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脊髓损伤是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影响患者损伤部位及以下的运动、感觉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现有治疗手段单一、且效果不佳。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改善血-脊髓屏障、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轴突生长、修复瘢痕组织等方式,改善和治疗脊髓损伤造成的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因其在临床治疗应用上的潜力,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多种细胞均可分泌的纳米微囊泡,主要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微小RNA等信号分子参与 多种信号通路,进行细胞间信息传递、免疫应答、抗原呈递等。神经系统损伤后仅可引起有限的神经修复, 缺乏持续性的再生能力,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法可促进受损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和内源性神经元生长。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能是这种再生疗法发挥作用的重要介质。本文结合最新的 文献,对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近来研究发现,MSCs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再 生、调节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成等多种功能。本文主要综述MSCs源外泌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 展,以期探讨出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老龄化,骨性关节炎已成为骨科多发病和常见病.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有明显优势,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作为细胞间的通信载体,通过传递生物活性物质,调节细胞间信号传导、免疫炎症、细胞增殖和生物能等过程,延缓骨性关节炎进程.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骨性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5.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产生大量外泌体.许多研究发现MSCs来源外泌体可调节肿瘤的增殖和凋亡、血管新生、肿瘤干细胞活性、侵袭与转移及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能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本文对M SCs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杨芳  张旭  陈波 《系统医学》2023,(14):190-193
慢性难愈合创面在临床上也叫做慢性伤口,大多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创面经过1个月以上的治疗不能愈合,也没有愈合的征象。外泌体来源于干细胞,且可以推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使其更好地参与创面愈合,同时可调节免疫反应和组织再生。因此在愈合创面、骨和软组织的损伤修复、抑制瘢痕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外泌体(exosomes, Exos)的来源和功能、慢性创面愈合的生理机制、外泌体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分化为不同细胞类型潜力的多能细胞。由于其免疫抑制和抗炎特性, 被广泛用于再生医学。MSC会产生大量可以影响肿瘤发展的外泌体。与MSC类似, MSC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可以发挥抗肿瘤或促肿瘤作用。因此, MSC-Exo与肿瘤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外泌体作为天然囊泡, 可以作为优良的药物载体, 并显示出在靶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本文对MSC-Exo的特征和潜力, 以及MSC-Exo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随后总结了MSC-Exo的给药方法和优点, 以及MSC-Exo作为药物载体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1]。DN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手段能阻止DN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对早期诊断和防治DN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外泌体作为细胞与细胞间信号传递的重要载体,参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就外泌体在DN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柴源  王宏康  赵瑞婧  苗宇 《中国康复》2022,37(9):515-518
目的:本文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s-Exo)对小鼠帕金森疾病(PD)模型的治疗作用,为帕金森的治疗以及MSC-Exo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超速离心法提取MSC-Exo。将45只C57BL/6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Sham组、PD组和PD+MSC-Exo组,每组15只,Sham组在造模时给予生理盐水,PD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 诱导小鼠急性PD模型,PD+MSC-Exo组在PD造模后尾静脉注射给予MSC-Exo。在第4、14和30天通过旋转实验评价小鼠的行为学变化,第30天通过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的损失情况,第4天通过免疫印迹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NF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的表达,分析MSC-Exo对炎症的调控作用。结果:在4、14和30天时,PD+MSC-Exo组转圈数显著少于PD组(P<0.01);在第4天时,与Sham组相比,PD组的尼氏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而PD+MSC-Exo组相比PD组尼氏细胞显著增多;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相比Sham组,PD组的TH表达显著减少,Nrf2、keap1、TNFα、IL-1β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PD+MSC-Exo组的TH相较于PD组明显增加,Nrf2、keap1、TNFα、IL-1β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MSC-Exo能够保护神经元,减少PD模型中的神经元失去,减少炎症的发生,对PD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的纳米级囊泡。在双层膜的包裹下,其内部携带着蛋白质、DNA、mRNA和miRNA等生物分子。外泌体与多种肝脏疾病发生、发展均有着密切关系。在病理情况下,外泌体内特异性蛋白、miRNA均可作为检测靶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文主要对外泌体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1.
宋晓红  郭兆安 《新医学》2022,53(7):469-473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CKD患者的最终结局往往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肾间质纤维化(RIF)是不同病因的CKD进展为ESRD的共同途径。因发病机制复杂,目前RIF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研究表明外泌体在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外泌体在RIF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约为10. 8%,并呈逐渐上升趋势[1].而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即使是在缺乏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年轻患者中也有此特点.血管钙化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在透析和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均十...  相似文献   

13.
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外泌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免疫调节功能及支持血管形成能力。收集第4—6代BMMSC上清液提取外泌体,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9,bicinchoninicacid(BCA)方法定量检测外泌体分泌量;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NC)作用72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BMNC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泌体内免疫相关microRNA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泌体与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的作用方式,与HUVEC共培养后观察其网状结构形成;应用裸鼠体内试验检测外泌体对血管形成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近似圆形,直径在40—160nm之间,表达表面标志CD9,其分泌量与接种细胞数呈线性关系,可抑制PBMNC分泌IFN-γ(P〈0.01),内含有免疫相关microRNA如miR301、miR22和miR-let-7a等,能促进HUVEC网状结构形成和血管形成(P〈0.01)。结论:BMMSC分泌外泌体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与支持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人角膜基质间充质干细胞(human corneal strom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HC-MSCs)外泌体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技术获得HC-MSCs,利用超速离心法从HC-MSCs培养上清中分离制备外泌体,通过蛋白免疫印迹、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法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心肌病随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而增加,最初表现为心肌纤维化、功能失调性重塑和相关的舒张功能障碍,随后表现为收缩功能障碍,最终表现为临床心力衰竭。外泌体是细胞外膜囊泡的一个亚组,富含多种生物活性脂质、受体、转录因子、表面蛋白、DNA和非编码RNA。它们通过从宿主细胞传递生物活性分子来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理过程,在介导细胞间信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来自不同类型心肌细胞的外泌体携带的细胞蛋白和非编码RNA在心室肥大等疾病条件下的心脏重塑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综述外泌体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乳腺肿瘤是在我国女性好发于腺上皮组织中的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对策为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治疗。但是,迄今仍没有一种可将其根治的治疗方法。肿瘤干细胞的转移和耐药是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外泌体是细胞经过“内吞-融合-外排”等一系列过程而产生的一种可通过其产生的多种生物成分的传递完成细胞间的交流小囊泡。因其在癌症早期诊断、转移、复发及预后判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外泌体在乳腺癌方面的相关性研究也不断被报道。  相似文献   

17.
18.
孙诚  程霁云  黄马燕 《新医学》2020,(11):840-845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神经轴突再生的影响规律。方法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及流式细胞学进行鉴定,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粒径及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培养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及提取SD大鼠原代神经干细胞。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30μg外泌体组及60μg外泌体组。通过荧光标记大鼠外泌体观察靶细胞吞噬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C12细胞及神经干细胞轴突生长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神经丝蛋白(NF-200)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形态及流式细胞学证实成功提取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射电镜、粒径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查证实成功提取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外泌体可以被神经细胞摄取促进PC12细胞及神经干细胞轴突生长及轴突蛋白表达,并且这一促进作用随着外泌体量的增加而增强,3组PC12细胞及神经干细胞轴突长度及轴突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通过促进神经轴突再生进而发挥神经损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观察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来源的外泌体(DC—derivedexosome,DCex)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超速离心法从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取DCex,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DCex形态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和鉴定其细胞来源。取第3代MSC,设3组培养诱导体系:①对照组:d—MEM基础培养液组;②实验组:d—MEM基础培养液+DCex(10μg/m1)组;③α-MEM基础培养液+标准诱导剂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各组成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另外,荧光染料DiI标记DCex,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ex进入MSC的过程。结果显示,在电子显微镜下DCex呈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膜层结构,直径为40—100nm,并表达DC细胞的标志物CD83,CD86,CD80和HLA—DR。在DCex处理MSC后6h时,可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进入到MSC胞质内的DCex,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荧光强度增加。按组培养第7天,DCex实验组Runx2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MSC培养第14天,DCex组ALP含量OD值与对应蛋白比为2.22±0.27,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1.20±0.21)(P〈0.01),但低于标准诱导组(3.22±0.24)(P〈0.05)。结论:DCex可以促进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且体机制仍需讲一步研穷证实.  相似文献   

20.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由体内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的双层膜结构小囊泡,可携带包含亲代细胞信息的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多数外泌体有特殊的功能,可能与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相关。现已发现外泌体参与疾病进展、肿瘤血管生成、免疫监视等多个环节。外泌体中蛋白质是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部分。该文总结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综述目前外泌体蛋白质的临床作用,并对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