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霖 《抗癌之窗》2014,(9):8-10
2014年6月的一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患者服务中心来了位女士。她说是来捐献头发的,说着便从包中掏出了装着一对发辫的塑料袋。待她从塑料袋中拿出发辫,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惊到”了。之前他们也陆续收到了市民捐赠的头发,可都没这两根麻花辫长,当即量了下足有50多厘米,能织成好几顶假发。这位姓杨的女士说,辫子不是她的,是她80岁的妈妈的,大家又愣了。难道老太太有这样又粗又黑的大辫子?杨女士说妈妈现在已满头银丝,这是老太太50多年前的辫子,一直保存到了现在。杨女士的母亲叫刘玲,是位退休编辑。  相似文献   

2.
叶丹阳 《癌症康复》2008,(3):110-114
丹阳爱美,爱到不惜花很多时间把头发编成一条条小辫子。她的穿着总是那么别致时髦,从头到脚,连鞋子都不能马虎。可以想象,失去乳房的打击对如此追求完美的丹阳是何等巨大。但患乳腺癌5年的经历还是炼就了丹阳,她以自己都讶异的快速,平和地接受了残缺。  相似文献   

3.
如果告诉你,约有60%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你会感到吃惊吗?“你是说我的病有60%的可能能够避免?”一位70多岁肺癌晚期的老太太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新长出来的头发是白色的。她不肯说自己的名字,不想让亲戚知道自己病了,因为她的哥哥、姐姐也重病缠身,经不住打击。“如果我年轻时不做车工,不磨机器零件,不吸那么多粉尘,很可能就不会得癌症。不过谁知道呢?”她对本刊记者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郑谷梅认为自己得了感冒,医生让她在诊室外等候,以便和她的儿子单独谈谈."那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肯定是得了重病,"这名47岁的农村妇女一边用手擦眼泪,一边望着远处回忆,"现在我正在接受治疗,看,我的头发都掉光了."  相似文献   

5.
这天,我的诊室来了一位女患者,她面容憔悴,头发凌乱,眼神忧郁,一张疲惫不堪的脸儿,伴随着有气无力的诉说,脸上挂着泪痕,细声细气,句句都是那么的悲伤.我怔了一下,拉过她的手,轻轻地给她把脉,全神贯注地看着她的表情.这时,我意识到我面前是个被癌症压垮了的弱者,便和蔼地说:"您别着急,先去做一个心理CT检查."  相似文献   

6.
门诊故事     
清明过后的第一个门诊,天气开始闷热. 一个病人被推进诊室.五十多岁女性,肚子显著膨隆.面色惨白,一看就是晚期的病人. “您哪里不舒服?”我问. “结肠癌手术后,现在肚子胀.”她回答干脆.通常病人不会这么干脆地说出自己的“癌”,我感到这个病人不一般.抬头望去,她五六十岁,头发花白但梳得整整齐齐.眼睛已经因为消瘦显得有点外凸,目光炯炯有神.  相似文献   

7.
邦妮告诉我,大概10天后我的头发就会脱落,但是我总是不切实际地抱着幻想:没准我是化疗病人中不掉头发的那一个人呢.邦妮预言的精确性虽不可信,但她可是一个肿瘤专业护士.  相似文献   

8.
她是我多年以前诊治的老患者,好久没有联系了。当她打电话说想来复诊的时候,我眼前浮现的还是几年前她痊愈离开时的样子——神采飞扬,笑容晏晏,妆容和衣饰时尚得体。可当她如约推门进入诊室时,我竟没有在第一时间认出她来,愣证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她面色、笑容僵硬,头发呛毛呛刺的,已经花白了一大半,发梢留有很久以前染发的痕迹。她没有化妆,眉形散乱,皮肤缺少光泽,衣服松松垮地穿在身上。  相似文献   

9.
初见小佳,她的精神状态很好,虽然活动稍显不便,可她的脸上一直绽放着灿烂的微笑。当记者提出给她拍照的时候,她害羞地摆了摆手,说要好好梳一梳化疗后变得“自来卷”的头发。采访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佳如花的笑靥和让人心生怜惜的婆娑泪眼。衷心希望雕刻在这张年轻的脸上的迷人微笑,可以在你我的帮助下,变得愈发美丽动人、持续而长久!  相似文献   

10.
头发与生俱来,或长或短或密或疏,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因为自已的头发而或悲或欣喜若狂.然而,一段特殊的经历让我对我的头发有着不一般的感情.  相似文献   

11.
头发的生长,有许多微血管伸到发根中,使头发的基质细胞与血液、淋巴、细胞外液密切接触。因此,体内病变,特别是骨的病变引起的微量元素改变可在头发中得到反映。由于头发代谢的不活跃性,微量元素一旦沉积在头发中就不易再吸收,因此测定头发微量元素可以评价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差异和作为血液、尿液检查以外的一种检验指标。已有研究表明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有密切关系,若能找到患者的微量元素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规律、则可能为肿瘤的检查和防治提供新的  相似文献   

12.
涵墨 《抗癌之窗》2009,(6):20-20
虽然,她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39岁的生命。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她的喜爱和肯定。在熟悉她的人眼里,她永远是一位成功的歌手、音乐人;她永远是一个乐观、坚强、热爱音乐、追求纯粹感情的女孩儿;她要强,不愿意把自己不好的不面展示给别人看;她义气、男孩儿性格,宽容,仗义执言;她就是陈琳。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一个年轻朋友问我,你作为病人,希望家人怎样对待你才高兴呢?原来她的母亲得了癌症,她觉得她和父亲一直都在尽力想照料好她,什么都满足她,为此已经有些筋疲力尽,可妈妈还是成天不高兴,总是不满意,家中的气氛很压抑.现在父亲已经有点坚持不住了,她很想知道病人到底希望家人怎样对待她.  相似文献   

14.
早晨起床后发现头发掉了一大片,我急忙催着丈夫带两个孩子出去玩.一整天我都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想单独呆在家里.后来意识到:我是在逃避,不想让孩子们知道我得了癌症.保护孩子不受惊吓不就是一个妈妈的职责吗?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前我在某个医院工作时,碰巧听到一位医生告诉一位妇女她患了乳腺癌。那位妇女不相信这个诊断,她发泄般地嚎啕大哭并且开始控制不住地浑身发抖。看着她我的心一阵阵发疼,忍不住地琢磨如果我自己得知这样的消息会是什么反应。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名抗癌勇士,当癌魔降临她身上时,她亳不畏惧.她又是一名抗非英雄,当"非典"席卷南粤大地的时候,她挺身而出.  相似文献   

17.
她,一位年轻女性,某公司职员,因半年前甲状腺癌手术、术后不能上班而就诊. 外科医生说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她就没事了,不需要化疗和放疗,每年定期查体就可以了.但是,她莫名其妙地就不能去上班了,自己也解释不清,家人一提到关于上班的话题,她就会不由自主地流泪,所以寻求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8.
文珊 《癌症康复》2004,(6):16-18
这是一本厚书,有705页.作者克里斯蒂安·诺斯鲁普是位妇产科医生,她在此书出版后的1个月里,总是噩梦不断,梦见有人进了她的卧室,要杀她……她在尖叫中惊醒. 为什么?因为她一直过着一种职业的双重生活:一面是公开的自己,亳不张扬地混在医院和同事中间,每天上班、给病人看病、作手术;另一面是真实的自己,在单独的办公室和在家里写书,告诉病人们她真正相信的.  相似文献   

19.
一句话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想先说另一个小故事.前几天我见到一个患者的家属,他的妻子是一位肠癌终末期的患者,这个50多岁的大男人,当着我的面掉下了眼泪.我一问缘由,他说:“我的妻子原来特别贤惠温柔、知书达理,但现在却完全变了一个人.我每天累死累活地照顾她、陪伴她,她可倒好,每天抱怨我饭做得不好吃,没有照顾好她……我简直无法理解,都快活不下去了.她为什么这样对我?  相似文献   

20.
温馨守护     
伸正 《癌症康复》2005,(1):52-52
她回来了,不是"吃回头草",而是守护,对她过去的丈夫,现在只是她儿子的爸爸,罹患癌症的他进行守护. 她和他10年前分手--一纸协议温和地分手.当有人问起他俩分手的原因时,她和他的回答都是淡淡的:性格不和.像是赤足大汉回答为啥不穿鞋的问题一样简单:那鞋不合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