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组织黏合剂NBCA结合弹簧圈经导管栓塞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3例脾动脉瘤患者,2例位于脾动脉主干,1例位于脾动脉分支.均先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载瘤动脉的远端,再以NBCA与碘化油混合物栓塞载瘤动脉的近端包括瘤体.术后采用CT增强扫描随访4~20个月.结果 3例脾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8例脾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8例脾动脉瘤患者,经导管通过脾动脉使用弹簧圈栓塞瘤体远近端动脉而将瘤体隔绝,术后采用CT或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3~36个月.结果 8例脾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无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10个月因腹腔大出血死亡,其余7例随访3~36个月情况良好,未见血管再通.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安全可行,术后定期影像随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8岁。体检发现右肾动脉瘤1年余,右侧腰部隐痛2周。高血压病史2年余。尿常规检查示潜血阳性。CT检查:右肾上极肿胀,其内见团片状高密度灶,增强呈薄壁环状强化。左肾大小、形态及密度正常。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示右肾门区见一圆形动脉瘤与右肾动脉一分支相连,直径为1.0cm×1.3cm(图1,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Onyx联合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应用Onyx联合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方法,进行治疗的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并对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应用该技术栓塞治疗2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1例为右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为颈内动脉前壁复发动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弹簧圈联合医用胶栓塞脾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弹簧圈联合医用胶栓塞治疗的23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相关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均完全栓塞脾动脉瘤腔,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4例患者发生栓塞材料部分脱出,无脾动脉干闭塞、异位栓塞、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7.39%;弹簧圈平均用量为(4.87±1.42)枚,医用胶平均用量为(3.89±1.50)ml,平均住院时间为(2.57±0.84)天。平均随访时间(11.04±5.09)个月,随访期间,亦无继发脾动脉干闭塞、栓塞材料再脱出或移位、栓塞综合征、脾脓肿、腹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弹簧圈联合医用胶栓塞是介入治疗脾动脉瘤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之一,医用胶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导管弹簧圈栓塞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13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造影发现起自胸主动脉下段的异常供血动脉14条,采用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3例患者的栓塞成功率为10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好转,均未复发.结论 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田荣华  马芬  肖刚  王艳  邓桃芳   《放射学实践》2012,27(2):202-205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支气管动脉瘤(BAA)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支气管动脉造影证实的BAA 2例,根据形态及部位不同,行不同方式TAE治疗,并临床随访。结果:囊状动脉瘤1例(微导管能顺利到达并通过),其远端实施球形PVA微颗粒栓塞止血,输出端及输入端分别用弹簧圈阻断血流,复查造影示支气管动脉远端血流阻断,BAA未见显示;梭形动脉瘤1例(距离支气管动脉起始部较远),其远端行球形PVA微颗粒栓塞,近端加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复查造影BAA未见显示。结论:TAE是一种治疗BAA的微创、高效、可靠方法,不同形态及部位的BAA应选择不同方式的TAE。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5岁。突发头痛(以左侧颞顶部疼痛为主)伴呕吐就诊。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左大脑大静脉瘤。全脑血管造影:左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见高流量畸形血管团,伴巨大静脉瘤(图1)。左后交通动脉参与其供血。临床诊断:左大脑后动脉血管畸形伴巨大静脉瘤。  相似文献   

9.
在腹部钝性伤中,脾脏创伤居腹内脏器损伤之首,脾损伤后的死亡率为5%~25%,伴创伤性休克为50%~60%,早期死亡多为严重的复合伤及出血性休克,其中66%是死于大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1]。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行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脾损伤1...  相似文献   

10.
11.
使用液体栓塞剂Onyx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神经介入放射学发展很快,动脉瘤介入治疗还存在一些并发症,Onyx减少了一些并发症,本文叙述了Onyx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破裂34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院1990年1月~1995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386例,行脾切除术342例。另外34例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脾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治疗,获得成功。临床资料男28例,女6例;年龄16~64岁,其中18~30岁27例,占79.4%。受伤原因:车...  相似文献   

13.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并发症防治、疗效、存在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1998年7月至2000年2月对93例1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了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术,其中84例为破裂动脉瘤,按Hunt-Hess分级:Ⅰ级18例,Ⅱ级29例,Ⅲ级25例,Ⅳ级10例,Ⅴ级2例,7例行急性诊栓塞,手DSA动态监视下完成,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并予以3H(高血容量、高血压、血液释释)治疗。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104个(88.14%),栓塞程度达90%以上11个(9.32%),栓塞程度在90%以上3个(2.54%)。全组死亡3例(3.23%()。1例术后1.5个月复发出血经手术夹闭愈,2例术后复查发现瘤颈扩大,经再次填塞复良好。结论短期随访结果表明,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的优点,致密填塞动脉瘤疗效可靠,部分填塞可能导致动脉瘤继续扩大,破裂出血,破裂动脉瘤应急诊检塞治疗。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是一种采用电解方式解脱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技术,它能在栓塞动脉瘤的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使一些无法手术或手术难度或风险极大的颅内动脉瘤通过介入技术获得治愈,该技术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解可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技术操作要点、手术时机、并发症防治、治疗效果、存在的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72例患者 ,80枚颅内动脉瘤中 ,6 8例为破裂动脉瘤 ,4例为未破裂动脉瘤。动脉瘤部位在后交通动脉 2 0枚 ,前交通动脉 32枚 ,大脑中动脉 8枚 ,大脑后动脉 5枚 ,眼动脉 3枚 ,颈内动脉分叉处 3枚 ,基底动脉 5枚 ,小脑后下动脉 2枚 ,脉络膜前动脉 2枚。 72例患者中 ,Hunt Hess分级 :Ⅰ级 2 4例 ,Ⅱ级 2 5例 ,Ⅲ级 10例 ,Ⅳ级 9例 ,Ⅴ级 4例。72例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血管内支架加弹簧圈栓塞、瘤颈重塑形技术栓塞和双导丝技术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 1周内治疗的患者 18例 ,2~ 3周内治疗的患者 2 9例 ,4周以后治疗的 2 1例。手术采用全麻并在术中适当控制血压 ,使收缩压不超过 110mmHg ,手术全程在DSA动态监视下完成。根据患者SAH的严重程度 ,采用术前或者术后给予脑室外引流、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或单纯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的方法 ,栓塞术后全部病例给予“3H”治疗。结果 动脉瘤完全闭塞 6 8枚 ,占 85 % ,栓塞程度 95 %~ 99%的 8枚 ,占 10 % ,栓塞程度达 90 %的 4个 ,占 5 %。全组死亡 2例 ,占 2 .78%。术中动脉瘤出血 2例 ,经弹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42例患者接受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综合应用选择合适患者、良好的微导管塑形、"回撤式"微导管进入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方式、柔软弹簧圈等方法。 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动脉瘤完全栓塞35例(占83.6%),近全栓塞4例(占9.5%),不完全栓塞3例(占7.1%)。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两例,术中出血率为4.8%(2/42)。 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是可行性,通过综合多种技术手段,能明显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率。  相似文献   

17.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总结22例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探讨术中操作注意点,手术时机、术中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处理。方法 采用GDC-18、GDC-10系统栓塞治疗22例24个人动脉瘤。结果 动脉瘤腔完全栓寒6个,栓塞大于90%6个,栓塞小于90%2个,1例术后1月半复发,经手术夹闭而愈。全组无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的GDC栓塞治疗是一较为安全、效果较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uterine artery pseudoaneurysm,UAP)是罕见的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1].现报道2例经导管成功栓塞治疗UAP,并作简要讨论.临床资料例1:患者61岁,因“阴道流血15 d,腹痛1d”收入院,33年前曾因“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绝经年龄55岁.子宫腔内超声提示:“子宫内混合性肿块(大小约130 mm×115 mm×110 mm),考虑肌瘤变性,不除外肿瘤”.盆腔MRI提示:“子宫体积增大,内见一团块状不规则混杂信号影,直径约13.1 cm,T1WI、T2WI呈混杂信号,边界欠清楚,结合带不完整,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考虑子宫恶性肉瘤”.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28岁。颈项部被刀破伤30min,流血不止,急诊入院。体检:Bp80/40mmHg,P135次/min。颈项左侧由枕骨隆突下3cm斜行至右耳屏伤口长约15cm,急行局部清创,缝轧颈外侧动脉止血,离断肌肉吻合顺利。术后1~3d伤口无异常,亦无红肿及疼痛。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18岁。因“鼻外伤后反复出现鼻出血 2个月 ,耳鸣 1周”入院。纤维喉镜所见 :左鼻腔中鼻道可见暗红色陈旧性血液。听诊左眼眶下、耳前可听到收缩期血管杂音 ,与动脉搏动一致。心电图及胸片正常。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方法 :局麻下穿刺右股动脉 ,送入 5F端孔导管 ,先行左颈外动脉造影。造影显示颈外动脉分支颌内动脉末端处可见 2个黄豆粒大小的搏动性假性动脉瘤 ,直径约 0 .60mm(图 1)。用SP导管超选择性送入颌内动脉假性动脉瘤附近 ,进一步造影证实假性动脉瘤后用明胶海绵以及造影剂混合成糊样物进行栓塞 ,栓塞结束后退出SP导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