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动脉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对高脂饮食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不同时间段的颈总动脉标本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内膜增生;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损伤血管NF-κB mRNA的表达。结果⑴球囊损伤后,内膜面积随时间逐步增生,中层各时段均未见明显变化,内膜/中层比率随时间逐步增长。对照侧内膜轻度增生但明显较损伤侧轻(P<0.05)。⑵球囊损伤后6 h即可见NF-κB表达,并于2周达高峰,4周仍有较强表达。NF-κB在损伤侧表达均强于对照侧(P<0.05)。结论高脂饮食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NF-κB被激活,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内膜增生可能是再狭窄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内膜增生及其CD40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行右侧颈总动脉球囊成形术,分为两组,一组饲以氟伐他汀10mg·kg-1·d-1,一组饲以普通饮食,分别于球囊损伤后2周、4周处死,抽取血标本及双侧颈总动脉标本,两组左侧颈总动脉为阴性对照组.采用组织形态学检测内膜增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0表达.结果氟伐他汀治疗组球囊损伤后2周及4周内膜增生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中层面积无明显区别.氟伐他汀组2周、4周时血管壁CD40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未见内膜增生及CD40表达.结论氟伐他汀可显著减低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内膜增生程度,抑制球囊损伤后血管壁CD40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EGF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TGF-β1mRNA)在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探讨VEGF和TGF-β1与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实验I、II、III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行右颈总动脉血管成形术,并分别于术后第1、2和4周各处死实验I、II、III组,第4周同时处死对照组兔。用光镜观察内膜损伤后形态学变化,用原位杂交技术动态观察血管壁VEGFmRNA和TGF-β1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内膜面积呈持续性显著增加(P<0.05),管腔面积从第2周开始呈持续性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VEGFmRNA呈弱阳性表达,TGF-β1mRNA无表达。实验组VEGFmRNA呈弱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F-β1mRNA呈持续高表达(P<0.01)。结论TGF-β1参与促进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管腔狭窄,VEGF不参与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辐照氟银脐动脉移植到兔颈动脉后的内膜增生情况及ki-67的表达。为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提供新的血管材料源。方法无菌条件下取人胎儿脐动脉20条制成辐照氟银脐动脉。30只兔的左、右两侧颈动脉同时分别植入辐照氟银脐动脉(实验组)和自体颈动脉(对照组),作为自身对照,术后2周和6周观察血管通畅情况,取材作大体、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对吻合口通畅血管段内膜厚度及ki-67的阳性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移植术后血管内皮细胞再生良好,总通畅率为89.6%。(2)光镜检查移植段血管壁三层结构均存在,管壁有少量单核及淋巴细胞浸润,内腔由内皮细胞覆盖。(3)移植术后2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实验组的内膜增生比对照组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实验组的ki.-67的表达较对照组高,术后2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辐照氟银脐动脉的内膜增生与自体动脉差异无显著性,有望在冠状血管外科成为比较理想小口径血管移植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作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模型 ,观察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动态变化 ,探讨再狭窄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家兔 4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 10只 ) ,实验Ⅰ、Ⅱ、Ⅲ组 ,实验组行右颈总动脉血管成形术 ,并分别于术后第1、2和 4周处死实验Ⅰ、Ⅱ、Ⅲ组 ,第 4周同时处死对照组兔。光镜下观察内膜损伤后形态学变化 ,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 ,实验组内膜面积呈持续性显著增加 (P <0 0 5 ,P <0 0 1) ,管腔面积从第 2周开始呈持续性显著减少 (P <0 0 1)。结论 兔颈动脉球囊损伤能较好的模拟再狭窄形成过程 ,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是管腔狭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与市区自然人群亚临床颈动脉硬化特征,为实施心血管疾病风险监测与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参照ARIC方案,从2002年10月至2007年9月对北京市2101例自然人群(分为市区组899例和城乡组1202例两组)进行高分辨率B超颈动脉检查,测量双侧颈总动脉近端、远端和窦部的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径并计算动脉紧张度,比较两种不同区域人群上述指标分布特征。结果两组人群颈总动脉IMT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均P〈0.05,女性均P〈0.05),男女各年龄段城乡结合部人群IMT明显厚于市区人群(均P〈0.05)。无论男女,两组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均P〈0.05,女性均P〈0.05),城乡结合部人群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市区人群(均P〈0.05)。两组人群颈动脉紧张度随年龄增加呈现减低趋势(均P〈0.05),城乡结合部人群减低趋势更加明显(P〈0.05)。结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血管疾病风险监测与健康管理的重点人群应放在城乡结合部人群和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溶血磷脂酸(LPA)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4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LPA及颈总动脉IMT检测。结果: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LPA及IM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颈总动脉平均IMT与收缩压、年龄、LPA和LDL-C相关。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与LPA相关,提示了LPA可能在动脉硬化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和血尿酸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做颈动脉彩超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进行血清hsCRP浓度的测定。按颈总动脉IMT将患组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血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血尿酸水平及血清hsCRP与IM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的血尿酸分别为(301±56)μmol/L、(323±62)μmol/L、(374±72)μmol/L,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P〈0.01);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91±1.12)mg/L、(3.94±1.23)mg/L、(4.69±1.4)mg/L,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P〈0.01);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并且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总动脉的IMT与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6217,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与血尿酸及hsCRP水平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并且降压的同时应重视血尿酸的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TIA组或合并CI组双侧颈总动脉(CCA)的斑块检出率和IM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二试验组(TIA组与CI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EH患者合并TIA和cI的脉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数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有关。上述指标可为疾病的诊断和观察疾病的进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动脉内皮及其一氧化氮(NO)代谢正常与否,对维持正常的血管功能至关重要。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对动脉壁内皮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在雄性纯种新西兰兔中,观察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对动脉内皮壁一氧化氮合成影响。结果表明:高脂高胆固醇膳食8周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下降、总NOS活力减弱、血浆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P)水平降低(P<0.05);血浆超氧歧化酶(SOD)减低,内皮素(ET)水平上升。结果提示: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引起高脂血症,可损害动脉内皮,降低NO合成酶的基因表达,抑制NO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颈动脉超声在诊断高危人群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彩超对高危人群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颈动脉结构及功能,评价粥样硬化程度,并做年龄、性别及高危因素情况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年龄、性别、高危因素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超声直接显示颈动脉内管壁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非侵入性评价临床及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检测手段,对防治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和预防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手术方法及要点,以降低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发生率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6年3月至2011年11月本院血管外科行CEA 63例.术前常规多普勒彩超、CTA检查.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CEA,术中常规置颈动脉转流管和使用血管补片做颈动脉成形术.结果 围手术期及术后30d均无死亡及脑卒中发生,术后随诊均无再发.3例6个月后颈动脉轻度狭窄(<40%),余患者均无颈动脉再狭窄.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常规运用颈动脉转流管及采用血管补片做动脉成形术,可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减少术后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12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组72例和再发组54例,对两组的年龄、生活习惯(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血压分级进行比较,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强度、数量、部位等,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再发组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与初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再发组高血压分级明显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发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IMT 均明显高于初发组(P<0.01).初发组斑块检出例数为31例,占43.1%(31/72),总数为87个,平均(1.21±0.76)个,再发组斑块检出例数46例,占85.2%(46/54),总数为96个,平均(1.78±0.92)个;再发组斑块检出例数、平均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初发组(P< 0.01).再发组斑块中以软斑为多(占61.5%,59/96),初发组以硬斑为多(占60.9%,5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分级、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颈内动脉IMT、软斑数量是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15、2.435、1.072、2.131、3.024、5.162,P<0.01或<0.05).结论 年龄、高血压分级、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颈内动脉IMT、软斑数量是导致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在监测血压、血糖等常规指标的同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程度、斑块的性质可以对脑梗死的再发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46例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及围手术期和远期不良事件等方面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狭窄段血管内径增大、狭窄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较术前降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术后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颈部切口积脓、心律失常、突发脑干出血死亡各1例.远期不良事件:术后4个月和8个月出现脑梗死各1例;术后5个月出现动脉内夹层1例.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有效改善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脑供血情况,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心肌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心肌梗塞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变化,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心肌梗塞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54 例心肌梗塞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情况,测量斑块面积,并计算斑块积分和斑块指数,并与45 名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①心肌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例数为46 例,检出率为85.2% ,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8 例,检出率17.7% ,P< 0.01);心肌梗塞患者斑块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15.43±12.26)m m 2 和(8.87±4.01)m m 2,P< 0.01〕;②心肌梗塞患者斑块指数为3.11±1.96,斑块总积分4.03±2.93,均明显大于对照组(0.33±0.80,0.61±1.02,P< 0.01)。结论:心肌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作为预测心血管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王丽 《现代保健》2012,(26):64-65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对110例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检查,以探讨T2DM对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将检查结果与1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2DM组110例中73例(66.36%)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其中Ⅲ级病变17例(15.45%),对照组100例中颈动脉粥样硬化19例(19.00%),其中,Ⅲ级病变3例(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对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的测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高频超声是检测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清晨血压高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9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将之分为存在清晨血压高峰组(MP+组,31例)和无清晨血压高峰组(MP-组,66例).所有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观察清晨血压高峰与颈动脉IMT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MP+组患者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CAB)和颈内动脉(ICA)的IMT均高于MP-组[(1.02±0.36)ram比(0.86±0.22)mm、(1.14±0.39)mm比(0.96±0.26)mm和(0.94±0.30)mm比(0.82±0.18)mln,P<0.05].MP+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64.5%(20/31),MP-组为42.4%(28/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晨血压高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清晨血压高峰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及社区的药物治疗干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4月7月期间,在广州市三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经B超确诊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7例,进行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并分析人口学资料、病程、健康状况、疾病认知等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分均值为(2.2±0.4),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病程、健康状况、工作强度及疾病认知水平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应加强药物治疗的干预,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7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发现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的评估与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且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