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保障静脉用药配置安全,减少输液反应及配置间的差错.方法对静脉配置中心的护士在配置时进行差错分类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控制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差错率0.0199%,常见差错主要在未按药物使用说明要求进行稀释,排水,减量漏做标记,药品摆错及剂量错误.结论配置护士须加强药学知识和药品说明书及责任心的学习,提高责任心,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并采用专业的软件,可降低工作中的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引入品质管理概念,采用柏拉图、鱼骨图、雷达图等手法,引导护士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责任心。结果护士冲配差错由原来的7.5件,周降低为2件,周,冲配差错率下降了73%,护士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明显增强。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冲配差错率中效果显著,提高了配置药物的质量,保证了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范展   《中国医学工程》2011,(4):146-146
护士由于工作量较大,时有差错发生。由于差错防范措施不足等原因,在输液配置过程中出现各种配置差错。为降低差错率、保证输液质量,静脉药物配置中,本文对常见的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减少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药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情况,以便控制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方法:对2005年1月—2005年12月的30000张处方在中药调剂过程中由核对人员查出的206次差错进行归类统计并分析。结果: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率为0.69%。差错分为7类:漏配、错配、多配、脚注错误、用法用量错误、发药错误、其它错误。各差错分别占差错内容的62.1%、16%、8.7%、4.4%、3.9%、0.5%、4.4%。结论:明确了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产生差错的各种原因,为今后减少差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中出现的差错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样本为我院PIVAS静脉配置输液850 353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差错发生的人员及其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在2021年内,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共发生内部差错38例,差错率为0.045‰,外部差错1例,差错率为0.001‰。其中,排药差错和混合调配差错是影响输液质量的主要因素,差错构成比最多,排药差错占15.8%,配置差错占52.6%。而发药差错是次要原因,此外,打印标签差错、打包归箱差错和退药差错等也是常见的原因。结论 针对差错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差错率,保障PIVAS的工作质量,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输液成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兼职护士管理体系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兼职护士管理小组,开发兼职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准入资质、培训策略、质量监督管理、药物耗损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统筹安排等方案,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兼职护士管理体系,比较两组药物冲配平均时间、药物配置近似错误发生率及兼职护士、静配中心及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兼职护士管理体系实施后,药物冲配平均时间从(122.20±4.95)min缩短至(101.06±10.91)min(P<0.001);药物近似配置错误发生率由实施前0.125‰降至0.058‰(P<0.05);兼职护士满意度、静配中心满意度及临床科室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升(P<0.001)。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兼职护士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高效调配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科学、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72-174+178
目的探讨采用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在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输液室在运用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前后的的相关考察资料,以2 个月为观察周期,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运用前为对照组,智能化输液系统运用后为研究组,记录两组护士在静脉输液工作中出现的差错,计算差错率,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医院护士在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的差错主要体现在从接单、配液、穿刺、接液、拔针的护理流程上,计算两组的差错率,研究组的差错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按照制订的“静脉输液护理满意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研究组的4 项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传统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运用信息技术于输液室的管理系统中,有利于减少护士在静脉输液护理各环节的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少静脉用药配置室(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提升员工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在静脉用药配置室推行六步核对法模式,结合运用目视管理法,来帮助静配人员分析差错类型及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并实施改进。结果: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由活动前的平均每季度90件减少到平均每季度53件,减少率为41.1%。结论:应用六步核对法,能及时发现和解决PIVAS的内部问题,减少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提升静脉用药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细管理在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简称静配中心)药品调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贵州航天医院静配中心于2019年1月开始实施精细管理,以此时间分为管理前与管理后。管理前实施常规管理,管理后实施精细管理。比较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和出门差错发生情况、病房医护人员对静配中心管理情况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后,不良事件及出门差错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管理后,病房医护人员对静配中心管理情况的总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细管理能够降低静配中心工作差错率,提高病房医护人员对静配中心管理情况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胡颖  田娇  廖晗宇  胡绍毅 《重庆医学》2023,(23):3669-3672
目的 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以下简称静配)机器人临床实践应用情况,总结机器人改进的意见及临床护理静配工作新方式,以进一步推广静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静配机器人(机器人组)与同期人工组的药物配置数据进行分析,比较2组配药差错发生率、职业暴露发生率及人力成本。结果 与人工组比较,机器人组的职业暴露发生率、配药差错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力成本也更低。结论 静配机器人在静配工作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临床实践应用的改进与总结,对静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过程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药物配置期间出现差错的原因、类型,以总结预防对策,并落实到底。然后比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实施后的差错率,探究改进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差错类型为:药物发放总量、批次分数等。临床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明显降低,和实施前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于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作用显著,可降低配置差错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采用统排、统配的工作模式,为全院40个病区提供静脉药物配置服务,日工作量3200袋左右。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人员专业性的不同,管理经验的欠缺,导致差错难以避免~([1])。分拣差错在医院PIVAS工作中普遍存在,极少数医院通过增加智能化分拣设备减少差错数量~([2]),但大部分医院由于成本问题无法引进设备。我院静配中心在2018年12月~2019年1月接到临床科室反馈,分拣差错共计80份。出现差错后中心需要寻找配置成品或重新配置后再次配送。此过程增加了患者  相似文献   

13.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担负着全院住院病人静脉用药的配制,要做到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好每一天工作,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降低差错率是十分重要的。我中心自2003年2月~2004年3月配制药液308000袋次,工作中发现注意力不集中、高度疲劳和人员紧缺易发生差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儿童静脉药物物配置中心工作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处方医生、药师及配液护士工作中任一环节的失误均能导致差错的发生。结论:建立规范的操作制度,加强计算机技术防范的应用及人为因素控制实施,以降低儿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而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在安全用药的每个环节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给药差错的高危人群。有研究显示,从医生开医嘱、护士转录、药物配置和护士给药整个流程上分析,护士给药错误所占比例最高,为69.6%[1],护士核对不到位或核对方法不正确是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控制给药差错的发生,笔者对我院2008~2013年发生的静脉给药差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核对方法对静脉给药差错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药房中药处方调配时常见的差错及相应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所开具的5000份中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药处方开具存在的调配问题以及造成差错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5000份处方共出现67份调配差错,差错率为1.34%;中药处方调配问题包括划价错误、药物错配、药物多配和规格选择错误以及其他问题;而造成调配差错的因素包括处方、调配人员、调配过程和药材质量。结论根据影响中药处方调配的问题和差错建立相关制度以及规范处方格式书写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调配人员业务水平可以显著地避免差错的发生,进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运行情况,探讨静配管理软件是如何促进静脉配中心健康发展,为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邱季  张大伟  童坤 《当代医学》2011,17(36):40-41
目的保障输液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分析各类差错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差错发生率很低(0.028%),其中内部差错主要表现在医师下医嘱、药师审核医嘱、排药、配置等各环节;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有效降低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措施的实施,降低了差错率,为临床提供了高质、安全的输液。  相似文献   

19.
李琳 《基层医学论坛》2023,(10):104-106+113
目的 分析医院静配中心药品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未开展静配中心药品信息化管理的19名药剂师和256份用药处方作为对照组,2019年2月—2020年10月开展静配中心药品信息化管理的22名药剂师和283份用药处方作为试验组,对比2组使用环节差错发生率、医嘱差错发生率、医嘱合格率、工作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使用环节差错发生率4.95%(14/283),较对照组的17.19%(44/25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嘱差错发生率3.89%(11/283),较对照组的19.92%(51/25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嘱合格率95.05%(269/283),较对照组的87.11%(223/2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工作人员满意度为95.45%(21/22),与对照组的84.21%(16/1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静配中心药品信息化管理可提高用药安全与药品管理水平,采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可降低使用环节差错与医嘱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门诊处方差错率,确保门诊处方质量。笔者采用6管理法改进模型,即D(定义)、M(评估)、A(分析)、I(改进)、C(控制)对门诊处方差错进行"诊断"和干预。通过对6δ管理法实施前后2月的处方差错率进行比较,其差错率分别为0.1348%、0.1013%、0.0253%,而6δ管理法实施后2月改进效果明显。因此,应用6δ管理法对门诊处方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门诊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