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哮喘为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已引起各国的极大关注。《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中的《哮喘管理和预防的指南袖珍本》(后称《指南》)为哮喘的防治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方案。但在不同的地区,因为条件及重视程度等不同,对哮喘的防治管理还存在着差异,呼吸专科医师与非专科医师对哮喘和处理认识也存在差异。本调查通过对近期来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既往两年发作治疗、预防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大致地了解目前本市哮喘防治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胞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者咳嗽为其特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近几年来在治疗方面已有较大的进展,但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全球哮喘防治建议(GINA)已成为目前防治哮喘的指南。提倡的是一种综合疗法。其中对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基层哮喘防治工作中,往往只重视用药物进行治疗,而忽视对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1哮喘患者的教育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适当的、为患者及其家属所能接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教育。1.1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患者讲明哮喘经过长  相似文献   

3.
社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病,病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患者在家自我治疗,患者及家属对哮喘病的认识与处理方法对本病的疗效及预后至关重要,随着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及我国哮喘防治指南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对患者进行规范教育及定期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估计我国目前至少约有2000万哮喘患者。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起、组织了17个国家的30多名哮喘专家,制定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并于1995年发表。1998年和2002年专家们两次对GINA进行了修订。在我国,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根据GINA制定了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002年11月又对该指南作了修订,并于2003年发表。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随着“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推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规范治疗和管理教育的重要性。为寻找更加有效的控制方法,我们对儿童哮喘患者进行管理教育并加服保儿宁颗粒,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慢病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系统且全面的成功经验。目前,健康管理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新型模式,对居民身体健康进行检测、分析及评估,以探究个体行为、生活方式与医疗卫生、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而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咨询指导服务。近年来,我国就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控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本研究采用ROCCIPI技术从规则(rule)、机会(opportunity)、能力(capacity)、交流(communication)、利益(interest)、过程(process)及意识(ideology)等方面进一步剖析慢性病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医防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强化医护人员慢性病管理培训,推动自我健康管理宣教,以期为改进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哮喘和慢阻肺,我国患者众多。这两种疾病的防治措施很多,但又各有其重点,需要提醒患者注意。哮喘患者,记得不要随意停药中国哮喘患者约4 500万。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同时又是一种发作性疾病,病人不发作是哮喘管理的主要目标。现实中很多患者并不知道哮喘需要长期治疗和长期管理。近期我们的一项随访研究发  相似文献   

8.
张玉新 《现代保健》2014,(11):144-146
目的:探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系统管理社区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对136例哮喘患儿(管理组)社区系统管理前后结果及对照组患儿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系统管理前后,管理组对哮喘问卷知识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吸药技术正确率由指导1次的11.03%,上升至74.26%(指导3次)、94.12%(指导4次);在系统管理6、12个月后,两组PEF&gt;80%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哮喘防治知识学习班是教育患者的必要形式,正确使用吸药装置是保障疗效的重要环节,用峰流速仪监测PEF是评估和监测严重程度的最佳形式,采用社区与家庭相结合的社区系统管理是长期控制儿童哮喘行之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追踪随访式健康教育在城市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社区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6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追踪随访式健康教育,并对教育前后的效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后的慢性病防治、健康行为改变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追踪随访式健康教育在城市社区常见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成效显著,较目前普遍应用的健康宣教更容易达到增加患者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改变率的目的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经社区管理后医疗费用和病情严重度变化情况。 [方法 ] 推行《全球哮喘防治战略创议》实行哮喘病社区管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正规防治组和非正规防治组 ,比较随访一年前后医疗费用和其他经济损失及哮喘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结果 ] 哮喘病社区管理后患者医疗费用明显下降 ,正规防治组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非正规防治组 (P <0 .0 1) ,症状明显好转率显著高于非正规防治组 (P <0 .0 1)。 [结论 ] 支气管哮喘患者经管理和规范防治 ,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哮喘患儿进行系统和规范的教育管理和护理干预,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其对患儿成长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及《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管理规范,对我院收治的104例患儿进行本次实验,分析患者急诊住院次数、住院次数,患者缺课的天数和肺部功能,对比知识教育和护理干预前后是否有差异。结果患儿经过知识教育和护理干预后,各个指标均有所改善,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系统的教育管理及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肺部功能较好,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山市某镇农村社区慢性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农村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并评价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以提升农村慢性病综合防治水平。方法:选择148例慢性病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调查问卷。结果:健康教育12个月后,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患者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等与干预前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健康教育在慢性病的综合防治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与控制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科学有效地管理对哮喘息儿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按照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通过举办哮喘知识教育讲座,课后哮喘知识问卷调查,建立个人档案,进行个体化管理,6岁以上患儿记录哮喘日记,使用峰流速仪监测病情变化,哮喘用药技巧培训与比赛,比较长期管理哮喘的模式实施前后患儿控制发作时静脉用药、雾化吸入及长期吸入疗法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哮喘的本质,哮喘发作时选用静脉给药途径明显减少,选择雾化吸入治疗比例增高,哮喘用药技巧正确率明显增高,缓解期规则吸入激素治疗比例增高,复诊率增高。结论哮喘长期个体化管理对儿童哮喘的长期控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估算2002年咸宁市儿童支气管哮喘人群哮喘现患病率,评估哮喘患病的诊治现状,为哮喘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对照方法调查6210人,依据病史、体征、肺功能测定确诊哮喘患者。结果 全市儿童支气管哮喘现患病率为1.26%,男,女比为1:0.73。城市(1.54%)患病率高于农村(0.95%)。23.8%的哮喘患者有家族史,21%有过敏史。感冒,接触冷空气,吸入刺激性气体为前3位诱因。曾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者为53.8%,曾口服长效茶碱者为24.4%。结论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危害咸宁市儿童健康主要慢性病之一,加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是儿保工作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行为方式的蔓延,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高血压人群进行分级健康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突然的、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多在夜间和凌晨发作。根据全球哮喘防治GINA的用药推荐,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而在我国哮喘患者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尚未达到2%,远低于国外水平,造成广大哮喘患者症状长期不能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在全球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造成的社会负担超过艾滋病与肺结核的总和。目前,全世界有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接近2000万。哮喘既然是慢性病就应该长期治疗,即使是间歇发作和轻症的哮喘患者也应该治疗。以往认为间歇发作的哮喘患者,平素可以不用药物,只有在发作时再用药物治疗。但是最新的国际哮喘指南(2014GINA)中指出,即使是间歇发作的哮喘患者,也建议长期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08-2009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的分析,为建立一套适合乌鲁木齐市的慢性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糖尿病社区防治方案》的要求及标准,对2008-2009年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季报表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与2008年相比,2009年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率分别提高了2.86%和11.19%,管理率分别提高了3.28%和6.68%,但规范管理率却分别下降了3.05%和11.3%。经过对慢性病病人一年的管理,血压控制率为1.24%,血糖控制率为1.56%。结论与2008年相比,2009年虽然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覆盖面有所扩大,但却存在着偏重数量而忽略了管理质量、慢性病患者控制率低下的问题。乌鲁木齐市的慢性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亟待建立起一套适合市慢性病患者监测管理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哮喘患者1.55亿人,至2000年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委员会估计全球患者有3亿人,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成为目前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对我国0~14岁儿童进行哮喘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同样呈上升趋势,儿童哮喘1990年的患病率由0.1%上升至2000年的1.0%,而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上升1~2倍。华东地区患病率最高,其中2000年患病率最高为上海和重庆,均为3.4%。  相似文献   

20.
黄岛区是青岛市的城区之一,2002年黄岛区黄岛办事处被确定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根据当地疾病控制形势迅速启动了慢病防治工作,以《全国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方案》为依据,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黄岛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方案》,开展了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慢性病防治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