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朔州市2000年至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方法:对朔州市2000年至2005年法定传染病年报的乙型肝炎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分布广泛,无明显地区差异和季节性;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年龄以25岁~45岁为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但儿童发病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朔州市乙肝报告发病呈逐年上升,提示朔州市乙肝的防治应以加强全人群乙肝的预防接种为重点,并实施安全注射,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惠州市2004~2008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惠州市2004~2008年乙型肝炎的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04~2008年惠州市法定传染病统计年报表和疫情监测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结果 2004~2008年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乙肝病例最多,共发生乙型病毒型肝炎14589例,占86%,且发病逐年上升;职业分布以工人、农民和商业服务人员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6.08%;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36:1,25~34岁组为发病高峰,低年龄组儿童发病率最低。结论惠州市乙型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对高危易感人群进行高覆盖率的乙肝疫苗接种,及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高美英  陈烽  孙萍 《医学动物防制》2004,20(12):741-742
了解宁夏银川市郊区乙型肝炎 (乙肝 )流行特征 ,为防制乙肝提供科学依据 ,对银川市郊区 2 0 0 1~ 2 0 0 3年乙肝发病等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2 0 0 1~ 2 0 0 3年 ,银川市郊区乙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每年发病均 >10 / 10万 ,目前乙肝发病居全郊区各类传染病第二位。发病人群集中在 10~ 4 4岁 ,<5岁儿童乙肝发病构成呈逐年下降趋势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女发病性别为 1.5 8:1。今后工作应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住院分娩率 ,提高首针即使接种率 ;加强乡村两级计划免疫人员培训 ,提高接种服务水平和质量 ,以进一步保证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加强登记管理 ,保证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5—2021年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预测不同人群乙肝发病趋势,基于流行特征及预测结果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海南省乙肝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及多项式模型研究海南不同人群乙肝报告发病率规律,采用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小原则选择最佳模型,并预测未来发病率。结果 海南省2015—2019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年起出现了下降趋势,2017—2021年报告发病率在0~<15岁和15~<30岁年龄组均呈现下降趋势,60~<75岁和≥75岁年龄组发病率基本趋于平稳。30~<45岁和45~<60岁人群年均发病数、每年发病率均较高。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男女性别比约为2∶1。各职业中乙肝发病数以农民为主且年均占比为43.06%。乙肝报告年发病数存在地区差异性分布,其中5个市县逐年下降、1个市县先上升后下降,2个市县保持稳定,其他市县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2022—2024年的发病率预测值分别为127.43/10万、116.05/10万和102.09/10万。结论 近年来,海南省30岁...  相似文献   

5.
了解甘肃省乙肝流行特征,为防制乙肝提供科学依据,对甘肃省2001~2003年乙肝发病等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2003年,甘肃省乙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发病均高于100/10万,目前乙肝发病居全省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发病人群集中在10~44岁,<5岁儿童乙肝发病构成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8:1。今后工作应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加强基层计划免疫人员培训,提高接种服务水平和质量,以进一步保证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加强登记管理,保证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恩施州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恩施州2004~2009年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恩施州乙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6年平均发病率为80.37/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5~59岁,高发人群为农民、学生。结论乙型肝炎是恩施州报告发病数最多的传染病之一,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应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上,对免疫规划对象之外人群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淮安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 ,进一步指导防治工作。方法 :对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市病毒性肝炎自 1 977年以来出现两次发病高峰 ,分别为 1 980年和 1 992年 ,1 993年开始逐年下降。甲型肝炎发病率及占肝炎的构成比自 1 993年以来也呈逐年下降。乙型肝炎则呈逐年上升 ,发病率以 2 5~ 35岁组最高 ,0~ 1 0岁组发病率自 1 992年开始逐年下降。结论 :小年龄组乙肝发病率下降说明乙肝疫苗接种产生效果。今后肝炎防治策略应在巩固甲肝防制 ,同时注重乙肝防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锦州市2005~2010年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锦州市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监测医院报告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报告卡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结果:2005~2010年乙肝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0~59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结论:0~19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与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接种有着密切的关系.20岁以上年龄组乙肝病人所占比例较大,男性多于女性,这与男性感染机会多有关,应在大年龄组人群中进一步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及时接种或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2004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肃省乙型肝炎(乙肝)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了解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对2004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2004年乙肝报告发病率208.78/10万,高于全国平均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首位。病例主要集中在15~44岁人群,<5岁儿童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今后加强乙肝监测,提高接种率和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泉州市2004-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论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乙肝报告发病率显著呈逐年增高趋势,从2004年的80.89/10万增至2009年的127.26/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2.65/10万;2004-2008年未见明显的季节性高峰,2009年1月份报告病例数突然增多,并呈逐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沿海区县高于山区县;发病以20~岁组至45~岁组的青壮年为主,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低;男女比例为2.77∶1;发病以农民、工人、学生等为主;2006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59岁HBsAg阳性率为12.78%,5~岁组以下儿童阳性率最低(1.30%),25~岁组阳性率最高(19.62%),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32,P=0.000)。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取得显著成效,但发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应采取以阻断母婴传播为主,并加强对20~岁组至45~岁组农民、工人、学生等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开封市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开封市2005~2009年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全市累计报告乙肝45231例,死亡1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91.76/10万、0.06/10万。2005年以来开封市乙型肝炎发病率先呈上升后下降,发病发病率在139.91/10万-244.02/10万之间波动,2007年达到高峰,尔后逐年下降于2009年达到发病新低。近5年乙型肝炎均处于各类传染病发病首位。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青壮年,1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逐年下降,2009年也达新低(11.86/10万)。男性多于女性;高发人群为农民、学生。结论加强乙肝监测和儿童免疫接种,同时扩大乙肝疫苗的接种人群,并开展预防乙肝的宣传教育,将有效降低乙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统计传染报告系统2005年—2014年按现居住地慢性乙型肝炎报告发病情况,分析朔城区10年来慢性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的三间分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10年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出现5年一个小高峰。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低,30岁~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职业不详、家务及待业、农民、工人、民工的发病率较高,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发病率最低。结论为出生24 h内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可对降低慢性乙肝发病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目前南昌县乙型肝炎流行趋势,为控制乙肝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南昌县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1年各年龄组发病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幼托和散居儿童发病率下降明显,农村发病高于城区,农民(含民工)发病比例最高为40.20/10万.结论15岁以下儿童乙肝免疫防治成效显著.今后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青壮年农民乙肝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汕头市1996~2005年儿童青少年传染病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汕头市儿童青少年传染病发病规律,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6~2005年汕头市3-19岁儿童青少年的10种常见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5年汕头市报告3~19岁儿童青少年10种常见法定传染病共7222例,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包括腮腺炎、肺结核、麻疹、猩红热)占48.32%住居首住,肠道传染病(包括甲肝、菌痢、伤寒)占32.76%,血源性疾病(乙肝)占18.37%,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乙脑、疟疾)占0.54%;甲肝、乙肝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肺结核、腮腺炎和麻疹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乙肝、肺结核的发病以大年龄组为主,15~19岁组发病数最高,分别占72.45%和47.70%;菌痢、麻疹以3—5岁组发病数最高,分别占50.43%和48.85%。结论抓好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是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保护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及时掌握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特点、预测流行趋势,进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0年全市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从2004-2010年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率趋势上来看,病毒性乙肝发病率呈平缓下降趋势,我市主要乙肝发病人数集中在城区,好发年龄段为青壮年,职业分布上主要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其次为民工。结论经过多年的计划免疫,我市的病毒性乙肝防控效果逐步显现,乙肝发病的第一高峰基本呈现一个散发状态,我市学生乙肝发病率下降,排序第九位。乙肝的防治应继续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做好常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提高青壮年乙肝疫苗接种率,提高人群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余秀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10):972-973,F0004
目的总结彭阳县20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今后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疫情资料来自彭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0-2009年法定传染病的订正年报档案,疫情专报数据;资料分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1990~2009年彭阳县甲肝发病率虽上下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每3-5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秋冬季发病高峰逐渐由冬季高峰月为主向秋季高峰月为主前移;农村人群发病率高于城镇人群(χ2=24.19,P〈0.01);农村内部以经贸发展及人员流动大的南部乡镇发病率高于发展及流动滞缓的北部乡镇(χ2=66.83,P〈0.01);发病年龄构成以5~19岁各年龄组为主,平均占56.87%,呈5~19岁年龄组发病逐年上升,0~4岁和≥20岁年龄组发病逐年下降趋势,即单峰型发病年龄高峰更加突起,男性发病高于女性(χ2=35.92,P〈0.01);发病职业构成比前5位是学生(45.39%)、农民(33.49%)、散居儿童(12.43%)、干部职员(2.37%)、幼托儿童(1.58%),呈学生发病逐年上升,其他人群发病呈下降趋势。结论甲型病毒性肝炎在彭阳县每年都居病毒性肝炎发病数首位,传染源及暴露因素持续存在、甲肝疫苗接种率低、疫情报告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增强是发病率上升主要原因。防控策略和措施一要加强以学校为主甲肝防治健康教育和宣传,二要提高HepA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聊城市2004-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下一步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汇总分析聊城市2004—2011年乙肝发病资料,用动态数列分析其发病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速度,并描述乙肝的流行特征.结果2004-2011年聊城市共报告乙肝发病19189例,年均发病率42.06/10万,男性发病率(51.15/10万)高于女性(31.81/10万);总体发病呈波动上升趋势,高峰聚集在20~24岁年龄段,但10~25岁年龄组呈显著下降趋势,40-65岁年龄组发病则逐年上升;农民、学生、工人占总发病人数的83.8%,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发病构成顺位上升明显.结论男性青壮年、农民、学生、工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为乙肝发病重点人群,应在提高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他高危人群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乙型肝炎流行趋势.方法 整理分析历年来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并通过漏报率调查来校正乙肝报告发病率.结果 北京市急性乙型肝炎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18.51/10 万,校正报告发病率为22.21/10 万.1990-2003年病毒性肝炎总发病数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70.78%),而急性乙肝逐年发病水平下降较慢(下降幅度为25.46%),急性乙肝报告病例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报告数的百分比却呈上升趋势.急性乙肝主要发病集中在20~40岁之问的中青年男性.结论 目前本市乙肝已成为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构成,应注重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以外的其他途径的乙肝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揭阳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发病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数据库,用SPSS13.0的χ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揭阳市2004-2008年乙肝疫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揭阳市2004-2008年共报告乙肝病例3680例,年均发病率为12.54/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于20~59岁的青壮年,占总报告数的76.74%,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657.92,P=0.0047),各县区发病率无明显差别(χ2=0.86845,P=0.9290),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两者占总数的56.79%.结论 揭阳市乙肝发病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近年有上升趋势,应继续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在做好儿童常规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提高其他易感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乌达区乙型肝炎流行特征,为防治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乌达区2002-2004年乙型肝炎发病等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4年乌达区乙型肝炎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发病率均大于50/10万,目前乙型肝炎发病居全区各类传染病首位,发病人群集中在15~5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96 ∶ 1.结论:今后应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健康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加强基层计划免疫人员培训,提高接种服务水平和质量,保证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