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花琼  杨建国  余杰 《海南医学》2014,(10):1548-1550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的湿化效果,为临床上进一步选择合理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入住ICU的138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实验组(81例)和对照组(57例),实验组采用低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持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控制滴入持续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气道湿化并发症(痰痂形成、气管黏膜损伤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χ2=7.001,P<0.01),实验组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672,P<0.01)。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患者,低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持续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优于微量泵控制滴入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前者可降低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量输液器在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的疗效。方法:将84例气管切开术后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精量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湿化气道。结果:精量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的患者痰液易于咳出、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并发症下降。结论:精量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湿化气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精量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8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精量输液器持续湿化气道,通过对痰液黏稠度的观察,及时调整湿化的各个环节。结果精量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后,患者痰液易于咳出,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并发症明显下降。结论精量输液器持续湿化气道是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两种气道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脱机后行气道湿化7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间隔交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一次性湿热交换器(人工鼻)联合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法;对照组37例,采用间断氧气驱动雾化联合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呛咳次数、平均例/日吸痰次数、湿化导管脱出次数、痰培养阳性例数以及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呛咳次数、例/日吸痰次数、湿化导管脱出次数及痰培养阳性数均少于对照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鼻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氧气驱动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恒温湿化氧气吸入对气管切开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吸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气管切开前均无肺部感染、无肺部慢性疾病、APACHE Ⅱ评分8分以上。实验组采用恒温湿化氧疗,对照组采用湿化瓶吸氧+间歇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气道湿化效果、痰痂形成、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吸道粘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心率、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湿化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病人采用恒温湿化氧疗湿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一次性输注泵用于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23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观察组)应用一次性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B组(对照组)用传统的输液器持续滴注湿化气道法,观察和探讨两种方法用于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应用一次性榆注泵持续气道湿化较输液器滴注气道湿化,可有效预防痰痂形成,减轻气道损伤,和避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一次性输注泵用于气道湿化,此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浓度氯化钠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8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给0.45%氯化钠,对照组给0.9%氯化钠,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45%氯化钠用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0.9%氯化钠。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堵管器具的合适与否,是能否顺利堵管,无漏气及感染,便于护理,无脱落的关键。临床上堵管器具的选择有很多,如:输液器墨菲滴管、木塞、橡胶塞、胶布等,在使用过程中,都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我科将氯霉素眼药水瓶盖(湖北潜江制药厂生产)灵活运用于气管堵管,经临床使用,效果非常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应用输液泵持续点滴湿化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广东省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行气管切开并应用输液泵控制输液器滴速进行气道持续湿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24例行气管切开并应用传统间断气道湿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操作护理时间、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湿化满意度分别为88%(21/24)、54% (13/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次数、操作护理时间、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应用输液泵持续点滴湿化效果好,可缩短护士的工作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吕晓  刘蓉  孙群 《中国厂矿医学》2014,(8):1016-1017
目的探讨新型气管切开防护罩在微量持续气道湿化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8月至2013年6月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或ARDS引起肺功能不全造成气管切开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气管切开防护罩微量持续湿化气道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套管外口敷料覆盖并间断湿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及吸痰后5 min SpO2〈95%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及吸痰后5 min SpO2〈95%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湿化(P均〈0.05)。结论气管切开防护罩在微量持续气道湿化中有良好的湿化效果,能够有效防止异物进入气道、减少肺部及气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