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DUS)、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CT血管造影(CTA)三种影像学方法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115例诊断为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单侧或双侧的CTA、CE-MRA、DUS影像学检查。结果 115例患者149条下肢动脉中,按照血管分支分级,其中1级:轻度狭窄79条,中度狭窄41例,重度狭窄或闭塞29条;2级:轻度狭窄51条,中度狭窄48例,重度狭窄或闭塞50条;3级:轻度狭窄98条,中度狭窄37例,重度狭窄或闭塞14条。在98条行DUS检查的下肢动脉病变中,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91.18%、87.23%、78.57%,特异度分别为93.75%、96.08%、98.57%;1、2、3级动脉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75.00%、81.82%、55.56%,特异度分别为93.02%、90.91%、97.75%。结论三种不同影像学方法(DUS、CE-MRA、CTA)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中CTA对评估患者下肢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效能高于其它两种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导致的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且一侧或双侧下肢动脉行DSA和无创影像检查的227例患者(292条下肢动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包括CTA、三维增强MRA(CE-MR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DUS)中的至少1种.共169条下肢动脉行CTA检查,123条下肢动脉行CE-MRA检查,194条下肢动脉行DUS检查.对血管进行分支分级,将血管分为1级(膝上动脉)、2级(膝下动脉)和3级(足背动脉).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CTA、CE-MRA和DUS诊断下肢动脉中、重度狭窄病变的效能,并采用一致性分析评价DSA和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不同下肢血管分支分级中、重度狭窄病变的一致性.结果 CTA诊断糖尿病下肢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100%(56/56)、97.6%(82/84)和93.8%(30/32),诊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100%(19/19)、94.4%(34/36)和61.5%(8/13);诊断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为95.9% (162/169) ~ 99.4% (168/169);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60~ 0.916,P<0.05.CE-MRA诊断糖尿病下肢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93.2% (68/73)、97.2% (103/106)和93.2%(69/74),诊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91.3%(21/23)、80.8% (42/52)和42.1%(8/19);诊断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为86.2%(106/123)~96.7%(119/123);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67 ~ 0.868,P<0.05.DUS诊断糖尿病下肢1、2、3级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9.9%(62/69)、88.8%(87/98)和79.2%(42/53),诊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73.1%(19/26)、84.8% (39/46)和44.4%(8/18);诊断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为89.7%(174/194) ~ 93.8%(182/194);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476~0.864,P<0.05.结论 CTA、CE-MRA及DUS等方法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具有较高准确性,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对于下肢动脉重度狭窄的评价CTA优于CE-MRA及DU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A对糖尿病足下肢各级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同时行MSCTA及DSA检查的35例糖尿病足患者共38侧下肢动脉,每条下肢分为17段,每段动脉根据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闭塞。将下肢动脉分为膝上、膝下、足动脉三部分进行分析。以DSA为金标准,分别计算CTA诊断血管狭窄、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对下肢血管狭窄程度的一致性判定行Kappa检验。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TA评估膝上动脉血管狭窄≥50%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9%、96.8%、96.8%;评估膝下动脉血管狭窄≥50%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也较高,分别为95.9%、90.8%、93.4%;评估足动脉闭塞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8.4%、91.2%、88.2%。膝上动脉狭窄≥50%的Kappa值0.929,膝下动脉为0.868,足动脉闭塞者为0.679(P<0.01)。结论:MSCTA对诊断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膝上及膝下动脉狭窄≥50%的可靠性高,而预测足动脉闭塞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可以部分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因腹痛而拟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21例患者进行16排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本文中的21例患者中DSA确诊为单纯肠系膜上动脉狭窄8例,单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并管腔狭窄2例,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引起管腔狭窄11例;21例患者共计检查了304条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其Ⅰ级分支,其中CTA共计发现狭窄及闭塞血管124条,DSA发现狭窄及闭塞130条。经统计分析显示CTA诊断轻度狭窄的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96%,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为98%;CTA诊断中度狭窄的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92%,阳性预测值为70%,阴性预测值为96%;CTA诊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6%,阳性预测值为89%,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16排CT血管成像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照DSA,评价320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320层CTA及DSA检查。CT数据在东芝工作站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DSA采用步进跟踪造影技术或分段DSA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分析CTA与DSA结果。将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及单侧下肢动脉分为15个节段,本组病例共900节段,进行盲法评估。结果在全部900个动脉节段中,2种检查诊断Ⅲ及Ⅳ级病变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99%、98%。在评估主动脉、髂动脉节段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100%、99%。在评估股动脉、胭动脉节段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100%、99%。在评估胭动脉以下水平的动脉节段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97%、99%。另有1个节段在320CTA显示不清,49个节段在DSA显示不清,无法评估。结论320层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较DSA能显示更多节段,可为制订介入治疗方案及临床治疗计划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CAU)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5例高度怀疑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TCD与CAU检查。以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为基准,计算TCD联合CAU诊断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并分析TCD联合CAU诊断狭窄程度与CTA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TCD联合CAU诊断左侧椎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8.0%(32/41)、87.0%(29/33)、82.4%(61/74);诊断右侧椎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0%(34/40)、90.9%(30/33)、87.7%(64/73);诊断基底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7%(30/35)、95.0%(38/40)、90.7%(68/75)。CTA诊断轻度狭窄49条、中度狭窄39条、重度狭窄22条、极度狭窄6条;TCD联合CAU诊断轻度狭窄44条、中度狭窄36条、重度狭窄20条、极度狭窄5条;TCD联合CAU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CTA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28 3)。结论 TCD联合CAU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与对狭窄程度的判断均有较高准确性,且价格低廉,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CTA)在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患者的双源CTA图像进行分析.以DSA为金标准,统计双源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双源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敏感度分别为86%、82%、100%,特异度分别为96%、92%、96%.结论 双源CTA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颈部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拟诊颈部动脉血管狭窄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患者行颈部3D CE-MRA。将两种方法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23例患者共230个节段血管,3D CE-MRA显示了227个节段,共诊断出74处(32.6%)狭窄,其中28处轻度狭窄,22处中度狭窄,20处重度狭窄,4处闭塞;DSA共显示了230个节段的血管,共诊断出69处(30.4%)血管狭窄,其中24处轻度狭窄,23处中度狭窄,19处重度狭窄,3处闭塞。与DSA相比,3DCE-MRA对颈部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动脉闭塞的显示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85.71%、90.91%、90%和75%,两种检查方法对颈部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有良好的一致性(κ=0.921,P=0.000)。结论 3.0T 3DCE-MRA能够可靠的评价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基本可以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9.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64层CT血管造影与DSA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照DSA,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A检查,检查后2周内行DSA。CT数据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DSA采用步进跟踪造影技术或分段DSA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将CTA与DSA结果比较。结果在216个动脉节段中,2种检查方法狭窄程度显示一致的有157个,被CTA高估13个,低估6个。CT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50%诊断的灵敏度为98.21%,特异度96.15%,准确率97.22%,阳性预测值96.49%,阴性预测值98.04%。结论64层CT血管造影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评估的可靠方法,可为制订介入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与DSA比较评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周围血管性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的准确性及特异性.方法 30例PVD患者同时接受DSA及CT血管造影检查.血管狭窄程度分为5级:Ⅰ正常(无狭窄);Ⅱ轻度狭窄(1%~49%狭窄);Ⅲ中度狭窄(50%~74%狭窄);Ⅳ重度狭窄(75%~99%);Ⅴ闭塞.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30例患者中,共有720支血管均有DSA及CTA成像.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64层螺旋CT诊断下肢动脉有意义狭窄的灵敏度98.5%、特异度99.2%、阳性预测值99.1%、阴性预测值98.7%.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诊断周围血管狭窄程度的一种准确、安全、无创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疑为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HP xw8000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所有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882个动脉节段中,870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在DSA图像上,狭窄闭塞的节段共260个(轻度狭窄32段,中度狭窄24段,重度狭窄44段,闭塞160段),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9.1%、99.7%、99.5%。结论:16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部分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CE MRA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者,行3D-CE MRA数据采集,原始图像减影后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MPR),获得双下肢CE-MRA图像。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观察和分析,并运用图像工作站上的测量工具对血管狭窄进行准确测量并分级。均作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3D-CE MRA检查结果与DS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动脉包括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以及各侧支循环,显示率100%。38例中显示硬化而无明显狭窄3例,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6例,动脉闭塞9例。DSA检查部位符合率95%,狭窄程度符合率90%。结论:3D-CE MRA能全面准确的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DSA检查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传统DSA检查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进行术前血管评价及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血流敏感散相(flow-sensitive dephasing,FSD)为准备脉冲的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SSFP)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4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FSD-bSSFP序列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NC-MRA)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行小腿部动脉扫描,将血管分为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3个节段。以CE-MRA作为参照标准,评价FSD-bSSFP上各血管的狭窄程度(分为0~4级),计算FSD-bSSFP各级血管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运用配对χ2检验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血管显著性狭窄(≥50%和闭塞)有无统计学差异,并采用Cohen’s 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分析FSD-bSSFP在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 42例中41例成功进行了FSD-bSSFP检查,获取243个动脉节段。FSD-bSS-FP对下肢动脉狭窄各级的(0~4级)敏感性分别为97.87%、98.13%、96.86%、94.93%、92.31%;特异性分别为95.10%、93.98%、94.23%、92.31%、84.7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TCD在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82例单纯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均行TCD和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TCD诊断后循环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Kappa值。结果:82例共检查后循环血管410条,CTA诊断血管狭窄51条,TCD诊断血管狭窄40条,其中34条与CTA诊断结果相符,TCD诊断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狭窄分别为13、7、20条,CTA诊断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狭窄分别为17、9、25条;TCD诊断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64.7%、66.7%、76.0%,特异度分别为96.9%、96.9%、98.3%,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7.5、21.5、44.7,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36、0.34、0.24,Kappa值分别为0.67、0.69、0.42。结论:TCD诊断后循环动脉狭窄与CT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为后循环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提供了依据,是后循环脑梗死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冯飞  刘晓怡  戚玉龙  刘汉桥  田鑫  刘新  刘鹏程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67-1270
目的:探讨QISS非增强MRA技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1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行双下肢QISS-MRA和CE-MRA扫描,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并以CE—MRA为参照标准,计算QISS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并以配对χ2检验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51例中48例成功行QISS-MRA检查,其中图像质量优、良、差者分别为40(78.43%)、8(15.69%)和3例(5.88%)。按血管节段计算,QISS-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15%和98.8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5%和96.42%,总体符合率为95.91%。对于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诊断,QISS-MRA与CE-MR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P〉0.05),且两种检查方法具有极好的相关性(r值为0.950,P〈0.001)。结论:QISS-MRA检查成功率较高、图像质量良好并且诊断效果接近CE—MRA,对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15例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颈动脉狭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联系。材料与方法 对 15例 3 0支颈动脉行多普勒超声 (DUS)、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及头部CT、MRI检查。其中 5例同时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 (CTA) ,4例与DSA对照 ,6例颈动脉重度狭窄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结果  15例 3 0支颈动脉 ,轻度狭窄 ( <3 0 % ) 8支 ,中度狭窄 ( 3 0 %~ 69% ) 6支 ,重度狭窄 ( 70 %~ 99% ) 8支 (均为一侧 ) ,闭塞 2支 ,未见狭窄 6支。 8支颈动脉重度狭窄者狭窄侧腔隙性脑梗死 5例 ,狭窄对侧皮层梗死 1例 ,双侧脑梗死 1例 ,未见异常 1例。颈动脉闭塞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脑梗死 2例。CTA显示硬化斑块 3例。结论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DUS、MRA、CTA结合使用能够在颈动脉狭窄的筛选、诊断、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3.0T磁共振CE-MRA在腹部至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0T超强磁场磁共振三维增强MRA(3D CE-MRA)对腹部、盆腔、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EXCITEⅡ3.0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对61例拟诊腹部至下肢血管病变的受检者行3D CE-MRA检查,其中36例行DSA检查。将腹部至下肢血管分为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10个部分,由2位影像学专家独立对3D CE-MRA和DSA资料作出分析。结果61例受检者腹部至下肢血管3D CE-MRA成像均获得满意效果,血管显示清晰。8.2%(5/61)受检者未见异常,91.8%(56/61)受检者显示共计601段血管病变,其中动脉粥样斑块43.4%(261/601),动脉狭窄22.0%(132/601),动脉闭塞29.5%(177/601);动脉迂曲2.7%(16/601);动脉瘤1.5%(9/601);动脉夹层0.5%(3/601);肿瘤压迫或包绕血管0.5%(3/601)。36例3D CE-MRA与DSA比较,3D CE-MRA显示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腓动脉血管病变阳性检出率无差异(P>0.05),动脉粥样斑块、动脉狭窄及动脉闭塞3种血管病变显示无差异(P>0.05)。3D CE-MRA显示腹主动脉粥样斑块病变多于DSA(χ2=5.94,P=0.01),髂内动脉、股深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病变阳性检出率高于DSA(P<0.05),以DSA为标准,3D CE-MRA存在高估。结论3D CE-MRA是一种有效的评价腹部至下肢动脉疾病的方法,其诊断价值可与DSA相媲美,尤其对直径较大的腹主动脉至腘动脉主干(1~3级血管)可基本代替DS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水脂分离技术(mDIXON)对比增强3.0T MRA在诊断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病变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有上肢肿胀、胸壁静脉曲张、内瘘假性动脉瘤等临床症状的中心静脉病变患者在行DSA检查前采用mDIXON技术行CE-MRA检查。由2位MRI医师根据4分法,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根据4级评分标准,对中心静脉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估。采用Kappa检验分析2位MRI医师对图像质量评分、mDIXON CE-MRA和DSA对中心静脉狭窄程度的分级及判断闭塞与非闭塞性病变的一致性。以DSA为金标准,计算mDIXON CE-MRA诊断中心静脉闭塞和非闭塞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两位MRI医师对中心静脉图像质量评分、mDIXON CE-MRA与DSA对中心静脉狭窄程度的分级及诊断闭塞病变和非闭塞病变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为分别0.655、0.921和1.000(P值均<0.05)。mDIXON CE-MRA评估中心静脉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94.74%(36/38),对狭窄程度分级高估率为5.26%(2/38)。mDIX...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造影(CTA)及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高度怀疑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行TCD、DSA与头颅CTA检查,以DSA诊断为金标准,比较TCD和CTA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 60例患者480条受检的血管中,经DSA检查为正常、中度、重度狭窄的血管条数分别为38条,57条及55条。CTA、TCD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5.5%、80.0%、92.7%和87.1%、75.0%、80.7%。TCD结果显示重度狭窄段的收缩期流速显著高于中度狭窄段的流速,P0.05。结论 CTA、DSA作为经典检测方法,均能准确显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TCD方法对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16层螺旋CTA评估不同程度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特点,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影像学方法。方法:对2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16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重建分析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结果:共评价638段血管,449段血管狭窄,其中轻度狭窄206段、中度狭窄125段、重度狭窄72段、闭塞46段。侧支循环建立26例。发现钙化斑块或血管壁钙化512段,MPR、MIP、VR均能很好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准确、可靠、无创的成像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很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应作为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