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结了中医外治法中施药或施针于臁疮四畔的四畔疗法,体现在围敷、熏洗、热熨、膏药、针灸等疗法中,临床疗效较好。初步经验为辨证论治、结合病灶用药等其他疗法、结合现代物理疗法等,尚缺乏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源流进行了探讨,认为先秦文化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思想根源;《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一词,并形成了治未病的基本理论框架;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1“调中州,安五脏”的含义“调中州。安五脏”始终围绕中州脾胃的特性和生理功能.结合脾胃与四脏等其它各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治疗与脾胃相关的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运用传统文献整理方法,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渊源加以梳理,探讨其理论历史源流和发展,认为秦汉时期初现雏形,隋唐时期渐进发展,宋金元时期趋于完善,明清时期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5.
脾胃湿热理论的完善,经历了历代医家的探索与实践.脾胃湿热理论萌发于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论述了脾胃与湿邪热邪之间的关系.金元时期渐见雏形,众多医家进一步探讨了脾胃功能与湿热的相关性,期间朱丹溪首次提出脾胃湿热一词.明清至民国时期,温病学说的发展促进了脾胃湿热理论的衍变,关于湿热证发病机理的论述渐...  相似文献   

6.
中医情志理论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月香 《中医药学刊》2010,(9):1838-1840
对中医情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先秦文化为中医情志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黄帝内经》构筑了中医情志理论基本框架;后世医家对中医情志理论不断给予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心悸包括惊悸、怔忡,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也是多种疾病中的常见症状.祖国医学对心悸的认识源远流长,本文根据历代重要的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相关内容,简要阐述心悸的理论源流.  相似文献   

8.
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对"女子以血为本"理论的形成源流进行了探析,认为该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时期是理论的萌芽时期;秦汉时期已具雏形;两晋隋唐时期,妇科迅速发展,研究更为深入;随着临床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宋代《妇人大全良方》明确提出了"女子以血为本"的学术思想;随后的医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丰富了此理论,临床疗效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赵亚男  刘明 《环球中医药》2014,7(2):121-124
目的整理现代中医文献中有关臁疮四畔辨证的内容,建立臁疮四畔证型。方法收集有关臁疮辨证的现代文献,基于四畔辨证的角度,应用Access软件建立臁疮四畔辨证文献数据库,应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挖掘臁疮四畔辨证的内容及规律。结果通过对臁疮四畔辨证条文进行频数统计获得臁疮四畔辨证的常见证素,通过对常见证素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臁疮四畔证候归纳为湿热蕴结证、瘀血内阻证、气血亏虚夹瘀证3个证型。结论现代中医文献中隐含了大量臁疮四畔辨证的内容。建立臁疮四畔证型对臁疮辨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胃气理论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胃气理论是藏象理论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是胃气理论的源头,对后世中医界的影响很大,源远流长。1《内经》的胃气理论胃气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对胃气的论述多达20余次,涉及面较广,内容丰富,对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有比较深刻分析讨论。《素问.平人气  相似文献   

13.
络脉系统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络脉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络脉病变是多种内伤杂病和外感重症发生、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络脉学说肇始于《内经》。《内经》对络脉的生理特点、病理变化以及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等内容已有较完备的记载,奠定了络脉学说  相似文献   

14.
傣医"四塔"理论与中医的"五脏"学说,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尽管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概念不同,分类不同,但有着相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从傣医"四塔"理论的分析,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解读中医的"五脏"学说提供方法论的借鉴。1傣医的"四塔"理论"四塔"是"塔都档细"的简称。"塔"是音译,指界、元素、要  相似文献   

15.
张大萍 《中医教育》2010,29(6):78-80
中药“十八反”理论,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随着中医学特别是本草学的发展,“十八反”的内容和涵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建国以来,专家学者尽管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它的记载和评价,仍然众说纷纭。这种状况势必给临床处方、药房调剂、学术交流、中医教学甚至医事诉讼等,带来许多困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十八反”,首先要对这一理论的源流及其发展进行考证,才能进一步分析探讨它的实质和真谛。  相似文献   

16.
早于《神农本草经》的《五十二病方》已有味的记载。《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学说阐发人体生理、病理及治则等,并对药物性质进行归纳,把五味与五脏、五色、五臭等相配属。《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的本草学成就,正式定名药的“四气”、“五味”,明确提出“药有酸、成、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记栽温性药有95种,热性药1种,寒性药125种,平性药123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资料考证、整理,发掘中药气味理论的源流与成就:《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气味理论的基础,气味理论到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在唐代大量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气味理论的进步,到北宋时气味理论得到新发展,南宋金元诸家结合临床,补充和延伸了气味理论,提出"气臭学说",建立起新的气味理论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气味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耿花娥 《河南中医》2007,27(10):7-7
“十八反”为中医药界所熟知,对此,很多人望而生畏,谈“反”色变,不敢越雷池一步,严重影响着中医临床的配方用药。下面,笔者仅通过对“十八反”产生的历史及某些古今文献的分析,谈点尚不成熟的看法,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傣医“四塔”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整理方法,通过梳理胃气虚的理论源流,认为秦汉时期胃气虚理论初见端倪,晋隋唐时期胃气虚理论已具雏形,宋金元时期丰富了胃气虚的病机,明清时期胃气虚理论日臻成熟。胃气虚源于谷气,根于元气,治于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