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发病率高,41%~70%的糖尿病患者将并发周围神经病变[1],因足部保护性感觉神经功能受损可导致足部发生感染、坏疽、溃疡甚至截肢。DPN属中医"痹证"、"痿证"、"痛证"等范畴。"消渴病痹证"为规范化中医术语[2]。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研究显示DPN的发与T2DM导致的糖脂代谢紊乱[1]、微血管损伤、营养神经因子减少、氧化应激反应[2]、代谢紊乱性炎症和自身免疫[3]等因素相关,其临床以对称性的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在安静时或夜间时症状明显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感觉缺失,四肢远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严重者可发生足部感染和溃疡[4],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和劳动能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DPN早期无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若诊治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足部溃疡,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2]。DPN诊断依据包括临床症状、神经系统体检以及神经肌电图(EMG)的检查[3]。EMG属于肌电图的一种。目前EMG被公认为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延伸,可以有效反映患者神经病变的程度[4]。DPN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消渴”等范畴,消渴日久,阴津日亏,无以载气,气血无力鼓动,血行不畅阻于脉络[5]。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中医证型DPN与EMG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落枕为临床常见的急性颈部软组织损伤,古称"失颈",又称"失枕",主要是由于睡眠时姿势不正或当风露卧后,使局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痉挛疼痛、转侧不能、功能障碍等而发病[1]。由于疼痛常导致活动受限,形成"痛则不松,不松则痛;因痛增痉,因痉增痛"的恶性循环[2]。落枕轻者3~5 d可自愈,重者颈部肌肉严重痉挛疼痛并可向上肢放射,数周不愈[3]。手背部二、三掌骨间穴有"落枕穴""阿是穴""外劳宫""颈肩痛穴"等,由于其有特  相似文献   

5.
鹿茸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鹿茸方治疗DPN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基础治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降糖等)维持原方案不变;治疗期间停止服用有可能影响DPN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药物,如营养神经药、改善血循环药。治疗组予鹿茸方10g,3次/d;对照组予弥可保0.5mg,3次/日;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指标变化。[结果]鹿茸方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改善血流变的作用,可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增加一氧化氮含量,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结论]鹿茸方是治疗DPN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30%~90%[1]。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肢体远端及躯干部分麻木、疼痛、异样感,呈袜子样或手套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痹证"、"血痹"、"痿证"范畴。中医药治疗DP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以黑质纹状体进行性变性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属于中医"颤证""痉证""肝风"等范畴。虽然手术及基因治疗发展迅速,药物治疗仍为目前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药物治疗的终身性[1]及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2]是其临床应用的巨大障碍。笔者临床应用"颅底七穴"针法治疗帕金森病,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3],且此针法作为西药的替代疗法可帮助患者减停西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以上腹胀痛、纳少、嗳气、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腹胀""嗳气"等范畴[1]。目前临床上西医药治疗仍无特效疗法。中医治疗CAG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亦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中医药干预治疗CAG伴异型增生(Dys)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主要以双手、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关节疼痛,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软骨及骨组织破坏,最后关节变形、强直,功能丧失而致残,属于中医"痛痹""痛风""历节""历节病""白虎历节"等病范畴[1]。严蕊雪系浙江平湖"严氏针灸"第七代嫡传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长期钻研风湿病诊治,尤其擅长针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为糖尿病的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起病隐匿,影响范围广泛[1]。其早期临床症状以下肢感觉与功能障碍为主,具体表现为肢体麻木或有刺痛感,可发展为远侧对称性神经病变,患者出现痛觉过敏、肌无力、刀割样痛或持续性疼痛等症状[2],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DPN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中西医结合对DPN的防治正日益受到  相似文献   

11.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因免疫功能异常介导的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缺陷而引起的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综合征[1]。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感染、出血和贫血。可分为急性再障(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慢性再障(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而CAA的发病率为0. 60/10万人口。本文现将近年来CAA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中医药治疗中医学虽无慢性再障的相关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体征、病程等,可将其归属于"血劳""髓劳""血枯""髓枯"等范畴[2]。肾生髓藏精,精化血,血为气之母,髓精血气互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及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探讨DPN的中医病名、常见病因病机及主要分型。认为DPN属于消渴变证的"痹证""痿证"范畴,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痰瘀互结,其本质仍为本虚标实。临床常见气阴两虚,瘀血阻络;阴损及阳,阳虚寒凝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四种证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DPN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中药熏洗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DPN)为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主要表现多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或伴麻木感、四末发凉、挛急疼痛,肢体无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临床治疗针对DPN的发病特点和控制危险因素环节,常用纠正代谢紊乱、神经修复、改善神经血流、抗氧化等药物.DPN属中医"痹证"脉痹"血痹"筋痹"等范畴.笔者通过整理古人治疗DPN的经验,结合个人多年临床实践,提出健脾柔肝通络法治疗DPN[3].现就健脾柔肝通络法治疗DPN的论点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约在60%-90%[1]。DPN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蚁行感,或挛急疼痛,还可出现肌无力、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2]。DPN病程长,西医治疗疗效尚不满意[3],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锐  崔书克 《光明中医》2014,29(1):160-161
<正>老年期痴呆,是发生在早老年期和老年期的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智能损害综合征[1]。是患者不伴有意识障碍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情感和行为的进行性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2]。中医学对痴呆疾病的认识较早,散见于"健忘""善忘""呆病""文痴""癫疾"等疾病中。"痴呆"一词着见于唐《华佗神医秘传》[3],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临床表现。临床上老年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占DM患者的40%~70%,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症状为肢体麻木、疼痛、灼热或其他异常感觉,严重时可发生溃疡或肢端坏疽等严重并发症,致残及死亡率较高[1-2]。DP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理主要与高血糖、山梨醇旁路、肌醇耗竭、炎症因子异常、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微循环障碍和脂质过氧化等相关[3-4]。硫辛酸是一种的强效抗氧化剂,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神经组织的氧化应激,维持神经内膜血流和神经传导速度,达到治疗DPN的目的,但部分DPN患者治疗后效果欠理想[5-6]。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外治法在DPN的治疗上显现出明显优势[7]。笔者采用外用自拟活血化瘀方联合硫辛酸用于DPN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特点,肺癌可归属中医学"肺积""息贲""咳嗽"等范畴。临床上,中医在配合现代医学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独特优势[1]。林洪生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长期从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升中医医院护理服务品质的策略。[方法]以中医文化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服务意识,将中医文化和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临床护理实践;提出并实施"仁心""慧心""诚心"关爱服务;通过加强培训、应用激励机制提高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结果]通过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使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增强,护士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护患关系和谐。[结论]中医护理文化和护理技术可提升中医医院护理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葡萄膜炎又称色素膜炎[1],是指发生于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一组炎症性疾病。患者早期有畏风流泪、眼部胀痛、房水浑浊、角膜后点状物沉着等症状,严重可能导致失明[2]。有研究表明[3]其以20~50岁的青壮年多见,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本病属于中医学"瞳神紧小""瞳神干缺""视瞻昏渺""青盲""云雾移睛"等范畴[4],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好,且可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