即得,多是经治疗以后在病程中或者病愈以后出现,所以多属虚实夹杂证或寒热错杂证。邪热内郁胸中,热势尚轻,故微烦,本证之"微烦"属太阳病误下,中焦虚寒,邪热内郁胸中,栀子干姜汤主之;少阳之邪,兼入阳明,燥热内郁,故郁郁微烦,本证之"微烦"治用大柴胡汤;表热内陷,郁扰胸膈,故烦,热未炽盛,故微,本证属邪实正伤之微烦,治用调胃承气汤;汗后阴损,胃肠结滞,郁热上扰,故烦,里结未盛,未成坚实,邪热不盛,故微,证属太阳病误汗伤津,以小承气汤试探性治疗;发汗伤津,病邪虽去,邪因入阳明,津液内竭,里气不和,故"微烦不了了",治疗不可攻下,静以候之,亦可酌进滋液调肠方药;"微烦"为药已中病,正邪交争,邪外出之征兆,提示再服以助正气抗邪、得汗而解;脾胃气机阻滞,水谷郁蒸而见微烦,治从温健中阳,泄浊升清;大病初愈,脾胃虚弱,食积生热,表现为日暮微烦,本证减少进食,自可痊愈。  相似文献   

9.
滕羽鸥  陈萌 《河南中医》2019,39(12):1786-1788
《伤寒论》第29条初见证提示病情正处于太阳病向少阴病、表阳虚向表里之阳俱虚的转变阶段,"脉浮,自汗出",提示病起于太阳病,阳气勉强达表,汗出则阳更虚;"小便数",提示阳气外张,津液流失,病邪由太阳经向少阴经转化;"心烦",提示误治之前已有腑实热结之象,但无日晡潮热,濈然汗出之阳明经证,故不能说明病邪已由太阳转向阳明;"微恶寒",提示由表阳虚转为表里之阳俱虚;"脚挛急",提示阳气重伤,津液不达;误予桂枝汤后出现"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仍提示病邪正处于太阳病向少阴病转化阶段,但未出现小便色白,故少阴病证尚未悉俱。故在治疗上不可仅予桂枝汤,应加附子以增益桂枝之发汗之力,又可防止亡阳,故应予桂枝加附子汤。张仲景并未直接给出本方,而是采用了分述的方式,正是其"随证治之"治疗思想的体现,亦表明了分步治疗在急证当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林 《山东中医杂志》2010,(12):859-860
<正>口渴证散见于《伤寒论》各经辨治中,历代医家多从六经辨证。笔者通过对《伤寒论》的研读整理,总结出口渴证从水火论治的规律,报告如下。1热邪灼伤津液而渴,治以清热邪而生津液热与火同类,都为阳盛之象,故火热常混称。两  相似文献   

11.
口渴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金匮》中论及口渴的条文达50余条,它不汉是后世治疗渴症之典范,而且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拟将其治疗概括为八法,试述如下:益气生津,清热止渴法此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口渴症,方用白虎加人参汤。《痉湿喝病》篇第二十六条指出:“太阳中热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多汤主之。”“喝”是伤暑病,所谓“太阳中热”,是指感受暑热之邪而引起的太阳证。盖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感受暑邪,暑热熏蒸,多致腠理开而汗出,汗出多而腠理空疏,故其人恶寒;暑必发热,  相似文献   

12.
刘完素提出病邪兼化学说,包括病邪相兼和病邪转化两种形式,而痰浊、血瘀两种病邪的相兼与转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痰浊和血瘀既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又是两种致病因素,在某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兼化致病,形成"痰瘀兼化"病机,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居重要地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首次明确冠心病"痰瘀兼化"病机。本文对病邪兼化尤其是痰瘀兼化,以及痰瘀兼化所致的痰瘀互结证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做一阐述,旨在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瘀兼化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阳明腑证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阳明腑证成因,历代医家认识皆一.仅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已。笔者重温《伤寒论》后,觉得此释有违仲景之旨.不仅燥热之邪可致.且水热、痰热、寒实以及瘀热之邪皆可致腑证形成。1虽名三结胸,实为三结肠原文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困作结胸……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放也。”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隔内拒痛,胃中空虚……阳气内陷,心下因鞭,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由此个难看出,邪在太阳之表,当从汗解,即使兼有可下之证候…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第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本条历代医家对此理解颇不一致,现择其要点,参以愚见,管窥如下: 一、属于少阴阳虚寒化证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曰:“欲吐不吐心烦者,表邪传里也……。五六日,邪传少阴之时,自利不渴者,寒在中焦,属太阴。此自利而渴,为寒在下焦,属少阴,肾虚水燥,渴欲引水自救。下焦虚寒,不能制水,小便色白也”。近年全国高  相似文献   

15.
少阳病是外感病邪不解,由太阳传经而来,或少阳本经自感所致;也有从厥阴转出少阳而成。少阳位于太阳阳明之中,少阳为枢机。《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少阳为枢”少阳病的主证为: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如《伤寒论》原文264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98条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既有别于太阳病的口中和,又有别于阳明病的口燥渴。太阳病的口中和是邪在肤表,未入里化燥伤阴之征,而阳明病的口燥渴是热盛于里,灼伤津液之见,然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是由于胆火上炎,热迫清窍所致,邪入  相似文献   

16.
“血证”一词出于《伤寒论》太阳篇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諦也”。纵观全书,《伤寒论》血证可包括三个方面:血瘀于内而外见少腹硬满,或伴有欲饮不欲咽,或狂,或喜忘等瘀血证;因邪实阳郁或少阴、厥阴阳复太过或误用辛温助阳太甚以及阳衰失固而引起的衄血、吐血、便血等证;而妇人经行前后气血欠畅,邪乘虚而入血室,邪热与血互结致肝胆气血乖戾之热入血室证也可归属血证范  相似文献   

17.
渴【原文】伤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里有热也。伤寒之邪,自表传至里,则必有名证,随其邪浅深而见焉。虽曰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其传经者,又有形证焉。太阳主气,而先受邪,当一二日发,头项痛而腰背强是矣。太阳传阳明,则二日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也。阳明传少阳,则三四日发,胸胁痛而耳聋,此三阳皆受病,为邪在表,而犹未作热,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阳传太阴经,邪气渐入里,寒邪渐成热,当是时也,津液耗少,故腹满而嗌干。至五六日,太阴传少阴,是里热又渐深也。当此之时,则津液为热所搏,渐耗而干,故口燥舌干而渴。及至六七日,  相似文献   

18.
<正> 桃仁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中篇,乃仲景为膀胱蓄血而设。具有荡热逐瘀之功,用于太阳表热循经入腑,血热互结在下焦而致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等症。笔者遵仲景之旨,推广经方之运用,对痛经、闭经、经期狂躁等妇科杂证,凡属有瘀有热,血热互结者,皆以本方化裁,泻热通瘀,异病同治,疗效满意,兹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太阳病蓄水证,主要是指71至74条的五苓散证而言的。如:“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伤寒,汗出而渴者”(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古今注家,将其称为太阳腑证,认为是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腑,热与水互结膀胱所致。笔者认为,蓄水证非为太阳腑证,乃是汗后损伤三焦之阳,阳虚气化失常,水蓄三焦所致。现简述于下: 从论述蓄水证的4条原文分析,则知蓄水  相似文献   

20.
对《伤寒论》发黄证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毅刚 《国医论坛》1996,11(2):11-12
《伤寒论》在第236条和第260条分别论述发黄证的主证、病机、方药。“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预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场主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包,小便不利,腹微病者.茵陈蒿汤主之。”由此可见,发黄证的主证是身黄如橘于色.身无汗,小便不利,渴弓陈浆,腹徽满。病机是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尤在经对发黄证病机的诠释是:“邪太阳明,寒已化热……牌以湿应,与热相合,势必蒸郁为黄矣。”(《伤寒贯珠集》)也就是把阳明病热邪郁滞与太阳牌湿相合作为发黄证的必要条件。“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