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失眠者的日周期类型,并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失眠分为失眠组(n=25)和对照组(n=25)。采集一般资料,用清晨型和夜晚型问卷(ME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Epworth思睡量表(ESS)、疲劳程度量表(F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失眠组MEQ评分低于对照组(t=2.676,P0.05),中度夜晚型(20%)和绝对夜晚型(4%)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高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1分)是卒中后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3,95%CI=1.112~1.925)。失眠组ESS、FSS、PSQI及IS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5.609,P0.001)。ESS(r=0.334,P0.05)、FSS(r=0.535,P0.01)、PSQI(r=0.461,P=0.001)及ISI(r=0.504,P0.01)评分与NIHSS评分间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存在显著的日周期障碍。高NIHSS评分是导致脑卒中后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类研究生的睡眠质量及其在日间的嗜睡状态,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学类研究生的睡眠质量及嗜睡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2018年1月针对156名在读医学类研究生,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类研究生PSQI总分(5.60±3.07)分,其中主观睡眠质量得分最高,得分最低的是使用睡眠药物;ESS总分(7.96±3.87)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午后卧床休息时"。医学类研究生PSQI总分和ESS总分呈正相关(r=0.339,P0.01)。[结论]医学类研究生的睡眠质量差,必须引起自身及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其睡眠质量,改善其白天过度嗜睡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对倒班相关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80例倒班相关睡眠障碍患者,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失眠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于入组时、6 w末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价, 用贝克焦虑量表(BA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进行评价和观察。结果 6 w后观察组PSQI、ISI、BAI和BDI总分和PSQI中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四个维度分数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有利于提高倒班相关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减轻其抑郁和焦虑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王丝丝  潘集阳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48-2351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之间的差异以及此差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共收录30例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总分≥17分.对照组共14例,均排除严重躯体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主观睡眠质量.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评定客观睡眠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的主客观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抑郁症组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与PSQI及HAMD-17分数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缺乏主观睡眠满足感,存在夸大主观失眠严重程度的倾向,其主客观睡眠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且此差异与HAMD-17睡眠障碍因子分存在相关性,提示抑郁症状在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绍旦  杨明会 《临床荟萃》2010,25(15):1305-1307
目的 探讨亚健康失眠人群的脑功能状态及其与失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图(EFG)分析仪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分别检测168例亚健康失眠者(男94例,女74例)的脑功能状态指数(包括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血管舒缩指数)和PSQI总分.结果 亚健康失眠者脑功能状态指数中的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的实测值均高于正常睡眠者,分别为0.529±0.069 vs 0.491±0.072,1.195±0.205 vs 0.905±0.057(P<0.01).168例亚健康失眠者PSQI总分均>7分,其中以8~17分的轻、中度失眠为主(165例,98.2%).所有亚健康失眠者PSQI总分值与脑功能状态3种指数实测值之间均不具备相关性(P>0.05).结论 亚健康失眠人群脑功能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但脑功能状态异常与其失眠程度之间无明显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亚健康失眠人群睡眠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亚健康失眠人群的睡眠结构特征表现及其与失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分别检测亚健康失眠者的睡眠结构情况和PSQI总分值.结果 46例亚健康失眠者的睡眠结构表现为睡眠总时间不足(26.1%)、浅睡期增多(100%)、深睡期减少(87.0%)、快速眼动期不够(60.9%)、入睡潜伏期过长(65.2%)、觉醒次数过多(47.8%)、觉醒时间过长(43.5%).46例亚健康失眠者的PSQI总分均≥7分.其中以12~16分的中度失眠为主(73.9%).PSQI与睡眠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均不具备显著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 亚健康失眠者睡眠特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易醒等,但其失眠的睡眠结构特征表现与失眠程度之间无明显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失眠者与非失眠者关于睡眠的信念与态度看法的差异,识别失眠者错误的睡眠认知.方法:对35名失眠患者(失眠组)进行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对39名健康受试者(非失眠组)进行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测评.结果:非失眠组DBAS总分(87.97±7.88)分高于失眠组(85.06±11.19)分,但差异没有显著性(t=-1.419,P>0.05);对量表的5个组成部分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失眠组在对控制和预测睡眠的能力评价和对失眠后果的估计比非失眠组差:从各个条目的均数来看,失眠组比非失眠组存在更多的错误认知;失眠组DBAS总分与PSQI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组比非失眠组存在更多的错误信念与态度,这些错误的信念与态度主要为对控制和预测睡眠的能力评价和对失眠后果的评估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陈健华  黄颜  刘秀琴  孙鹤阳  孟琼 《临床荟萃》2011,26(17):1486-1490,1493,F0002
目的对无前庭功能障碍的慢性头晕既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患者睡眠质量、疲劳严重度、日间嗜睡以及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方法被调查者181例,其中CSD患者103例和对照者78例。所有参加者均完成了匹茨堡睡眠量表(PSQI)、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同时进行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量表(HAMA)测定。采用非参数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逻辑回归法对CSD与PSQI、ESS、FSS以及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CSD患者睡眠障碍、疲劳、日间过度嗜睡的患病率分别为90.3%(93/103)、70.9%(73/103)和46.6%(48/103)。46.6%~48.5%的CSD患者存在焦虑,51.5%~55.3%存在抑郁。CS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睡眠质量、疲劳严重度、日间嗜睡及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或〈0.01)。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P〈0.01,OR=35.732,95%CI=7.690~166.023)、睡眠质量(P〈0.01,OR=7.053,95%CI=2.675~18.595)和疲劳严重度(P〈0.05,OR=2.910,95%CI=1.186~7.140)与CSD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差、疲劳与CSD相关。CSD患者睡眠质量下降,疲劳严重,存在日间过度嗜睡,焦虑抑郁情况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主客观方法评价的失眠障碍患者睡眠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慢性失眠患者61例,其中慢性失眠障碍(CID)31例、抑郁共病性失眠(ICD)30例。患者完成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HAMD1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CID患者仅PSQI睡眠障碍因子分低于ICD患者(Ps0.05),PSG N3%高于ICD组(P0.05),其余主客观睡眠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s0.05);全部患者的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性别、教育年限、体重指数、HAMD17总分)的显示PSQI和AIS 2个量表的总分和各因子分彼此间相关性较好,但就与PSG睡眠参数的相关性而言,PSQI的相关项目更多(Ps0.05)。结论:PSQI和AIS量表彼此间有良好的一致性,但PSQI与PSG睡眠参数的相关性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失眠改善方法.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失眠者158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量化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患者失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25例患者消除失眠,52例有效,59例好转,22例无自觉改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失眠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