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维娟 《山东医药》2008,48(46):47-48
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按NHYA分级标准分成三个亚级(Ⅱ级、Ⅲ级、Ⅳ级),并选择30例非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和双抗体夹心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研究对象的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结果实验组、对照组血液中NT—proBNP水平分别为(2248.1±1363.9)、(69.5±51.2)pg/m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前后NT—proBNP分别为(2248.1±1363.9)、(976.9±692.2)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心功能分级Ⅱ、Ⅲ、Ⅳ级NT-proBNP分别为(855.3±249.3)、(1748.6±1121.2)、(3354.8±898.4)pg/ml,各级间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及判断疗效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通过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NT-proBNP、可溶性ST2血清学水平的检测,来探究其与心衰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心衰患者共119例作为心衰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心衰患者共54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其血清可溶性ST2、NT-proBNP水平,并对其进行一年随访,记录其再住院及死亡情况。并对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 NYHA 心功能分级升高,血清NT-proBNP、可溶性 ST2水平逐渐升高。可溶性ST2的水平有利于优化心功能分级。NT-proBNP、可溶性 ST2 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心力衰竭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33 、0.683和0.83。NT-proBNP、可溶性 ST2 及两者联合应用预测心衰患者1年内发生不良预后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98 、0.773和0.738。NT-proBNP、可溶性 ST2 及两者联合应用预测心衰患者1年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66、0.844和0.792。结论:可溶性ST2对心衰的诊断价值不如NT-proBNP,但在预后方面可溶性ST2显著优于NT-proBNP,是心衰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1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观察组死亡和存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Ⅳ级比例明显高于存活患者,而左室射血分数(LEVF)明显低于存活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LVEF和NYHA分级是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血管生成素2(Ang-2)联合胱抑素C(Cys C)水平在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48例,预后良好组64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受试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2组血清sST2、Ang-2、Cys C水平等一般临床情况,分析sST2、Ang-2联合Cys C水平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3组患者sST2、Ang-2、Cys C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sST2[(2.36±0.55)μg/L、(1.73±0.42)μg/L vs(1.21±0.44)μg/L]、Ang-2[(301.25±71.24)ng/L、(213.93±49.31)ng/L vs(132.14±28.32)ng/L]、Cys C[(70.42±20.32)mg/L、(36.41±11.73)mg/L vs(12.32±3.35)m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sST2、Ang-2、Cys C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与sST2比较,Cys C检测特异性显著增高,Ang-2显著降低,Cys C、Ang-2检测敏感性显著增高(P<0.05);与Ang-2比较,Cys C和sST2检测特异性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行联合检测同指标比较,系列联合检测特异性显著增高,敏感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ST2+Cys C比较,sST2+Ang-2+Cys C平行联合检测敏感性、系列联合检测特异性显著增高(P<0.05);与Ang-2+Cys C比较,sST2+Ang-2+Cys C平行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行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782和0.932,系列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3、0.712和0.903,sST2+Ang-2+Cys C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sST2+Cys C、Ang-2+Cys C(P<0.05)。结论 sST2+Ang-2+Cys C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水平评估心力衰竭预后及转归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43例心力衰竭病人作为心力衰竭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院时sST2、NT-proBNP、hs-cTnI水平,出院后随访1年,分析sST2、NT-proBNP、hs-cTnI水平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心力衰竭组Ⅱ级、Ⅲ级和Ⅳ级血浆sST2、NT-proBNP、hs-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Ⅳ级血浆sST2、NT-proBNP、hs-cTnI水平高于心力衰竭组Ⅱ级、Ⅲ级;心力衰竭组Ⅲ级血浆sST2、NT-proBNP、hs-cTnI水平高于心力衰竭组Ⅱ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病人住院期间死亡34例,死亡组血浆sST2、NT-proBNP、hs-cTnI水平较生存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ST2、NT-proBNP、hs-cTnI水平均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三者联合评估心力衰竭预后能力明显高于单用sST2、NT-proBNP、hs-cTn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sST2)、可溶性CD40L(sCD40L)及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81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9例,另选正常对照组35例,同期测定sST2、sCD40L及NT-proBNP水平,比较不同组间三者的差异,同时分析ACS病人三指标与血管病变支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CS组、AMI组、UAP组sST2、sCD40L及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组sST2、sCD40L及NT-proBNP水平高于UAP组(P0.05);ACS病人中三支病变组sST2、NT-proBN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变血管组s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病人3个月内发生主要冠脉不良事件情况(MACE)病人sST2、sCD40L及NT-proBNP高于无冠脉不良事件发生别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CS病人血清sST2、sCD40L及NT-proBNP水平对ACS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HF)诊断及治疗效果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HF患者共60例,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NT-proBNP检测对比HF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随访观察HF患者出院后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HF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F患者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除4例失访外,44例未发生心脏事件的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12例发生心脏事件的HF患者(P0.05)。结论检测NT-proBNP水平对HF患者的诊断及疗效预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奇志  魏明芬  王蒙 《山东医药》2013,53(35):44-46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 80例行PCI手术的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PCI术前和术后1个月均采用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1个月后改为维持剂量20 mg/d;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术前、术后1、3个月测定所有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PCI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3个月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与对照组术后1、3个月时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结论 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PCI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和s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伴有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衰心衰组)、60例无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单纯心衰组)、60例单纯肾功能不全患者(单纯肾衰组),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肾衰心衰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心衰组和单纯肾衰组(均P0.05),单纯肾衰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心衰组(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肾功能恶化程度加重,肾衰心衰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绘制ROC曲线,当灵敏度为79.84%、特异度为84.92%、漏诊率为20.16%、误诊率为15.08%,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3,对应的诊断临界值为3581.7 pg/mL。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对鉴别诊断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伴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血清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将136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84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52例),另选取在我院体检健康的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CD40L、IL-6、hs-CRP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中sCD40L、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980.50±142.45) ng/L、(213.27±34.58) ng/L和(8.82±0.76) mg/L,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分别为(643.58±106.72) ng/L、(160.25 ±32.80) ng/L和(6.51±0.95) mg/L,对照组分别为(163.45±24.65)ng/L、(103.65±12.26) ng/L和(3.50±0.84) mg/L,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CD40L、IL-6和hs-CRP与脑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监测血清中sCD40L、IL-6和hs-CRP水平变化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Array-360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其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并与30例健康人比较.对sCD40L水平与疾病活动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活动期RA患者血清sCD40L、RF、CRP和ESR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及健康人,但非活动期RA患者的CRP、ESR水平均在正常范围.认为血清sCD40L水平与RA活动性有一定相关性;有作为反映RA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研究证明免疫炎症反应CD40-CIMOL系统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有关,其作为免疫炎症反应中细胞信息通道的关键介导因子,可诱导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一系列炎症介质。因此CIM0-CIMOL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致病机制中可能是始动因素,并参与了AS发生发展乃至斑块破裂的全过程。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AT1R)拮抗剂降低AS,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相似文献   

14.
黄媼  黄崭  李静  苗红  周莹 《山东医药》2008,48(29):100-100
采用ELISA法测定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MS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CAM-1、sCD40L水平,结果MS组血清ICAM-1、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认为ICAM-1、sCD40L可促进MS发生、发展,可能成为MS预测、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61例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健康对照为我科健康体检的受试者(对照组)。观测指标为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HCY水平。共随访1年,分别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时采患者静脉血检测NT-proBNP和HCY水平,并记录患者心源性不良事件(心源性再入院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通过COX风险回归分析随访1年患者的数据,确认NTproBNP和HCY水平与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观察指标预测不良事件发生的最佳截断值。结果:研究组的NT-proBNP和HCY水平[(6 986.56±103.78)pg/ml和(19.44±5.78)μmol/L]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研究组的LVEF有所改善[(50.57±13.67)%∶(36.54±8.65)%,P0.05],NT-proBNP水平[(924.61±88.56)pg/ml∶(6 986.56±103.78))pg/ml,P0.05]和HCY水平[(12.21±1.86)μmol/L∶(19.44±5.78)μmol/L,P0.05]均显著降低。患者心源性不良事件的发生与NT-proBNP和HCY水平呈正相关,NT-proBNP≥2 853.14pg/ml且HCY≥15.87μmol/L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极高。结论:NTproBNP联合HCY检测可预测心衰患者心源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下降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的CHF患者120例,根据血浆NT-proBNP下降率分为两组,其中A组64例(血浆NT-pro BNP下降率≥50%);B组56例(血浆NT-proBNP下降率5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症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出院时疗效及在出院后6个月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疗效评估,A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比例为87.5%,显著高于B组患者(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时,A组患者再住院率为6.3%,显著低于B组患者再住院率(21.4%);A组患者死亡率为1.6%,显著低于B组患者死亡率(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的下降率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受体(sTREM)-1、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对老年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31例老年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脓毒症将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分析患者的血常规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TREM-1和sCD163。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脓毒症组相比,脓毒症组的总烧伤面积、sTREM-1和sCD163水平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烧伤面积、血清sTREM-1水平和sCD163水平是并发脓毒症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血清sTREM-1、sCD163水平对老年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6、0.82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4%、78.4%,80.3%、83.8%,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86.2%。结论老年烧伤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sTREM-1和sCD163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脓毒症的发生密切关联。血清sTREM-1和sCD163水平对老年烧伤并发脓毒症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老年烧伤并发脓毒症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于明  杨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205-2207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尽管目前对于心衰的治疗手段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其临床预后仍然较差,当患者因心衰住院后,则在以后的3个月内约25%的患者再入院或死亡。如何在早期准确评价患者心功能状态以及发现影响心衰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早对心衰患者给予正确的干预措施,这对于改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检测对评估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房颤患者10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有无合并心力衰竭分为观察组(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与对照组(无心力衰竭),分别为32例及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CRP、D-D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CRP、D-D水平对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NT-proBNP、CRP、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T-proBNP、CRP、D-D水平是房颤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独立影响因素。血清NT-proBNP、CRP、D-D及三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950、0.912、0.989,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363.945 pg/mL、14.835 mg/L、0.405 ng/L、13325.448,敏感度分别为93.8%、90.6%、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NT-proBNP)在老年舒张性心衰(DHF)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6例心功能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明确诊断收缩性心衰(SHF)患者(LVEF<50%)25例、心腔正常DHF组(LVEF≥50%、E/A≤1)22例和心脏扩大DHF组28例.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 (1)NYHA心功能分级与NT-proBN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58,P<0.01),LVEF与NT-proB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08,P<0.01),NYHA分级之间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血浆NT-proBNP可以作为评价心衰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尤其对DHF早期诊断,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