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双叶瓣修复颧面部皮肤癌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颧面部皮肤癌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52~78岁,平均64.1岁。病程1~14个月,平均4.6个月。基底细胞癌11例,鳞状细胞癌4例。术前1例肿瘤病灶合并感染,余患者皮肤均无破溃;肿瘤均累及皮肤层。TNM分期:T2N0M213例,T3N0M3患者2例。肿瘤病灶切除后遗留缺损范围为4.0 cm×2.5 cm~6.5 cm×4.0 cm。采用改良的耳前、耳后双叶瓣修复缺损,切取范围第1叶皮瓣4.0 cm×2.5 cm~6.5 cm×4.0 cm,第2叶皮瓣3.0 cm×2.0 cm~5.0 cm×3.0 cm。结果术后1例切口部分裂开,经换药后痊愈;余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1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患者面部无明显不对称,眼睑闭合无影响,无面神经损伤表现。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度评分:不满意1例,可以接受1例,比较满意7例,非常满意5例。结论使用改良耳前、耳后双叶瓣修复颧面部皮肤癌术后缺损可获得较好效果,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病例 患者男 ,5 3岁。右鼻前庭肿物伴疼痛 4个月 ,当地医院病理诊断报告“鳞癌”。入院后检查 :右侧鼻前庭肿物突出鼻腔 ,并侵及同侧鼻小柱 ,鼻中隔向左侧偏斜。手术于全身麻醉下进行 ,超过肿物边缘约 3~ 5mm切除肿物 ,为彻底切除 ,将同侧鼻翼基底掀起。切除肿物后形成的鼻孔基底创面约 1.5cm× 2 .0cm ;鼻小柱右侧创面 1.5cm× 1.0cm。其中 ,鼻小柱皮肤、鼻翼软骨内脚及部分鼻中隔黏膜切除 ,仅保留左侧鼻翼软骨及其皮肤、黏膜组织 ;鼻前庭基底缺损累及上唇唇白部分皮肤、肌肉约 0 .3cm ;同时 ,掀起右侧鼻翼基底 ,切除其内侧面少许皮肤组…  相似文献   

3.
阴囊Paget病又称为阴囊炎性癌或湿疹样癌,临床较少见,易误诊。我院近年来收治7例,现对其临床及病理特征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7例,年龄55~68岁,平均62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2.5年。均表现为阴囊局部瘙痒、糜烂、粘液性或脓性渗出及结痂,并伴有恶臭,病灶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炎性反应,皮肤红肿、疼痛。病灶大小为5cm×5cm~12cm×18cm。病变局限于左侧阴囊者3例,右侧3例,双侧1例,其中累及阴茎皮肤者2例,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3例。按Ray分期,A1期4例,A2期2例,B期1例。患者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使病灶与周围皮肤界限分清。在此基础上,7例…  相似文献   

4.
198 6年至 2 0 0 1年我院收治阴囊Paget病 (SPD) 12例 ,均经病理证实并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12例。年龄 4 9~ 76岁 ,平均 6 4岁。病程 10~ 110个月 ,平均 5 5个月。病灶位于阴囊左侧 5例 ,右侧 3例 ,双侧 4例。皮损面积 2 .0cm× 3.0cm~ 8.5cm× 13.0cm。常见症状为阴囊瘙痒难忍 ,夜间甚于白天。搔抓破溃后疼痛伴有恶臭。病灶可向阴囊邻近部位蔓延。确诊前均曾被误诊为阴囊湿疹或慢性炎症。病理报告 7例Paget细胞局限于表皮和毛囊 ,累及毛囊并有真皮微浸润灶 1例 ,同时累及毛囊与汗腺 2例 ,1例累及汗腺且浸润真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下眼睑全层缺损的修复再造经验.方法 1994年7月-2005年6月,收治25例下眼睑缺损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48~83岁.下眼睑缺损原因基底细胞癌9例,鳞状细胞癌11例,皮脂腺癌5例.肿瘤切除后下眼睑缺损范围达50%~100%.病程3个月~5年,术前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手术采用长20 mm、宽5~6 mm自体耳软骨游离移植作为眼睑内层,切取30 mm×12 mm~50 mm×20 mm的额部皮瓣作为眼睑外层再造眼睑.结果 术后患者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均未形成继发性缺损,创面Ⅰ期愈合.8例术后4~5 d出现浅层点状角膜炎,经滴抗生素眼药水后治愈.25例均获随访6个月~5年.2例皮脂腺癌浸及泪小点,连同部分泪小管被切除致溢泪;2例下眼睑轻度外翻致轻度闭合不全.再造眼睑外形美观,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随访期恶性肿瘤均无复发.结论 额部皮瓣移位联合耳软骨移植是修复下眼睑全层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皮肤基底细胞癌是发生在头面部的常见恶性肿瘤 ,为达到彻底根治往往要切除肿瘤周围正常皮肤 0 .5~ 2cm ,造成较大皮肤缺损 ,勉强拉拢缝合会造成面部器官的移位 ,采用植皮的方法其植皮区产生色素沉着而不被患者接受。我科自从 1998年 2月至 2 0 0 1年 3月 ,应用皮下蒂鼻唇沟皮瓣转移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留下的创面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2例患者 ,男性 7例 ,女性 5例 ,年龄 4 2~ 75岁。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周围 0 .5~ 1.5cm的正常皮肤 ,肿瘤切除后创面缺损为 1cm× 3cm~ 2cm× 4cm。2 典型病例 某女 ,4 6岁 ,…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院共行腹腔镜小儿斜疝内环口缝扎术 5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腹股沟斜疝 5例均为男性 ,2~ 5岁 ,平均2 5岁。右侧腹股沟斜疝 2例 ,左侧 2例 ,双侧 1例。病程约2年 ,平均患病 1 5年。1 2 手术方法 采用基础麻醉、静脉麻醉或基础 +静脉麻醉。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取脐左缘 1cm切口生成气腹至 1 0 7~1 33kPa后 ,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股沟区 ,于脐至耻骨中点右腹直肌旁建立 0 5cm操作孔 ,自腹壁外内环口处直针 4号丝线进入腹腔镜下行内环口缝扎。左右两侧缝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2 3岁。因接触 1 0kV高压电线致伤 ,伤后 2h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 ,左腰部 2 0cm× 30cm皮肤、肌肉缺损 ,左侧髂嵴部分炭化 ,左侧近脊柱处有 8cm× 8cm后腹膜缺损 ,部分降结肠疝出。右侧腹股沟区有 1 0cm× 1 5cm大小的创面 ,该处皮肤及缝匠肌、股四头肌近端大部分缺损 ,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外露。诊断 :高压电接触烧伤 ,总面积1 5 %TBSA,Ⅲ度。入院后给予补液、碱化尿液、预防肾功能衰竭、防止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急诊清创后 ,用右大腿前外侧股四头肌皮瓣修复右侧腹股沟区创面 ,以左臀部臀大肌皮瓣修复左腰部大部分缺…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坐骨神经损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解剖位置的分析探讨全髋置换 (THR)术中坐骨神经 (SN)损伤的因素。方法 本组共 5 6具成年骨盆标本 ,对SN的来源及走行、SN与髋臼的关系进行测量分析 ,并对在THR术中拉钩及螺丝钉固定所致SN损伤 ,进行详尽测量分析。结果 测出SN至髋臼底的距离左侧为 6± 0 85mm ,右侧为 6± 0 71 2 5mm ;SN至髋臼缘的距离左侧为 1 3± 0 75mm ,右侧为 1 4± 0 0 6 2 5mm。SN在髋臼缘处周径左侧为 32± 0 2 75mm ,右侧为 31± 0 6 75mm。髋臼底至坐骨大孔的距离为左侧为 2 9± 0 36 2 5mm ,右侧为 2 9± 0 2 375mm。并确定拉钩及螺丝钉固定在 1~ 3点及 5~ 6点为安全区。结论 在THR术中陈旧髋臼骨折脱位、拉钩的位置不当、螺钉固定髋臼位置不当均可以损伤SN。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9岁,发现左颈部肿物且渐增大1个月,进食哽噎7d于2012年1月2日入院.既往全身皮肤多发结节25年.查体:全身皮肤可见2~5 mm至1~2 cm大小的多发散在软疣状物,以头面部及胸部上腹部为著,局部皮肤可见色素斑,左侧下颌腮腺位置可见一隆起明显肿物,约8 cm×7 cm大小,质软,有压痛,未触及明显波动感,活动度一般,与周围分界清.左枕部及右侧腘窝可触及约2 cm×3 cm大小质软肿物,与周围分界清,活动度一般,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彩超检查:左侧沿颈外静脉走行可见一囊状肿物,约8 cm×7 cm×5 cm,考虑:腮裂囊肿?颈部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右叶可见结节性甲状腺肿.胸片可见气管及食管向右侧移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 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42例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 ,男 3 0例 ,女 1 2例 ,年龄 3 2~ 70岁 ,平均 53岁 ,在MRA上观测椎动脉成像走行并测量椎动脉内径。结果 本组 42例中 3 5例椎动脉发育正常 ,其左侧椎动脉内径平均为 4.1mm ,右侧平均 3 .8mm。 7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 ,左侧椎动脉 2例 ,右侧 5例。发育不良侧椎动脉在MRA上显示为全程均匀性纤细、狭窄 ,内径 1 .1~ 1 .7mm ,平均 1 .5mm ,为正常椎动脉的 1 / 3~ 1 / 4。 7例患者临床症状与转颈无明显相关性 ,药物非手术治疗可缓解症状。结论 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可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 ,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9岁。因肛周疼痛流脓11d,加重2d入院。体温39.5℃,表情痛苦。专科检查:肛门外观可见肛门左侧臀部红肿高突并波及会阴部和部分阴囊,面积20cm×15cm,局部皮肤温度较高,触痛明确;1点位距肛缘3cm处有一瘘口,大小1.0cm×0.5cm。瘘口组织呈灰黑色,已坏死。坏死处有脓液流出,恶臭;2点位分别距肛缘约3.5cm和5cm有两处脓腔,脓腔呈灰黑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一种打破常规任意皮瓣长宽比例限制的狭长窄蒂皮瓣在面额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成活机制.方法 设计不带知名血管,以耳前或耳后狭长皮肤筋膜或单纯筋膜为蒂的侧颌颈部皮瓣,修复面额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26例,其中颞额区皮肤基底细胞癌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6例,面部恶性黑色素瘤1例,基底细胞癌8例,鳞状细胞癌5例,皮肤黏液癌1例.26例皮瓣的蒂部有24例在耳前,2例在耳后;4例仅为筋膜蒂.皮瓣最大10.0 cm×8.0 cm,最小3.0 cm×2.5cm,蒂宽1.0~1.5 cm,蒂长2~6 cm.结果 26例狭长窄蒂皮瓣除5例皮瓣远端淤血,其后渐恢复,其余全部成活,修复后局部外形理想.结论 该狭长窄蒂皮瓣不带知名血管,其长宽比例超过常规任意皮瓣,无需解剖血管,切取容易,蒂部狭长使其旋转和覆盖范围大,供、受区邻近,是修复面额部皮肤癌扩大切除后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4.
1994年以来,应用皮下延伸蒂推进皮瓣修复皮肤缺损16例,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52岁。病因:血管瘤7例。色素痣4例。瘢痕3例,基底细胞癌2例。部位:胸部4例,鼻唇沟区3例,颞部3例,四肢3例,枕部2例,骶部1例。皮肤缺损面积1.0cm×1.8cm~4.5cm×5.5cm,皮瓣1.0cm×2.5cm~4.5cm×7.0cm,皮瓣最大推进距离为6.0cm。术后皮瓣均成活,外形良好,无继发畸形(图  相似文献   

15.
00 4年 2~ 3月我们应用耳大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成功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2例 ,效果满意。1 病例介绍例 1 患者男 ,5 1岁。因左颊部溃疡进行性增大 1个多月于 2 0 0 4年 2月 2 7日入院。检查 :左第 2、3磨牙相对之颊黏膜 4cm× 3cm菜花状隆起 ,质地硬 ,边缘不清 (图 1)。经病理切片后诊断为左颊黏膜鳞状细胞癌 (T2 N0 M0 )。常规手术前准备后 ,在全麻下行病理监控下的左侧颊颌颈联合根治术。选用以左腭大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全腭黏骨膜岛状瓣修复左颊后部软组织缺损 ,耳大神经营养血管岛状耳后皮瓣修复下颌后区牙龈及颊前部软组织缺…  相似文献   

16.
皮肤扩张术治疗大面积头皮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临床上头皮大面积缺损者并不少见。近年来 ,我们采用皮肤扩张术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 5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8~ 6 1岁。病程 4个月~ 3年 ,其中头皮鳞状细胞癌 1例 ,黄脂瘤病 1例 ,头皮烧伤 3例 (2例伴有颅骨烧伤 ) ,头皮缺损为 8~ 10 cm× 7~ 11cm。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皮肤扩张器置入。于病灶周围正常皮肤处选择扩张部位 ,切口长约 4~ 5 cm,距创面边缘 8~10 cm帽状腱膜下潜行分离 ,形成腔隙 ,选择与病灶大小相适应的 15 0 ml或 2 0 0 ml肾形皮肤扩张器 2枚 ,分别置入不同腔隙 ,注射壶留置于切口外 ,逐…  相似文献   

17.
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耳后皮下蒂皮瓣修复耳甲腔缺损11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17~62岁。病因:良性肿瘤4例(其中基底细胞乳头状瘤3例、日光性角化病1例)、恶性肿瘤2例(其中鳞状基底细胞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色素痣3例、毛细血管瘤1例、化脓性肉芽肿1例。面积:最小0.6cm×0.8cm,最大1.5cm×2.4cm(包括部分耳甲艇缺损)。深度:侵及软骨者6例、软骨膜者2例、软骨膜表层者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肤色质地正常,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图1~3)。手术方法局麻下,根据病因切除病损达软骨膜(或切除软骨),根据耳甲腔缺损创面的大小、形状,在耳后乳突部设计并切取一与耳廓根部平行的舌形皮瓣,深达骨膜表层,皮瓣根部横行切除一小条浅层皮肤,宽度与耳甲组织全层的厚度相当,形成皮下蒂皮瓣。在耳后耳廓根部相应部位横行切穿耳甲组织形成隧道,隧道宽度略大于舌形皮瓣的宽度。将耳后皮瓣通过耳甲隧道,移转到耳前,修复耳甲腔缺损创面。皮瓣的无皮肤区边缘与两侧耳甲组织创缘缝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讨论耳甲腔的皮肤菲薄,皮下组织极为薄弱,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粘连,因此,在病损切除后,难以直接缝合或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采用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16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男12例,女4例;年龄6~48岁,平均22.3岁。外伤12例,烧伤3例,冻伤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4 cm~11 cm×6 cm。以外踝上0~3 cm处为轴点切取外踝上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6 cm×5 cm~12 cm×8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3 d 2例发生皮瓣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6个月。皮瓣外形略臃肿,色泽与受区正常皮肤相似,质地良好。术后3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6 mm。结论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覆盖范围广,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 5点 7点进钉方法进行相关的放射解剖学研究。方法 :在 5 0块骶骨标本上 ,用 为 1mm的软钢丝在骶骨翼、骶骨上关节突处紧紧缠绕 2个钢丝圈 ,将 为 3mm的钢珠用胶布固定在 5点 7点处 ,拍骶骨正位片 ,观测钢珠与 2个钢丝圈的位置关系及其至骶管外侧壁、骶骨上面的距离。作经 5点 7点水平平行于S1椎体上面的CT扫描 ,观察骶骨横断面的形态特点 ,测量与矢状面夹角为 0°和向内 10°时的进钉深度。结果 :5点 7点处钢珠均位于上关节突与S1后孔缠绕的钢丝圈显影内 ,位于骶管侧壁钢丝圈显影的外侧 ,钢珠与骶管外侧壁的距离为左侧〔 ( 6 7± 2 3 ) ( 5 0~ 12 0 )〕mm ,右侧〔 ( 6 6± 1 9) ( 5 0~ 11 0 )〕mm ;此点至骶骨上面的距离为左侧〔 ( 11 5± 5 3 ) ( 5 0~ 2 8 0 )〕mm ,右侧〔 ( 11 6± 5 4) ( 5 0~ 2 9 0 )〕mm。CT片显示钉道与矢状面平行( 0°)时 ,进钉深度左侧为〔 ( 3 2 6± 3 5 ) ( 2 4 0~ 40 0 )〕mm ,右侧为〔 ( 3 2 6± 3 5 ) ( 2 4 0~ 42 0 )〕mm ;螺钉向内与矢状面的夹角为 10°时 ,进钉深度左侧为〔 ( 3 8 1± 3 8) ( 3 0 0~ 46 0 )〕mm ,右侧为〔 ( 3 8 0± 3 9) ( 3 0 0~ 46 0 )〕mm。结论 :骶骨上关节突恒定存在 ,将每侧上关节  相似文献   

20.
自1 998年4月~2 0 0 3年1月,应用芬兰产百优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2 0例,经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中男1 4例,女6例,年龄8~1 4岁,左侧8例,右侧1 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坠落伤8例,体育摔伤5例。骨折部位:头下型3例,颈中型6例,基底型1 0例。骨折分型按Garden法:Ⅱ型4例,Ⅲ型9例,Ⅳ型7例。伤后就诊时间:1d内1 6例,7d内4例。1 2 手术方法 入院后常规行下肢牵引,低龄儿童皮牵引,高龄儿童骨牵引。牵引1~5d后在大粗隆下外侧皮肤作一小切口,在透视监控下于大粗隆顶点下1 75~2 5cm处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