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 ,62岁 ,因腹部外伤就诊。左腹疼痛、腹胀、难能直立 ,后见呕吐 ,四肢厥冷 ,痛不能寐。 B超示 :脾破裂 (脾被膜下血肿 ) ,腹腔内积血。因患者恐惧手术 ,要求服中药治疗。腹诊所见 :腹肌紧张 ( ) ,左肋下略有凸起 ,可触及肿块 ,质硬、拒按 ,脐周压痛( ) ,反跳痛 ( )。痛  相似文献   

2.
止血与活血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旦出现吐血、白血、便血、尿血、咳血、崩漏等出血证,必须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止血。因为“止得一分血,则保得一分命”(《血证论》)。然而,许多止血方中又常常出现活血药。临床实践证明,这些活血药不但不会加速出血,反而有利于止血。本文拟就止血与活血的辨证关系谈一点粗浅认识。1凉血止血与活血“动血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景岳全书》)。叶天士也说:“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陈某某,女性,55a,干部,住院号1669。因头痛、呕吐、神昏、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4h入院。患者于1994年5月6日晚大便后突然胸闷不适、头痛。呕吐胃内容物,呈喷射性。继则烦躁不安,谵妄乱语,神志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遂到本院急诊,查BP23/16KPa,双侧瞳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射迟钝,颈部有抵抗感,右侧上肢肌力Ⅱ级,下肢Ⅰ级,右侧巴氏征阳性。颅脑CT检查示:左侧丘脑部位见一高密度影,约3.3×1.9×2.0cm大,周围见低密度带,左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右移0.3cm,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经急诊科降压脱水等处理后…  相似文献   

4.
常晓  马锐 《光明中医》2006,21(10):82-83
近年来,笔者以泻下活血法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9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脑出血多属祖国医学中的中风中脏腑证,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中风之“风”主要指病势而言,中脏腑也不过表示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浅深而已,并不能真正显示本病的发病机理,也不易解释临床上所出现的征象。其发病部位在脑之络脉,为肝阳偏亢,气血挟痰火上逆,横窜经络,或痰阻血瘀,阻塞脉络,血  相似文献   

8.
9.
月经量过多是妇科常见病,指月经周期正常,子宫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每月月经量失血超过80ml常伴随贫血。本人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补气活血止血法治疗月经量过多,每获佳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自发性脑实质内出血简称"脑出血",约占脑卒中的10%,其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急性期的救治对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打破传统常规,采用活血化瘀为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从中医学理论角度、动物实验、临床实践出发,对活血化瘀药在脑出血中应用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治疗时间窗、病例选择、活血化瘀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一定层次的思考和探究,综述活血化瘀药在脑出血应用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 ,其发病急 ,病死率和致残率高 ,后遗症又缠绵难愈 ,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严重的负担。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报道较多 ,但治愈好转率并不高。我科自 1999年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出血2 5 6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收治的 2 5 6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以半身不遂、头痛、头晕或昏迷为主症。诊断标准参考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标准 ,并均经CT或MRI明确诊断。2 5 6例中 ,男 14 7例 ,女 10 9例 ;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 38岁 ;病程最短 1h ,最长 3年…  相似文献   

13.
中药止血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贝华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2009,40(8):1324-1327
中药止血药应用历史悠久,且资源分布广泛,常见的就有300余种,在其研究中发现了大量的止血活性成分.已知的中药止血成分几乎囊括了各类化学成分,包括氨基酸、生物碱类、萜类和甾体、酚类和黄酮类、鞣质、醌类、苯丙素类、脂类、有机酸类等.按植物化学分类学对已报道的一些中药止血成分进行分类综述,为研究发现新的止血成分和开发止血新药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于征淼  陈晶 《山西中医》2005,21(5):56-57
许多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了活血祛瘀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性,但尚未明确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活血祛瘀与中医传统疗法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活血祛瘀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治疗急性脑出血,而非采用单一的活血祛瘀疗法.笔者临床观察急性脑出血痰证患者30例,结果证明祛瘀化痰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痰证疗效优于单纯化痰中药,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金栋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74-1175
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目前在医学刊物上报道较多,大多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者比较认同此观点.这是因为活血化瘀中药及其制剂(丹参、川芎嗪、毛冬青、当归注射液、水蛭口服液等)有利于迅速止血,对减少颅内血肿形成,加速血肿吸收,改善脑血液循环,防止脑疝形成有一定作用……离经之血即为瘀,瘀之不去,脉络不通,一可加重脑组织损伤,二可造成血脉为瘀所滞,脉络不宁易再出血,故活血化瘀法亦为急性出血性中风的宁血之法.  相似文献   

16.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出血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出血微创术后应用活血类药物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术后应用活血类药物)与对照组(微创术),14 d后两组应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术后配合活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活血止血法治疗单纯性血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某,男,38岁,2 0 0 3年5月2 0日来诊。病人4天前突然发生肉眼血尿,伴有腰酸乏力。尿常规化验显示∶蛋白(±) ,BLD( ) ,红细胞满视野。患者无浮肿,血压1 1 0 /70 mm Hg,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虚下陷,气虚血瘀,瘀阻下焦,久病伤肾。治以活血止血,补气升提法。药用三七1 5 g、琥珀5 g(冲服)、白茅根5 0 g、黄芪30 g、白术1 5 g、龙骨2 0 g、海螵蛸30 g、党参1 5 g、升麻1 5 g、川续断1 5 g、桑寄生1 5 g、大小蓟各2 5 g、茜草1 5 g、棕榈炭1 5 g、血余炭1 5 g、乌梅炭1 5 g,水煎服。服上方5剂,肉眼血尿消失,尿常规化验有红细胞8…  相似文献   

19.
活血祛瘀法治疗脑出血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血祛瘀法治疗脑出血的历史源流对中风的病机 ,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的看法 :张仲景认为是络脉空虚 ,风邪乘虚入中 ;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张景岳提出“内伤积损”;叶天士创立“肝阳化风”学说。故对于中风的治疗 ,多采用开窍、固脱、熄风、涤痰、养阴、益气等方法 ,而较少使用活血祛瘀的方法。即使是临证多从血瘀着眼的王清任 ,对于中风的论治 ,也主要以气虚立论 ,他所创立的著名方剂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 ,而桃仁 ,红花等活血祛瘀药物用量甚轻。可见 ,在清代以前 ,对于中风的治疗 ,活血祛瘀…  相似文献   

20.
略谈“炭药止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庆鑫  李涛 《河南中医》1999,19(1):59-60
炭药止血用于临床历史悠久。早在《五十二病方》就有“止血出者,燔发,以安其疒有”的记载。但这一时期,炭药的应用并不广泛,炭药止血的理论尚未成型。直至金元时期,著名医家葛可久提出“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红见黑则止”,炭药止血的理论才算有了雏形。也正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