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98年10月以来,对26例不同TNM分期的进展期胃癌实施了双重区域性灌注化疗,其中胃底贲门癌11例,胃窦癌12例,胃体癌3例。中、低分化腺癌21例,印戒细胞癌5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癌结直肠转移瘤的MSCT表现。方法分析52例胃癌结直肠转移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结果1)胃癌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及两者混合者45例;Ⅲ型及Ⅳ型48例;2)转移瘤表现为均匀增厚型39处,非均匀增厚型21处,管腔内生肿块型6处,管腔外突肿块型4处;3)转移瘤表现为均匀性强化16处;不均匀性强化10处;分层样强化44处;4)12例(52.2%)女性患者伴卵巢转移。结论发生结直肠转移的胃癌病理类型主要为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Borrmann分型以Ⅲ、Ⅳ型为主。结直肠转移瘤最具特征性的CT征象为肠壁呈靶样同心圆样改变。女性患者常伴卵巢转移。  相似文献   

3.
进展期胃癌在螺旋CT双期扫描中强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在螺旋CT双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方法: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强化特征,测定肿瘤区域的CT强化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12例(20%)肿瘤病灶呈单层强化,48例(80%)呈2~3层的分层强化。在分层强化的肿瘤病灶中,高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或未分化癌组病灶中层门脉期CT强化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黏液癌或印戒细胞癌病灶中层的CT强化值较低,有时出现“靶征”。肿瘤病灶中层门脉期的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有不同的强化特征,与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于峰  高正秀  陈祥明 《人民军医》2002,45(4):216-216
1995年 8月~ 1999年 5月 ,我们收治Ⅳ期胃癌6 1例 ,行动脉导管介入化疗 31例 ,行联合化疗 30例 ,通过比较分析 ,介入化疗效果较优。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经胃镜检查和病理确认为Ⅳ期胃癌 6 1例 ,男 4 9例 ,女 12例 ;年龄 34~ 79岁 ,平均 6 0岁。随机分为介入化疗组 31例 ,其中腺癌 2 3例 ,粘液腺癌 6例 ,印戒细胞癌 2例 ;经探查和胃空肠吻合术后16例 ,肝转移 10例 ,腹腔淋巴结转移 5例。联合化疗组 30例 ,其中腺癌 2 5例 ,粘液腺癌 4例 ,印戒细胞癌 1例 ;经探查和胃空肠吻合术后 14例 ,肝转移9例 ,腹腔淋巴结转移 6例 ,肺转移 1例。两…  相似文献   

5.
胃癌的多层面螺旋CT增强表现及局部侵犯范围的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癌在多层螺旋CT增强早期的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增强早期对判断肿瘤局部侵犯范围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9例胃癌病人术前1周内行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CT所见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胃癌表现为局限(26例)或广泛(3例)的胃壁增厚,大多数胃癌在螺旋CT增强早期出现不同程度强化。印戒细胞癌CT强化均值为43.8 HU,低分化腺癌为36.2 HU,中分化腺癌为17.9 HU,高分化腺癌为19 HU。多层螺旋CT对胃癌浆膜侵犯、胃周脂肪间隙侵犯及脏器侵犯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9.6%、81.8%、93.1%。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早期胃癌的强化程度与其病理组织分化程度有相关性,对判断胃癌局部侵犯范围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印戒细胞癌组化、免疫组化与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印戒细胞的组化、免疫组化特性与超微结构特征的相关性,为胃印戒细胞癌发生发展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53例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标本进行AB-PAS组化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检测,同时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癌细胞呈现三种形态:单核细胞样、浆细胞样及印戒细胞样。分泌三种粘液:肠型酸性粘液、胃型中性粘液和混合型粘液,并可同时见于癌组织的不同区域中。本组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CEA均呈强阳性。癌细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证实人胎盘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织的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结果提示,胃癌组织中77.6%(45/58)GST-π表达阳性,其中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未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3.3%(10/12)、89.3%(25/28)、66.7%(6/9)、25.0%(1/4)和60.0%(3/5);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病变组织中GST-π阳性率分别为76.0%(19/25)和89.3%(25/28).正常胃粘膜组织中仅10.3%(4/39)呈微弱阳性.GSt-π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胃粘膜高(P<0.01);分化较好的腺癌高于分化差的腺癌.表明GST-π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GST-π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与胃癌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分析其对二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13例胃淋巴瘤患者和43例胃癌患者的PET-CT图像,对病灶的最大厚度Suvmax值,CT值及肝脏CT值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胃淋巴瘤及胃癌的PET/CT均可表现以不同形式的胃壁增厚和显著增高的FDG代谢为主要特征,13例胃淋巴瘤患者中,4例(30.8%)呈Ⅰ型表现(胃壁弥漫性增厚伴FDG代谢显著增高),8例(61.5%)呈Ⅱ型表现(胃壁节段性增厚伴FDG代谢显著增高),1例(7.7%)呈Ⅲ型表现(胃壁局限性增厚伴FDG代谢增高);SUVmax范围2.3~53.5,平均SUVmax=16.0;PET/CT评价:6例仅累及胃壁,4例累及胃壁和淋巴结,3例累及胃壁、淋巴结和其它脏器。43例胃癌患者中,2例(4.7%)呈Ⅰ型表现(胃壁弥漫性增厚伴FDG代谢显著增高),26例(60.5%)呈Ⅱ型表现(胃壁节段性增厚伴FDG代谢显著增高),15例(34.8%)呈Ⅲ型表现(胃壁局限性增厚伴FDG代谢增高);SUVmax范围2.6~34.6,平均SUVmax=8.9,与胃淋巴瘤比较,两者SUVmax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ET/CT评价:16例仅累及胃壁,14例累及胃壁和淋巴结,13例累及胃壁、淋巴结和其它脏器。结论胃淋巴瘤的18F-FDG PET/CT表现以Ⅰ型和Ⅱ型更为多见,而胃癌则以Ⅱ型和Ⅲ型多见,且胃淋巴瘤SUVmax显著大于胃癌。因此,结合形态学和SUVmax有助于淋巴瘤与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韩志江  龚向阳  陈文辉   《放射学实践》2009,24(7):755-758
目的:探讨CT在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与进展期胃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病变部位、形态、胃周径浸润范围、病灶最大厚度、坏死形态、病变强化程度及强化方式、浆膜面浸润、其它脏器浸润及腹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胃壁厚度1.0~4.3cm(平均2.0cm),增强后动静脉期较平扫CT值分别提高10和20HU;胃壁完整10例,胃壁环周浸润3例,周围淋巴结肿大(直径〉1.0cm)3例,腹腔少量积液2例。进展期胃癌胃壁厚度0.7~3.7cm(平均1.8cm),增强后动静脉期分别较平扫CT值提高20和40HU;胃壁溃疡17例,胃壁环周浸润3例,周围淋巴结肿大8例,其中2例伴钙化,腹腔大量积液3例、少量积液2例,腹腔脏器转移4例。两组病例均可出现胃周、肾门下腹膜后区淋巴结肿大。结论:CT在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与进展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胃壁僵硬伴明显强化、浆膜外脂肪浸润、淋巴结肿大钙化、大量腹水及脏器转移等常提示胃癌的诊断;而胃壁增厚但柔软,伴轻度~中度均匀强化有助于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淋巴瘤和进展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胃淋巴瘤和4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胃淋巴瘤和进展期胃癌累及多部位者分别占61.90%和23.91%,黏膜面出现白线征者分别占0%和76.09%,侵犯范围>50%胃周径分别占76.19%和15.22%,显示溃疡形成者分别占9.52%和73.91%,出现胃腔形态固定、狭窄,近侧胃腔扩大者分别占4.76%和36.96%,显示病灶处胃壁浆膜面光滑,胃周脂肪间隙清晰者分别占80.95%和0%,两组病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胃淋巴瘤和进展期胃癌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者复习了13例经手术或内镜证实的钙化性胃癌的CT表现。其中11例粘液腺癌,2例腺癌。所有病例钙化均为点状或粟粒状,大小为1~3mm,均位于增厚的胃壁内。2例可见转移淋巴结及肝转移灶内的钙化。10例肿瘤部分密度低于同层肌肉,病理证实为肿瘤内粘液池。12例为进展期癌,未能手术切除。钙化性胃癌罕见,以前文献仅报道7例,均为粘液性腺癌。镜下病理钙化位于粘液池内。CT可清楚显示钙化的部位、点状形态及肝脏的侵犯,与平滑肌瘤或肉瘤的环形或片状钙化易于鉴别。作者指出,钙化是粘液性胃腺癌的特征之  相似文献   

12.
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16例均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胃淋巴瘤CT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胃壁弥漫增厚型13例(81.2%),节段增厚型2例(12.5%),肿块型1例(6.3%);平均壁厚3.3cm(0.6~6.8cm)。胃淋巴瘤平扫密度基本均匀,增强扫描可见轻至中度强化。结论:胃淋巴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35岁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同时与同期随机抽检的60例中老年大肠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间血便或粘液血便、大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 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 Duke’s B、C、D期 临床误诊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年人大肠癌临床早期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确诊时间晚,临床误诊率高,病理特征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漏诊和误诊,是提高青年人大肠癌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年龄≥60岁的142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91.5%);黑便(38.7%);消瘦(26.8%)和恶心呕吐(20.4%)。病灶主要位于胃窦(42.9%)、余依次为胃体(28.8%)、贲门胃底(16.2%);未分化、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占50.8%。临床Ⅲ、Ⅳ期患者占87.3%,其中34.5%患者同时合并重要器官病变。根治性切除114例(80.3%),姑息性切除18例(12.7%),胃-空肠吻合10例(7.0%);术后出现并发症39例(27.5%);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26.8%,姑息性切除、胃空吻合组均零,围手术期死亡10例(7.0%)。结论:老年胃癌好发于胃窦、恶性程度高;临床Ⅲ、Ⅳ期为主;术前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高;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必须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喉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喉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影像形态学特征。结果:12例均为喉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殊。11例(91.6%)病灶中心位于声门上区,8例(66.7%)表现为突向喉腔生长的结节、肿块,4例(33.3%)显示软组织弥漫增厚致喉腔狭窄,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肿块形成为特点,而NK/T细胞淋巴瘤以软组织弥漫增厚较为多见。11例(91.6%)密度、信号均匀,增强呈轻中度均匀强化;所有病例均未见钙化、囊变坏死及软骨破坏。3例(25%)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增强呈轻中度强化。结论:喉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发病部位多位于声门上区,病灶多位于黏膜下,表面光整,密度和信号较均匀,增强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囊变坏死、钙化及软骨破坏极少见,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其强化方式与喉部病变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CT表现,观察病变部位、胃壁密度及强化程度、黏膜改变、胃周及腹腔淋巴结的CT表现及规律。结果:20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3例,7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瘤。12例(60%)胃窦壁增厚,6例(30%)胃体增厚,2例(10%)胃底及贲门受累。10例(50%)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8例(40%)为节段性胃壁增厚,2例(10%)为局限性增厚;2例(10%)伴发胃周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强化18例(90%),不均匀强化2例(10%)。15例(75%)胃壁黏膜线完整连续。17例(85%)发生胃周多个区域淋巴结受累。1例肝脏受侵,1例胆囊受侵。结论:MSCT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程度、核抗原Ki-67表达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治疗前均常规行~(18)F-FDG PET/CT扫描。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病灶~(18)F-FDG平均摄取值(SUVave)与Ki-67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843,P0.001;Ki-67指数与淋巴瘤分期显著相关(P0.001),且Ki-67指数越高,临床分期越趋向晚期;~(18)F-FDG平均摄取值与淋巴瘤分期无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Ki-67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最大肿瘤直径及血LDH水平有相关性(P0.05)。结论 Ki-67与PET/CT在反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增殖情况及病灶的侵袭程度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转移性肝癌的CT影像中出现病灶内钙化为少见征象 ,病灶内多发钙化则极为罕见。笔者发现 1例胃粘液腺癌患者术后 3个月肝内转移且病灶内多发钙化 ,报告如下。患者因肝区疼痛做CT检查 ,肝脏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图 1) ,后经胃镜活检诊断为胃粘液腺癌 ,并经胃大部切除术后病检证实。术后放疗 1月自动出院。 3个月后因上腹胀痛 11d再次入院。查体 :右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 ,肝区叩击痛阳性 ,右肋下及剑突下均可触及肿大肝脏 ,质硬。CT复查示 :肝脏明显增大变形 ,左右叶比例失调。肝实质内弥漫分布多个大小不等、类圆形高密度灶 ,CT值 1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CP、TrueFISP结合3D-VIBE动态增强MR扫描在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9例,回顾性分析 MR 资料,观察病变发生部位、形态、信号特点、周围结构及有无远处转移。结果本组腺癌共21例,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混合1例,印戒细胞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未分化癌1例,恶性间质瘤3例,1例霍奇金氏淋巴瘤。MR 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局部肠壁偏心性或环形不规则增厚,形成软组织结节或肿块,黏膜破坏消失,伴肠腔狭窄,均匀或不均匀持续强化。恶性间质瘤肿瘤较大,合并囊变坏死。淋巴瘤表现为肠壁弥漫增厚,合并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7例侵犯胰头,7例合并淋巴结转移,5例合并肝转移。结论MRCP、TrueFISP 及3D-VIBE 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对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肠壁不规则增厚并肿块形成、黏膜破坏消失是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重要征象,病灶侵犯周围结构、合并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则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对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0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为N0期16例,N2期6例,N3期为11例,CT以淋巴结长径〉6mm为阳性标准,发现NO期16例、N1期7例、N2期5例及N3期4例,其中CT各N分期特异性在76.5%-94.7%之间,但是对N2及N3分期的敏感性欠佳(分别为28.6%和33.3%)。转移淋巴结特点为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明显,虽高于动脉期强化,但是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64排螺旋CT对胃印戒细胞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及N分期有帮助,其诊断特异性较高,但是准确性和敏感性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