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女性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 志愿者分为接受头低位卧床实验的卧床组和不参加卧床的对照组,采用数字Stroop任务测试两组志愿者在卧床实验前5天、卧床第5天、卧床第10天以及卧床后第5天的抑制能力,并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和Beek抑郁量表同步记录各测试时间点志愿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结果 卧床第...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监测健康成年男性在45 d-6°头低位卧床实验过程中视觉注意搜索能力是否会受到影响.方法 16名男性健康成年受试者进行45 d-6°头低位卧床以模拟失重状态.在卧床前12天、卧床期间(第10,20,30,40天)以及卧床之后第13天进行视觉注意搜索实验.实验一是考察pop-out的被动注意的并行搜索实验,实验二则是考察需要主动注意的串行搜索实验.结果 实验一发现受试者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在几次测试中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实验二受试者的行为表现在测试中逐渐提高,说明发生了知觉学习,其学习过程先快后慢而且逐渐趋于稳定.结论 45 d-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条件下,人的基本视觉搜索能力并没有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变差,视知觉学习能力也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45天-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条件对个体返回抑制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卧床前第6~4天,卧床第11 ~13天、第20 ~ 22天、第32 ~ 34天、第40 ~ 42天和卧床后第8~10天采用线索提示范式测试16名男性个体的返回抑制能力.结果 刺激始发异步性(SOA)与线索有效性交互作用不显著,说明个体在现有SOA条件下没有出现返回抑制现象.SOA主效应接近边缘显著,个体在SOA为900 ms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为1200 ms的反应时,且在卧床第11 ~13天,第20 ~ 22天以及卧床后恢复阶段个体在不同SOA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别消失,说明卧床前期和卧床后恢复阶段个体抑制能力受到了影响,而卧床中期抑制能力逐渐恢复结论45天-6°头低位卧床可能延长了个体的认知加工时间,导致产生返回抑制现象需要的SOA延长;卧床条件对个体抑制能力产生了影响,个体在卧床前期以及卧床后恢复阶段的抑制能力受到影响,表现出由受损到适应恢复到受损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研究15 d-6°头低位卧床(HDBR)女性志愿者非刺激性全唾液中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20名女性志愿者4个不同时间点即:卧床前1天(pre-HDBR-1))、-6°头低位卧床第3天(HDBR-3)、第10天(HDBR-10)和恢复正常生活第7天时(post-HDBR-7)的非刺激性全唾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15 d-6°头低位卧床(HDBR)对女性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 15名女性青年志愿者经历15 d-6°HDBR,于卧床前1天及卧床后第l天分别接受70°被动立位测试,记录测试全程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变化.结果 经过15 d头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6°头低位卧床(HDBR)对女性志愿者最大咬合力及咬合速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T-ScanlI咬合力分析系统记录20名女性志愿者在4个时间点:卧床前、卧床第4天、第10天及恢复期第7天的最大咬合力以及达到最大咬合力所需时间,并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女性志愿者最大咬合力在卧床后第4天[(2219....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健康人牙龈颜色的影响。方法采用﹣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在5个时间点:卧床前第3天(HDBR-3)、卧床第10天(HDBR 10)、卧床第20天(HDBR 20)、卧床第30天(HDBR 30)和恢复期第3天(HDBR+3)检测游离龈和附着龈的色彩。结果与卧床前相比,男性志愿者牙龈游离龈、附着龈的L*值在卧床第20天、30天显著升高(P<0.05),在卧床第10天、恢复期第3天无显著性差异;游离龈和附着龈的a*和b*值在卧床第20天、30天和恢复期第3天非常显著升高(P<0.01),在卧床第10天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失重环境可使人体游离龈、附着龈发生炎症反应。为降低失重对人体口腔软组织的影响,在航天员的日常训练和航天实验过程中应加强口腔组织的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1 d头低位卧床期间脑血流的变化及最后一周下体负压对抗的影响.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BNP组,每组6人,进行头低位倾斜卧床(-6°).对照组在卧床期间不做任何处理,LBNP组在卧床最后一周,每天进行1 h、-4.0 kPa的下体负压锻炼.利用KYENG-I导纳式双侧脑血流自动检测仪测量卧床前、卧床第3、10及21天的脑血流量.结果对照组的左侧大脑I相面积及流入速度在卧床期间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左侧大脑主峰高度在卧床第3及21天显著降低,左侧大脑阻力指数在卧床第3及21天显著升高;LBNP组的左侧大脑I相面积在卧床第3及21天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左侧大脑阻力指数在卧床期间均显著升高,左侧大脑主峰高度及流入速度在卧床第3及21天有降低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1 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在21 d头低位卧床的最后一周进行下体负压锻炼,不能有效地对抗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引起的脑血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短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状态下健康人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phy,ERG)的变化情况。方法 1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状态,受试前、受试第2天及受试第5天按照国际视觉电生理协会的临床电生理标准(2008年修订)记录其视杆细胞反应、最大混合反应、振荡电位、视锥细胞反应和30 Hz闪烁光反应。结果视锥细胞反应及闪烁光反应在受试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视杆细胞反应及最大混合反应波的潜伏期有显著改变(P<0.01),而波幅无明显改变(P>0.05);振荡电位右眼O1波潜伏期呈现逐步延长趋势(P=0.0017);其余各波的潜伏期及波幅均无显著改变(P>0.05);但振荡电位各波的波幅及总和波均呈现在受试第2天升高,受试第5天恢复的趋势。结论头低位模拟失重状态对ERG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其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对人下肢脂肪体积的影响,验证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技术在测量人下肢脂肪容积中的可行性.方法 1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6°头低位卧床30 d,使用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Dixon)技术采集卧床前后的下肢横断面解剖图像,测量卧床前后下肢脂肪体积.结果 与卧床前相比,卧床后所有志愿者下肢总脂肪体积及大腿段脂肪体积显著增加(P<0.001);小腿段脂肪体积呈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MRI水脂分离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卧床前后下肢脂肪体积的变化;-6°头低位卧床30 d后下肢脂肪体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