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起源于颅骨板障内的脑膜瘤少见,现将近期我科手术切除证实为板障内脑膜瘤2例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男性,64岁。因反复发作性昏厥4个月,于1997—03—19入院。每次发作持续30min左右,伴大小便失禁,无抽搐。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左顶部颅骨外板略隆起,无压痛,颅神经无异常,四肢肌力正常。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2.
囊性脑膜瘤极为罕见,本文报告两例。例1,女,15岁。因头痛2年入院。神经系统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及腱反射对称亢进。颅骨平片示蝶鞍扩大,颅骨冠状缝分离。左侧颈动脉造影示左额部有一大的无血管肿物。行左额、颞部开颅,在额叶表面有一囊肿,肉眼诊断为星形细胞瘤。从囊内抽出黄色液体约150ml后,囊肿变小,液体迅速凝固。囊壁表面光滑,囊肿壁外下方有一实体性富有血管的肿块,肿物全切除。病理检查为混合型脑膜瘤。例2,男,24岁。因头痛,右侧听力丧失及周围性面瘫而入院。神经系统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右侧Ⅶ、Ⅷ颅神经受累,左侧肢体轻瘫,双侧腱反射亢进。右侧颈动脉造影示右额、颞肿物,有颈外动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6岁。因右枕部肿物4个月入院。4个月前发现右枕部玉米粒大小皮下肿物,缓慢生长,2个月前肿物迅速生长。查体:右枕近乳突部皮下可见6cm×7cm× 4cm肿物,质韧,无活动,皮肤温度、色泽正常。头颅CT提示右枕骨板障内占位性病变,颅骨部分破坏,第四脑室受压。  相似文献   

4.
例1 男,3岁 1984年2月16日入院 患儿左侧颞部肿物3个月,生长缓慢,无痛 近1个月来肿物生长较快伴局部触痛(?)检查:左颞部肿物呈半球形,约2cm×2cm×1cm,轻压痛,无移动性,表面光滑,同皮肤无粘连 颅骨平片见左颞骨外板隆起,板障增厚,有不规则密度减低,边缘清楚手术发现颅骨外板受肿瘤压迫外突,其薄如纸 肿瘤有一包膜,肉质样,富血运 颅骨内板部分受肿瘤侵蚀面缺损,硬膜同肿瘤粘连,但完整无损 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骨板障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例颅骨板障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骨板障内蛛网膜囊肿患者以枕部为好发部位,常见临床表现为局灶性不适和疼痛,CT检查显示颅骨板障内膨胀性溶骨性改变。结论颅骨内板和硬脑膜缺损是导致颅骨板障内蛛网膜囊肿形成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65岁男性,右颞部皮下痛性肿块逐渐增大2年,肿块边界清、能活动,4个月前出现头胀痛,恶心,左下肢活动不灵活。检查:颅神经无异常,左下肢肌力3~4级,肌张力不高,腰穿脑脊液压力及常规化验正常。GT示右颞顶部有一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右侧脑室受压消失,右颞骨外侧有一软组织肿块,颅骨内外板及板障均无骨质增生及破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的病理发生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4例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术前均进行了CT和/或MRI检查,随后均经显微外科治疗。术后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同时结合文献并对其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4例颅骨内脑膜瘤均全切除,同时切除了其周围部分颅骨。病理检查显示,4例颅骨内脑膜瘤中,砂粒型2例,脑膜上皮型和恶性脑膜瘤各1例。结论颅骨内脑膜瘤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起源于胚胎脑发育期间残留的蛛网膜细胞可能性大,结合临床表现及CT、MRI检查一般可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脑胶质瘤术后发生其他性质的颅内肿瘤,临床较为少见,而伴发颅骨板障脑膜瘤则属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脑星形细胞瘤手术加放疗5年后发生板障脑膜瘤病例报  相似文献   

9.
左顶颅骨板障脑膜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2岁。因发现左顶部肿物1周入院。入院检查:左顶部4.0cm×4.0cm头皮肿物,质硬,无活动度,无触压痛,无波动感,表面头皮无异常,毛发分布良好,余查体无异常。头颅X线片示:左顶颅骨外板骨质破坏,颅骨见多个小囊样透亮区,呈穿凿样破坏,部分界限不清。头颅CT示:颅内未见异常,骨窗:左顶骨内板完整,板障增宽,其内密度不均,外板不连续,并局部外凸,增强:不均匀增强包块,边界欠清晰。骨盆及四肢长管骨X线片均未见异常。术中见左顶颅骨板障肿瘤侵蚀外板达骨膜,外板供血丰富,肿瘤于板障间弥漫性蔓状生长,质韧,呈灰白色,边界不清,肿瘤供血尚可,…  相似文献   

10.
56岁女性,8年前右顶部被击伤局部头皮肿胀,以后逐渐变硬。检查:右顶部有一不活动的皮下肿物,硬如骨,X线平片示右顶部有一10×8×7cm的梭形骨质密度影,周边部与正常颅骨内、外板相融合,CT示颅骨内板下有一双凸形高密度(940Hu)影,诊断为右  相似文献   

11.
例1:男性,43岁。左顶部出现包块5个月,明显增大伴头痛1个月。检查见左顶部包块3cm×3cm,较硬,无波动,皮肤完好无红肿。头颅CT见肿物位于左顶部颅骨,其内极完整,肿物周围外板撬起,变薄,肿物中心外板破坏消失。例2:女性,51岁。头部出现肿物6年,近1个月增长较快,伴头痛。检查发现右顶枕部颅骨包块3cm×4cm,硬如骨,无活动,颅骨X线平片见局部透过度增强,内板完好,外板撬起膨出、变薄。CT见包块局部为低密度,CT值60H,其它部位骨X线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颅骨板障型脑膜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骨板障型脑膜瘤二例王卫民,姜启周,叶锦平,林伟,王保平在脑膜瘤中异位脑膜瘤比较少见,其发生率不足1%(汤建中.国外医学临床放时学分册,1992),而颅骨板障型脑膜瘤则属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两例报告如例1男性,49岁,因左额骨肿块进行性增大3年、头痛...  相似文献   

13.
板障内慢性血肿少见,作者报告一例。 患者男,20岁,4年前因车祸轻度头部外伤,当时头颅X线检查无异常。1989年3月27日再次因车祸头部外伤来诊,体检:神经系统无异常。头颅X线片见右顶骨肥厚性改变,直径约5cm厚约3cm。头颅CT平扫:病灶中心为低密度,周边骨硬化,内板凸向内侧致边缘不规则,外板正常。MRI:T1加权呈高信号,中央为低信号;T2加权病灶为低信号,中央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中央区明显强化。手术所见:头皮和颅骨外板正常,整块切除坚硬的肿块,未伤及硬脑膜。内板表面略不规则,与硬膜无  相似文献   

14.
眶顶板障内异位脑膜瘤临床少见,现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例报告如下。 男,14岁,于1984年9月自觉右眼视物模糊,同时家长发现患儿右眼球外突,由于眼球外突渐趋明显,于1985年3月5日拟右眶内肿瘤住院检查治疗。检查:瞳孔等大,对光反应灵敏。视乳头无水肿。视力:右1.2、左1.2,右眼球向下移,平视时右眼球较  相似文献   

15.
颅骨巨大尤文氏肉瘤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因“间断头痛1年,左侧肢体无力20天”入院。查体:头顶部有一5cm×5cm质软包块,左上肢肌力Ⅰ级,左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稍高,腱反射亢进,左侧肢体浅深感觉均减退,Hoffmann征( )。CT检查:右顶叶有一5.5cm×5cm卵圆形略高密度影,上矢状窦被包裹,并向左侧及下方推移。右顶骨X线切线位示右顶骨内板粗糙、不整齐,骨质破坏,板障增厚,密度增高。术前诊断:右顶叶脑膜瘤,颅骨浸润。全脑血管造影见上矢状窦在肿瘤处闭塞。全麻下行开颅探查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帽状腱膜下,与帽状腱膜粘连,呈鱼肉状,质软,血供不丰富,颅骨内…  相似文献   

16.
由于脑脊液漏产生的颅骨板障内囊肿非常罕见,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多数都有外伤史.目前国内鲜有报道,国外文献报道板障内液性囊肿约20余例.我院2012年收治1例无明确外伤史的小儿脑脊液漏继发枕骨板障内假性囊肿病例,现报告如下并作相关文献的复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骨内溶骨性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例经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颅骨内溶骨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的肿瘤分别位于鞍结节、顶枕骨和蝶窦大翼内,影像学表现均呈溶骨性破坏,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学结果分别为砂样体型、混合型和纤维型脑膜瘤,周围骨质均受累。1例术后23月复发;另2例随访6月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原发性颅骨内溶骨性脑膜瘤术前明确诊断有一定难度,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对决定手术方案有指导价值;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及受累骨质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女性,28岁,因发现右顶枕部无痛性肿物1年来诊,查体:右侧顶枕部有一直径约12cm隆起,质硬,局部皮肤无异常,余查体无明显异常。头颅X线片检查,右顶后部见一团片状密度不均匀,可见放射状骨针影突出于颅骨内板,周围软组织增厚。头颅CT检查示右顶枕骨弥漫性增厚,内外板间骨质增生呈放射状。诊断为颅骨血管瘤。患者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中见肿瘤呈灰红色烂鱼肉样,切除肿瘤至正常骨组织,并切除手术区域硬脑膜,形成直径14cm大小的骨及硬脑膜缺如,分别用三维成型钛板和脑膜卫士修补。术后病理诊断为脑膜瘤。结合术中所见确诊该患者为颅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追踪1例婴儿颅骨肌纤维瘤病患者,探讨其自然病程、手术疗效及预后。方法8个月女孩因发现左颞及右枕部颅骨两处肿物入院,在我院行左颞肿物全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婴儿肌纤维瘤病。右枕部颅骨病灶未手术而给予随访观察。术后半年、1年、2年、4年分别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其自然病程。结果术后半年额骨近中线处出现一新病灶,右枕部病灶部分性消退,术后2年所有病灶均完全消退,目前患儿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发生于颅骨的婴儿肌纤维瘤病罕见,有自发消退倾向,应重新正确认识此病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骨板障内皮样囊肿(dermoid cyst,DC)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颅骨板障内DC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发现肿瘤包膜完整,蒂部嵌入颅骨内,切开包膜见其内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夹杂大量毛发.术后病理结果 证实为DC.术后1周头皮切口愈合良好出院.结论 颅骨板障内DC临床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