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剂量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且剂型为丸剂的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以山药的剂量为主线,用EXCEL 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小剂量山药发挥补脾功效用强;山药发挥补肺功效时存在剂量界线,即以10 g 为界,剂量小则作用弱,剂量大作用强;山药发挥益肾功效时常用中剂量,较大或较小效果不明显;山药发挥固肾功效时则与补肾相反,较大或较小剂量效果明显。结论:剂量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产地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以山药的产地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需要补肺和补肾时,以怀山药为佳;需要补脾和固肾功效时不用特意指定怀山药。结论产地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服药时间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的方剂进行收载记录,收集山药方剂320首,以山药的服药时间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山药服药时间与功效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饭后"补脾,"饭后"或"临卧"服用补肺益肾,"空腹"固肾。结论:服药时间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药引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以山药的药引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补脾不用盐汤;补肺一定用米汤或姜汤,一定不用盐汤,坚决不用酒;益肾用盐汤不用姜汤;固肾同益肾用法。结论:药引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方剂角度分析炮制对山药功效的影响。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的方剂进行检索,以山药的炮制方法为主线,用EXCEL 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山药炮制品依次为炒山药、干山药、生山药,其中炒山药补脾益肾作用较强,生山药补肺生津作用较强,干山药固肾作用较强。结论:炮制对山药的功效有显著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历代含丹参方剂构成信息关联网络的分析和挖掘,探究丹参临床应用情况,发掘丹参潜在功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和创新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文献记载中含丹参或含丹参别名、异名的方剂,采用基于Aprio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及网络构建与知识发现方法,分析丹参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筛选含丹参方剂1007首,发现丹参在宋朝、清朝以及现代应用较为广泛;临床应用的剂型多以丸剂、汤剂、散剂为主;应用丹参的方剂药味数主要集中在6~15味;丹参配伍应用的临床功效比较广泛,频数排列前十的功效,除目前临床常用的活血功效外,很多被现代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忽略的功效,如养血、安神、调经、益气等亦非常常见,并具有“解郁”等潜在作用;根据功效不同,与丹参配伍应用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当归、川芎、甘草、人参等,香附当归药对配伍的置信度达到84%;关联网络分析发现丹参方剂活血作用与清朝、现代关系密切,应用剂型以汤剂为主,多与当归、桃仁等药物配伍。丹参养血功效常与安神功效同时出现,其养血安神作用多与当归、天冬等配伍相关,剂型多为丸剂。结论 本研究发现,丹参在不同历史时期应用及剂型、配伍等均具有一定规律性,并对丹参的临床功效的发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历代含丹参方剂功效的多样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远远超过目前的应用情况,这就意味着丹参还有许多潜在的临床功效亟待进一步验证与开发,可以为进一步扩大丹参的临床合理应用和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1)
本文统计《中国药典》《傣医方剂学》《民族药成方制剂》收载的227个傣医方剂,对方剂名称、批准文号、类别、剂型、药味数、药物类别及数量、常用药及使用频率、主治、送服物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方剂命名采用"药材名+功效+剂型""药材名+主治+剂型""功效+剂型"等11种形式; 26个方剂获得国药准字批文,主要由云南省18家医药企业所生产;方剂主要分为水塔不足方、土塔壅塞过盛方、调四塔总方等14种类别;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等17种;方剂的药味数最多达30味,最少为单味,药味数为3、4味的最多;使用432味药物,其中植物药404味,动物药17味,矿物药5味,辅料3味,成药2种,其他1味;用药频率排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红花丹、姜黄、胡椒、百样解、水菖蒲、山大黄、腊肠树、小姜、旱莲草、宽筋藤;送服物质有水、蜂蜜、姜汁、胡椒、米汤、淘米水、猪油、芝麻油等10种;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特色用药方法有睡药法、坐药法、磨药法等。由此可知,傣医方剂分类方式独特,特色剂型丰富,临床应用广泛,对其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有利于促进傣医药及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为中印传统医学交流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统计《中国佛医方剂类编》收载的616种佛医方剂,对方剂的出处、名称、剂型、药味数、功能和主治,以及药物的类别及数量、常用药及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方剂来源于《外台秘要》《峨眉神效验方》《竹林女科证治》等43本古籍,始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和清朝收载的方剂较多;方剂分为理血剂、补益剂、清热剂、治风剂、理气剂等19个类别;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药膳、酒剂等22种,其中煮散剂、药膳、吊膏、醍醐方和末药方颇具特色;方剂命名采用"主药+剂型""主治+剂型""功效+剂型"等11种形式;93.32%方剂的药味数在15味以内,66.78%方剂的药味数在8味以内,最多达77味,最少为单味;送服物质有酒、童便、醋汤、石菖蒲汤、桂圆汤、薄荷汤、朱砂末等14种;使用636味药物,其中植物药506味,动物药79味,矿物药37味,辅料6种,另外涉及食材44种,生僻药材26种;用药频率排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当归、姜、地黄、川芎、人参、茯苓、白术、黄芩、白芍等;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等。结论佛医方剂种类繁多,剂型丰富,植物药占比最高,临床应用有一定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药散剂在动物实验中应用较少,本研究重在对比中药散剂和煎剂在肿瘤学常规体内外实验中的差异。方法:根据文献及药物特性制备双参颗粒散剂、煎剂及醇提产物,体外实验对比醇提双参颗粒散剂和传统水煎剂对Lewis肺癌细胞的影响;动物实验观察2种剂型对C57BL/6荷瘤小鼠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和传统煎剂相比,双参颗粒醇提产物对肿瘤细胞有更明显的抑制增殖及迁移、促进凋亡的作用,其优势在于抑制早期肿瘤生长的作用,对肺转移无显著优势。结论:中药散剂和传统汤剂在肿瘤学常规实验中有较大差别,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桂附地黄口服液系桂附地黄丸的剂型改造。桂附地黄丸收载于《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病症。本实验对口服液和丸剂进行了药理研究。结果表明,桂附地黄口服液和丸剂在500mg/kg/日(相当生药量)用量时能明显对抗醋酸可的松所致的大鼠体重、脾脏、肾上腺重量及血浆皮质酮含量降低;两剂型用量5g/kg/日(生药量)时能明显增强小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山药具有补肾滋阴、益气生津等多种功效,在治疗某一特定疾病时,往往只需要发挥其部分功效。探索山药治疗肾脏疾病的功效,可避免使用山药的随意性或者盲目性,从而为提高遣方用药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薯蓣丸抗疲劳作用机制以及IL-6与疲劳的相关性.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薯蓣丸组,各12只.采取强制冷水游泳造模,薯蓣丸组进行喂食薯蓣丸配方颗粒溶液,模型组亦相应增加饮水量.模型组与薯蓣丸组均继续强制冷水游泳21天.实验第28天各组均进行力竭游泳,测定力竭时间与IL-6.结果:薯蓣丸组游泳力竭时间较模型组及空白组明显延长;薯蓣丸组与模型组IL-6均显著低于空白组.结论:大鼠疲劳状态下IL-6水平有所降低,薯蓣丸有一定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山药在各历史时期临床运用,为临床使用山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的山药方668 首,对山药及其各功效出现的频次及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药各功效区别运用从宋代开始广泛,至明、清达到高点,近现代各功效区别运用走低。山药在整个历史时期,各功效的使用以补脾益胃和益肾强阴为主,其次为固肾敛阴和补肺生津。结论:本研究分析了山药在各历史时期临床运用,为临床科学组方及人们日常保健使用山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药与茯苓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山药和茯苓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突出配伍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方法:山药和茯苓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基于药对配伍的原则、药对配伍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等,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于Excel,对山药和茯苓配伍组成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补益药类,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茯苓.结论:山药与茯苓配伍补泻结合,适宜病症较为广泛,对临床和保健养生运用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滕立春 《光明中医》2021,36(1):125-127
失眠是影响人们健康状况的常见临床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和生活水平,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经方是临床常用方剂,效果好,见效快,本文针对不同证型导致的失眠,辨证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肾气丸、酸枣仁汤、半夏泻心汤等经方取得一定的疗效,病例典型,效果突出,现总结如下,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拟探讨柴越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进而探讨其可能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复合造模法制备抑郁症模型,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抑郁模型组、西药对照组、柴越汤组、小柴胡汤组和越鞠丸组。通过体重变化、糖水消耗和敞箱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酶联免疫法测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5-HT和NE的变化,观察柴越汤对抑郁模型大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21d造模和用药后发现模型组体重增长缓慢,治疗组体重较模型组体重明显增加(P0.001);在敞箱实验中造模前各组大鼠行为学得分和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造模和用药后发现模型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明显减少,治疗组能明显增加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得分和糖水消耗百分比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5-HT、NE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大鼠5-HT、NE均大于模型组,其中西药对照组、柴越汤组和越鞠丸组大鼠脑内5-HT、NE含量高于小柴胡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越汤、小柴胡汤与越鞠丸对抑郁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拆方后,小柴胡汤组、越鞠丸治疗抑郁症疗效较柴越汤略有下降。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脑内5-HT、NE的含量,协调多种神经递质的失衡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向阳红  侯聪 《光明中医》2016,(19):2869-2870
目的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探索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原理,分析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病因病机,论述各型的临床表现,提出不同的治法及遣方用药。结果肝阳头痛型因肝阳偏亢,生风化火所致,治宜平肝潜阳熄风,常用方剂为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化裁;血虚头痛型因气血不足,不能上荣,脑窍失养导致,治宜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常用方剂为四物汤、八珍汤、归脾汤等加减化裁;痰浊头痛型因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所致,治宜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常用方剂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导痰汤等加减化裁;肾虚头痛型因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所致,治宜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常用方剂为大补元煎、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肾气丸、右归丸等加减化裁;瘀血头痛型因瘀血阻窍,络脉滞涩,气机郁滞所致,治宜活血化瘀,通窍止痛,常用方剂为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加减化裁。结论中医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肾气丸作为一首千古名方,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应用。以往医家应用本方的经验多以单方为基础进行药物加减。随着临床所见病证日趋复杂,临床医家渐渐形成“疑难杂症用合方”的共识。贾春华教授既是合方的倡导者,又是临床应用合方的践行者,临床善用合方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本文以以肾气丸为案例,简要介绍贾春华教授于不同疾病场景下应用肾气丸类合方治疗杂病的经验,分别是: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抵挡汤加减;痹病——肾气丸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独活寄生汤加减;腰痛——肾气丸合立安丸加减;生殖系统疾病——肾气丸合四妙丸、桂枝茯苓丸、五子衍宗丸等加减;肾气丸合自制通关平格汤、真武汤加减治疗水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