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对2 0 0 1年3月~2 0 0 3年3月收治的85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均一次封堵成功,成功率1 0 0 %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85例中,男38例,女47例;年龄1 .2~62 (平均2 4 .4)岁;体重8~76(平均48.2 )kg。超声心动图提示为Ⅱ孔型ASD ,直径5~34(平均2 1 .4)mm。70例心电图提示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后前位片示心胸比例0 .5 6~0 .73。均采用AmplatzerASD双面伞封堵器,大小8~40mm。术前心功能Ⅲ级以上者占61 %。1 .2  方法85例中,2 3例儿童采用基础麻醉,其余62例均采用局部麻醉。穿刺右侧股静脉,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术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ASD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ASD组),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4天记录24h动态心电图,由电脑自动分析并经心电专业人员校正,得出HRV的各项时域指标;另按术前心脏超声测得的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分为Ⅰ组(Qp/Qs<1.5)与Ⅱ组(Qp/Qs≥1.5),分析两亚组患者HRV,并行Qp/Qs与HRV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D组封堵术前后24hRR间期标准差(SDNN)及24h内每5min节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Ⅱ组降低更明显。ASD组封堵术后RR间期、SDNN及SDANN均较术前增加(P<0.05);Ⅱ组介入治疗术后的SDNN、ASDNN较Ⅰ组术后明显减小(P<0.05)。ASD患者术前SDNN及SDANN与Qp/Qs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8、-0.644,P<0.01)。结论ASD封堵术后HRV水平明显恢复;Qp/Qs越大的ASD患者不仅术前HRV水平降低更显著,术后的恢复也越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术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ASD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ASD组),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4天记录24h动态心电图,由电脑自动分析并经心电专业人员校正,得出HRV的各项时域指标;另按术前心脏超声测得的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分为Ⅰ组(Qp/Qs〈1.5)与Ⅱ组(Qp/Qs≥1.5),分析两亚组患者HRV,并行Qp/Qs与HRV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D组封堵术前后24hRR间期标准差(SDNN)及24h内每5min节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Ⅱ组降低更明显。ASD组封堵术后RR间期、SDNN及SDANN均较术前增加(P〈0.05);Ⅱ组介入治疗术后的SDNN、ASDNN较Ⅰ组术后明显减小(P〈0.05)。ASD患者术前SDNN及SDANN与Qp/Qs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8、-0.644,P〈0.01)。结论ASD封堵术后HRV水平明显恢复;Qp/Qs越大的ASD患者不仅术前HRV水平降低更显著,术后的恢复也越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成年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3例成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昔在经食管超声指导下进行手术,封堵前后检测肺动脉压、右室压,术前、术后72小时、术后1~3个月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成功封堵38例,手术后即刻成功率为88.4%。封堵前、后平均肺动脉压、平均右事压降低(P〈0.05);术后72小时内出现封堵器脱落1例(2.6%)、术后心包积液1例(2.6%)、心律失常5例(13.2%)、急性心功能不全3例(7.9%),术后即刻残余分流6例(15.8%)。术后l~3个月随访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均完全闭合。术后1个月随访发现右室容积缩小、射血分数升高。患者随访1~3个月,均未发现有残余分流、脱落、栓塞。结论成年巨大继发孔型房问隔缺损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相对安伞、有效,体表超声心动图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术中监测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房间隔瘤(ASA)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12~66(30.6±14.1)岁.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诊断为ASA并发继发孔型ASD.TTE检查ASA均膨入右心房, ASD最大直径10~32(17.1±10.4)mm.其中单孔ASD 14例,双孔ASD 2例,孔间距离均小于7 mm.结果:16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成功率100%.所用封堵器的直径为16~42(28.5±6.99)mm.2例双孔ASD中,置入1个封堵器直接封堵2个缺损孔.术中TTE监测检查示15例完全闭合, 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 d复查TTE示均无残余分流;6个月、1年后复查示9例心脏大小恢复正常, 均无残余分流,无封堵器移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封堵治疗ASA并发继发孔型ASD是可行、安全的, 可获得良好的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5%~20%,未经手术治疗的ASD在儿童及成年人先心病中最为常见,以往唯一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行缺损修补术,随着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2002年批准Amplatzer封堵器用于临床后,ASD封堵术已成为治疗的主流方法。目前,国外65%的病例均应用介入性封堵术治疗,使外科直视手术的数量明显下降。因此,熟悉ASD封堵术治疗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老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入封堵治疗临床经验和疗效,探讨其适应证和操作原则。方法选择老年ASD患者38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ASD大小、类型、边缘残端条件、分流方向,确定适应证。选12~32 mmASD封堵器,在放射线导引下封堵ASD。术后1、3、6、12个月复查。结果介入封堵成功37例,占97.4%,封堵失败1例,无死亡,无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残余分流1例,术后早期发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2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6例。随访期间患者右心室内径明显减小,三尖瓣反流面积明显缩小,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明显降低,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老年ASD患者介入封堵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同时综合治疗各种合并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的中、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继发孔型ASD患者206例,缺损8~38(26.5±8.1)mm。封堵术前、术后行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压、右心室压,随访6个月,评价心功能(NYHA)改善情况。结果成功封堵203例,成功率98.5%。封堵器直径12~42(31.5±7.3)mm。与封堵术前比较,患者封堵术后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平均压明显下降(P<0.05,P<0.01);3~6个月随访时,患者右心室容积缩小、LVEF升高、心功能改善明显。术后心包积液1例(0.5%);即刻残余分流10例(4.9%);术后出现心律失常30例(14.8%)、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16例(7.9%)。6个月随访,患者均未发现有残余分流、脱落、栓塞。结论老年继发孔型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中、远期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4天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由电脑自动分析并经心电专业人员校正,得出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指标;另按心脏超声测得的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值将165例患者分为Qp/Qs<1.5组与Qp/Qs≥1.5组并进行对比分析。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后心率变异性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前1天、术后第4天的RR间期、SDNN及SDANN均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术前1天的rMSSD则显著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1天比较,术后第4天RR间期、SDNN及SDANN均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室间隔缺损患者QP/QS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按Qp/Qs分组后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前1天Qp/Qs<1.5组、Qp/Qs≥1.5组患者的RR间期、SDNN及SDANN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rMSSD则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后第4天Qp/Qs<1.5组患者的SDNN及SDANN降低,而rMSSD、PNN50则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Qp/Qs≥1.5组患者的RR间期、SDNN及SDANN也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术后第4天与术前1天比较,Qp/Qs<1.5组患者SDNN及SDANN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Qp/Qs≥1.5组RR间期、SDNN及SDANN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rMSSD则降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研究先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心率变异性降低的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导管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接受介入封堵术(介入封堵组)及41例接受外科修补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房缺修补组),于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分别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检查,测量其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D)、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收缩峰压(RVSP)、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及三维右室射血分数(3DRVEF),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三尖瓣血流频谱(E/A)和组织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TDI)测量三尖瓣环频谱(E'/A'),并计算E/E'值。结果术后7 d,介入封堵组RVEDD、RVEDV、RVESV及RVSP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RVFAC及3DRVEF、E/A、E'/A'及E/E'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房缺修补组RVEDD、RVEDV、RVESV、RVSP、RVFAC、3DRVEF、E/A、E'/A'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E/E'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3个月,两组RVFAC、3DRVEF、E/A、E'/A'较术前增高(P0.05),E/E'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与房间隔缺损外科修补相比,介入封堵对右心室早期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ASD患者右心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活动后气促、乏力4个月"于2015年1月19日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40/82 mmH g(1 mmH g=0.133 kP a),心率68次/min,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1/6级收缩期杂音,余无其他阳性体征。心电图示:Ⅲ、aV F导联ST段下斜形改变,T波倒置(图1)。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并瘤样膨出,房水平左向右多束分流,房水平明显变薄,房间隔中部瘤样改变,形成宽约9 mm,深约15 mm向右心房膨出,缺损直径约2~5 mm,并于相距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封堵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首选的治疗方法,超声心动图在术前选择病例、确定封堵器型号、术中监测以及术后随诊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就其在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AVB)的情况。方法:521(男189,女332)例,年龄1.0~65(27±19)岁住进我科行ASD封堵术的患者,对封堵术后发生AVB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3(男5,女8)例(2.5%)封堵术后发生AVB,年龄4~44(23±12)岁。其中2例在发生AVB后撤出封堵器,其余11例均成功植入封堵器。3例为Ⅰ°AVB,4例Ⅱ°ⅠAVB,4例Ⅱ°ⅡAVB,2例Ⅲ°AVB。7例植入的封堵器在38mm以上;3例4~8岁幼儿,植入的封堵器在22~28mm;1例为15岁青少年,所植入封堵器为34mm;另2例为成人,植入的封堵器分别为30mm和34mm。所有患者AVB均恢复正常。结论:ASD介入封堵术有发生AVB的可能,AVB多见于植入大型号封堵器的患者,多数AVB是能够恢复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对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治疗实施介入封堵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方法)和实验组(介入封堵术),各67例,比较两组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大小、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实施封堵术成功65例(97.01%);≥15 mm 20例(86.96%);15 mm 42例(97.67%);实验组术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有助于远期和近期疗效的提升且其成功率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临床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左心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患者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对左心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5 0例继发型ASD患者 ,年龄 16~ 70 (39 2 4± 14 77)岁 ,其中男性 16例、女性 34例 ;房间隔缺损大小为 9~ 35 (2 1 85± 11 6 5 )mm ,在透视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 ,术前、术后 2 4h、术后 1个月及 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结果  5 0例患者均置入成功 ,术前左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有 11例、Ⅲ级有 2例 ,术后 1个月心功能Ⅱ级 4例 ,术后 6个月为 1例。术后 2 4h开始 ,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横径开始增加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 1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明显增加 (P <0 0 1)。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但左室缩短率无变化 (P >0 0 5 ) ;二尖瓣口E峰流速明显增加 (P <0 0 1) ,而左心室舒张末期长径、左心房横径及左右径变化不明显。结论 继发型ASD患者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对老年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性房间隔缺损患者27例,对其进行介入封堵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7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1/27),介入封堵治疗后,在肺动脉压力、右心室内径以及三尖瓣的反流面积上,与介入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封堵治疗老年性房间隔缺损患者,成功率高,创伤小,疗效显著,且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观察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介入封堵术前后血小板聚集的变化并探讨封堵术后服用阿司匹林的合适剂量。方法 选择成功进行ASD、VSD介入封堵术的患者各16例,按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剂量随机分为3 mg/kg组和5 mg/kg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4日抽静脉血并测定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二磷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①ASD、V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加(P<0.01),术后第4日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②术后口服阿司匹林3 mg/kg组与5 mg/kg两组患者介入封堵术后第4日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 VSD封堵术后即刻血小板聚集明显增加,封堵术后第4日血小板聚集明显减弱,口服3 mg/kg的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疗效类似5 mg/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前瞻性评估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后凝血和血小板系统的活化是否存在及程度,并提出新的抗凝策略。方法:选择单纯继发孔ASD导管介入封堵患者34例为试验组,另招募15名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随意设定假手术时间,两组病例均在术前1d、术后1、7、30、90、180d采血检查P-选择素和凝血酶原片段F1+2。结果:对照组F1+2的水平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无显著改变;试验组F1+2水平术后1d即明显升高至(1.49±1.01)nmol/L,与对照组(0.93±0.35)nmol/L相比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7d试验组达到最高峰(1.59±1.02)nmol/L,与对照组(0.98±0.28)nmol/L相比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0d试验组降至(1.09±0.48)nmol/L,仍高于对照组(0.85±0.32)n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和180dF1+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P选择素表达水平在任意时期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系统的显著激活最早在植入封堵器后的第1周就已经开始,30d时降至初始水平,而血小板活化系统却在任何时段均没有变化,因此建议重新制定术后抗凝标准。  相似文献   

20.
边缘不足巨大房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道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边缘不足(0~4 mm且无有效支撑),巨大36~42 mm房间隔继发孔缺损(ASD)的可行性和体会。方法:经胸和经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36~42 mm巨大ASD,同时证实ASD边缘至少有一边为0~4 mm且无有效支撑的患者36例,按指南方法在经胸和(或)经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X线透视监护下行介入封堵治疗;并根据ASD边缘不足情况分房顶缘不足型、二尖瓣缘不足型、主动脉缘不足型、后缘(主动脉对侧缘)不足型、下腔静脉缘不足型及复合不足型,分别制定封堵策略,选择封堵器和封堵方式。结果:①36例继发孔ASD患者缺损36 mm18例、37 mm8例、38 mm4例、39 mm3例、40mm1例、41 mm1例、42 mm1例;②单纯房顶缘不足型4例,单纯二尖瓣缘不足型3例,单纯主动脉缘不足型15例,单纯后缘不足型5例,单纯下腔静脉缘不足型4例,主动脉缘并下腔静脉缘不足型2例,后缘并下腔静脉缘不足型3例;③36例成功封堵32例,成功率达88.89%,不成功4例,缺损分别为36 mm、37 mm、39 mm、41mm各1例,根据分型分别为后缘并下腔静脉缘不足型3例,主动脉缘并下腔静脉缘不足型1例;无介入并发症发生;④封堵器大小为38 mm26例,40 mm6例,均为国产封堵器。结论:边缘不足巨大36~42 mmASD可以行介入封堵治疗;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巨大房间隔缺损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可作为有封堵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