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浸泡温度和时间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模拟液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面浸泡法,把塑料包装材料浸泡在模拟液中,改变浸泡温度和时间,用正己烷提取浸泡液,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GC-MS/MS)法测定,5种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 当浸泡时间相同时,随着温度增加,模拟液中塑化剂的迁移量都有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郑州市某行政区塑料材质食品包装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的现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共选取300批塑料材质不同的食品包装,使用气象色谱一质谱法检测塑料材质。结果 300批塑料食品包装所包括的塑料材质种类及数量为:聚氯乙烯材质共70批,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合格率为96.00%;复合材质共120批,其他材质共110批,其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合格率均为100.00%。所检测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结论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在大部分塑料食品包装中含量低于法定限制量,但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塑料食品包装中含量较高,有不标现象存在,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加强对聚氯乙烯材质塑料食品包装的监管力度并设法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方法 采用双面浸泡法,把塑料包装材料浸泡在模拟物中,用正己烷提取浸泡液,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GC-MS/MS)法测定,5种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 20种PAES在对应的浓度范围内(5μg/L~500 μg/L)线性较好,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4.
塑料饮用吸管中塑化剂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塑料饮用吸管中塑化剂迁移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方法采用异辛烷在60℃条件下浸泡吸管试样1 h,将浸泡液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浓缩液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分别计算迁移量。结果在线性范围内,DEHP、DBP、DINP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加标回收率在87.3%~98.9%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3%~7.6%;测定82批次吸管,DEHP和DBP迁移量检出率分别为52.4%和11.0%,DINP全部未检出。结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实验要求,适用于塑料饮用吸管中塑化剂迁移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温州市售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含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方法》(GB 5009.271-2016),采用气相色谱单四级杆质谱方法,对温州市售的50份白酒进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16种...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颁布,标志着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双辽市餐饮服务环节卫生监管工作职能划转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承担职能的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员也一并划转。法律实施和机构改革赋予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新的职责,带给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的挑战,也带来了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新的机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餐饮服务监管从场所管理转变为健康产品管理,如何做好餐饮服务监管已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为更好履行职责,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承接职能以来,我们通过部门走访、企业调查、日常监管等形式,对城区和农村餐饮服务行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基本掌握了辖区内餐饮业现状和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状况,并依此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常州市餐饮消费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现状,为规范食品添加剂在餐饮行业中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4月发放《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调查表》以及有针对性地对相关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抽检。结果常州市餐饮消费环节未见非食用物质添加到食品中;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总的合格率为87.1%,食品中色素的添加合格率仅为40.0%。结论常州市餐饮消费环节中一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相关监督部门要引起重视,加强监督,同时加强检测能力,使广大消费者能够放心就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合肥市售白酒和饮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污染水平和迁移污染状况。方法依据《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和GB/T 21928-2008《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采用优化的毛细管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方法,对合肥市商场超市销售的22件白酒和15件饮料样品,进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结果 22件白酒样品和15件饮料样品均检测出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检测的最大值分别为2.15~6 345.27μg/L和9.35~5 756.82μg/L,白酒样品中有2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超过300.00μg/L,超标率为9.09%;有5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含量超过1 500.00μg/L,超标率为22.73%。饮料样品中有4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超过300.00μg/L,超标率为26.67%,有7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含量超过1 500.00μg/L,超标率为46.67%。结论白酒和饮料受到了塑化剂污染,潜在的健康危害和风险还需要进一步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20年吉林省食品用塑料袋中21种塑化剂的迁移量现状。方法 采购90批次省内不同地区的食品用塑料袋,利用红外色谱鉴定样品材质,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31604.30—2016)标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迁移量检测。结果 90批次样品均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成分,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材料均为PE。90批次样品均在2种模拟条件下进行了塑化剂迁移量检测。模拟水性食品时,所有样品中21种塑化剂组分均未检出;模拟油脂及表面含油脂食品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及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4种组分有检出,其中街头摊点的样品检出最多,DEHP检出13份,DBP检出11份,DIBP检出7份,BBP检出6份,还有1份批发市场样品中检出DEHP。本次调查的90批次样品中合格76批次,合格率为84.44%。结论 部分街头摊点的食品用塑料袋中检出塑化剂类污染,应增加食品用塑料袋的监测频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深圳市售酒中塑化剂的含量,了解塑化剂在酒中迁移污染状况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酒类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4-2016年依据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对深圳十个区市售酒类进行采样,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监测手册的检测方法进行酒中塑化剂的检测。 结果 全市2014-2016年共检测酒类样品505份,塑化剂超标23份,超标率为4.55%,不同年度间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9,P=0.031),呈现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4.273,P=0.039), 2014年最高(8.13%),2015年最低(2.67%)。主要超标项目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不同酒类品种塑化剂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其他酒(6.45%)、白酒(5.26%)、红酒(1.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8,P=0.161)。不同采样地点塑化剂超标率坪山区最高(6.06%),龙华区最低(2.63%),但不同区域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1,P=0.998)。风险评估显示,深圳市居民每天通过酒类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0.14 g/(kg·bw)和 0.268 g/(kg·bw),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提出的两种物质的每日耐受摄入量[DBP:0. 01 mg/(kg·bw),DEHP: 50 μg/(kg·bw)]。 结论 2014-2016年深圳市售酒类存在塑化剂不同程度的迁移污染,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超标项目是DBP和DEHP,但其含量对饮酒者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吉林省内销售的饮料和食用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残留量的监测,了解吉林省内销售的饮料和食用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非法使用和残留量的现状。方法:在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抽取包括碳酸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果冻、乳化剂、果蔬汁、酸奶、乳化香精、果酱、方便面、食用植物油等11种类107份样品,采用GC-MS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残留量。结果:在碳酸饮料等10类样品中均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而食用植物油则不同程度检测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结论:吉林省内销售的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残留量含量较高,有必要对其加强迁移监测和危害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18年河南省市售食用植物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为食用植物油的监管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南省抽取市售预包装食用植物油样品333份,根据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样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含量。结果总体来看,DBP检出率为44.4%,检出值范围为0.10~55.8 mg/kg,超标率为21.6%;DEHP检出率为50.2%,检出值范围为0.15~39.2 mg/kg,超标率为3.6%。从食品细类看,芝麻油中塑化剂(DBP或DEHP)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为34.1%。从企业规模看,产自小微型企业的超标样品占超标样品总数的97.3%。从区域类型看,抽样地点为乡村的样品超标率为24.6%,高于城市(21.6%)3个百分点。结论河南省市售食用植物油中DBP和DEHP污染情况严重,尤其是芝麻油,应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小微型企业食用植物油生产环节的监测,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西安市2015年市售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残留情况,为食用植物油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GB/T 5009—2003的方法对食用植物油样品中的塑化剂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 2015年共检测植物油40份,塑化剂检出率为92.5%。共检出DEHP、DNP、DIBP、DMP、DNOP、DBP6种塑化剂,其检出率分别为92.5%、17.5%、5.0%、2.5%、2.5%、1.25%。结论 西安市市售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食用植物油的监督管理,加大植物油生产环节的监测,确保市民食用植物油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教霞  杨晓慧  李风琴 《职业与健康》2014,(22):3279-3281
目的识别和分析太原市小店区某食品饮料包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危害程度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卫生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1该食品包装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紫外辐射和氮氧化物;2在检测的工作场所中,各检测点高温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在26.9~29.0℃之间,254 nm波长紫外辐射检测结果为0.02μW/cm^2,297 nm波长紫外辐射检测结果为0.68μW/cm^2,一氧化氮检测结果 CTWA为0.1 mg/m^3,二氧化氮检测结果 CTWA为0.2 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3噪声共检测39个点,超标9个点,制盖车间噪声超标严重,强度为92.0 d B。结论该企业针对存在的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工程控制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基本满足职业病防治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于噪声超标现象严重的制盖车间,应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防噪声措施,以有效地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物。作为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健康危害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日益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在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与健康影响方面的数据相对缺乏,本文从过敏性疾病、甲状腺功能紊乱、糖尿病以及生殖发育异常等方面总结了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对人群的健康影响,有利于加深公众对邻苯二甲酸酯健康危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建立香菇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用于丽水市市售香菇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抽取60份香菇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监测标准操作程序,进行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结果 检测的60份香菇样品中均未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超标的现象。结论 丽水市市售香菇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残留量基本较低,但仍需加强监管力度,保障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改进QuEChERS程序,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仪(GC-MS/MS)建立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前处理条件和仪器条件进行优化后,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加入PSA+Silica净化,振荡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 各种PAEs出峰良好,方法线性范围为0.02 mg/L~1.00 m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00021 mg/kg~0.014 mg/kg,定量限为0.00068 mg/kg~0.048 mg/kg, 3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为80.0%~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9%~6.96%,用本法检测了10个植物油样品,共有4种PAEs检出,分别是DBP、DEHP、DIBP和DNOP,本法和国标法检出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0%。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高效、灵敏、快速等优点,能够很好地完成植物油中PAEs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  Our objectives were (1) to evaluate whether single spot urine is suitable media for longer-term phthalate esters exposure assessment, and (2) to estimate intake level of phthalate esters of Japanese pregnant women using urinary metabolites as an indicator of prenatal exposure level in their offspring. Methods  We analyzed nine metabolites (MMP, MEP, MnBP, MBzP, MEHP, MEOHP, MEHHP, MINP, MnOP) of seven phthalate esters in spot urine samples from 50 pregnant women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 Using four urin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each of 12 subjects from 50 pregnant women within 5–12 weeks, we compared intra- and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in urinary metabolites by calculation of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We estimated daily intakes of 50 pregnant women from their urinary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Results  ICCs for seven phthalate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in single spot urine samples were: MMP (0.57), MEP (0.47), MnBP (0.69), MBzP (0.28), MEHP (0.51), MEHHP (0.43), and MEOHP (0.41) in 12 pregnant women. Phthalate ester metabolites had high detection rates in 50 subjects. The mean daily intake ranged from 0.01 to 2 μg/kg per day. The daily intake levels in all subjects were lower than corresponding 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 set by the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though maximum value for DnBP of 6.91 μg/kg per day accounted for 70% of TDI value. Conclusions  Higher ICCs indicated that phthalate metabolite levels in single spot urine could reflect longer-term exposure to the corresponding diesters of subjects. Although the current exposure level was less than TDIs, further studies and exposure monitoring are needed to reveal the toxicity of phthalate esters to sensitive sub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9.
Phthalate esters are high production volume chemicals used to impart flexibility to polyvinyl chloride products as well as other applications. In the male laboratory rat, the period of sexual differentiation in utero i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certain phthalate esters, which induce a suite of reproductive malformations, including epididymal and gubernacular agenesis. The fetal rat testes are a main target for phthalate esters as evidenced by a reduction in testosterone production and insulin-like hormone 3 (insl3) expression, a peptide hormone critical for testis descent. Histopathology of fetal and postnatal testes reveals that in utero exposure to phthalate esters disrupts Leydig and Sertoli cell maturation 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germ cells in the malformed seminiferous tubules in adulthood as well as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ultinucleated germ cells. There are some strain-specific differences in the target organs in the male reproductive tract in rats affected by phthalate esters. Mixtures of phthalate esters with one another and with other anti-androgenic compounds exhibit cumulative, largely dose-additive effects on male reproductive tract development when administered during sexual differentiation in utero. Since phthalate ester metabolites are detected in maternal and fetal body fluids, and androgen-signaling and insl3 are highly conserved among mammals, phthalates may potentially affect human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