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中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并探讨绝经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入选社区年龄40岁~59岁围绝经期妇女,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月经情况、身高体重、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根据月经状况将入选人群分为月经规律组、月经不规律组和绝经后期组。结果入选女性中,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病率分别为23.5%和7.7%,超重、肥胖、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5.3%、2.4%、10.4%和6.2%,三组中绝经后期组超重、肥胖、高脂血症及其糖尿病比例最高。绝经后期组、月经不规律组及月经规律组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13.6%、5.8%和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经不规律组中冠心病患病率高于月经规律组(P<0.01),月经不规律组中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月经规律组(P<0.01)。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肥胖和超重是城市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从绝经过渡期即开始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高血压在全球的发病率连年居高不下,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其中在50岁以前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女性人群50岁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70岁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超过男性,这种变化被认为与绝经所伴随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导致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上升有关~([1])。由于围绝经期妇女体内生理变化的特殊性,以及围绝经期高血压妇女血压控制率不理想,导致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在绝经后急剧攀升,严重影响中老  相似文献   

3.
大量研究发现绝经较早的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过去一致认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是绝经的结果,而相反的假设却一直没有人去研究,即绝经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增加使绝经期提前到来。为研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否加速绝经,该研究从1948年起,在Fram ingham心脏中心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发现绝经较早的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过去一致认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是绝经的结果,而相反的假设却一直没有人去研究,即绝经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增加使绝经期提前到来。为研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否加速绝经,该研究从1948年起,在Framingham心脏中心,对拟入选对象每2年进行1次随访。  相似文献   

5.
<正>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绝经前显著上升,绝经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存在密切的关系。女性特有的因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而引起的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及其产生的内分泌变化与血脂的代谢相关[1]。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雌激素变化对绝经女性物质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而对雄激素水平变化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报道则较少[2]。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绝经状态下女性的血清睾酮水平及相关指标,探讨血清睾酮水平与血脂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激素治疗的利与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绝经后因卵巢功能减退直至完全丧失,对机体可产生广泛影响,表现为围绝经期症候群,与性激素有关的组织器官退化,还与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痴呆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绝经是女性衰老的生理过程之一。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可影响体内脂质代谢、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等,从而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性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是中老年女性血清中性激素种类变化、水平减低以及性别之间的危险因素差异。现就雌激素水平与血管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取绝经期早期OSAS受试者87例、绝经期晚期OSAS受试者86例。测量受试者颈围、腹围;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评价受试者嗜睡程度;多导睡眠监测法检测受试者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低通气占AHI的比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pO_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晨起检测受试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进一步在两组受试者中进行颈围、腹围以及收缩压,舒张压与AHI的相关分析。结果与绝经期早期组相比,绝经期晚期组表现出嗜睡程度更高以及更高的AHI;低通气所占AHI比例在绝经早期组意义明显高于绝经晚期组(P<0.001),夜间最低Sp O2在绝经晚期组较绝经早期组表现为更低(P<0.05),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围和收缩压绝经晚期组高于绝经早期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腹围与AHI呈正相关(r=0.914,P<0.001);AHI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822,P<0.001)。结论绝经期女性OSAS严重程度随绝经期延长逐渐加重;肥胖是绝经期女性OSAS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减体重或为预防和治疗绝经期女性OSAS的重要措施;绝经期女性OSAS严重度增高可提高高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年龄、绝经年限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心脏健康研究队列2010年6月至7月所做的4 049名40~70周岁女性居民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资料,将研究对象分成6个年龄组,分析年龄、绝经年限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程度高度正相关(P<0.01),年龄越大,危险因素聚集程度越高;在控制年龄因素后,绝经年限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程度高度正相关(P<0.01),绝经年限越长,危险因素聚集程度越高。结论:需加强绝经期前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同一年龄阶段妇女中尤其需针对早绝经者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自2007-11至2010-04在我院心内科因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住院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27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上述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冠心病组135例,对照组141例,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及女性性激素水平的检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比对照组的吸烟率、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雌二醇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与吸烟、体重指数、雌二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吸烟、体重指数、总胆固醇、胰岛素抵抗、雌二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皖北地区40~65岁围绝经期女性人群骨密度(BMD)水平和骨质疏松(OP)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整群抽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皖北地区某三甲医院体检的40~65岁女性,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绝经、生育次数、吸烟与OP呈正相关(P<0.05);而体质指数(BMI)、体力劳动与OP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脑力劳动是OP的危险因素,BMI、不吸烟、多食豆类是OP的保护因素。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加强体力活动,保持正常的体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加豆类的摄入量对OP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升高,目前是中老年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雌激素的缺失被认为是绝经期相关心血管风险增加的基础。雌激素还具有影响心肌细胞重塑的作用。本文就雌激素在绝经后女性CVD中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是中老年女性重要的生理阶段,当前关于围绝经期女性糖尿病患病风险增高与否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性激素水平改变、生殖年限、肥胖、血管舒缩症状(vasomotor symptoms, VMS)等因素可影响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其中,潮热、盗汗等VMS是导致围绝经期女性糖尿病患病风险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规范的饮食控制运动、激素替代治疗、心理支持可能降低围绝经期女性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围绝经期女性健康风险。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成年女性2 318人,按照年龄分为围绝经期前组1 075人(18~39岁)、围绝经期组944人(40~60岁)、围绝经期后组299人(≥61岁)。采用"健康风险评估调查问卷"收集健康风险相关数据,采用北京中新惠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授权的健康风险评估软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共发放问卷2 318份,回收2 318份,有效率为100.00%。(1)围绝经期组女性糖尿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肺癌及高血压现患者和高风险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围绝经期前组,但围绝经期组女性糖尿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肺癌及高血压现患者和高风险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围绝经期后组(P0.05)。(2)围绝经期组女性健康生活方式评分劣于围绝经期前组和围绝经期后组(P0.05)。(3)3组女性吸烟、戒烟及适量饮酒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组女性被动吸烟者所占比例高于围绝经期前组(P0.05);围绝经期组和围绝经期后组女性被动吸烟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组女性过量饮酒者所占比例高于围绝经期前组和围绝经期后组(P0.05)。(4)3组女性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组女性谷类摄入过多者所占比例高于围绝经期前组和围绝经期后组(P0.05);围绝经期组女性肉类摄入过多者所占比例高于围绝经期前组(P0.05),但与围绝经期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围绝经期后组和围绝经期组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优于围绝经期前组,围绝经期后组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优于围绝经期组(P0.05)。结论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糖尿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肺癌和高血压发生风险明显增高,被动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及缺乏体力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增多,因此加强围绝经期女性不良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慢性病发生风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疑似冠心病女性患者绝经前后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纳入2009年1月~2012年9月临床疑似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111例,根据是否绝经分为绝经前组(n=42)和绝经后组(n=69),比较两组患者存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冠脉造影结果的差异.结果 与绝经前组相比,绝经后组患者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例更高(P<0.05)、冠脉复杂病变比例更高(59.42% vs.28.57%,P<0.05);但冠脉简单病变的比例则无显著差异(40.57% vs.40.48%,P>0.05).结论 疑似冠心病女性患者中绝经后的患者冠脉复杂病变比例显著增加,但冠脉简单病变的几率无改变.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较绝经前女性明显升高,且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不典型症状易与冠心病症状相混淆,因此明确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因"胸闷、气促、潮热"而就诊于沧州市人民医院及沧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于沧州市人民医院及沧州市妇幼保健院体检正常的围绝经期女性1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腹型肥胖发生情况、进入围绝经期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年龄、BMI、饮酒史、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腹型肥胖发生率、进入围绝经期年龄、TC、LDL-C、MPV、P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OR=1.536,95%CI(1.077,2.136)〕、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3.815,95%CI(1.495,9.736)〕、腹型肥胖〔OR=1.081,95%CI(1.013,1.153)〕、TC〔OR=1.229,95%CI(1.052,1.435)〕、LDL-C〔OR=1.027,95%CI(1.004,1.050)〕、MPV〔OR=2.787,95%CI(1.876,4.141)〕、PDW〔OR=4.323,95%CI(2.186,8.551)〕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腹型肥胖、TC、LDL-C、MPV、PDW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7—10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1 0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ASCVD分为发生组(n=344)和未发生组(n=65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年龄、BMI、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血压、有无高脂血症、饮酒史、吸烟史、SBP、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血钙、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骨密度〕。采用ROC曲线确定FSH、E2、骨密度预测围绝经期女性发生ASCVD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发生ASCV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预测围绝经期女性发生ASCVD的价值。结果 发生组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FSH、E2、骨密度低于未发生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SH、E2、骨密度预测围绝经期女...  相似文献   

18.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以及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1~10月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测定血尿酸水平,分析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并从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入选的722例40~89岁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2.27%(111/344)、女性为30.16%(114/378),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血肌酐增高,在男性患者还有高胆固醇血症,女性患者还有年龄。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有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无高尿酸血症者,男性为38.74%比22.75%,女性为45.61%比28.03%。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聚集性,女性患者绝经前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与男性无明显差别,女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心电图不同类型异常改变的发生率及形成机制。方法选取45~55岁的围绝经期女性300例门诊体检心电图,必要时加做24 h动态心电图或参考以往资料;按绝经与非绝经及心电图改变进行分组统计,分析心电图改变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 300例患者中异常心电图者占67.67%,以早搏及联律、心动过速和ST-T改变为主;临床合并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其心脏疾患发生率高。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以心律失常和ST-T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随机整群选取唐山市文化楼、红星楼、税钢楼社区45~55岁符合人选标准的围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共632人.采用自行设计经预实验校正,重测信度0.91的一般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年龄、工作情况、月经情况、伴侣状况、婚姻状况、经济情况、有无慢性病、认为更年期情绪是否可以调节及调节方式等.结果 围绝经期女性抑郁总发生率为31.70%.婚姻状况、居住环境、性格特征、慢病与否、与子女的关系、与邻里同事的关系、经常运动与否、调节与否、家庭或社会支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居住环境、慢病与否、运动与否、围绝经期综合征、调节与否、邻里关系、家庭或社会支持是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的管理,重视其神经精神症状,早期干预,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