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达苯胺联合抗骨髓瘤药物对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西达苯胺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NCI-H929,r=0.720;MM.1s,r=0.636),同时促进原代骨髓瘤浆细胞的凋亡。在NCI-H929细胞系上,西达苯胺联合低剂量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地塞米松、泊马度胺具有相加作用;在MM.1s细胞系上,西达苯胺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泊马度胺均具有协同作用。结论:西达苯胺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原代骨髓瘤浆细胞的凋亡,并增强抗骨髓瘤药物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对骨髓瘤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AdipoRon作用于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和MPC-1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在23例正常对照和21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dipoRon能显著抑制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和MPC-11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r=-0.951/-0.950,r=-0.993/-0.969);AdipoRon可诱导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水平升高;AdipoRon可上调MPC-11的p-AMPK及其下游的p-ACC磷酸化水平,且可上调LC3-II/LC3-I的水平,下调p62的蛋白水平。脂联素受体AdipoR1在M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而AdipoR2在M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结论:脂联素受体在MM患者和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性表达。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能够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AMPK/自噬途径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icaritin,ICT)对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及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ICT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ARP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ROS水平。结果:ICT对K56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0.837);凋亡细胞比例增多;PARP蛋白表达量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增高。结论:淫羊藿素具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细胞内活性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hh信号通路中SMO抑制剂(Jervine)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UTZ-1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Jervine对MUTZ-1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Jervine对MUTZ-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hh信号通路效应蛋白BCL2和CyclinD1的表达水平;荧光实时定量PCR法(RT-qPCR)检测Jervine作用于MUTZ-1细胞后Shh通路中Smo和Gli1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Jervine对MUTZ-1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24 h,r=-0.977);Jervine能有效促进细胞凋亡,并且细胞凋亡率与Jervine剂量成呈相关(r=0.997);加入不同浓度Jervine后G_1期细胞所占比重增多,S期细胞减少(P0.001),Jervine可使MUTZ-1细胞周期阻滞于G_1期,抑制细胞增殖。Jervine作用MUTZ-1细胞后Smo和Gli1基因表达水平及下游靶基因的BC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下降(P0.05)。结论:SMO抑制剂能有效抑制MUTZ-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53是否在骨髓瘤细胞中对ran进行转录调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OPM-2、RPMI-8226、U-266、KAS6/1、ANML-6、H-929、MM1.S、MOLP-8中ran转录水平,使用Nutlin-3a培养骨髓瘤细胞株MM1.S 24、48和72 h后检测ran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ra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使用不同剂量的表达P5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转染MM1.S细胞后检测ran表达水平。结果:在8株人骨髓瘤细胞株中H-929和MM1.S细胞中ran的转录活性最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utlin-3a处理MM1.S细胞后ran转录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同时在蛋白表达水平这种变化呈现时间依赖性;P53蛋白表达增多(r=1.00,P=0.06),相应的ran蛋白表达减少(r=-1.00,P=0.04)。表达P5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MM1.S细胞后发现,在质粒增加至25 ng后ran转录水平开始下降(P0.05)。结论:通过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P53转录调控ran转录水平的实验证明了ran是受p53调控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沙利度胺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G-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与抗凋亡蛋白(Bcl-x L)、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KG-1细胞增殖,筛选姜黄素、沙利度胺的最佳联合浓度;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分析姜黄素、沙利度胺单药及两药联用对KG-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单药组、两药联用组、对照组(未处理细胞)的STAT3、Bcl-x L m RNA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和沙利度胺在20-100μmol/L范围内对KG-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r=0.657,r=0.681)。姜黄素在作用48 h的IC50值为(42.07±0.50)μmol/L,沙利度胺为(57.01±2.39)μmol/L。姜黄素(40μmol/L)+沙利度胺(60μmol/L)两药联用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86.67±1.53)%,明显高于单用姜黄素的(51.67±1.15)%和单用沙利度胺的(55.33±1.53)%(均P<0.05)。姜黄素、沙利度胺单药及两药联用作用48 h,KG-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67±2.08)%、(...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HDACi)西达本胺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DNA损伤反应(DD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西达本胺对MM细胞系RPMI8226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靶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靶细胞目标蛋白表达;应用ATM激酶特异性抑制剂KU-55933干扰DDR过程。结果:西达本胺对RPMI 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24、48和72 h IC50值分别为9.6,6和2.8μmol/L。西达本胺通过上调RPMI 8226细胞p21蛋白表达,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西达本胺通过caspase-3依赖的途径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并上调DDR相关蛋白γH2AX和p ATM的表达。采用ATM激酶抑制剂KU-55933预处理靶细胞,可下调西达本胺诱导的γH2AX和p ATM蛋白表达升高,从而抑制DNA损伤反应,并逆转西达本胺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西达本胺诱导骨髓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涉及DNA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和CA4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寻找其靶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和CA4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析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和CA46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和CA46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和CA46细胞RPS6磷酸化水平及survivin、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雷帕霉素能够明显抑制Raji细胞和CA46细胞的增殖,在雷帕霉素为1 nmol/L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即达到20%,表现出雷帕霉素良好的生物活性,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r=0.507)和浓度依赖性(r=0.838)。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分别作用于Raji和CA46细胞24和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发现细胞周期处于G_1/G_0期细胞逐渐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则逐渐减少,呈现时间依赖性(r=0.961)和浓度依赖性(r=0.947)。雷帕霉素100 nmol/L作用于Raji和CA46细胞48 h后,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明显凋亡,且主要为中晚期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雷帕霉素作用于Raji细胞和CA46细胞后,RPS6磷酸水平及surviv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具有时间依赖性(r=0.926)和浓度依赖性(r=0.985)。结论:雷帕霉素能够通过抑制mTOR下游通路RPS6蛋白磷酸化,进而抑制mTOR/RPS6通路活化,阻滞细胞周期于G_1/G_0期,达到有效抑制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和CA46细胞增殖,同时下调抗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激活内源性促凋亡蛋白caspase-3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在体外对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方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及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组蛋白H3K4单甲基化、双甲基化、三甲基化及组蛋白H3乙酰化状态的变化,以及Wn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可上调Bax、caspase-3、P21蛋白表达,下调Bcl-2,抑制Jeko-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r=0.981);苯乙肼上调Jeko-1细胞组蛋白H3K4me1和H3K4me2水平及H3乙酰化水平,而组蛋白H3K4me3水平无明显改变;苯乙肼处理24 h后Jeko-1细胞的WNT通路蛋白p-GSK-3β、β-catenin、c-myc、cyclin D1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单胺氧化酶抑制苯乙肼能调控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有望成为套细胞淋巴瘤的靶向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DHA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对DHA抑制的细胞活力的的恢复;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活性氧(ROS)产生; Western blot法检测DNA损伤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DHA对Jurkat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r=-0.936),NAC能部分恢复DHA对细胞增殖抑制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细胞凋亡率增高(r=0.946),ROS累积量也增高(r=0.96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HA处理Jurkat细胞后,DNA损伤相关基因γ-H2AX和凋亡相关基因p53、c-Caspase3、BAX、cPARP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DHA诱导Jurkat细胞产生ROS,引起DNA损伤,激活P53凋亡通路,促使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一代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单药或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MM细胞系U266细胞及地塞米松耐药细胞系MMlR细胞为对象,不同浓度LBH589或LBH589与硼替佐米联合作用上述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组蛋白H4乙酰化程度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Bcl-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aspase-3、APAF-1以及TOSO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LBH589(0、10、20、50 nmol/L)单药及其50 nmol/L LBH589与硼替佐米(10、20 nmol/L)联合均能够抑制U266和MM1R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LBH589与硼替佐米联合组抑制作用均较单药组明显(P值均<0.05);MM1R细胞G0/G1期比例分别为36.60%、46.50%、51.40%、57.10%、75.48%、79.73%,凋亡率分别为5.27%、31.41%、39.78%、44.07%、73.60%、83.27%,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LBH589与硼替佐米联合组作用均较两者单药组明显(P值均<0.05);MM1R细胞组蛋白H4乙酰化程度和PARP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调,而Bcl-X蛋白表达水平则逐渐下调,变化呈剂量依赖性(P值均<0.05);MM1R细胞caspase-3、APAF-1基因表达水平逐渐上调,而TOSO基因表达水平则逐渐下调,变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值均<0.05).结论 LBH589能够抑制MM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对耐药细胞具有抗耐药作用,同时与硼替佐米联合应用对MM细胞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及逆转耐药机制涉及多个基因的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青篙琥酯(ART)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系SKM-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RT处理SKM-1细胞后,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的变化,Fluo-3-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BAD、P-BAD、survivin和XIAP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ART能明显抑制SKM-1细胞增殖,其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r=-0.841;r=-0.786);抗氧化剂Trolox预处理能显著减轻ART对SKM-1细胞的抑制;caspase抑制剂Ac-REVD-CHO能部分减少ART对SKM-1细胞的抑制。ART处理SKM-1细胞24 h后,可诱导SKM-1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ART可诱导SKM-1细胞内钙离子和活性氧簇水平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RT显著下调SKM-1细胞P-BAD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水平,其下降程度与ART剂量呈高度负相关(r=-0.909;r=-0.849);相反,ART对SKM-1细胞BAD和XIAP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尽管BCL-2蛋白表达在ART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但BCL-2/BAX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其下降程度与ART剂量呈高度负相关(r=-0.866)。结论:ART能明显抑制SKM-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ART抗MDS作用机制与其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活性氧簇水平有关。此外,ART促SKM-1细胞凋亡作用主要与BCL-2/BAX比值下降、BAD磷酸化水平减低和survivin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硫化二砷联合伊曲康唑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以及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二硫化二砷和伊曲康唑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OCI-LY3共培养。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AnnexinⅤ-PI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SM0、Gli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伊曲康唑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OCI-LY3共培养24、48和72 h后,细胞活力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随着伊曲康唑浓度的增加,OCI-LY3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r=-0.690,r=-0.639,r=-0.833,r=-0.808,r=-0.578)。联合用药与单药组相比,OCI-LY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更明显,且OCI-LY3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经二硫化二砷和伊曲康唑作用后,SMO和Gli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SMO和Gli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伊曲康唑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OCI-LY3生长;二硫化二砷和伊曲康唑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下调Hedgehog信号通路中SMO和Glil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好发于老年患者的恶性浆细胞疾病。近10余年靶向新药(包括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应用,使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取得了革命性进步[1],但MM至今仍无法治愈,患者终将面临疾病复发进展,进而难治[2]。如何为复发/难治性MM(RRMM)患者选择治疗方案仍然是临床面临的难题。泊马度胺是第三代免疫调节剂,具有多重抗骨髓瘤机制,通过与Cereblon结合激活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活性,促进底物蛋白Ikaros和Aiolos泛素化和蛋白水解,抑制MM细胞增殖[3-5],并发挥免疫调节和抗血管生成作用,对既往硼替佐米及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耐药的MM患者有显著疗效。2013年泊马度胺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RRMM,2020年11月泊马度胺在我国获批上市。目前泊马度胺在国内应用时间较短,其治疗RRMM的疗效、安全性数据较少。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0例应用泊马度胺治疗的RR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RRMM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BAFF-R)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并进一步研究BAFFR对MM细胞生长存活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ELISA,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BAFF-R在MM细胞中的表达;WST-1,TUNEL凋亡实验,Western Blot检测BAFF-R对MM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BAFF-R mRNA和蛋白表达于MM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BAFF-R阻断性抗体(1,5,15 μg/ml)可抑制KM3细胞增殖,t值分别为79.78,72.21,76.88;P值均为0.000,即BAFF-R促进KM3细胞增殖;同时,BAFF-R阻断性抗体组(15 μg/ml)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IgG组;BAFF-R阻断性抗体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18%,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43%,说明BAFF-R能够抑制MM细胞凋亡.结论 BAFF-R对MM细胞生长存活有一定影响,BAFF-R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U266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CCK-8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U266细胞FGFR3、BC12、CCNDJ、MYC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blot方法分析BCL2、MYC、CCNDl、FGFR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U266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10μmol/L冬凌草甲素处理U266细胞24h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③U266细胞凋亡比例随冬凌草甲素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④经冬凌草甲素处理后的U266细胞中,FGFR3、BCL2、CCNDJ、MYC基因表达下调,同时其相应的蛋白质表达下调,P53蛋白表达上调,上述变化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为MM新的靶向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DAPT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用CCK-8法检测RPMI8226细胞的增殖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PMI8226细胞Notchl、Hes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DAPT 0.5-5.0μmol/L作用于RPMI8226细胞24-72 h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下降,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r=1.000)。不同浓度的DAPT能诱导RPMI8226细胞发生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随着DAPT浓度的增加,Notch1、Hes1蛋白的表达逐渐下调(rNotch=-0.979,rHes1=-0.988)。结论:DAPT能够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RPMI8226细胞中Notch1、Hes1蛋白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大黄素(emodin)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大黄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黄素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黄素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大黄素能有效抑制HEL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r=0.995),作用48小时的IC50约为4.19 μmol/L.AO/EB荧光染色法发现,大黄素作用后24小时HEL细胞发生凋亡,胞核呈致密浓染或碎片并发出黄绿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大黄素作用后24和48小时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7.35±1.68)%和(58.49±1.5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黄素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减少(p <0.01);Akt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P-Akt、P-GSK3B和HSP70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大黄素能显著抑制HEL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Akt、P-GSK3β和HSP70蛋白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FLT3-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芒果苷作用不同时间对MV4-11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FLT3跨膜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FLT3 mRNA的表达。结果:芒果苷对白血病细胞MV4-1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48 h,r=0.922;72 h,r=0.959;96 h,r=0.973);不同浓度芒果苷作用MV4-11细胞48 h时,观察到细胞周期内G0/G1期比率升高, S期比率下降,且随芒果苷浓度增高细胞凋亡越明显,IC50浓度芒果苷作用MV4-11细胞48 h后FLT3跨膜蛋白表达明显下降;qRT-PCR结果显示,芒果苷作用MV4-11细胞后FLT3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芒果苷可抑制MV4-1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和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芒果苷抑制FLT3活性继而影响下游与凋亡、增殖有关的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4'-羟基汉黄芩素(4'-hydroxywogonin)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UP-B15和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UP-B15和Jurkat细胞,经不同浓度的4'-羟基汉黄芩素处理细胞后,用CCK8法测定4'-羟基汉黄芩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APC/7-AA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cleaved caspase-3,C-MYC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4'-羟基汉黄芩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SUP-B15和Jurkat细胞的增殖(r=0.78,r=0.89),24 h IC_(50)分别为(6.32±0.53)μg/ml,(12.04±0.42)μg/ml。在梯度药物浓度下,细胞凋亡率增高。Westw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4'-羟基汉黄芩素使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调(P0.01);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P0.01);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MYC表达下调(P0.01)。结论:4'-羟基汉黄芩素可通过抑制SUP-B15和Jurkat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C-MYC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