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优势、价值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60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的甲状腺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60例甲状腺疾病中,有1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8.89%、77.78%,P=0.089;有10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0.00%、70.00%,P=0.016;有7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85.71%,P=0.025。结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诊断甲状腺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鉴别甲状腺疾病性质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组织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不足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称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根据甲状腺组织是否增大分为原发萎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这两类占 95 % ,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如表 1所示。北美成年妇女获得性甲状腺功能损伤的患病率为 2 % ,男性为 0 1%~ 0 2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甲状腺外的病理变化以粘液性水肿的改变最为普遍 ,由于含透明质酸、粘蛋白…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上动脉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改成  张勤修 《四川医学》2008,29(12):1673-167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上动脉的识别与处理方法。方法6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其中,多发性甲状腺结节5例,甲状腺腺瘤(包括囊性变)35例,甲状腺囊肿6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9例,木样纤维性甲状腺炎l例。手术中暴露甲状腺上极,自下向上用小纱布球紧贴甲状腺上极真被膜推移剥离甲状腺假被膜后,即可见到沿甲状腺上极内侧缘走行于真被膜下的条索状白色细小血管,有一定弹性,顺延该动脉向上为甲状腺上动脉腺支前支,紧贴腺体三重结扎后切断,于其后方紧贴甲状腺分离即可识别后支,同法处理。结果66例中均能清晰识别相应甲状腺上动脉,结扎牢靠。患者病例无喉上神经损伤。结论紧贴上极内侧甲状腺真被膜剥离,首先寻找甲状腺上极内侧缘走行的小分支,顺势而上必定能准确找到甲状腺上动脉腺支前支及甲状腺上动脉各分支。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甲状腺上血管,处理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异位甲状腺分为迷走甲状腺和副甲状腺,其中70-80%为迷走甲状腺[1],而副甲状腺并不多见,通常有副甲状腺的人正常部位亦存在甲状腺。所以当颈部出现副甲状腺或副甲状腺肿瘤时,误诊率极高,但根据其部位、声像图特点、血流、与固有甲状腺关系,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文对6例术前或者术后得到确诊的副甲状腺及其癌变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找到该类病变的超声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急、慢性甲亢性肌病,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突眼性眼肌麻痹等),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甲状腺中毒等。  相似文献   

6.
原武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94-2395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采用131I根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根治对心脏病治疗的影响。方法: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首先平稳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及心脏疾病,平稳后进行131I根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服131I后第12个月时评价每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脏病治疗效果,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治愈患者心脏病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一次性治愈28例,好转4例,无效0例,治愈者中有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的患者中心脏病9例治愈,19例好转,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治愈的患者中心脏病3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性心脏病患者131I根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好,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的患者心脏病的治疗效果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治愈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何琰  邱晓惠 《黑龙江医学》2017,(12):1149-1151
目的分析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学诊断等,观察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甲状腺疾病的构成特征,总结推论甲状腺疾病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哈尔滨市某三甲医院2016年甲状腺疾病患者病案信息,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甲状腺疾病集中在40~60岁的年龄段高发,患病中位年龄男性普遍早于女性,男女性别趋势明显,甲状腺乳头状癌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9%,甲状腺恶性肿瘤比例居所有甲状腺疾病的首位。结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构成比有快速增长的趋势,应进一步寻找相关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毒症是指组织暴露于过量甲状腺激素条件下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甲状腺毒症可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型和非甲状腺功能亢进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单侧甲状腺电凝毁损法建立大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大鼠电凝毁损单侧甲状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大鼠电凝毁损全部甲状腺,假手术组暴露甲状腺而不毁损.饲养2周后,相同时间组间平行采血、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SH、fT4、T3水平,光镜下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大鼠对侧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单侧电凝毁损甲状腺术后2周血清TSH水平轻度升高而T3、fT4则无显著变化,残留甲状腺组织轻度增生,符合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特征;大鼠双侧电凝毁损甲状腺2周后血清T3、fT4显著下降、TSH水平显著升高,符合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标准.结论 单侧甲状腺电凝毁损法建立大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模型是用于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及发展机制的简便可靠模型.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或C细胞的恶性肿瘤,与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其他甲状腺恶性肿瘤有显著的区别。据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ational cancer database,NCBD)的统计甲状腺髓样癌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4%,其中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占甲状腺髓样癌的75%,因此甲状腺髓样癌中大多数为遗传性。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向盈  魏军平 《医学综述》2014,(4):679-681
甲状腺结节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甲状腺结节患者大多没有特异性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因结节压迫甲状腺周围组织出现声音嘶哑、颈部憋闷、胀满,甚至呼吸或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甲状腺结节有良、恶性之分,良性主要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恶性甲状腺结节则以甲状腺癌为主,另外还包括甲状腺淋巴瘤、转移瘤等。甲状腺结节的常用检查方法有甲状腺彩超、CT及甲状腺术后的病理检查等,但是如何综合利用各种检查手段在患者术前评价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则成为广大医师亟需解决的问题。该文综述临床医师常用的各种与甲状腺结节相关的检查方法,为综合评价甲状腺结节性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更好地观察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形态,血流分布等。方法 用彩超观察了20例正常人和1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形态,与其同位素甲状腺扫描进行对比,测定患者的甲状腺功能,^131I摄碘率,行甲状腺病理检查。结果 表明彩超可清晰地显示甲状腺大小、形态、结节的有无,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等。结论 彩色多普勒是诊断甲状腺疾病及观察疗效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已知的甲状腺抗体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第二胶质抗体、Fagraeus细胞表面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等,由于检测方法的关系,临床上以检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为主,我们通过对270例甲状腺  相似文献   

14.
郝士丹  康向辉 《医学综述》2011,17(21):3321-3323
近年来,螺旋CT的重要量化参数——CT值,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青睐。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甲状腺疾病(Graves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值有所不同,绝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的CT值显著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另外,不同甲状腺疾病的CT值也不同。甲状腺CT值不但可以评估甲状腺的结构改变,而且可以评价功能改变,这为甲状腺疾病与非甲状腺疾病以及甲状腺疾病之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因此,甲状腺CT值是临床早期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方法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行甲状腺动脉造影后,根据造影结果用聚乙烯醇微球(PVA)栓塞相应的甲状腺动脉.结果 介入栓塞结果如下:①左、右双侧甲状腺上动脉5例;②左、右双侧甲状腺上动脉 左侧甲状腺下动脉5例;③左右双侧甲状腺上动脉 右侧甲状腺下动脉3例;④左侧甲状腺上动脉 右侧甲状腺下动脉1例;⑤左右双侧甲状腺下动脉1例.随访12个月,TT3自(6.20±3.06)mmol/L降至(3.07±1.14)mmol/L (P<0.05),TT4自(198.30±78.54)mmol/L降至(143.05±33.70)mmol/L(P<0.05);甲状腺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停药10例,需少量抗甲状腺药物维持5例.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应根据甲状腺动脉造影的血供及甲状腺染色大小来确定治疗过程中需要栓塞的甲状腺动脉数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单发甲状腺结节病人施行扩大患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良性病变71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5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甲状腺癌病人均存活,无癌复发。结论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努比兰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33-33,35
目的:了解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670例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性肿瘤发病264例,占39.40%;甲状腺功能亢进133例,19.85%;甲状腺功能减退120例,占17.91%;结节性甲状腺肿81例,占12.09%。结论:甲状腺疾病中以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意义;观察甲状腺局部注射对良性甲状腺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 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结果 534例甲状腺针抽吸物细胞学检查显示,该检测,手段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上安全,简捷,组织损伤小,无痛苦,可重复,134例甲状腺局部药物注射疗效显示,该方法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上,亦有较好效果。结论 FNAB与甲状腺局部药物注射是目前探讨甲状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2326例患者甲状腺细针穿刺的临床资料及其细胞病理诊断结果,临床资料包括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甲状腺超声检查等.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274例,占11.8%,其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12例,占4.8%,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62例,占7.0%.桥本甲状腺炎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的病因,而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最常见的病因.结论 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中,桥本甲状腺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主要的两大病因,甲状腺细针穿刺对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与甲状腺结节是两个不同概念,有的将两者加以混淆,将甲状腺结节等同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实际上两者概念有所区别,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病肿块症候的总称,是甲状腺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形态;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疾病中一个独立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