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结合经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可溶性sST2(sST2)、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且需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180例被随机均分为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两组均治疗30d。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III级比例、手术前后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小板聚集率(PAR)、血清sST2、H-FABP、IL-33水平变化及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LVEF显著升高,LVEDd、PAR、血清sST2、H-FABP水平显著降低,替格瑞洛组术后血清IL-33水平显著升高(P均=0.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LVEF[(52.76±5.54)%比(54.57±4.06)%],血清IL-33[(45.76±12.61)pg/L比(89.49±11.98) pg/L]水平显著升高,LVEDd[(48.28±3.66)mm比(46.79±4.06)mm]、PAR[(60.90±10.51)%比(45.61±8.36)%]、血清sST2[(498.76±40.61) pg/L比(227.49±36.98)pg/L]、H-FABP[(2034.77±997.67) pg/L比(1237.09±935.76)pg/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替格瑞洛组术后1个月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2.22%比10.00%,P=0.029)。结论:替格瑞洛结合PCI可以显著改善STEMI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sST2、H-FABP水平,升高血清IL-33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恢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4月~2016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8~77(55.7±6.5)岁。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炎症反应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ro-BNP、LVEDD、E/A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LVEF指标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及IL-8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及IL-8炎症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对照组患者hs-CRP、TNF-α、IL-6及IL-8炎症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与对照组的19.3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STEMI患者行PCI术后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炎症反应,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溶栓治疗通过溶解动脉或静脉血管中的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从而部分或完全恢复组织和器官的血流灌注,最大程度减轻心肌坏死,达到减轻患者症状并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早期,证实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原因[1],随后展开了一系列有关抗栓及溶栓治疗的大规模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4.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如不积极救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溶栓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STEMI的患者112例。患者被随机均分为瑞替普酶组(仅接受常规剂量瑞替普酶治疗)和联合治疗组(接受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30min、60min和120 min后的梗死血管再通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瑞替普酶组比较,溶栓治疗30min、60min和120 min后,联合治疗组梗死血管再通率(30min:7.1%比25.0%,60min:26.8%比51.8%,120min:60.7%比82.1%)显著升高,P0.05或0.01。联合治疗组和瑞替普酶组均未出现颅内出血和泌尿道出血病例,且消化道出血(8.9%比7.1%)、牙龈出血(12.5%比8.9%)以及出血总发生率(21.4%比16.1%)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与常规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比较,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等同瑞替普酶。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脑梗死(ACI)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溶栓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ACI的有效方法,我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指南推荐的溶栓药物尿激酶出血风险高,阿替普酶价格昂贵等原因在基层医院无法广泛应用,需要寻找一种疗效好、经济、安全的可以替代尿激酶及阿替普酶的溶栓药物。我科对130例ACI患者急诊抢救室就地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r-PA)衍生物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阿替普酶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和尿激酶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各5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阿替普酶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服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期间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对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于阜外医院行急诊PCI存活出院且接受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治疗的STEMI患者,分为替格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溶栓再通率、再通时间与出血率、心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方式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效果确切,应用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西药组62例和联合组55例,两组基础治疗(强心治疗等)相同,西药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 w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等炎症细胞因子、血脂和心肌酶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CR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治疗前,两组心肌酶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肌钙蛋白(CTn)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结论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血脂及心肌酶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行PCI的STEMI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氯吡格雷组(接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治疗)和替格瑞洛组(接受替格瑞洛+替罗非班治疗)。测量比较两组PCI术前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情况、血小板聚集率、P2Y12反应单位,以及随访30d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和心功能情况。结果: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PCI术后TIMI血流3级比例(81.4%比91.4%)显著升高,血小板聚集率[(55.2±4.1)%比(50.8±4.4)%]和P2Y12反应单位[(196.2±15.1)U比(180.8±12.0)U]均显著降低,P均0.05。随访30d后,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再次心肌梗死(5.0%比2.9%)、心源性死亡发生率(2.9%比0.7%)、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3.1±2.8)mm比(49.0±2.0)mm]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0.2±2.1)mm比(37.4±1.8)mm]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51.8±2.7)%比(55.4±2.5)%]显著升高(P均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且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的轻微出血发生率(5.0%比6.4%)无显著差异,P=0.591。结论:对于急诊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替格瑞洛联合替洛非班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短期预后,而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20,(2)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递质水平、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CI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多巴胺、5-羟色胺水平、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多巴胺、5-羟色胺水平以及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临床效果确切,治疗安全性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4例。研究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患者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衡量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分析生存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3、7、30 d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55%(29/31)和77.78%(21/27);χ~2=10.631,P=0.001]。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中达到无明显残障水平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62.5%(20/32)和43.75%(14/32);χ~2=6.816,P=0.009]。研究组患者3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有出血症状不良反应出现,但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MDA浓度较溶栓前降低(P0.05),SOD浓度较溶栓前增高(P0.05)。溶栓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 SOD升高(P0.05),MDA降低(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可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AMI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检测半乳凝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脂联素等心肌纤维化指标及NF-κB、胱抑素C(Cys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等心室重构相关指标水平。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Gal-3、TGF-β1、CTGF、NF-κB、胱抑素C、MMP-9、FGF-23、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明显降低,而脂联素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Gal-3、TGF-β1、CTGF、NF-κB、胱抑素C、MMP-9、FGF-23、LVRI、LVMI、RVESV以及RVEDV明显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94.32%vs 84.09%,P=0.03),MACE发生率略低(2.27%vs 6.82%,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接受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助于抑制心肌纤维化以及心室重构进程,疗效显著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90例随机分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亚低温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均治疗30 d。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C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C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定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和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诊治的老年AIS患者200例,根据不同静脉溶栓方案分为标准组134例[总量为体质量(kg)×0.9 mg,前1 min按照体质量(kg)×0.09 mg静脉推注,余量1 h内静脉滴注],定量组66例[总量为50 mg,前1 min按照体质量(kg)×0.09 mg静脉推注,余量1 h内静脉滴注]。比较2组基线数据及溶栓后并发症,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2组溶栓后1 h、1 d和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差异。结果 定量组发病时间<3 h比例较标准组明显降低(60.6%vs 82.1%,P<0.01),发病时间3~4.5 h比例较标准组明显增高(39.4%vs 17.9%,P<0.01),发病时NIHSS评分较标准组明显增高[4.0(2.0,8.0)分vs 3.0(2.0,6.0)分,P<0.05]。定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3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51例、治疗组52例。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ron,PCI)治疗。对照组于术后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于术后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3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E/A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需补充数据,并修改英文摘要已改]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71,P=0.035)。治疗后,两组LVEF上升,LVEDD、E/A、hs-CRP降低,且治疗组LVEDD、LVEF及E/A、hs-CRP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70,2.109,4.966,25.427;P&lt;0.05)。两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的总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相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gt;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行PCI术的STEMI患者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且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61%)显著低于观察组(92.68%,χ~2=4.479,P=0.034)。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83%)显著高于观察组(7.32%;χ~2=5.513,P=0.019)。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特别当因各种原因使入院至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冠脉时间延长至获益降低时,静脉溶栓仍然是较好的选择〔1〕。本文对比瑞替普酶及尿激酶(UK)治疗STE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并验证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与精神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根据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情况分为脑出血组48例和对照组132例。将数据集又随机分为训练集126例,验证集54例。观察2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年龄≥80岁、收缩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房颤动、脑梗死面积≥3 cm2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收缩压≥180 mm Hg、心房颤动、脑梗死面积≥3 cm2是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OR=2.632,95%CI:1.153~6.005,P=0.022;OR=3.150,95%CI:1.445~6.866,P=0.004;OR=4.553,95%CI: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