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究罗氏易位和平衡易位携带者子代胚胎的遗传学特征,评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技术在罗氏易位和平衡易位携带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中的应用价值,为此类患者个体化诊疗策略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50对平衡易位/罗氏易位携带者夫妇的61个PGT周期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罗氏易位组子代胚胎整倍体率显著高于平衡易位组,非整倍体率显著低于平衡易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罗氏易位组和平衡易位组临床妊娠率分别达到了86.67%和83.33%,活产率分别达到了73.33%和72.22%,所有周期产前诊断结果均与PGT结果一致。结论 PGT技术是阻断染色疾病遗传的有效方法,可降低罗氏易位和平衡易位携带者的生育风险,降低流产率,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易位携带者通常无明显表型异常,但却存在生育问题,可发生流产、死产、胎儿畸形及新生儿智力低下。主要原因是在受精卵形成过程中产生非平衡易位胚胎,伴随染色体片段的重复及缺失。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鉴别非平衡易位胚胎,将筛选出的正常或平衡易位胚胎进行宫腔内植入,从而避免不良孕产史的发生。介绍染色体易位的概念、分类、发生不良孕产史的机制、相互易位及罗伯逊易位理论上获得正常胚胎的概率,阐述胚胎植入前诊断技术的适应证,综述目前常用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光谱核型分析技术(SKY)、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新一代测序(NGS)技术的原理、分类、检测范围、优点及局限性,以及这些技术在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周期中首次活检诊断不明再行第2次活检的临床价值,及其对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生殖医学中心2 199个PGT周期中75个PGT周期的107枚胚胎首次活检遗传学诊断不明后,再行第2次活检检测后的临床结局。结果: 在75个周期中,共有107枚胚胎活检后首次遗传学诊断不明,其中96枚胚胎申请重新复苏活检,86枚胚胎第2次检测成功。基于高通量测序检测平台分析,获得可移植胚胎46枚(39枚整倍体胚胎,7枚嵌合体胚胎)。在27个复苏周期中,24枚囊胚存活并进入移植周期,二次活检的复苏存活率为88.89%(24/27),临床妊娠率为50%(12/24),活产率45.8%(11/24),1例早期流产。结论: 对第1次活检遗传学诊断不明且无其他可移植胚胎的患者,第2次活检检测是可行的,并可获得一定的可移植胚胎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后的临床妊娠结局,为此类不孕症患者的辅助生殖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41例携带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不孕症患者(观察组)及751例染色体正常不孕症患者(对照组)在行常规IVF/ICSI-ET治疗后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41例观察组患者中24例为常规IVF治疗周期,17例为ICSI治疗周期。41对不孕夫妇中28例为原发性不孕,11例有不良妊娠、生育史。2组患者女方年龄、获卵数、MⅡ卵数、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畸形胎儿率、死胎分娩率、活胎分娩率、每取卵周期活胎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胚胎种植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早期流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1例观察组中有19对夫妇先后在27个移植周期中获得妊娠,并最终成功分娩了22个婴儿。结论:通过常规IVF/ICSI-ET治疗结合产前诊断技术,携带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不孕症患者可获得理想的临床妊娠结局,是一种相对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H)对玻璃化冻融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5个玻璃化冻融移植周期,根据是否行LAH,将426个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分为AH组和非AH组,139个囊胚移植周期分为AH1组和非AH1组。比较患者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卵裂期胚胎AH组和非AH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胚AH1组的胚胎种植率和多胎率高于非AH1组(P<0.05),2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H可提高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的胚胎种植率和多胎率,但并不能提高玻璃化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胚胎卵裂球数及取卵后2天(D2)和3天(D3)冷冻对胚胎的复苏效果以及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FET的41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别按胚胎冷冻的时间(D2/D3)、卵裂球数、移植优质胚胎数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胚胎复苏效果及临床结局。结果:D2≥4-细胞组的胚胎复苏率和卵裂球全存活率显著高于D2<4-细胞组(89.35% vs. 79.11%,42.01% vs. 30.22%,P<0.05);D3≥6-细胞组的胚胎复苏率和卵裂球全存活率显著高于D3<6-细胞组(86.52% vs. 72.43%,41.13% vs. 31.07%,P<0.01)。D2组冷冻胚胎复苏后的优质胚胎率(56.84%)高于D3组(48.82%),但D3组FET临床妊娠率(38.52%)高于D2组(2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胚胎复苏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50% vs. 79.44%,10.81% vs. 10.09%,P>0.05)。随着移植优质胚胎数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2≥4-细胞和D3≥6-细胞的胚胎冻融效果较好,D3冷冻胚胎的FET临床结局优于D2冷冻胚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伴有性染色体异常不孕夫妇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的结局,探讨夫妻双方之一性染色体异常导致胚胎性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以及PGT在相关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伴有性染色体异常同时行PGT治疗的夫妇的胚胎染色体检测结果以及胚胎移植结局。PGT策略采用囊胚期活检,活检材料经过全基因组扩增后,采用全基因组低深度测序分析染色体拷贝数改变。在复苏周期中,统计可移植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在性染色体异常的23对夫妇(其中包括47,XYY及其嵌合体6例、47,XXY及其嵌合体2例、47,XXX 4例、45,X嵌合体8例、女性X染色体节段性缺失3例)的24个促排卵周期中,共获得可检测囊胚77枚,明确诊断76枚(98.70%),其中40枚(52.63%)为整倍体可移植胚胎,13枚(17.10%)非整倍体嵌合体胚胎,23枚(30.26%)为非整倍体不可移植胚胎。在3例X染色体节段性缺失患者中所有异常胚胎均为X染色体节段性缺失,而其他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患者中共发现3枚(3.95%)性染色体嵌合体非整倍体胚胎。在18个复苏移植周期中,共获得9例(50.00%)健康活产。结论:性染色体数目非整倍体异常夫妇的胚胎性染色体异常风险较低,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过程中PGT并不是必需的治疗方案;而性染色体节段性非整倍体夫妇胚胎性染色体异常风险较高,结合卵巢功能情况以及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酌情考虑PGT,降低后代性染色体异常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氧(5% O2)培养环境对高龄(≥38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生殖医学中心采用常规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行IVF治疗并于受精后第3天移植的高龄患者(≥38岁)的283个周期,按其培养环境不同分为低氧组(5% O2,共120个周期)和常氧组(20% O2,共163个周期),比较2组间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等。结果:2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低氧组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低氧培养环境可有效提高高龄患者优质胚胎率,但并不能改善高龄患者的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的安全性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本中心)对冻融胚胎行PGT的95个周期(冻融PGT组,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移植37个周期)和同期常规新鲜胚胎行PGT的145个周期(新鲜PGT组,已移植9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PGT的结果以及2组已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1)新鲜PGT组145个周期共活检囊胚742枚,获得整倍体胚胎283枚;冻融PGT组95个周期共活检囊胚279枚,获得整倍体胚胎90枚。2组整倍体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14%vs. 32.26%,P=0.082)。(2)新鲜PGT组与冻融PGT组已移植周期的胚胎种植率(56.84%vs. 54.05%)、临床妊娠率(56.84%vs. 54.05%)、流产率(9.26%vs. 15.00%)、活产率(51.58%vs. 45.95%)和早产率(8.16%vs. 11.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中未见原核(PN)晚期卵裂胚胎单个卵裂球染色体分子核型。方法取IVF-ET治疗中4枚未见PN晚期卵裂胚胎进行体外培养,在受精第3天行胚胎活检,对单个卵裂球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microarray-CGH)染色体分析。结果 4枚未见PN受精卵染色体均发生非整倍体变异。其中1枚胚胎性染色体为X染色体单体,3枚胚胎性染色体为XY正常二倍体。但4枚胚胎均存在常染色体变异。结论未见PN晚期卵裂胚胎染色体microarray CGH分析结果表明,其单个卵裂球全基因组呈非整倍性变异,未见PN晚期卵裂胚胎存在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变异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遗传学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6—12月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 036例,采集新生儿脐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G显带技术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在2 036例新生儿脐血中,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6例(0.79%),其中常染色体异常13例(0.64%),包括21-三体3例(0.15%),末端缺失1例(0.05%),倒位3例(0.15%),平衡易位1例(0.05%),罗伯逊易位3例(0.15%),标记染色体2例(0.10%);性染色体异常3例(0.15%),包括47,XYY 2例(0.10%),46,XX,del(X)(q21)1例(0.05%)。检出多态变异核型181例(8.89%)。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妊娠期宣教,提高高危妊娠妇女的产前诊断率,如高危妇女未行产前诊断,应在新生儿阶段及早诊断。  相似文献   

12.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 is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genetic abnormalities in embryos obtained via in-vitro fertilisation before their implantation. There are many indications for PGD, which offers an alternative to prenatal diagnosis, although each modality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In three female patients there were clear indications for PGD: carriage of the gene for myotubular myopathy, a balanced complex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 and a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in the male partner,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atient eventually abandoned PGD and chose prenatal diagnosis. She had a total of three abortions. A twin pregnancy with a so-called foetal reduction resulted in the birth of a genetically normal child. The second patient had one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subsequently underwent two PGD cycles, resulting in an uncomplicated pregnancy and the delivery of a genetically normal child. The third patient had one genetically normal child and six spontaneous abortions. She then underwent the PGD procedure successfully and is expecting twins; the pregnancy has been uncomplicated. During preconception counselling of couples at high genetic risk, physicians should be aware of PGD as an alternative to prenatal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3.
285例自然流产和畸胎史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自然流产的原因很多,如生殖器官异常、内分泌紊乱、免疫因素、感染疾病和遗传因素等。其中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室自1980年5月至1993年6月,对在遗传咨询门诊中涉及自然流产及分娩畸胎史的患者作了细胞遗传学检查,对有染色体异常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和监测,以期再孕时进行产前诊断和提供优生指导。 资料和方法 检查对象为遗传咨询门诊病人,凡有一次或一次以上自然流产、分娩畸胎史或流产合并有畸胎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2种受精方式对无明确男性因素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探讨这类患者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IVF-胚胎移植(ET)周期中高龄(年龄≥40岁)卵巢低反应周期共381个,按受精方式分为常规IVF组(200个周期)与ICSI组(181个周期),分析比较2组间的受精率和临床结局。结果:IVF组的受精率和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略高于ICSI组,ICSI组的有效周期率和有效胚胎率略高于IVF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明确男性因素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ICSI受精并不能提高其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人类胚胎体外培养第3天4种胚胎移植策略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5岁患者的第3天胚胎移植周期,均为第一次促排卵周期,采用控制性促排卵长方案和短方案,排除供精周期和遗传性疾病患者,获卵数≥2个。根据移植胚胎数及评分(评为Ⅰ、Ⅱ、Ⅲ、Ⅳ级,Ⅰ、Ⅱ级为高评分胚胎,Ⅲ、Ⅳ级为低评分胚胎)分为4组:A组移植1枚高评分胚胎,B组移植2枚高评分胚胎,C组移植1枚高评分胚胎和1枚低评分胚胎,D组移植2枚低评分胚胎。比较4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双胎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4组的流产率分别为8.67%、10.34%、13.54%、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46,P=0.246);B组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5.94%、49.38%,均高于A组(32.05%、28.63%)和C组(42.86%、3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C组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B组的双胎率(36.31%)高于A组(0.67%)和C组(2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1枚高评分胚胎与1枚低评分胚胎协同移植,可获得可接受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亦未提高双胎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因染色体平衡易位导致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miscarriage,RM)的夫妇中,携带者性别对正常/平衡囊胚率(可移植囊胚率)及活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携带平衡易位的RM夫妇的第一个刺激周期的临床资料,所有周期均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移植胚胎透明带厚度(ZPT)及透明带厚度变量(ZPTV)与IVF-ET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利用图像采集系统测量51对夫妇51个IVF-ET周期119个新鲜胚胎ZPT并计算ZPTV。分别根据受精方式、治疗结局、ZPTV值、患者年龄、基础FSH值、种植率进行分组,分析胚胎ZPT和ZPTV对IVF-ET结局的影响。结果:①不同受精方式(IVF/ICSI)胚胎间ZPT、ZPT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妊娠组与非妊娠组Z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组ZPTV(19.13±7.16%)大于非妊娠组(14.08±6.45%,P<0.001);移植胚胎ZPTV≥20%组的妊娠率(60%)高于ZPTV<20%组(38.89%,P<0.005);③患者年龄<30岁组、30~35岁组、≥35岁组ZPT值和ZPTV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基础FSH≥8U/L组ZPTV为14.51±4.90%,低于FSH<8U/L组(17.16±7.69%,P<0.05),ZP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种植率分别为0、33.33%~66.67%、100%,3组间ZP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种植率为0组与其他两组比较ZP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ZPTV是评价胚胎质量和预测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复苏后优质胚胎的培养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1~2012年在本院实施冻融胚胎移植(FET)的1061例分为3组,其中冷冻胚胎复苏后的优质胚胎培养2~4h移植为A组(96例);培养4~8h移植为B组(615例);培养8h移植为C组(350例),比较各组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个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胚胎植入率(24.7%、23.4%、28.2%)、临床妊娠率(43.8%、40.8%、44.9%)、早期流产率(4.8%、10.4%、12.1%)、活产率(40.6%、32.7%、37.4%)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玻璃化冷冻胚胎复苏后培养时间对FET周期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可根据临床和患者情况,具体安排胚胎移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