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春 《攀枝花医药》2004,26(1):24-26
目的 通过对1995年至2003年四川省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生化检验质量。方法 将1995~2003年36次临床生化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采用年平均变异指数得分(MVIS)及单项平均变异指数(VIS)表示。结果 九年的总MVIS为48(29~77),各项总VIS为46(27~71)。按我国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结果为优秀。结论 坚持室内质控,积极参加各级临检中心组办的室间质评工作,努力学习理解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概念,促进体系建立,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2.
室间质量评价是由实验室以外的监督机构对各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定,以评价各室工作质量,提高各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加强各室检测结果在科学基础上的一致性。我科于1986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全国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活动,现已有九年时间,尤其是近6年来质评成绩逐年提高,结合我们工作中的体会,将六年来质控工作做一小结,以找出并不断克服存在的问题,使我科的生化质评成绩逐步提高。IVIS(变异指数得分):从1989年全年总优秀率(VIS<80),由29.5%提高到1994年全年总优秀率为63.6%,年及格率(VIS<150)由…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临床生化检验室在2008~2012年期间参加安徽省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的回顾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检验质量,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将5 a室间质评结果统计,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同时采用PT(能力验证)和VIS(变异指数得分)两种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5 a平均PT合格率达95.8%,VIS得分优秀占83.9%,合格占10.5%,不合格占5.6%。结论通过开展室间质评工作,提高了实验室人员的质控意识,改进了分析能力和实验方法,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4.
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权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35-2035
目的:通过对2001年至2005年参加卫生部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生化检验质量。方法:将2001年至2005年10次临床生化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采用单项平均变异指数(VIS)表示。结果:按我国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结果为优秀。结论:我们应坚持室内质控,积极参加各级临检中心组办的室间质评工作,努力学习理解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概念,促进体系建立,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参加卫生部临床干生化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3年来参加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同时采用PT(能力验证)和VIS(变异指数得分)两种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3年平均PT合格率98.1%,VIS得分优秀占93.5%,合格占4.6 %,不合格占1.9%.结论 通过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工作,提高了专业人员对室间质评的认识,不断改进分析能力和实验方法,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2~2006年我科参加四川省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量评价(EQA)的成绩,并将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咨询.方法 将12次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得到年平均变异指数得分(MVIS)和单项测定VIS.结果 五年总平均MVIS为33(29~40),单项测定平均VIS17-50.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的评价标准,结果为优秀.结论 通过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不但增强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了室内质控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了临床检验水平和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2~2006年我科参加四川省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量评价(EQA)的成绩,并将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咨询。方法将12次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得到年平均变异指数得分(MVIS)和单项测定VIS。结果五年总平均MVIS为33(29~40),单项测定平均VIS17-50。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的评价标准,结果为优秀。结论通过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不但增强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了室内质控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了临床检验水平和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0年生化检验室间质评成绩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工作。方法对10年来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临检中心和卫生部临检中心的生化室间质评成绩及当时的记录和总结进行梳理分析。结果10年间生化室间质评成绩逐渐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参加室间质评提高检验质量水平;优良的检验设备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本条件;检验系统发生改变时应及时性能评价;今后一段时间内Cl、Na、P3项作为质量重点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9.
全国红细胞沉降率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提高临床实验室检测质量。方法:每年定期向参加红细胞沉降率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单位发放质评物,参加实验室用常规方法并回报结果,部临检中心对回报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2全国红细胞沉降率室间质评的平均及格率分别为96.4%、93.3%。结论:大部分实验室的测定结果成绩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评价2000年至2007年我科参加全国临床化学室间质评(EQA)结果。方法: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ariance index score,VIS)的评价方法,统计分析2000年至2007年21个检测项目临床化学室间质评资料。结果:本室测定的21个室间质评项目的总平均VIS为79分,正式记分项目(K、Na、Cl、Ca、Pi、BG、Urea、UA、Crea、TP、Alb、TC、TG、ALT、AST)的平均VIS为78分,调查评价项目(HDL—C、Tbil、ALP、AMY、CK、LDH)的平均VIS为83分。结论:我科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成绩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卫生部常规化学室间质评三年结果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翛 《吉林医学》2011,32(26):5621-5622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2008年~2010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评(EQA)的成绩,探讨稳定和提高临床化学检验质量的因素,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2010年的9次EQA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和变异指数移动总均值(OMRVIS)表示。结果:3年内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常规生化EQA活动成绩均为优秀,年平均VIS均<80%,3年优秀率分别为80%、100%和100%,OMRVIS从56下降至32。结论:通过参加EQA,发现不足,制订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提升实验室检验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简称质评 ) ,提高常规化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方法 按照操作规范及对质控血清的规定处理方法进行操作 ,参加了全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结果 全年总成绩为优秀 ,第一次PT总平均成绩为 97,VIS总平均成绩为 79;第二次PT总平均成绩为 93,VIS总平均成绩为 88。结论 通过对回报结果分析 ,可及时发现问题 ,查找原因 ,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参加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活动的体会青海省临检中心顾琰,凌秀珍,王少春我省检验中心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以下简称部中心)室间质评活动已近十年,从评比成绩回顾实验室的工作,反映检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检验工作的发展,提高了实验人员的技术和理论素质。我们每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院2005~2006年全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血细胞分析的检验质量。方法通过2005~2006年8次全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单项平均变异指数(VIS)表示。按我国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结果为优秀。结论我们应坚持室内质控,积极参加室间质评工作,努力学习理解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周红艳 《安徽医学》2002,23(6):31-33
目的通过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调查活动,了解全省参控单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各参控单位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的方法进行评价.VIS≤80为优秀,VIS≤150为合格,VIS>150为不合格.结果六年生化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发现,在各单项检测中,在参控单位数目增加的同时,年平均VIS在逐年下降,年平均变易系数CV在逐年下降,年平均及格率及优秀率在逐年上升,年总平均及格率和优秀率在逐年提高.年总平均及格率由0.71上升到0.81,年总平均优秀率由0.2上升到0.4.结论通过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活动,提高了全省参控单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提高全省临床生化检验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调查活动是必要的,应深入持久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卫生部临检中心设计考核的385幅血细胞形态图片形态的认识和鉴别,同时为卫生部临检中心更好地改进室间质评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利用EXCEL表格并结合SPSS 19.0分析软件对2003年-2015年期间卫生部室间质评考核的385幅血细胞形态图片进行分析。结果:385幅血细胞形态图片出现频率最高的为"成熟单核细胞",达到22次;其次为"异型淋巴细胞"、"大血小板和巨血小板";出现不低于一次的占总参考答案114种类型的77.06%。结论:卫生部临检中心设计的考核类型虽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但主要以较常见的血液细胞类型为主,很少涉及较疑难少见的骨髓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17.
邵从军  秦淑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8):1023-1024,1027
目的:通过对2008~2012年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参加卫生部临床生化检验室评结果的回顾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按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一评分标准,同时采用能力验证和变异指数得分(VIS)2种方法对2008~2012年所得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平均能力验证合格率98.7%;VIS平均得分由53.4分降至30.2分,VIS得分优秀率为85.6%,合格率为10.1%,不合格为4.3%。结论:通过对室间质评结果的分析,提高室内质控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2005年病毒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病毒血清学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探讨影响各参评实验室成绩的相关因素,提高检验人员的质控意识,提高临床免疫学实验室的水平和质量。方法全年组织室间质评两次,每次发放5个批次的标本,要求各参评实验室按规定的时间检测并回报结果,结果评价采用我国临床免疫学定性项目PT评价方案。结果医疗机构实验室的PT平均分92%,采供血机构实验室PT平均分93%。结论全省的室问质评成绩有一定的可比性,为全省临床实验室提供了技术和信息平台,对于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有一定帮助。但在室内质量控制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2005-2013年参加卫生部感染性疾病室间质评情况,为今后室间质评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2005-2013年卫生部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室间质评反馈结果和实验室管理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3年参加卫生部感染性疾病室间质评共27次,总符合率为99%,除2012年外每年均有不符合结果的项目。结论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存在的问题较为复杂,总结质评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为做好卫生部感染性疾病室间质评工作,评价质评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0.
宋丽娟  胡强  周小菲 《当代医学》2009,15(33):32-33
目的提高细菌学鉴定水平。方法1999年~2007年参加卫生部和省市临检中心的细菌学室间质控。结果28I株菌株,鉴定符合率95.8%,药敏实验共考核160株菌,正确率为93%。结论参加细菌室间质评的开展对提高细菌鉴定和抗生素的正确选用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