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基于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为从事骨形态发生蛋白各项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主要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4-12CNKI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材料”,限定的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检索1990-01/2004-12Medline数据库的文献,检索词为“Bonemorphogeneticprotein”,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研究有关的文献查找全文。排除重复性的研究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63篇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相关的文献,通过阅读摘要或全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分类整理,22篇与本文综述内容有关,排除41篇。资料综合:①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细胞学机制可分为4个时期:趋化期、分化期、骨质形成期、骨质再建期。②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所构成的释放系统: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载体材料的复合使用,既能保留载体材料原有的骨传导作用又加入了诱导骨生成的因子,还能通过建立一个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缓慢释放系统,使其能在植入部位缓慢释放而持续发挥作用,进一步增强骨诱导能力。③目前值得研究的一些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分类:包括胶原材料、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脱钙骨基质、合成聚合物材料、基因载体。④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的实验: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可以促进骨缺损或骨不连的愈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亦能刺激脊柱融合、缩短脊柱融合的时间及改善融合植骨块的生物力学特征;对软骨组织的形成、生长和损伤的修复具有促进作用。结论:正确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的关系,可以更有效的发挥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为从事骨形态发生蛋白各项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主要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4—12CNKI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材料”,限定的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检索1990—01/2004—12Medline数据库的文献,检索词为“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研究有关的文献查找全文一排除重复性的研究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63篇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相关的文献,通过阅读摘要或全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分类整理,22篇与本文综述内容有关,排除41篇。 资料综合:①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细胞学机制可分为4个时期:趋化期、分化期、骨质形成期、骨质再建期。②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所构成的释放系统: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载体材料的复合使用,既能保留载体材料原有的骨传导作用又加入了诱导骨生成的因子,还能通过建立一个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缓慢释放系统,使其能在植入部位缓慢释放而持续发挥作用,进一步增强骨诱导能力。③目前值得研究的一些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分类:包括胶原材料、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脱钙骨基质、合成聚合物材料、基因载体。④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的实验: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可以促进骨缺损或骨不连的愈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亦能刺激脊柱融合、缩短脊柱融合的时间及改善融合植骨块的生物力学特征:对软骨组织的形成、生长和损伤的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结论:正确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的关系,可以更有效的发挥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并回顾多种材料作为BMP载体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具有明确的诱导成骨活性,但在临床应用中其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在于缺乏必要的载体材料来充分发挥BMP的作用。目前已有多种材料用作BMP的载体,包括合成高分子材料、胶原、甲壳素、纤维蛋白、生物活性陶瓷及异体骨基质等,这些材料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各不相同,作为BMP的载体效果也各不相同。可以认为,作为BMP适宜的载体材料,不影响BMP的活性和具有可控制的生物降解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成骨能力和降解性能是评价骨移植材料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CPC/BMP)复合人工骨在肌肉和骨缺损处的成骨性能和降解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制CPC/BMP复合物,植入小鼠肌袋和兔桡骨15mm骨缺损,以大体观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的方法研究材料周围新骨形成的特点和CPC/BMP变化规律。结果CPC植入小鼠肌袋内不能诱导成骨,CPC/BMP植入后有新骨生成,同时材料出现降解。植入骨缺损后,CPC/BMP复合物和单纯的CPC均可以促进新骨形成,但后者骨修复能力弱,材料降解速度缓慢。CPC/BMP植入4周有新骨形成,材料形态出现变化,晶体结构被逐渐破坏。24周有板层骨长入并与材料紧密结合,骨缺损初步修复,材料被溶解成规则的蜂窝状框架结构。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新骨钙化程度逐渐增高,24周时已经与正常骨接近。结论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降解性能理想,对骨缺损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5.
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覃昱  裴国献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242-3243
介绍并回顾多种材料作为BMP载体的研究和应甩进展情况。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具有明确的诱导成骨活性,但在临床应甩中其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在于缺乏必要的载体材料来充分发挥BMP的作甩。目前已有多种材料用作BMP的载体,包括合成高分子材料、胶原、甲壳素、纤维蛋白、生物活性陶瓷度异体骨基质等,这些材料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各不相同,作为BMP的载体效果也各不相同。可以认为,作为BMP适宜的载体材料,不影响BMP的活性和具有可控制的生物降解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背景重组人成骨蛋白-1(rhOP-1)的载体目前仅限于胶原,不同载体对其骨诱导活性的影响还未被证实.目的通过不同材料作为rhOP-1载体的异位骨诱导活性的比较研究,筛选一种较为理想的载体材料.设计完全随机、自身和相互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本中心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对象为96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干预将rhOP-1分别与无活性脱钙骨基质(DBM)、羟基磷灰石(HA)、3种α-聚酯类(PLA,PLA-PEG,PLGA)复合,植入小鼠股部内侧肌间隙,3周后取材,比较5种载体对rhOP-1骨诱导活性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ALP)及钙含量的测定比较新骨的成熟度和成骨率.结果rhOP-1/DBM(A)组、单独植入rhOP-1(F)组和真核表达OP-1注入(对照Ⅵ)组均有骨组织生成.A组可见大量骨小梁、骨髓腔和板层骨,血管和骨髓丰富;F组出现编织骨;对照组Ⅵ见成熟的致密骨组织;其余4组复合组可见间充质细胞增生,未见骨组织;载体部分吸收.ALP水平和Ca含量,各复合组均高于对照组,A组高于其他复合组(F=6.250,P<0.05);F组与对照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704,P>0.05);除rhOP-1/DBM组以外,其他各复合组与F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F=0.590,P>0.05).结论DBM为rhOP-1的良好载体;DBM/rhOP-1对临床上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及预防感染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1O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动物实验科完成。选健康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①在每只兔的额骨和顶骨部造成直径15mm圆形缺损。实验组:将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泰能复合。制成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将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兔颅骨缺损。对照组:以单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入缺损区。②术后2周和4周麻醉状态下每组各处死6只动物取材,通过细菌培养和组织学检查,评价其骨缺损修复能力及抗感染能力。用彩色图像分析仪对组织切片进行成骨定量分析,选经过材料中心、切面完整的组织切片2张,计平均值,以代表该样本的成骨量。具备下列特征者判定为骨感染:①标本细菌培养并分离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②组织学检查显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微小脓肿形成。 结果:①两组兔颅骨缺损区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术后2周,覆盖缺损区的软组织中有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植入材料周边部有新生骨形成;术后4周缺损区有大量新骨形成,部分材料被降解吸收。未见炎性细胞。对照组术后2周,覆盖缺损区的软组织中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及微小脓肿形成,缺损区未见明显的新骨形成;术后4周,覆盖缺损区的软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及微小脓肿形成,材料周边部有少量新骨长入。②两组新骨成骨面积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成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2周:(38.74&;#177;4.67),(11.23&;#177;3.40)&;#215;10^5μm,4周:(147.98&;#177;16.43),(52.66&;#177;9.47)&;#215;l0^5μm,P〈0.01]。③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入组12份标本均无细菌生长;对照组有9份为金葡菌阳性,阳性率为75%。实验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既具有良好的骨修复能力,又能在局部持续释放有效浓度的抗生素,是伴有污染或感染的骨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植骨加骨折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入加骨折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10/2005-10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Ⅲ、Ⅳ、V型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患者51例,均知情同意。实验分组:随机将病例分为2组,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植入组26例,自体髂骨植入组25例。实验干预:采用股骨上段外侧切口,DHS或加防旋钉内固定,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由处理后的牛松质骨与成品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按一定比例复合而成,骨折固定后在骨折缺损处、内侧及骨折周围植骨,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组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植入,自体髂骨组取自体髂骨植入。实验评估:术后定期随访,比较二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骨折愈合情况和颈干角的变化)。随访时关节功能评定参照采用黄公怡等提出的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级。髋内翻分类标准为颈干角<100°。结果:术后随访1年,51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X射线片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组临床愈合时间短于自体髂骨组[(94.50±22.45),(116.96±15.90)d,P<0.01];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组术后1年颈干角大于自体髂骨组[(127.19±3.23)°,(120.4±5.22)°,P<0.01]。②髋关节功能及不良事件和副反应: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组术后以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自体髂骨组(P<0.05);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组髋内翻、下肢短缩(>2cm)的发生率均低于自体髂骨组[髋内翻(n):4,7;下肢短缩(n):3,5,P均<0.01];钉退出二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伴有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植骨优于自体髂骨植骨,可缩短骨折愈合期,减少髋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能替代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9.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近况。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9-01/2005-06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文献,检索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one tissue engineering,gene therapy”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中文数据库1999-01/2005-06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文献,检索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出包含研究目的的文献,筛选与目的有关的文献。纳入标准:①骨修复与骨组织工程。②骨形态发生蛋白2。排除标准:①文献中重复研究和综述文章。②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中文文献67篇,英文文献55篇,另有英文摘要近百篇。符合标准的文章15篇。排除的文献多为重复研究或非骨组织工程研究。 资料综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而促进新骨形成,并具有强大的异位成骨作用。载体或基因释放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有效修复骨缺损。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基因治疗研究为修复骨缺损提供了新途经。 结论: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骨缺损是肯定可行的,但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卵巢去势后雌激素缺乏状态下,由于骨质疏松时全身及局部骨结构发生骨量减少和骨微细结构以及生长因子基因定位分布变化,无疑会对骨折愈合产生明显的影响。目的:观察雌激素对骨折愈合过程超微结构变化和骨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表达及定位分布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云南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对象:实验于1999—07/2002—07在云南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2月龄雌性SD大鼠96只,平均质量160~200g。方法:①取96只大鼠腹腔麻醉后,其中48只作双侧卵巢切除术为骨质疏松组,余48只行假手术为对照组。所有大鼠1个月后,在麻醉状态下于双侧胫骨骨干中段行手法折断,任其自行修复,制作成骨折愈合模型。两组动物分别于骨折后1,3,5.7,14,28.56,112d麻醉后处死取骨痂和周围软组织,每个时间点取6只。②大鼠陉骨骨组织超微结构采用电镜下观察。③骨痂组织和软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杂交液中不加标记探针作为阴性对照。选取两组1,3d时间点原位杂交阳性表达切片各6张,每张在25倍物镜下随机选取3个视野,统计每个视野所有阳性表达颗粒数。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胫骨骨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②骨痂和软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结果。结果:9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胫骨骨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骨折28d以后,对照组骨性骨痂、骨胶原纤维性排列致密,骨陷窝中见骨细胞,体积小、胞质少,但体积小骨小梁周围见破骨细胞。骨质疏松组:纤维性骨痂、骨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成骨细胞数量多、体积大,破骨细胞多见。②骨痂和软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结果:骨折后1~3d,对照组〈骨质疏松组(23.7143&;#177;5.0568,21.7143&;#177;5.0238比51.2857&;#177;8.1387,49.5714&;#177;9.0711,P〈0.01)。表达局限于骨折周围骨痂形成区的软组织内。结论:卵巢切除后骨质疏松组大鼠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表达增多,并呈现一定的区域性,即局限于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内。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基质的形成和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背景:异体皮质干燥异体骨为多孔状结构,孔均匀且相互贯通,孔径200μm左右,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无机骨极为相似。目的:观察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3例创伤性骨缺损患者,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6-85岁。首先提取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一步以异体皮质人工骨为支架材料,同时导入骨形态发生蛋白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制成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植入骨缺损处,每例植入人工骨复合物20-45 g。结果与结论:随访6个月-2.5年,根据Mankin及Komender等对同种异体骨移植结果的评分标准,满意32例,不满意1例。复查X射线片示32例达骨性愈合,其中新鲜骨折愈合时间2-7个月,陈旧性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同种异体松质骨6-9周开始与自体骨融合爬行替代。1例感染性骨缺损移植后迟发性感染,去除内固定及同种异体骨,置管冲洗、局部稳定后再次植骨愈合,随访2年1个月骨感染未复发;1例钢板松动致骨折未愈合,再次行内固定、自体骨移植后骨折愈合。表明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无明显不良反应,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临床试验证明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材料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合适的孔隙率及降解性能,但缺乏缓释生长因子的作用,且无成骨诱导性。 目的:将聚乙稀吡咯啉酮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后形成复合颗粒,再修饰纳米晶胶原基骨制备复合支架,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体外缓释效果。 方法:实验分3组,实验组取冻存管2支,每支放入5 mm×5 mm×5 mm 纳米晶胶原基骨1块,滴加聚乙稀吡咯啉酮混匀,-4℃冻存过夜,再滴加骨形态发生蛋白溶液,真空抽干后冻存;对照组1取冻存管2支,每支放入5 mm×5 mm×5 mm 纳米晶胶原基骨1块,滴加骨形态发生蛋白溶液,真空抽干后冻存;对照组2取冻存管2支,每支放入5 mm×5 mm×5 mm未脱钙的大鼠松质骨1块,滴加聚乙稀吡咯啉酮混匀,-4℃冻存过夜,再滴加骨形态发生蛋白溶液,真空抽干后冻存。观察14 d,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复合物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体外释放活性。 结果与结论:观察到14 d时,两对照组骨形态发生蛋白A值趋近于0,而实验组上清液中骨形态发生蛋白仍保持较高的A值,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经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后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具有明显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感染性骨不连是目前创伤骨科治疗的难题,既要彻底清除感染病灶组织控制感染,修复缺损软组织闭合创面,又要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折愈合,最大程度恢复肢体的功能。由于自体微小颗粒骨取材方便,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来源广泛,其混合植骨模式成骨可靠、安全性高,适于修复感染性骨不连。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混合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修复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自体微小颗粒骨(髂骨、长骨干骺端松质骨)混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感染性骨不连23例,股骨骨髓炎清创外固定固定后骨缺损7例,胫骨骨髓炎清创外固定固定后骨缺损16例,其中11例患者因瘢痕挛缩或软组织条件差继续使用外固定支架,患者12例改用内固定钢板固定,固定后1,3,6个月和1年复查X射线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3.4个月,骨折愈合,骨不连均得以修复,创面均闭合,无感染复发。Johner-Wruhs 评分优良率为95%。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2混合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模式,在感染性骨不连修复中来源广泛、成骨可靠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以往采用张力带钢丝或钢丝环扎、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双环10号丝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及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时,难以达到髌骨骨折的坚强固定。 目的:探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的57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O分型,B3型9例,C2型22例,C3型26例。手术中确定髌骨满意复位后,先用粗聚酯编织线间断缝合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间断缝合骨膜及髌前组织,应用带锁扣线缆环扎固定,视骨折块稳定情况,用粗聚酯编织线在髌前组织行"8"字张力带固定。术后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评估标准评估疗效。 结果与结论:46例获得4-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钛缆松脱和皮肤刺激等并发症。按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优33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表明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能使骨折块紧密接触,固定可靠,可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背景:体内外研究都已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的分化、诱导异位骨形成、促进骨折愈合、控制哺乳动物骨骼不同形态特征形成的功能。目的:使用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基因枪进行局部基因注射以治疗陈旧骨缺损。方法:7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陈旧兔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按所截骨长度均分1.5 cm组、2.0 cm和2.5 cm组。各组又随机分为治疗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组)和对照组(自然愈合组)。于转染后1,3,8,9周拍摄X射线平片,1,3,8和9周取骨折间软组织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Western blot检测,于1,3,8和9周时取标本大体观察,评价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大体标本观察发现治疗组骨痂生成量多于对照组。②治疗组转染后1,3,8,9周的Lane-Sandhu X射线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骨形态发生蛋白2浓度定量,各时间点治疗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浓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应用基因枪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局部转移治疗陈旧骨缺损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6.
背景: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优良的药物缓释载体。 目的: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缓释微球,考察其理化特性。 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缓释微球,进行扫描电镜、激光粒度、Zeta电位、溶胀性能检测及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包封率、载药率及体外释药率。 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见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缓释微球微球近似圆形,形态较规则,分散性较好,表面光滑。激光粒度分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缓释微球微平均粒径839.6 nm,Zeta电位(-32.93±3.74)mV,微球溶胀系数1.157±0.059,包封率及载药率分别为(88.943±2.878)%,(0.026±0.001)%;微球在第1天释药约10.199%,随后释药较恒定,至第19天累计释药率为54.643%。说明制备出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缓释微球的粒径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10版二部关于亚微球的定义标准及包封率不低于80%的要求,并且在体外具有很好的缓释功能。  相似文献   

17.
黄晓楠  张勇 《中国临床康复》2014,(22):3498-3503
背景:目前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脊柱前路、脊柱后路和脊柱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处理。然而何种处理方式最佳,它们的适应证如何,目前还存在争议。目的:评价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及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和前2种方法联合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爆裂性骨折79例。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57例;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治疗12例;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加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10例。采用ASIA标准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治疗前后伤椎Cobb角以及矫正度丢失、骨性融合率、内固定失效率及治疗过程的操作时间和出血量。结果与结论:79例随访〉19个月。除5例完全性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其余63例不全瘫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均恢复1级或1级以上。3种入路置入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伤椎Cobb角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结果表明,3种入路置入植入物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易出现内固定断裂和治疗后矫正度丢失;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和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加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后矫正度丢失较少。因此应个体化选择治疗入路,以期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背景:长链非编码 RNA 调控一系列生理过程,被认为在发育、分化和代谢的基因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C3T3-E1、C2C12和 C3H10T1/2细胞可向骨细胞、肌细胞等多个方向分化,用于肌肉骨骼等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研究。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对MC3T3-E1、C2C12和C3H10T1/2细胞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下,成骨分化过程中的长链非编码RNA表达变化进行芯片分析,找到在3株细胞中同时变化的长链非编码RNA,siRNA干扰方法观察长链非编码RNA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与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成骨相关指标。 结果与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MC3T3-E1、C2C12和C3H10T1/2成骨分化过程中,相应成骨指标增高,成肌指标肌细胞生成素降低。筛选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骨分化过程中出发挥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 AK007000。AK007000被干扰后成骨分化指标碱性磷酸酶、骨钙素、RUNX2、SP7表达下降,肌细胞生成素表达上升。因此,AK007000可能具有促进成骨抑制成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单独将骨形态发生蛋白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植入体内易被血液冲刷掉而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诱导成骨和血管生成作用,同时缺少载体的支撑作用。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磷酸钙骨水泥联合应用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制作新西兰兔双侧股骨内侧髁骨缺损模型,左侧分别植入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及磷酸钙骨水泥,右侧不植入任何物质作为空白对照。植入8,16周通过硬组织切片组织学观察、电镜扫描等手段观察新骨形成情况。 结果与结论:各组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未见明显炎症组织反应。植入8周时,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骨水泥-骨组织交界处基本上被新生骨小梁包绕,材料进一步降解,新生骨小梁表面可见大量活跃的成骨细胞;16周时,新生骨小梁继续长入,进一步增长、增粗、增多,有大量新生编织骨成网格状长入材料中,骨水泥材料降解明显,与周围组织结合紧密,降解与骨长入同步,此组不同时间点成骨速度及成骨效果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材料(P 〈0.05)。表明3种材料联合应用可协同促进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20.
谭林强  崔泳  张华 《中国临床康复》2014,(31):5050-5055
背景:髁上骨折、髁间骨折常因粉碎不稳定和波及关节面,临床处理相当棘手,常见的并发症有骨延迟愈合、骨不连、断钉及断板等,骨折内固定方法繁多,但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对骨折修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的:着重从骨折分型、骨愈合、功能恢复及生物力学等方面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对于股骨髁骨折的修复效果。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4年4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不同内固定方法修复股骨髁骨折的文章,英文检索词“emoral condyle fracture,internal fixation,biomechanics, load-displacement,axial stiffness,horizontal shear stiffness”;中文检索词“股骨髁骨折,内固定器械,生物力学,载荷-位移,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共检索到142篇相关文献,3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结果与结论:股骨髁部骨折可以造成膝关节正常解剖关系的破坏,改变膝关节正常的解剖轴和机械轴,所以必须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治疗过程中应掌握各种内固定方法的利弊,全面评估股骨髁及髁间骨折的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根据人体的生物特点、力学性能合理使用内固定器械,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达到满意的内固定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