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支链氨基酸(BCAA)和谷氨酰胺(Gln)的肠内营养(EN)支持对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肝硬化病人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治疗组(n=43).治疗组病人给予口服BCAA粉50 g/d和Gln 15g/d;对照组给予等热量等氮的复方氨基酸颗粒.分别测定两组病人在营养治疗前、营养治疗第4周末和第9周末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和转铁蛋白)、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在治疗第4周末和第9周末较治疗前和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凝血指标的改善仅在治疗第9周末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强化BCAA和Gln的EN支持可增加肝硬化病人的蛋白质合成,改善其营养状况,有益于肝功能的恢复,进而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肺癌化疗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在肺癌化疗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癌化疗病人分为EN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除给予正常饮食、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化痰、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外,对照组病人按平时饮食习惯进食,外周静脉输注20%脂肪乳250 ml,8.5%复方氨基酸250 ml,10%...  相似文献   

3.
早期正确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够早期预防和纠正此类患者的营养不良并发症;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支持以膳食摄人和肠内营养支持为主,营养处方需要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肠瘘病人在确定性手术前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瘘病人在确定性手术前实行家庭EN支持的效果. 方法:58例肠瘘病人在病情平稳,恢复TEN后分为家庭EN支持组(家庭组,n=31)和住院EN支持组(住院组,n=27),由营养支持小组成员对两组病人进行指导、监测和随访.前瞻性观察记录两组病人EN支持天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营养支持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浆ALB、Hb和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比较EN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营养支持前后,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营养支持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组家庭EN支持时间为(61.11±27.71)d.家庭组和住院组住院天数为[(60.79±17.11)d vs(119.38±46.70)d]、总治疗费用为(14.21±6.12)万元/vs(18.92±7.22)万元,P<0.01. 结论:在严格的指导和监测下,肠瘘病人在确定性手术前实行家庭EN安全可行,可达到住院营养同样的营养效果,同时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与血糖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肠外营养支持创始人之一Wilmore提倡普及肠内营养 (eeteralnutrition ,EN)已十余年。当前认为大多数内、外科需要营养支持者 ,包括糖尿病 (dia betesmellitus ,DM )患者 ,只要胃肠道有功能 ,均应首选EN支持。文献报道 ,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 ,EN较少引起高血糖反应[1] 。DM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在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和烧伤等应激状态下会急剧恶化 ,住院患者往往同时需要EN支持 ,如治疗不当 ,会加重患者的糖代谢障碍 ,影响预后 ,临床医师应予高度重视。1 EN支持的原则DM患者EN支持的…  相似文献   

6.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几点实践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0引言 为适应临床医疗需要和提高营养治疗水平,我院营养科自1998年以来,逐步开展了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并由此促进了科室工作的全面发展.本文作者仅就我科近年来在开展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时早期对胃肠功能适应性调理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疾病特点采用个体化、功能化肠内营养配方的必要性,评价营养支持效果应考虑整体效应性及开展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体对营养科学科发展的影响的几点实践体会,作以下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病人术前使用肠内营养(EN)制剂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78例行择期保肛手术的直肠癌病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205例,术前均口服EN制剂(瑞能)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173例,术前均口服聚乙二醇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MBP)。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肠道清洁度,比较术后30 d内吻合口瘘、感染并发症、非感染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的发生率,以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耐受固体食物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肠道清洁度均较好,研究组病人术后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耐受固体食物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两组病人的术后吻合口瘘、感染并发症、非感染并发症、手术死亡以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N制剂用于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可获得满意的肠道清洁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和效能比较。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患42例,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22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作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流质饮食。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电解质紊乱情况、肛门排气和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结果 两组肠道清洁度均较好。实验组术后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对照组中发生低位直肠吻合口瘘2例,发生腹腔感染1例。实验组术后电解质紊乱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P<0.05)。以肛门排气时间计算的肠功能正常恢复率,实验组为86.4%,显高于对照组的55%(P<0.05)。实验组术后与肠道准备前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性(P>0.05),而对照组术后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重、上臂肌围等指标均较肠道准备前下降,差异有显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性。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纽纯素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度,并可改善患营养状况,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营养治疗是Ⅱ型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本组成部分。本介绍了美国糠尿病协会(ADA)2000年提出的营养治疗的目标,以及基于现有的临床经验和普遍认识而提出的热量及营养素推荐存量标准。对于难以累口摄取自然膳食的糖尿病患,应首选肠内营养。密切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重及肾功能的代谢指标以及生活方式等,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0 引言 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病人常见而且难以处理的一个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当胃肠道有功能时,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同样,在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时,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营养途径及营养制剂种类都是非常重要的.有证据表明,头、颈部癌放疗时,因长期吞咽困难或危重状态伴胃排空障碍,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主观综合性评估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在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140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将病人分为A、B和C组,比较各组间营养指标的差异,并分析Child-Pugh分级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的总发生率为42.85%,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40例(28.57%),重度营养不良20例(14.29%).各组间的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肌酐身高指数(CHI)、血清转铁蛋白(TF)和清蛋白(ALB)等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BMI和血清TF与病人Child-Pugh分级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AMC、TSF、CHI和血清ALB与病人Child-Pugh分级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4、-0.673、-0.597、-0.814,P<0.05). 结论:肝硬化病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SGA可用于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人体测量学指标在肝硬化病人营养风险评估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人体测量学指标在肝硬化病人营养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339例肝硬化病人为肝硬化组,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使用营养风险2002(NRS 2002)评分对人组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肩胛下皮皱厚度(SFT)、上臂围(AC)和手握力(HGS)等,根据所得数据计算体重指数(BMI)和上臂中部肌肉围(AMC).使用t检验、皮尔森相关、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 结果:两组AC、AMC、SFT和双手握力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有营养风险的肝硬化病人BMI、AC、TSF、AMC、SFT和HGS均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和AMC是肝硬化病人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而BMI则是保护性因素. 结论:①肝硬化病人有无营养风险者在人体测量学指标存在差异,其中AMC和BMI是病人存在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②综合人体测量学、血生化检查和其他评估方法可以提高营养风险评估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治疗措施.然而,在实施中常因技术操作不当或营养物制备不完善而产生多种并发症,主要有:(1)技术性并发症,如气胸、动静脉损伤、导管错位、空气栓塞、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等.此类并发症近年已少见.(2)感染.近年加强护理及严格无菌技术其发生率已明显降低.(3)代谢并发症,包括高糖及低糖血症、肝功异常、蛋白代谢及脂代谢紊乱等.只要提高认识加强预防均可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对病人全血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测定了 5 2名肝硬化病人和 4 4名非肝硬化病人全血中锌 (Zn)、铜 (Cu)、铁 (Fe)、钙 (Ca)、锰 (Mn)和镁 (Mg)含量。结果 :肝硬化病人血锰含量增加 (P <0 .0 1) ,Zn、Fe和Mg含量降低 (P <0 .0 1) ,Cu和Ca含量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硬化时 ,病人血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是受到影响的 ,在临床上要注意监测 ,以防止因某些金属元素缺乏和 /或过多而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某院治疗的94例肝硬化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38例,40.43%)和中青年组(56例,59.57%),对比观察其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结果老年组患者的黄疸(P﹤0.01)、腹水(P﹤0.05)、感染(P﹤0.05)、肝肾综合征(P﹤0.05)、肝性脑病(P﹤0.01)和电解质紊乱(P﹤0.05)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结论与中青年人群相比,老年肝硬化病人各种临床表现更为明显,严重并发症更多见。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肝硬化患常存在营养不良和高分解代谢,进行手术时应给予营养支持。肝脏是蛋白质、脂肪和糖代谢的主要器官,营养的选择很重要。富含支链氨基酸的溶液可抗代谢并且刺激肝细胞的再生,可作为蛋白质的来源。术后残存肝脏主要利用脂肪酸提供能量,过多的糖可抑制内源性脂肪利用。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病人术前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术前支持对肝硬化病人的作用。方法:对21例病人进行辅助性营养支持,时间为7-27天绝大多数为10-14天。营养液基质以葡萄糖-脂肪为能源,其中脂肪占热量的30%左右,氮源以含高浓度支链氨基酸溶液提供。结果:(1)绝大部分病人全身营养状况有不同程度改善;(2)部分病人肝功能也有好转,肝分级提高;(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硬化病人术前营养支持是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的感染状况、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感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控制感染的发生、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对323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分别统计感染发生例数、发生频率、感染部位、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了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23例肝硬化患者感染发生率为39.94%(129/323),社区感染发生率22.60%(73/323),医院感染发生率17.34%(56/323).常见感染部位按发生频率依次为呼吸道、肠道、泌尿道、胆系、腹腔;感染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耐药率高;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肝癌、肝功能B级、肝功能C级、消化道出血、糖尿病、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结论 肝硬化患者感染率高,感染可能涉及多种危险因素,感染发生后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并制订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提高肝移植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促进术后的恢复.方法:对33例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和营养支持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1~3天)采用肠外营养(PN),并辅以人血清蛋白和血浆;在术后第4~5天开始肠内营养(EN)结合PN,并逐渐过渡至完全经口饮食.术后使用精氨酸(Arg)辅助治疗7~11天.结果:33例病人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后,除有2例病人分别于术后第10、25天死于急性排斥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和1例谷丙转氨酶(GPT)升高外,其余病人的血清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GPT、总胆红素(T-BIL)和结合胆红素(D-BIL)降至正常范围,其中第7、14和21天检测的TP、ALB、GPT、T-BIL水平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BIL第3天与术后第1天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D-BIL第3、7和21天与术后第1天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明显促进肝移植病人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营养支持在肝移植病人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的作用和方法选择。方法:3例肝移植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全肠外营养(TPN),后在PN基础上加肠内营养(EN),并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TEN),最挂一漏万转为完全经口饮食。结果:术后病人肝功能恢复,黄疸减轻,血浆蛋白提高,氮平稀改善,康复良好。结论:肝移植术后病人需要营养支持,并从TPN→PN EN→TEN逐渐过渡;胃肠功能一旦恢复,早期EN有利于促进肝移植术后病人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