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 证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存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前体细胞,体外培养可获得成熟的DCs.方法 收集19例肺癌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用双层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胸腔积液中的单个核细胞,在贴壁的单个核细胞中加入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4(白细胞介素4)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用S100蛋白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对DCs进行表型鉴定.结果 在体外诱导出恶性胸腔积液来源的成熟DCs,S-100蛋白染色均成阳性,并且高表达HLA-DR(82.8±10.6)%、CD83(79.6±13.0)%、CD86(83.1±7.9)%、CD80(61.9±13.8)%.结论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可以诱导出成熟DCs.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是至今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人们能通过各种刺激提高其抗原提呈能力和诱导T细胞应答能力,本文简单介绍了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宫颈癌的免疫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指呈典型树突状或伪足状突起、膜表面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次级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增殖活化,并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pAPC)^[1]。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抗原递呈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是至今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人们能通过各种刺激提高其抗原提呈能力和诱导T细胞应答能力 ,本文简单介绍了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宫颈癌的免疫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与化学性过敏关系密切,在化学性过敏原的检测中很有意义。本扼要介绍了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和免疫学功能,重点介绍了利用树突状细胞表达IL-1β的变化检测化学过敏原的研究现状。今后的研究将利用转录组学技术筛选致敏相关基因,以寻找敏感的检测终点或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正常妊娠胚胎作为半同种移植物之所以能够维持,取决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形成.树突状细胞是体内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树突状细胞在妊娠免疫调节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通过交互提呈IL-15激活自然杀伤细胞、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及调节Th1/Th2平衡等多种相互关联的机制影响妊娠免疫.接种树突状细胞可以降低流产小鼠模型的流产率,接种后的小鼠母胎界面CD8+T细胞、γδ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表达上调,血清中的IL-6含量减少,对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徐英萍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8,27(2):98-101
母胎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需要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因素的参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体内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处于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其不但具有激发免疫应答的能力,还可以下调免疫应答或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在胸腺,DC通过阴性选择诱导中枢耐受;在外周和母胎微环境中,DC则通过诱导T细胞失能和凋亡、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等方式参与母胎耐受的维持和调控。 相似文献
8.
许园园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9,28(1):37-40
正常妊娠胚胎作为半同种移植物之所以能够维持,取决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形成。树突状细胞是体内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树突状细胞在妊娠免疫调节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通过交互提呈IL-15激活自然杀伤细胞、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及调节Th1/Th2平衡等多种相互关联的机制影响妊娠免疫。接种树突状细胞可以降低流产小鼠模型的流产率,接种后的小鼠母胎界面CD8+T细胞、γδ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表达上调,血清中的IL-6含量减少。对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母胎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需要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因素的参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体内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处于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其不但具有激发免疫应答的能力,还可以下调免疫应答或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在胸腺,DC通过阴性选择诱导中枢耐受;在外周和母胎微环境中,DC则通过诱导T细胞失能和凋亡、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等方式参与母胎耐受的维持和调控.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初,Steinman和Cohn首次报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以来,DC的研究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90年代后,DC体外培养获得成功,可以获得大量DC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DC已成为免疫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肝脏疾病的重要病因.病毒性肝炎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本文就DC功能在HBV和HCV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胶体金法检测132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1.992;P<0.05)。随着肿瘤的扩散转移,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肺癌转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对未转移组有明显差异(t=1.192;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肺癌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凝血、纤溶激活状态。D-二聚体浓度异常升高的肺癌患者容易发生癌转移。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伴有肺部感染分为不伴有感染组(对照组)47例,伴有感染组(观察组)46例,将2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及NK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CD3+(60.82±5.96)%、CD4+(30.58±3.78)%、CD4+/CD8+(1.02±0.15)%、NK(19.20±5.97)%,对照组的CD3+(65.38±5.89)%、CD4+(37.85±3.69)%、CD4+/CD8+(1.43±0.18)%、NK(22.76±6.12)%,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8+(29.75±2.66)%,对照组(25.76±2.5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分期患者中的CD3+、CD4+、CD8+、CD4+/CD8+及NK水平均呈现这种规律。结论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力更差,治疗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动态变化以及感染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感染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月入院的357例肺癌患者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痰液、咽拭子、尿液、胸腔积液、粪便、局部病灶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357例肺癌患者发生感染71例,感染率为19.9%,小细胞肺癌较非小细胞肺癌更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和肺部为主,占43.7%;共检出病原菌16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30.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92株占54.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25株占14.9%,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年内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感染呈下降趋势;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肺癌TNM分期、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预防用药等是肺癌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患者是医院易感人群,且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肺癌TNM分期、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预防用药等是肺癌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及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41例肺癌患者术前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CD4+/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分期相关:Ⅰ期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未见明显抑制;Ⅱ期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但较Ⅰ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肺癌患者所有亚群均降低,分别与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期增加,CD4+/CD8+明显降低,各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NK细胞和CD4+/CD8+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进展进一步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5.
16.
肿瘤干细胞(CSC)学说是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上的突破,必将对包括肺癌在内的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都带来极大的影响。作者综述国内外肿瘤干细胞与肺癌的研究文献,旨在探讨肿瘤干细胞在癌症尤其是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术前辅助化疗与肺部感染的关系,为提高肺癌的治愈率和患者生存率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肺癌手术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肺癌术前辅助化疗患者设为试验组,单纯肺癌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不同方式化疗后,分别对两组肺癌患者手术后的肺部感染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单纯肺癌手术对照组的63例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为58.7%,试验组63例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为38.1%,术前辅助化疗后,试验组的肺部感染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完全缓解占19.0%、部分缓解36.5%、总有效率55.6%,试验组63术后完全缓解占30.2%、部分缓解49.2%、总有效率79.4%,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存活率对照组为81.0%、试验组为88.9%,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术前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率,提高手术后疗效以及患者的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及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41例肺癌患者术前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CD4^+/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分期相关:Ⅰ期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未见明显抑制;Ⅱ期CD3^+、CD4^+、CD9^+和NK细胞减少,但较Ⅰ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肺癌患者所有亚群均降低,分别与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期增加,CD4^+/CD8^+明显降低,各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NK细胞和CD4^+/CD8^+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进展进一步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9.
Dendritic cells (DCs) are bone marrow-derived profession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Due to their role as potent inducers of immune responses, these cells are widely used as adjuvant in experimental clinical settings for cancer immune therapy. We have developed a DC-based vaccine using autologous blood monocytes loaded with allogeneic tumor cell lysate rich in cancer/testis antigens. This vaccine has at present been tested for activity in three phase II clinical trials including two cohort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CRC) and on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retrospectively compare the maturation profile based on surface marker expression on DCs generated from the three patient cohorts and between cancer patient cohorts and a cohort of healthy dono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方法分别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4例(UCC组)、同期妇科门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28例(CIN组)、HPV感染患者32例(HPV组)以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0例(H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Treg细胞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4、IL-17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组外周血的Th2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和Th17/Treg比值明显上升,而Th1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患者外周血的IL-4、IL-17和TGF-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和Th17/Treg的免疫失衡参与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