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济南市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制情况与检验能力。方法对济南市及10个县市区疾控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对设备投入、人力资源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设备配置、开展检验项目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市级、8个县级疾控机构购置了实验室仪器设备;2008年全市疾控机构共有工作人员767人,其中检验技术人员占14.86%。市级A+B类仪器设备达标率为55.81%,县级A+B类仪器设备平均达标率28.95%;市、县级C类仪器设备达标率分别为29.31%、13.57%。市级疾控机构的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B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分别为73.89%、45.11%,县级疾控机构A类检验项目平均开展率、B类检验项目平均开展率分别为43.31%、13.93%。结论 2008年市县两级级疾控机构设备投入较2007年有一定提高,但均未达到国家要求的配置标准,基本设备的数量不足。两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且项目开展率均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5.12汶川地震"10年后绵阳市疾控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对比变化,为系统评估灾后重建效果、加强疾控机能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查阅档案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疾控机构灾后10年人员编制增加了83人,增长率为17.33%。建筑面积增加了15 068 m2,增长率为36.67%。仪器设备增加了1 007台(件),增长率为69.59%。市疾控中心A类检测项目开展数从94项增加到214项,增长率为127.66%,开展率达到94.27%;B类检测项目开展数从24项增加到123项,增长率为412.50%,开展率达到71.93%。区县疾控机构A类检测项目平均开展数从29项增加到147项,增长率为406.90%;B类检测项目平均开展数从6项增加到26项,增长率为333.33%。新增6家机构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通过计量认证的参数,市疾控中心达到776项,区县疾控中心平均达到272项。结论通过灾后10年重建,绵阳市疾控系统的检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区县疾控的检测能力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资源配置现状及能力。方法对浙江省79家疾控机构的检验资质、检验检测能力、仪器设备和人员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9家疾控机构实验室均通过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公共场所卫生检验项目平均开展率为85.53%,计量认证通过率79.75%;公共场所监测仪器设备1 857件,平均每单位配置23.51件,18种监测仪器设备平均配置率为71.80%;从事公共场所检验检测工作人员1 000人,其中初级职称311人,中级职称449人,高级职称240人。结论浙江省疾控机构公共场所检测项目的计量认证通过率有待提高,公共场所检测仪器设备装备及检验能力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均衡,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实验室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能力的现状,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情况的相关数据,对照卫生部《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相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必须设置和开展的检验项目(A类检验项目)的平均拥有率分别为85.01%、84.21%和77.97%。检验能力标准规定各级必须开展的检验工作项目中,全省尚无一家疾控机构能够全部开展。结论湖北省疾控机构检验能力与国家相关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县级疾控机构检验能力差距较明显,需要进一步提高检验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省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水质检测能力现状,查找不足,促进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为卫生行政部门的水质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全省95个疾控机构的水质检验能力、实验室设备配置、人力资源等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我省仅1家地级市疾控中心具备全项指标检测能力,省级、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区)的常规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42项、37.9项、31.1项和24.6项,非常规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62项、33.8项、2.6项和1.3项;95个疾控机构中最多的配备了23类仪器设备,最少的仅配备5类,平均每个疾控机构配备13类,配备率为46.43%;全省共有水质检验人员474人,平均每个疾控机构仅5人。结论我省疾控机构水质检测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形势十分严峻,要提高认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改善仪器装备和实验室场所等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疾控机构实验室水质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疾控体系卫生人力资源综合激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省、市、县疾控中心49家及其工作人员2138人,进行人力资源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和综合分析。结果四川省疾控体系卫生人力资源综合激活能力因子模型包括客观条件感受、主观感受和身心疲惫3个主要公因子成分,共解释原始变量64.87%的信息;客观条件感受因子的大小与疾控机构等级、现从事工作、职务等级有关;主观感受因子与疾控机构等级和工作岗位有关;身心疲劳因子与疾控等级、工作岗位、性别和职务等因素有关。结论四川省疾控体系卫生人力资源综合激活能力包括客观条件感受、主观感受和身心疲惫3个主要方面,受疾控等级、工作岗位、职务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龙岩市县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状况,探讨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2018年3~4月对龙岩市7个县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状况开展调查。结果 7个县级疾控机构现有编制283人,平均1.07人/万人,编制使用率91.9%,编外与在编人员比近1∶4;在编在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9.2%;50岁为主(73.8%);本科学历占48.5%;中级职称41.2%、初级职称33.5%、高级职称18.5%;机构人均工作用房面积99.87 m~2(各县73.5m~2~147.5m~2),已达标;实验室面积占工作总用房的32.0%(各县27.1%~37.4%),仅永定和漳平达标;机构A类设备达标率48.5%~89.7%(低于≥90%标准要求),B类0%~9.6%、C类0%~75.0%;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25.4%~77.1%(低于≥85%标准要求)。结论建议优化龙岩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完善实验室装备配置、增加实验室专业人员并强化培训,以提升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山东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装备和检验能力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和疾控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普查山东省2009年139个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检验能力,采用Excel 2003统计,与卫生部制定的指导标准比较分析。[结果]139个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平均为26.44%,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种类和数量平均拥有率分别为51.28%和42.62%,必须开展的工作项目拥有率为48.31%。[结论]山东省县级疾控机构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仍有较大缺口,检验检测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建设现状。方法基于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系统建立调查数据库,对该市9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进行全面普查评估。结果全市各级疾控机构应急组织、预案体系基本健全,传染病控制类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32.8%(28.9/88)。市级疾控机构A类检验设备达标率为93.0%(53.0/57),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为85.8%(194/226);县区级疾控机构A类检验设备达标率平均为70.5%(27.5/39),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平均为52.2%(62/118)。2012年各机构均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和应急管理培训,88.9%(8/9)机构开展了检验培训和应急模拟演练,演练指数平均为0.95。各机构应急监测网络健全,应急处置指数均在0.90以上,处置工作较规范。结论全市疾控机构应急处置能力有一定提升,但仍需加强应急装备和检验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楚雄州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现状,为进一步强化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疾控整体能力提出建议。[方法]对楚雄州及10个县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检验能力、应急能力、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1疾控中心实验室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例:州级为24.8%,县级为29.93%;2检验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州级为19.66%,县级为12.3%;3仪器设备配置类别达标率和台件数达标率:州级A类87.72%、87.83%,B类54.17%、47.81%,C类24.14%、37.10%;县级平均A类76.15%、68.69%,B类18.30%、13.65%,C类9.64%、9.31%;4检测项目达标率:州级A类为73.01%,B类为18.05%;县级平均A类为76.27%,B类为38.20%。[结论]楚雄州疾控机构现有实验室面积小,检验人员数量不足,仪器设备装备和检测能力达不到国家相关要求,与正常工作需要还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加投入、添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将实验室质量管理落到实处,促进实验室能力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贵州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基层疾控机构资源配置公平性,为推进贵州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提供基线数据和决策建议。方法 通过对贵州省的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2020年人力资源、财政保障、基础设施、实验室装备和检测能力4个维度调查,了解资源配置现状,采用集中指数和资源聚集度分析2020年基层疾控机构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 2020年末,贵州全省三级疾控机构在编人员5 162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分别为84.71%和79.70%,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55.13%)。全省疾控机构总收入为167 486.89万元,其中,财政补助占比为91.11%;总支出为154 917.69万元。省级疾控机构建筑面积达到标准要求,市级疾控机构7家(占77.78%)达标,县级疾控机构59家(占67.05%)达标。省级疾控机构可开展的实验项目数为1 325项,市级疾控机构中位数为360项,县级疾控机构中位数为73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室能力是市、县两级机构的主要短板。县级疾控机构资源配置相对基本公平,实验室装备(50万元以上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山东省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装备和检验能力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和疾控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普查山东省17个地市级疾控机构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检验能力,采用Excel 2003统计,与卫生部制定的指导标准比较分析。[结果]17个地市级疾控机构实验室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平均为32.43%,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种类和数量平均拥有率分别为66.67%和58.26%,必须开展的工作项目拥有率为58.41%。[结论]山东省地市级疾控机构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仍有较大缺口,必须开展的检测项目有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全省饮用水水质检测能力现状,为疾控机构(CDC)水质检测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各级疾控机构通过"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上报水质检测能力,对指标可检测数和计量认证数由低到高进行3级评价。结果 21个市级疾控机构中,95.2%的机构常规指标检测能力和47.6%的机构非常规指标检测能力在3级;176个县级疾控机构中,66.5%的机构常规指标检测能力在3级,96.6%的机构非常规指标检测能力在1级。42项常规指标中,市、县级疾控机构的放射性指标可检测率、计量认证率都较低,同时部分毒理指标和消毒剂指标可检测率、计量认证率也低于80%;除省疾控中心外全省有9个疾控机构具备42项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其中市级8个、县级1个。结论四川省疾控机构饮用水水质检测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与目前水质监测工作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中市级106项、县级常规指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应从保障饮水安全的角度加大对疾控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建设投入,保障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眉山市疾控机构饮用水水质检测和水性疾病监测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置疾控机构在饮用水检测和监测能力不足,为上级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按《全省饮用水水质基线调查工作方案》要求进行调查。结果全市7个疾控机构均通过计量认证。水质检验人员以初级最多(56.09%)。实际检测项目为26~69项。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国产为主(71.55%)。全市疾控机构水性疾病监测能力人员以初级最多(58.82%)。水性疾病监测诊断仪器37种,共187台,2000-2009年购置的占68.45%。在调查的9项检测技术中有2项7个机构均不能开展。结论应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增加人员编制,改善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5.
刘雨  石兴瑞  杜银菊 《现代保健》2011,(27):117-119
目的了解聊城市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制情况与检验能力。方法对聊城市及8个县市区疾控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对设备投入、人力资源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设备配置、开展检验项目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全市疾控机构共有工作人员939人,其中检验技术人员占12.24%。市、县级A类仪器设备达标率为59.65%、51.28%;B类仪器设备达标率8.33%、8.33%;C类仪器设备达标率分别为17.24%、13.33%。市级疾控机构的A、B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分别为49.12%、23.31%;县级疾控机构A、B类检验项目平均开展率分别为49.15%、18.03%。结论2010年市县两级级疾控机构设备投入较2009年有一定提高,但均未达到国家要求的配置标准,基础设备的数量不足。两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且项目开展率均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人员能力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以期进一步改善人员结构,激发队伍活力。方法 2021年对四川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在编人员开展分层整群方便抽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一般能力及业务能力等。结果 26~55岁人员是调查的主体,在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人员中均占86%以上。省级疾控本科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比例和高级职称比例最高,分别占89.08%和39.95%。疾控人员自评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统计能力、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均为省级疾控中心最强;人均参加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数量则是县级>市级>省级;检验能力各项数量指标则是市级>县级>省级。结论 四川省疾控机构省、市、县三级人员素质和能力各有差异,其中省级疾控人员多数指标更优,全省疾控机构人员能力提升需在不同层级予以强化。政府要重视疾控队伍建设,明确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各自人才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疾控人员专业培训,全面提升人员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检验能力,查找不足,为疾控体系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专用调查表,对疾控体系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能力进行普查分析。结果按照国家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能力标准,省级疾控机构检验能力拥有率为72.52%,市级52.09%,县级60.89%。检验能力标准规定各级必须开展的检验工作项目,只有29.41%的市级疾控机构和39.57%的县级疾控机构能够全部开展。结论全省疾控体系检验能力还不符合国家要求,市级、县级尤其是市级疾控机构检验能力差距还比较大,需要进一步提高检验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八师农牧团场疾控机构卫生资源现状,为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制定农八师公共卫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4个农牧团场疾控机构卫生资源状况进行普查。[结果]14个农牧团场在职人员182人,年龄构成以35~45岁年龄段为主;以中级职称大中专学历为主。仪器设备17类平均30台件,种类和数量均达不到国家要求。实际开展的检测项目25~37项,平均35项,仅占国家必须开展工作项目的29.7%。[结论]农八师农牧团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仪器设备及检测能力与国家规定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简称"疾控")机构现状,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数据、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疾控机构的基础建设、人员情况、财政保障和职能履行4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 2017年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人均建筑面积分别为38 m2、92 m2和67 m2,专业技术人员占在职人数比例分别为84.02%、55.91%和56.71%,国家要求开展的28项业务职能,全省三级疾控中心均未全部开展。结论建议各级疾控机构对标规范化建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科学的激励与分配机制来加强基础和队伍建设,重新厘清疾控机构职责职能,实行财政全额保障,稳固和健全完善现有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江苏省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111家疾控机构进行了调查,分析所具备的食品安全技术资源和检测能力。省、市和县三级疾控机构全部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54.1%的机构承担食品理化检测,75.6%的机构承担食品微生物检测,12.6%的机构承担食品毒理项目检测。检测人员主要集中在县级疾控机构,覆盖采样、理化、微生物和数据报送。各疾控机构通过对样品、人员、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和检测报告等关键环节的控制,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