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60Coγ射线全身照射6Gy的大鼠和光烧伤背部皮肤30%TBSAⅢ度模型,动态地观察了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大鼠心肌细胞膜γ-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在伤后1,3,8,16和24小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后心肌细胞膜βAB的最大结合容量在伤后所观察的5个时相点皆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放烧复合伤是战时核爆炸与平时核事故所致的主要伤类之一。放烧复合伤时造血组织损伤明显。它不仅累及造血实质细胞,支持造血的微环境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研究放射损伤复合烧伤后骨髓基质祖细胞的改变及骨髓基质细胞对粒系祖细胞增殖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致伤方法和分组昆明品系健康小鼠,体重20~24g。单放组: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6Gy,距离15m,剂量率04Gy/min;单烧组:3%凝固汽油烧7s,致成15%Ⅲ度烧伤;放烧组:按以上条件先照射后烧伤;对照组:正常动物。所有动物致伤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每组动物不少于…  相似文献   

3.
采用60Coγ射线全身照射6Gy的大鼠和光烧伤背部皮肤30%TBSAⅢ度模型,动态地观察了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大鼠心肌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密度在伤后1,3,8,16和24小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后心肌细胞膜βA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在伤后所观察的5个时相点皆有明显的下降。心肌细胞膜βAR密度下降可能是引起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后心肌功能受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作者对心肌细胞膜βAR密度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562例急性放射病与放射复合烧伤、冲击伤死亡狗共发生肠套迭23例(4.09%),全部出现在骨髓型和肠型病例,未见于脑型与射线下死亡者。治疗组动物的肠套迭发生率达6.36%(14/220例),而效应组为2.63%(9/342例);单纯放射病时肠套迭的发生率为0.61%(1/164例),复合烧伤或复合烧伤、冲击伤时为4.49%(8/178例);骨髓型放射病时肠套迭的发生率为7.11%(17/239例),较肠型者2.34%(6/256例)显著增高。肠套迭最早见于照后23.5小时,最迟23.9天死亡狗,平均11.96±5.64天,以照后第二、三周发生率较高。肠套迭病例的照射剂量在137—4965拉德之间,其中265—1500拉德最多见。狗单纯放射病时并发肠套迭的照射阈剂量为660拉德,放烧复合伤时为265拉德,放烧冲复合伤时为137拉德。23例肠套迭中见单套迭(20例)和多套迭两种,后者包括双套迭(2例)和三套迭(1例)。小肠套迭(空空肠套迭和回回肠套迭)约占61%,回结肠套迭约占17%,十二指肠胃套迭约9%,多发型约13%。依据肠套迭病理变化,可分为单纯型(5例)、水肿型(1例)和坏死型(17例)。三型可能是肠套迭局部病变由轻到重依次发展的过程。肠套迭局部粘膜坏死、静脉淤滞、水肿、纤维素渗出、出血,并发细菌感染。其特点是上述病变较临床上肠套迭更多见,更严重;病变部位缺乏炎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5.
极重度放烧复合伤大鼠异体骨髓和皮肤移植后的病理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鼠3Gy全身照射复合15%Ⅲ度烧伤,伤后6小时内进行异体骨髓和同一供体皮肤移植,治疗组大鼠50天动物存活50%,其异体皮全部存活,至伤后100和480天时,存活动物的异体皮仍然生长良发,组织结构正常,骨髓移植后5天,受体骨髓现出现再生,第10天再生明显增多,淋巴结和脾脏皮质区淋巴细胞第15天出现生。致伤对照大鼠于伤后7天内全部死亡,骨髓无明显再生,结果表明,在极重度放烧复合伤情况下,早期进行异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探讨了15%Ⅲ度烧伤复合3~8Gy全身照射对大鼠异体皮存活及其免疫反应的影响。单烧组异体皮10天全部排斥,早期免疫反应增强;而放烧复合伤时免疫反应明显受抑制,所植异体皮在复合3Gy或4Gy照射时,10天存活率分别为20%和30%;复合5,6,8Gy者则上升为69%,88%和100%,存活至30天仍达36%,42%和100%,与单烧植皮组相比,复合5Gy以上照射者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放烧复合伤时异体皮存活率主要随受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随时间后延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腹腔灌洗液对骨髓体外造血的影响。方法60 Coγ射线全身照射 1 2Gy、5kW溴钨灯致大鼠背部 30 %TBSAⅢ度烧伤。伤后 3 ,1 2 ,2 4 ,48和 72h无菌抽取腹腔灌洗液 ,按 40 μg ml加入到骨髓红系、粒系培养体系中培养。 结果 伤后 3 ,1 2 ,2 4 ,48和72h,烧伤组和复合伤组的CFU E、BFU E和CFU GM培养集落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且以伤后 2 4h最高 ,烧伤组高达 2 1 5 7%、2 0 2 3 %和 2 4 1 2 % ,复合伤组为 1 88 1 %、1 4 7 7%和2 0 4 6 %。但当加入放射损伤大鼠腹腔灌洗液时 ,仅有很少的CFU E、BFU E和CFU GM集落生长。结论 烧伤与放烧复合伤后的腹腔灌洗液对骨髓红系、粒系造血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照射组则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输注照射血和移植异体皮对放烧复合伤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5Gy放射损伤复合15%Ⅱ。烧伤后输注照射血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间切痂植皮对大鼠的治疗作用。伤后输血并于24小时内和48、72小时植皮各组比单给植皮组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表现在白细胞总数、粒细胞、总淋巴细胞及T、B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和造血基质祖细胞数均提前回升;伤后输血并于24小时内植皮者30天移植物活存率达80%,单给植皮组仅为50%,而伤后48和72小时植皮组30天内移植物全部死亡,细菌感染现象严重,伍加输血的各植皮组动物30天活存率高于单给植皮组。结果表明,伤后24小时内植皮伍加输血对放烧复合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最好,而48和72小时植皮对皮肤移植物活存显示无效。  相似文献   

9.
大鼠8Gy全身照射复合15%Ⅲ度烧伤,伤后6小时内进行异体骨髓和同一供体皮肤移植.治疗组大鼠50天动物存活50%,其异体皮全部存活,至伤后100和480天时,存活动物的异体皮仍然生长良好,组织结构正常。骨髓移植后5天,受体骨髓出现再生,第10天再生明显增多.淋巴结和脾脏皮质区淋巴细胞第15天出现再生.致伤对照大鼠于伤后7天内全部死亡,骨髓无明显再生.结果麦明,在极重度放烧复合伤情况下,早期进行异体骨髓和皮肤移植,促进了骨髓细胞再生,异体皮存活率显著提高,并可较长时期存活.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使用520只大鼠, 分别给以60Coγ线照射, 凝固汽油燃烧背部皮肤及两种损伤的复合, 经过简易治疗使动物进入恢复期。于伤后30天将各组活存的贫血动物予以活杀进行各项检查, 探讨放射损伤及复合烧伤恢复期贫血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 大鼠重度放射损伤及复合重度烧伤, 活存动物贫血发生率蘧着放射损伤破复含烧伤伤情的加重而增高, 放烧组明显高于对应的单放组。单烧组贫血率发生较低、在恢复期红系祖细胞生成的抑制, 骨髓基质细胞损伤修复的延缓以及红细胞可能在脾脏破坏的增多等因素与贫血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探讨放烧复合伤条件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MN率(fMPCE)用于估算辐射剂量的可能性。方法以fMPCE为指标,实验分为单纯烧伤组(10%,20%),单纯放射组(1,3,5Gy),放烧复合伤组(10%+1,3,5Gy,20%+1,3,5Gy),研究fMPCE在24小时的量效关系。结果单纯烧伤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MPCE均无明显增加,放烧复合伤各剂量组明显低于单放组,烧伤面积20%放烧复合伤组又明显低于10%放烧复合伤组。结论小鼠放射损伤复合烧伤后其骨髓fMPCE呈降低趋势,研究还发现烧伤后小鼠骨髓新生红细胞(PCE)比例有一定升高,这可能是造成放烧复合伤时fMPCE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60Coγ线照后,1.0~50戈瑞各组狗并复合15%二度烧伤。在单纯烧伤和对照组、放烧复台仿和单纯照射组,离体照射和整体照射之涸,微核聿无显著住差异。经回归分析表明,不仅配合的枉式相同,而且同一指标的回归系数相当接近,表明狗复合15%二度烧伤对外周血淋已细胞微核率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有作为放烧复合伤对生物剂量估算指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重度放、烧复合伤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烧复合伤是军事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研究了放、烧复合伤的治疗原则,拟出并验证重度放、烧复合伤的防治方案,供救治时参考。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早期休克对放烧复合伤整体效应及肠上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0只小鼠分为单纯放射损伤(^60Coγ线,12、16Gy)、烧伤(5%、10%、15%、25%Ⅲ度)及两者相应伤情合并的放烧复合伤共18组。重点探讨复合伤早期阶段的复合效应、原因及防治。发现放烧复合伤复合效应的重要特征是出现早期死亡高锋,此间,小肠上皮细胞损伤效应亦加重;烧伤休克是这种加重效应的直接原因;补液抗体休克可有效地减轻由休克加重的肠上皮损伤、减少或避免早期死亡,从而为后续治疗赢得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阐明机体免疫功能的放烧复合效应,为放烧复合伤免疫功能障碍的调控提供依据。方法 于不同时相点测定放烧复合伤小鼠(5Gy γ射线照射合并12%Ⅱ度烧伤)的脾体比,脾脏组织学观察,分离脾脏T细胞,RT-PCR检测其IFN-γ和IL-4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①伤后放烧组的脾脏指数和组织结构的恢复明显快于单放组;②放射损伤后T细胞IFN-γ和IL-4的基因表达均受到抑制,但与IL-4比较,IFN-γ表达量的降幅小、恢复快;③放射损伤后脾脏指数和T细胞IL-4的基因表达呈双向变化;④放烧组IFN-γ表达量明显高于单放组,而两伤组IL-4表达量无区别。结论 ①放射损伤是放烧复合伤的主导损伤因素;②IL-4的辐射敏感性高于IFN-γ;③烧伤因素能促进放烧复合伤后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及IFN-γ的表达,不能促进IL-4的表达;④受照机体内仍然存在着促进IL-4表达恢复的有效机理。  相似文献   

16.
放烧复合伤后白细胞介素-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探讨放射损伤和放烧复合伤引起造血功能障碍的机理,研究了作为造血调控的重要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IL-3)基因在放射损伤、烧伤、放烧复合伤后不同时相点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mRNA抽提、分子杂交、细胞培养、IL-3生物活性测定、3H-TdR参与实验等生物技术方法。结果放射损伤后IL-3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照射后第3,14天表达的IL-3mRNA减少了77%,21%;IL-3蛋白减少了83%,36%。烧伤对IL-3基因表达的影响呈双相性,烧伤后第3天IL-3表达受到抑制;烧伤后第14天IL-3的表达增强;放烧复合伤后IL-3的表达受到抑制,其抑制程度介于放射损伤与烧伤之间,各观察组IL-3基因表达的变化与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变化呈平行关系。结论放射损伤、放烧复合伤后IL-3基因表达被抑制可能是急性放射病引起造血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放烧复合伤植皮对创面细菌侵入性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大鼠受6Gy全身照射复合15%Ⅱ度烧伤后24h切痂移植自体瘦对其创面细菌侵入性感染的影响.伤后24h,对照组细菌仅限于痂上和痂内.3天已侵入痂下;7~15天细菌大量繁殖.菌量均大于1×105cfu/g,内脏细菌感染发生率随痂下菌量增加而升高,而植皮组随创面菌量减少而降低.结果表明,放烧复合伤早期切痂植皮封闭剖面有减少或防止痂下感染及侵入性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K+选择微电极(K+-ISME)和普通电极,测定正常大鼠及大鼠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后第1,3,8和24小时心室乳头肌细胞内K+浓度(〔K+〕i)及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显示:①伤后24小时内,心肌〔K+〕i在放射损伤组(R组)无显著变化,在烧伤组(B组)和放烧复合伤组(RB组)均下降,以B组为甚;②三种损伤24小时内跨膜电位参数RP、APA和Vmax均降低。APD50和APD90在B组均缩短,在R组和RB组均延长,以R组为甚。提示:①放射损伤抑制心肌细胞Na+内流和K+外流;②烧伤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③复合伤并非放射损伤和烧伤的简单叠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放烧复合伤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能力(CFUF)的影响。方法采用Dexter型方法,检测经50Gyγ射线放射损伤、15%Ⅲ度体表面积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小鼠于伤后不同时间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果单放组和复合伤组于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单烧组;单烧组除伤后第3天低于正常组外(P<0.05),至伤后第14天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单放组骨髓基质细胞在伤后3天和7天经21天培养时呈小团片状生长,至培养第28天时仍未长满培养皿底。结论单放组和复合伤组骨髓基质细胞受损后恢复缓慢;放烧复合伤对骨髓基质细胞的损伤具有放射损伤为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作者研究了放烧复合伤后8小时以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及补液后的影响。结果如下:(1)放烧复合伤后早期休克较单纯烧伤者重。红细胞压积升高,按烧伤补流公式对其补液后,仍显著和升高,表明:放射损伤复合烧合伤血浆丧失更重,放射损伤在此复合效应可可能起重要作用,使血管通透性更高。(2)放射伤复合烧伤后,心输出量,心脏搏功的降低及血管总外周阻力的升高较单纯烧伤者重,基与休克的变化互为因果,相互加重,补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