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医学认为该病总属本虚标实,虚则指肝肾气血亏虚,实则指风、火、痰、瘀,以虚为本、实为标,在辨证论治、专病专方、针灸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一定的实验研究。但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尚不统一,药物质量控制差,临床研究质量不高,治疗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药复方疗法、单味中药治疗及药理研究、针灸疗法3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谭文澜 《山西中医》2004,20(5):61-6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又称震颤麻痹,是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变性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肌强直、震颤、运动迟缓三大主证。该病属中医学颤证、震颤、振掉等范畴。1991年11月,第三届中华全国中医老年脑病研讨会把帕金森病统一命名为老年颤证。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DA)含量减少,黑质内DA神经元变性,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发病缓慢,病程缠绵,日久难愈,需终身服药。近年来,业界对  相似文献   

4.
通过近年来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在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着重从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综述.从而可知,中医药对帕金森病治疗具有疗效相对可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等特点,可作为配合现代医学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何思陈  周道友 《新中医》2014,46(3):199-201
<正>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1.7%。全国每年新发患者数达10万以上,我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人数约200万[1]。目前临床上西医的治疗方法虽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有明显的不足。而临床研究证实以整体观,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其明显的优势。现将近十余年来中医中药的治疗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近 10年中医药文献 ,从辨证分型、辨证施治、专方专药、中西医结合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概况。建议尽快统一帕金森病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 ,加强基础实验研究 ,进行科学的疗效分析。参考文献 2 1篇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 ,又称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 ,属祖国医学颤振、振掉范畴 ,是一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疾病。其病机不清楚 ,现代医学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显示出其独特优势 ,现就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概述如下。1 辨证论诒本病系疑难病证 ,病程漫长。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脑 ,与肝、脾、肾有关。病机是本虚标实 ,本虚者脏腑功能减退 ,气血亏少 ;标实者有风、痰、瘀、火诸端。王坤山等 [1]分 7型论治 :1阴虚阳亢 ,风动振摇用天麻、钩藤、全蝎、羚羊角、蜈蚣、生龟板、生鳖甲、生地黄、麦冬、阿胶、白芍、鸡子…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杨琳琳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99-26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老年颤证、震颤麻痹,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其主要临床特征,以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缺失、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以及黑质和蓝斑存在Lewy小体为其病理诊断特点。祖国医学对该病症状早有记载,将其归属于“内风”“颤证”“颤震”“震抖”“痉病”等范畴。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多采用左旋多巴及其复合制剂治疗,但数年后多出现疗效减退,运动波动(如开-关现象、剂末现象),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和精神症状等副作用,故中医治疗PD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更好地挖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笔者搜集了近十年来(1996~2005)有关本病中医药治疗方面的大量文献,特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中医药类文献,总结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强调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原发性慢性退行性神经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姿势反射障碍为特征。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西医治疗最主要的药物是复方多巴(如美多巴)制剂,但服用数年后多出现疗效减退、症状波动、运动障碍(如开关现象、剂末现象)等副作用,中医药治疗PD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1.
罗毅 《中医药导报》2003,9(7):71-73
作者通过对近 10年来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分析 ,概括了中医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方面的新认识 ,以及在辨证论治、基本方加减、专方专药、中药内服加灌肠、外用灌肠等治疗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现状及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受累者约占90%,称狼疮性肾炎(LN)。现代医学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在治疗期间,由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影响了治疗效果。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LN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中医药治疗LN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瘫是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所致。风邪入中是导致周围性面瘫的重要因素,不论中药还是针灸治疗均以祛风为原则,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病程等加减运用中药及选择穴位,达到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的目的。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尽早地消除患者的痛苦,并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钱陈洁  徐进康 《黑龙江中医药》2011,40(1):64-64,F0003
查看文献资料,从而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SB)的病因病机,对于辨证分型论治、中医外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中医药在防治IBS功效方面得到了肯定,并且指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近几年来中医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运用中药、情志疗法综合治疗情况,旨在为该病临床治疗和研究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随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何治疗NAFLD成了医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医治疗NAFLD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NAFLD的相关资料做一总结,并对NAFLD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鼻渊指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属西医鼻窦炎的范畴,临床上以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属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祖国医学对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疗效,近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在中医治疗本病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现代医家在古人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及现代临床经验,在继承古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古人在鼻渊方面的治疗,现将近年来现代医家对鼻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或排便艰涩不畅。中医药适应症广泛,避免了西医药存在的毒副作用,其中包括辨证论治.基本方加减、单方验方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等其他疗法,本文对便秘的中医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癫痫,中医称“癫疾”“痫证”,是一种多病因的慢性脑疾患,我国发病率在0.48‰~8.51‰,癫痫具有短暂性、刻板性、复发性及重复性的特点,常有诸如神经生物学损害、认知功能受损及心理社会适应性障碍等多方面的问题。基于个体化的中医药治疗癫痫具有一定的疗效,并关注疾病终点结局、患者生存质量等,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势。目前,癫痫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但长时间服用抗癫痫药物,容易引起相关不良反应,继而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和认知功能。中医药治疗癫痫强调辨病辨证,个体化调整方药,平肝息风、化痰活血、行气解郁随证治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医者对中医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药理机制亦多有研究。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癫痫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重症肌无力(MC)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也是一种比较难治性疾病,迄今为止仍没有根治的有效方法,西医认为它主要是由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的,针对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胸腺切除等方法,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