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L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内,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血流速度(Vs)水平、残余血肿量、水肿范围以及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低于治疗组总有效率94.6%(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Vm、V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Vm、Vs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Vm、Vs水平,降低水肿范围和残余血肿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60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结果:实验组中度脑水肿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而对照组重度脑水肿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意识清醒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77.50%vs.62.50%,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巴氏指数(BI)、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可代替甘露醇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降低颅内压,且其具有对脑的保护及促醒作用,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在外伤性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外伤性脑水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静滴20%甘露醇和醋酸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静滴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和醋酸地塞米松治疗,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给予患者以相应治疗后,均提高了CPP(脑灌注压)、MAP(平均动脉压),降低了ICP(颅内压),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肾功能损伤比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外伤性脑水肿,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裸花紫珠颗粒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头孢呋辛钠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CPID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3)与对照组(n=63),对照组予以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头孢呋辛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裸花紫珠颗粒。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发热、白带异常、下腹痛)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06%(58/63)较对照组79.37%(50/63)高(P<0.05);研究组发热、白带异常、下腹痛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1β、MCP-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裸花紫珠颗粒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头孢呋辛钠抗菌药物治疗CPID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怀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2组均接受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6.36%(χ2=5.636,P=0.018)。治疗7 d后,2组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采用止血、控制血压、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患者发病第5d加用舒血宁注射液1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颅内血肿、水肿容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显效率(62.90%)和有效率(96.7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肿及周围组织水肿体积明显缩小(P<0.01或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吸收、水肿缩小和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关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应用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选取了50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溶液,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生理盐水注射液,两组的疗程均为3周,观察并对比其临床疗效及足背动脉血流量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11例(44.0%),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6例(24.0%),总有效率为92%,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量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应用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效可观,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足背血液循环,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在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即发病3周)患者62例,随机分为注射液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5 d;对照组予以胞磷胆碱0.7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5 d。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5、10、15 d采用CT扫描,计算水肿及血肿大小,并对两组患者进行Barthel Inclex评分,根据两组分值结果进行疗效评判。结果治疗5、10、15 d治疗组水肿及血肿少于对照组(P<0.05),Barthel Inclex评分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明显优于现有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晟  谢华 《临床医药实践》2009,(8Z):1965-1967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水肿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5例,静滴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和醋酸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40例,静滴20%甘露醇和醋酸地塞米松治疗。通过测定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血浆渗透压、尿量及血尿常规等,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给药后均能迅速降低ICP,提高CP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肾功能的损伤较轻且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疗效肯定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福霉素钠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注射液对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炎症反应、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福霉素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血清PC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27/30)vs.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WBC、CRP及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血清WBC、CRP及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3%(7/30)、26.67%(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霉素钠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PCT水平,改善炎症反应,缓解感染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ACI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及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7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0%...  相似文献   

12.
王京娥  陈燕  高山  周兴盛  乔叶红 《河北医药》2016,(18):2733-2736
目的:观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凝溶胶蛋白(GSN)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检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8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组。根据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为轻度17例,中度36例和重度25例。根据脑出血量分为:小量出血组36例,中量出血组27例和大量出血组15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出院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选择同期就诊单纯脑出血患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为脑出血组(45例)和高血压组(35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组,脑出血组,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 IGF-1、HMGB-1、GSN 和 MIF 水平,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 IGF-1、HMGB-1、GSN 和 MIF 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出血面积的关系,各指标与预后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组的 IGF-1和 GSN水平明显低于脑出血组,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组和脑出血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脑出血组的 HMGB-1和 MIF 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组和脑出血组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 IGF-1和 GSN 水平随着神经损害程度和脑出血面积的增加而降低( P <0.01),预后良好组的 IGF-1和 GSN 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 P <0.01),而 HMGB-1和 MIF 水平神经损害程度和脑出血面积增加而升高( P <0.01),预后良好组的 HMGB-1和 MIF 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 P <0.01)。并发现 IGF-1水平与 HMGB-1( r =-0.457, P <0.05)和 MIF( r =-0.536, P <0.05)呈负相关,与 GSN 呈正相关( r =0.754, P <0.05);HMGB-1水平与 GSN 呈负相关( r =-0.486, P <0.05),与 MIF 呈正相关(r =0.864, P <0.05),GSN 与 MIF 呈负相关( r =-0.758, P <0.05)。结论IGF-1、HMGB-1、GSN 和 MIF 参与了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判断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盐亭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2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1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吡拉西坦注射液,8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脑水肿、脑血肿体积和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9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显著降低,MoCA、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4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水肿和脑血肿体积均显著减小(P0.05);且治疗组患者脑水肿和脑血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MCP-1、水平均降低,但BDNF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可有效降低脑水肿和脑血肿体积,有利于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 、奥拉西坦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评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脑梗死后VD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乙酰谷酰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静滴联合阿司匹林口服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1月收治的ACI患者142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71)和对照组(n=71)。两组均予以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口服,研究组予以尤瑞克林静滴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PAG)、纤维原蛋白(FI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黏度(PV)]、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77%高于对照组76.06%(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PAG、FIB、HCT、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静滴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ACI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AC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治疗2周。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NGAL、IL-18和MCP-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评分。结果对照组、观察组CSS评分在治疗后3 d、7 d、14 d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对照组NGAL、IL-18、MCP-1水平降低(P<0.05);治疗7 d、14 d时,观察组NGAL、IL-18、MCP-1水平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NGAL在治疗7 d、14 d时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IL-18、MCP-1在治疗后14 d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73%vs.78.18%,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能通过降低老年ACI患者NGAL、IL-18和MCP-1水平,改善CSS评分,进而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7.
吴岩  田凤石  王金良 《天津医药》2002,30(3):137-13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时黏附分子、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D-二聚体(DD)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3例急性脑梗死(ACI组)患者外周血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D二聚体、血小板第4因子工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组及ACI组在发病24h内及发病1周时血清sICAM-1、sVCAM-1、DD、PF4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AMI组在发病1周时以上各值均高于ACI组(P<0.01或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发病初期及发病1周时,sICAM-1、sVCAM-1、DD、PF4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急性血栓形成过程,为早期使用抗黏附分子抗体及药物治疗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茶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小冬  吴祖舜 《天津医药》1998,26(10):582-584
为了研究茶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SOD及MDA的影响,分别测定了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茶以素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1个月时血清NO,SOD,MDA含量,并取75例急性脑梗死但未应用茶色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在急性脑梗死(ACI)病后6h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ACI随机分成UK组和对照组。UK组UK25万U静脉注射,续以UK150万U60min内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28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①治疗后1、7、14、28d时UK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7d时UK组改善比较显著(P<0.05);②UK组用药前与用药后1d比较、7d与14d比较、14d与28d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用药1d与7d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UK组用药后1d时显效率23.3%,7d时56.1%,14d时80.3%,28d时91.6%,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结果(P<0.01、<0.01、<0.01、<0.05)。结论早期ACIUK溶栓治疗比常规治疗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四物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 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伴Hhcy 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28例加用叶酸5 mg po,tid,维生素B12 1 mg,im,qd治疗,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物汤.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Hcy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疗效与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Hcy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治疗后常规检查亦未发现异常.结论:四物汤联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急性脑梗死伴Hhcy 效果优于单纯常规使用叶酸和维生素B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