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349例糖尿病患者和3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直径狭窄是否超过70%分为冠状动脉非显著狭窄组(n=166)和显著狭窄组(n=183)。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判断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组血清糖化白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非显著狭窄组和对照组(P<0.01)。血清糖化白蛋白浓度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呈显著相关(r=0.19,P<0.01)。但冠状动脉非显著狭窄组和显著狭窄组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无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男性、血清糖化白蛋白浓度、脂蛋白(a)和高血压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及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是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地区青年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入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180例于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男性患者180例。按其年龄,患者被分为青年CHD组(年龄≤45岁,55例)、老年CHD组(年龄≥65岁,75例)和青年对照组(年龄≤45岁,50例)。比较青年CHD组与老年CHD组的冠脉病变特点,分析青年男性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青年CHD组、老年CHD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老年CHD组比较,青年CHD组吸烟、人体质量指数、SUA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老年CHD组比较,青年CHD组单支病变(18.7%比40.0%)、前降支比例(68.0%比83.6%)显著升高,三支病变比例(56.0%比29.1%)显著下降(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SUA、TC、TG水平是青年男性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61~306.001,P均0.01)。结论:青年男性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多累及前降支,病变范围、程度较老年男性轻。  相似文献   

3.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中胱抑素C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26例DM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并发冠心病(CHD)组(144例)及无并发CHD组(82例),其中并发CHD组患者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7例)、双支病变组(41例)、多支病变组(66例),并根据Gensini评分法对每支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无并发CHD组患者82例分为冠状动脉光滑组42例,冠状动脉硬化组40例。检测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DM并发CHD组患者男性的比例及Cys-C水平高于DM无并发CHD组(P0.05);Cys-C水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269,P0.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血清Cys-C水平是DM并发CHD的危险因素。结论 Cys-C升高、男性是DM并发CHD的危险因素,Cys-C水平可用于预测DM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冠心病(CHD)危险因素及其聚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者600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用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测量,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50%者分为CHD组,无狭窄或狭窄<50%者为非CHD组,根据病变损害的程度进行评分。根据管腔受累内径50%75%、≥76%者定为轻、中度以上狭窄。根据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受累支数定为单支、双支以上病变。结果 (1)CHD组中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肝(CREA)、总胆红素(TBIL)、尿酸(UA)、空腹血糖(FBG)的平均水平与非CH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男性、高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P<0.01)。(2)随着伴发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也明显增加(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狭窄程度及回旋支(LCX)血管病变受累明显增加(P<0.05),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主干(LM)病变与危险因素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的年龄、SBP、TC、TG、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16975%、≥76%者定为轻、中度以上狭窄。根据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受累支数定为单支、双支以上病变。结果 (1)CHD组中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肝(CREA)、总胆红素(TBIL)、尿酸(UA)、空腹血糖(FBG)的平均水平与非CH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男性、高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P<0.01)。(2)随着伴发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也明显增加(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狭窄程度及回旋支(LCX)血管病变受累明显增加(P<0.05),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主干(LM)病变与危险因素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的年龄、SBP、TC、TG、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1690.107,P=0.0020.107,P=0.0020.047),与HDL-C、TBIL呈负相关(r=-0.1360.047),与HDL-C、TBIL呈负相关(r=-0.136-0.600,P=0.012-0.600,P=0.0120.000),与性别、DBP、CREA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患者的年龄、DBP、SBP、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1360.000),与性别、DBP、CREA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患者的年龄、DBP、SBP、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1360.261,P=0.0120.261,P=0.0120.000),与HDL-C、TBIL呈负相关(r=-0.1240.000),与HDL-C、TBIL呈负相关(r=-0.124-0.279,P=0.022-0.279,P=0.0220.000),与性别、TC、CREA、TG无相关性。结论 (1)CHD患病率随着年龄、吸烟率、SBP、DBP、FBG、TC、TG、LDL-C平均水平的增高而上升。(2)冠状动脉病变与病人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有密切关系。(3)伴发危险因素数目越多,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越高,而且危险因素的聚集可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和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根据1997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对133例冠心病(CHD)患者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CHD+DM)组65例,单纯CHD组68例,133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应用CAG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1975年分类标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元逐步直线回归分析. 结果 CHD+DM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高于CHD组(75.4%与38.2%,P<0.05);冠状动脉狭窄(8.6±3.8与6.5±3.9,P<0.05)及钙化程度(6.6±6.1与3.9±4.1,P<0.05)高于CHD组;冠状动脉远端病变发生率高于CHD组(41.2%与13.1%,P<0.05);血脂、胰岛素、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正相关(P<0.001). 结论老年CHD+DM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增高,病变多呈弥漫性狭窄,远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提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4h动态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56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所有病例均在术前、术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患者较非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高(73.6%比58.4%,P=0.038)。高血压患者冠脉3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35.2%比12.3%,P=0.001)。冠脉狭窄患者,24h动态测压,其收缩压脉压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收缩压与脉压随着血管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脉压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24h动态脉压在预测冠脉病变程度的严重性方面优于肱动脉脉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与冠心病(CHD)及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同时行冠脉造影(CAG)及左心导管检查的患者912例,根据CAG结果分为CHD组(599例)和非CHD组(313例)。依据Gensini评分及病变血管数目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LVEDP与CHD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CHD组患者相比较,CHD组患者LVEDP明显升高[(10.9±5.46)mmHg︰(9.58±5.78)mmHg,P0.001],且LVEDP与CHD独立相关(OR=1.11,95%CI:1.02~1.29,P=0.02)。随着病变血管数目增加,LVEDP逐渐增加(P0.001)。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显示,LVEDP与Gensini评分明显相关(β=0.034,P=0.001)。在非CHD组患者中,LVEDP仅与年龄相关(r=0.123,P=0.030)。结论:LVEDP的增加与CHD及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在非CHD患者中,LVEDP的增加仅与年龄相关。LVEDP的测量可对CHD及非CHD患者提供额外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脉压(PP)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56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及 Gensini 积分表示。所有病例均在术前、术后测量肱动脉血压,术后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患者较非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高(73.6%比58.4%P=0.038)。高血压患者冠脉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35.2%比12.3%,P=0.001)。冠脉狭窄患者,无论肱动脉测压、还是24小时动念测压,其收缩压(SBP)、脉压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收缩压与脉压随着血管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脉压是冠心病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且24小时动态 PP 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收集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21例,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89例与对照组32例。收集2组患者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男性、糖尿病、吸烟比例和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OR=3.769,P=0.042)、LDL-C水平(OR=1.873,P=0.021)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吸烟比例均高于轻度狭窄者,中度狭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与尿酸水平和重度狭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均高于轻度狭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1.094,P=0.001)、高血压(OR=3.340,P=0.003)、糖尿病(OR=3.877,P=0.003)和吸烟(OR=4.536,P=0.003)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结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糖尿病是两者共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参数动脉僵硬度指数(AASI)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52例入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病变损害程度采用Gensini法计分,所有病例均于术前监测24 h动态血压.记录参数: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以DBP为纵坐标,SBP为横坐标,求出斜率(β),动脉僵硬度指数=1-β.结果 高血压组较非高血压组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高(P<0.05).高血压组患者冠脉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冠脉狭窄组24 h动态血压监测,无论24 h、白昼还是夜间动脉僵硬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动脉僵硬度指数与冠心病(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且夜问动脉僵硬度指数较其他因素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更密切(P<0.05).结论 动脉僵硬度指数是CHD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僵硬度指数与CHD冠昧狭窄程度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踝血管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497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行心踝血管指数测量、病史采集及常规化验检查.根据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支数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178例)、单支病变组(102例)、双支病变组(104例)和三支病变组(113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比较各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心踝血管指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率等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心踝血管指数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与心踝血管指数成正相关(r=0.76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以及心踝血管指数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 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一样,心踝血管指数增高也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心踝血管指数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变程度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439例老年患者,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检测血常规、血生物化学等指标,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372例冠心病(CHD)患者分为1支病变组(n=174)、2支病变组(n=89)和多支病变组(n=109),并将67例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且血流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RDW。结果 CHD组较对照组RDW值显著升高(P0.05),血管病变支数不同的亚组中,RDW值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5)。RDW与Gensini积分呈线性正相关(r=0.184,P=0.000 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376,P0.000 1),中性粒细胞比值(NPG)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243,P0.001),RDW与hs-CRP及NGP均呈正相关(r=0.178,P0.000 1;r=0.199,P=0.03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RDW是老年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DW可反映冠脉病变支数及严重程度,可能与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是老年CHD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K(Cat K)、胱抑素C(Cys C)与冠心病(CHD)发病、冠脉狭窄程度以及CHD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52例CHD患者和135例对照组血清Cat K水平,同时测定Cys C、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以及肌酐(Cr)水平;所有受试者均行冠脉造影,以Syntax评分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结果 CHD组血清Cat K水平(130.8±24.5)ng/dl与对照组〔(86.9±23.5)ng/dl〕比较显著升高(P0.001);CHD组血清Cys C水平〔(0.79±0.13)mg/L〕与对照组〔(0.95±0.21)mg/L〕比较显著降低(P0.001);急性冠脉综合征(UAP-AMI)组血清Cat K水平〔(137.2±24.9)ng/dl〕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00.8±12.8)ng/dl〕比较显著升高(P0.001);UAP-AMI组血清Cys C水平〔(0.78±0.13)mg/L〕与SAP组〔(0.87±0.13)mg/L〕比较显著降低(P0.001);CHD患者的血清Cat K水平与冠脉狭窄的Syntax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36,P0.01);血清Cys C水平与冠脉狭窄的Syntax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7,P0.05)。结论Cat K、Cys C可能与CHD的发病独立相关,其血清水平可反映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可作为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脉压指数(PPI)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56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术,其中男性103例,女性53例,年龄33~81(59.15±10.60)岁。所有病例均在术中测量主动脉血压,术后监测24h动态血压,并在术前、术后测量仰卧位肱动脉血压,记录其平均值。最后计算各PPI。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高血压(EH)组较非EH组冠心病(CHD)患病率明显增高(73.6%比58.5%,P=0.032);EH组患者冠脉3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EH组(35.2%比12.3%,P=0.001);冠脉狭窄组,三种测压方式各收缩压(SBP)、脉压(PP)及PPI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SBP、PP及PPI均随冠脉血管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多因素I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PPI均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且24h动态PPI较其他因素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更佳。结论各PPI均是CHD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24h动态PPI的预测价值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与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CHD患者171例,所有CHD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冠脉CT确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判定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以冠脉狭窄程度划分为4组,即:冠脉无狭窄组(30例)、轻度组(狭窄50%,51例)、中度组(狭窄50%~75%,46例)、重度组(狭窄75%,44例)。常规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分析比较各组间HRV指标水平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4组间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每5mi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HRV指标数值显著降低(P0.05或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HRV是加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59~3.254,P0.05或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DNN,SDANN,rMSSD,PNN50与Gensini评分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0.510~-0.271,P均0.05)。结论:心率变异性对评估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和肽素(copeptin)、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1例胸痛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3例(AMI组)、不稳定心绞痛34例(UAP组)、稳定性心绞痛22例(SAP组)、造影正常32例(正常对照组)。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同时测定患者copeptin、NTpro-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EVF),分析血浆copeptin、NTpro-BNP水平变化与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患者血浆copeptin、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5.033,t=7.504,均P<0.01)。且AMI组患者opeptin、NTpro-BNP水平高于UAP组(t=3.155,P=0.003 4,t=4.542,P<0.01)。UAP组患者opeptin、NTpro-BNP水平高于SAP组(t=3.252,P=0.002 1,t=5.141,P<0.01)。CHD组血浆copep-tin、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r=0.407,P=0.005;r=0.520,P=0.005),AMI组血浆copeptin、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52,P=0.001;r=-0.419,P=0.001)。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浆NTpro-BNP和copeptin水平对CHD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危险分层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者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法 收集该院心内科2002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年龄≥60岁)疑诊冠心病患者668例,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eGFR正常、轻度降低、中度降低和重度降低四组,探讨不同分期CKD对冠状动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男性比例更高(x2=10.807,P<0.001),吸烟、高血压、心绞痛和糖尿病史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x2 =4.671,5.023,4.984,5.694,均P<0.001),且冠心病组患者eGFR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患者(P<0.001).与冠心病不合并CKD比较,合并CKD的冠心病患者年龄(P =0.033)更大、高血压(P=0.034)及心绞痛(P=0.008)的发病率更高;与eGFR水平正常组冠心病患者相比较,CKD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为严重(P<0.001),表现为患者平均病变支数更多(P=0.019)、3支病变率显著增高(P<0.001)及Gensini积分显著增多(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ensini积分与CKD分期(β=0.173,95%CI:1.319~ 3.345,P<0.001)、高血压(β=0.093,95%CI:1.435~2.936,P<0.001)和糖尿病(β=0.102,95% CI:6.215 ~9.217,P<0.001)独立相关.与eGFR正常组比较,不同CKD分期患者平均病变支数更多(P <0.001)、3支病变率显著增高(P <0.001)、Gensini积分显著增多(P<0.001);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与造影诊断冠心病存在显著关联(OR值2.314,95% CI:1.546~ 3.415,P<0.001).结论 冠心病的发病与性别、吸烟、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及CK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此外,冠心病患者的eGFR降低,其肾功能降低与冠心病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赵一  鲍海华 《心脏杂志》2020,32(6):603-606
目的 探讨不同海拔地区冠心病患者CT血管造影(CTA)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高海拔组,同期经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低海拔组,所有患者均行冠脉CTA扫描,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冠脉病变CTA表现和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低海拔组比较,高海拔组冠心病患者发病年龄早,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高海拔组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中重度狭窄和闭塞血管的比例较低海拔组升高(P<0.05,P<0.01),而单支血管病变的比例、轻度狭窄血管的比例显著降低(P<0.01);高海拔组侧支循环建立的比例高于低海拔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海拔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闭塞程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成正相关(r=0.410,P<0.05)。 结论 不同海拔地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对高海拔地区冠心病的预防和诊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血清内脂素(visfatin)在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个体中的表达情况,评价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85例,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冠心病正常糖耐量组(CHD)34例、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异常组(CIG)25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CDM)26例,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阴性)作为正常对照组(CON).检测受试者人体测量学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应用Gemini冠状动脉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CON组比较,CHD、CIG及C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与CHD组相比较,CIG和C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内脂素水平与Ge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669,P<0.01);内脂素与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200,P=0.032;r=0.185,P=0.047;r=0.321,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354,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腰围、甘油三酯水平为影响内脂素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1)血清内脂素水平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检测内脂素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2)在合并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中,血清内脂素表达显著增高,与临床糖尿病患者更重的冠状动脉病变相符合.(3)腰围、甘油三酯水平为影响血清内脂素水平的主要因素,提示内脂素水平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血清内脂素(visfatin)在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个体中的表达情况,评价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85例,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冠心病正常糖耐量组(CHD)34例、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异常组(CIG)25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CDM)26例,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阴性)作为正常对照组(CON).检测受试者人体测量学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应用Gemini冠状动脉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CON组比较,CHD、CIG及C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与CHD组相比较,CIG和C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内脂素水平与Ge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669,P<0.01);内脂素与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200,P=0.032;r=0.185,P=0.047;r=0.321,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354,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腰围、甘油三酯水平为影响内脂素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1)血清内脂素水平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检测内脂素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2)在合并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中,血清内脂素表达显著增高,与临床糖尿病患者更重的冠状动脉病变相符合.(3)腰围、甘油三酯水平为影响血清内脂素水平的主要因素,提示内脂素水平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